一個真實的寒門狀元故事

2021-02-13 福建共青團

  一個真實的,所有信息可核實可查證的,寒門狀元的故事。

鄭燁,2018年麗水市高考狀元。

他的父親在9年前因病去世,還留下了一堆債務,母子兩一直相依為命。鄭燁本來打算高考後去給學弟學妹補課,賺錢來補貼家用。

高考之前,他身體狀態就已經不好。他媽媽帶他查了血常規,一些數值異常。高考結束後兩天,他來杭州參加浙大三位一體考試。

考試期間,撐不住了。去杭州的醫院檢查,確診得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在這樣的身體情況下,他拿到了麗水市高考狀元,被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錄取。

可是這個病太兇險,家裡也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看病。他的媽媽手足無措,感覺無能為力。

遂昌縣稅務局是鄭燁父親生前工作的單位,7月27日上午,遂昌縣稅務局為鄭燁舉行了募捐,遂昌縣稅務局的幹部職工為鄭燁募捐了40701元。

54歲的金光軍是遂昌縣稅務局職工,也是創造3個小時80萬元網絡籌款的發起者。

捐款現場圖片

「鄭燁小的時候常常跟隨他的父親到單位來玩,鄭燁父親走後,大家一直關注著孩子的信息,他拿到麗水市高考第一名時,大家都很開心,沒過幾天又得到了他得白血病的壞消息,大家都感到心痛和惋惜。」

7月25日上午,遂昌縣稅務局發起了為鄭燁籌款的倡議書,倡議書要求大家在7月27日上午來單位募捐。金光軍則在網絡上發起了為鄭燁捐款的眾籌。

7月26日上午6點07分,金光軍發布的目標80萬元的眾籌通過網絡審核,金光軍率先捐款1000元,並請求朋友轉發。

9點31分,80萬的善款籌集完成。「據我所知,遂昌縣還沒有哪一個網絡眾籌善款能這麼快籌齊80萬的,這跟大家心疼這個優秀的孩子有關,大家都想拉這個優秀的孩子一把。」金光軍說。

不止捐款的網友,得知此事後,大家紛紛給鄭燁加油打氣:

對他的情況浙江大學也高度重視,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副院長應頌敏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兩次去醫院看望了鄭燁。2018年7月27日,鄭燁第一療程的化療結束,暫時出院休養。當天早上,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副院長應頌敏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去醫院看望了鄭燁。

「鄭燁同學希望在就醫期間自學一部分大學學業,我們肯定是全力幫助,但竺可楨學院的課程壓力大,完全自學會比較困難,至於到時候是否能正常入學,還是需要保留學籍先休學一段時間,我們還需要等8月份他的身體情況和醫生建議。」

「我們一起幫助他。」應頌敏說,浙大會儘量協助鄭燁進行後續生活、學習。

鄭燁收到的錄取通知書

浙大本科生招生處處長王東說:「浙大本科生今年8月22日-23日報到,鄭燁到學校報到後,軍訓肯定要請假的。學校和學院會根據醫生的建議和本人意願,制定一個為他量身定做的課程計劃。我個人覺得,他英語肯定要學的,否則會跟不上,別的課要看開學時他的身體狀況,具體課程安排到時視情況再決定。」

8月1日,浙江大學校團委書記沈黎勇、副書記卓亨逵、竺可楨學院團委書記張慧在浙大一院黨委副書記邵浙新和團委副書記杜娟、張曉健的陪同下,帶領浙江大學校學生會同學探望鄭燁,並送上禮物,希望鄭燁早日康復。

在鄭燁之前,王東也遇見過類似的學生,「也有樂觀堅強的孩子,後來學習、工作都很出色的。所以,希望鄭燁能好好治療,後續的困難,學校會幫助他。」

前段時間,浙大2017級公共管理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邵嘉嘉(化名),和她同年級的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茶學專業的羅立民,也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望了鄭燁。他們,既是鄭燁所在高中遂昌中學的學長學姐,也是鄭燁即將就讀的浙江大學的學長學姐。

在學姐學長眼裡,小夥子不太愛說話,但並不冷淡,回答別人提問時有禮謙和,對所有來看望他的長輩、朋友甚至陌生人,他都報以微笑。

內斂的他,在說到學習的時候,變得「愛講話」起來。聊到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一向沉默的鄭燁終於找到了話題,他說:「想提前看看大學的教材。」鄭媽媽補充說:「他只要說到學習,就會兩眼放光。」在同學和老師的印象中,鄭燁自學能力很強,在高中時就自學了很多比較高深的知識。

現在,他已經開始看大學教材。

浙大一院院領導也非常重視,院長王偉林教授、黨委書記顧國煜等院領導經常關心鄭燁治療進度。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教授看望鄭燁及鄭媽媽時表示,浙大一院將會用最好的醫療技術治療鄭燁。

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的全力治療。鄭燁已經開始了第二個療程的鞏固治療,血液科主任金潔教授表示,根據現在的評估來看,鄭燁的預後較好。

因為他年紀輕,白細胞數不高,一個療程化療後病情就緩解,異常細胞從97%降到0,也就是說目前骨髓像中找不到異常白血病細胞,染色體檢查結果正常。按照預後指標評估,目前階段不需要骨髓移植。

以下是鄭燁媽媽的感謝信——

這個暑假,還沒來得及分享兒子高考後的喜悅,卻先拿到浙一醫院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書,我們難以置信卻無法逃避現實,我們惶恐而無處可退,每天只在心裡默默地祈禱。兒子父親生前同事、好友、熱心腸的金光軍昨天早上六點發起一條『』愛心接力『』驚動全城,引燃各方愛心熊熊烈火。2018.7.26是令我們母子銘記一生的日子,三個多小時的愛心傳遞,滿滿的愛與感動,指尖流淌過來的鼓勵、支持和幫助,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社會各界滿滿的愛和澎湃激昂的正能量!這是一個暖心的社會。

人間大愛能感天動地,短短的三個多小時達成籌款目標。我們母子倆誠摯懷揣著感恩的心,感謝為我們慷慨解囊的每一位愛心人士給予我親人般的厚愛。

堅信我兒子吉人天相,逢兇化吉,戰勝病魔,能早日踏入浙大美麗的「求是園」,完成學業,回饋社會

千言萬語道不盡此刻我心中的感激之情,再次感謝籌款發起人遂昌縣國稅局熱心人士金光軍及每一位愛心接力的好人和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金潔主任的全體醫療團隊給予我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給了我們母子莫大的安慰。  

因照顧兒子,很多關心兒子病情的熱心人士及親朋好友來電和微信沒能一一接聽和回復,敬請海涵。

這是

一個真實的寒門狀元的故事!

縱使病魔的折磨無限痛苦,

縱使康復的路上荊棘滿布,

鄭燁一定會如礁石一般堅強。

前路有光,少年加油!

來源:福建共青團(ID:fj-gqt 編輯:寶藍、沈婉玲)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錢江晚報」「中國青年報」「新藍網」「浙江之聲」「浙江新聞」「麗水發布」「浙江大學團委」「杭州浙江大學校友會」等。

---     丨星標不迷路     ---

有小夥伴反映微信改版後,

越來越難找到團團了,

簡單三步,

再也不會迷路啦!

相關焦點

  • 寒門狀元的故事
    寒門狀元的事。鄭燁,2018年麗水市高考狀元。他的父親在9年前因病去世,還留下了一堆債務。
  • 一個真實的故事:寒門狀元的重生
    3915字 | 7分鐘閱讀這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所有的信息都可查證。
  • 一個寒門狀元「死」於咪蒙之手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光看這標題我就想轉發了,刷屏之勢來得迅猛,十萬加手到擒來,但同時反轉也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昨晚朋友圈還在為死去的狀元集體哀悼,今天一大早這篇刷屏文已經被全方位多角度地無死角扒皮……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究竟講了什麼?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是不是個騙局?
    文 | 鹿之谷中本文轉載自新浪微博@鹿之谷中,原文首發於2019年1月30日,標題為《如何識破<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這種垃圾?》,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昨天朋友圈出現了一篇刷屏的文章,叫《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
  • 如何識破《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這種垃圾?
    編者按:泥沙俱下的中文網際網路中,如何分辨虛假信息,已經成為一個新時代網民的必備生存技能。本文展示了一個網際網路信息自救的基本操作守則。昨天發現朋友圈出現了一篇刷屏的文章,叫《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對任何標榜非虛構的敘事,太完美的故事都不要相信。這個故事太完美了。一個寒門子弟逆襲成為高考狀元,最終又被厄運擊倒。而作者——據文中描述是一個工作兩年就小有成就(住大悅城附近10000一個月房租的一居室)、出入上流社會(40多歲的投資人會單獨跟她吃飯),而且顯然還很有外貌資本的女生,一個物質社會成功樣本——從他的死亡中獲得醒悟,重新審視和批判自己以及世俗社會。
  • 「寒門狀元」沒有死,死的是咪蒙的「良心」
    近日一篇題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鴻篇巨製」,讓我們再次深刻認識習慣於消費別人苦難和吃人血饅頭的咪蒙,「良心」真的不痛嗎?《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描述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本科選擇了會計專業,畢業後不斷打工賺錢補貼家裡,最終染病去世的故事。目前該文已被禁封。
  • 我身邊真實的「寒門狀元」——「謝百萬」
    我身邊真實的「寒門狀元」——「謝百萬」           「我以為就我一個人是衝著北師大不收學費來讀的
  • 花肉一八五:誰殺死了寒門狀元
    是咪蒙們殺死了狀元我不講故事,用證據說話吧。好巧,寒門狀元的故事也發生在四川這些咪蒙們,最終用咪蒙的手法,咪蒙地殺死了寒門狀元周有擇。寒門狀元沒有死寒門狀元周有擇,其實並沒有死。根本不存在周有擇,不存在這個寒門狀元。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背後,起底咪蒙的商業版圖
    比如在「為什麼說《一個寒門狀元之死》是瞎編的」的公眾號文章中提及,這位2013年參加高考的作者在文中提到她高中期間特別愛看一部網劇,叫《靈魂擺渡》。但經查證,該劇的第一部的首播時間卻是2014年。此外,作者提及死者為2013年市理科狀元,高考分數為693分。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在綿陽,高考總分693!綿中實驗出面闢謠:學校從不曾有這位「狀元學生」
    狀元!死!當這些自帶化學效應的文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毫無疑問地形成了網絡焦點。《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再次刷屏。簡單說,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聰穎過人的寒門學子,通過勤奮努力實現人生逆襲考上名校,讀書期間勤工儉學,工作後埋頭苦幹,攢錢供妹妹讀書,卻因為人正直,工作後不幫富二代作弊、不為老闆做假帳而處處人生受限。
  • 咪蒙死了,一位真實的寒門狀元重生了,很好,很好…
    一個月前,咪蒙旗下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狀元的死》刷屏朋友圈,團隊聲稱文章故事真實可信絕非虛構,可第二天就被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等點名批評:內容虛假、販賣焦慮、欺騙讀者…接著文章被刪、咪蒙發布道歉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微博永久關停。
  • 為什麼寒門狀元讓你想流淚
    為什麼寒門狀元讓你想流淚首先明確劃分並加深階級鴻溝,然後讓所謂的寒門狀元悲慘於此岸,而彼岸那些靠誠實勞動過著正常生活的普通人,卻變成了間接參與迫害狀元的兇手。 狀元的苦鬥,本是一種需要改善而一直未得改善的生活常態,可以說,狀元的天然稟賦,還讓他比被關在富士康工廠車間裡的很多孩子要幸運一點點。
  • 虛構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
    睡前瞄一眼朋友圈,竟然被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了,文章大概講了作者的一位寒門出身的優秀同學,高考考了市理科狀元,大學期間辛勞打工為妹妹攢錢讀大學但因胃癌去世
  • 媒體評"寒門狀元之死":請別似是而非販賣"毒雞湯"
    1月29日,某微信公眾號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朋友圈,成為爆款文章。該文章創作團隊發文回應稱「故事非虛構」「故事背景、核心事件絕對真實」,但又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來支撐;對於文中細節出現的「硬傷」,稱「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更重要」,進行了「模糊化處理」。從回應質疑的有效性角度看,這樣的回應本身沒有質感,更談不上化解了質疑。該團隊提到「文章不是新聞報導」,作為對「細節不真實」的回應。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背後95後團隊揭秘
    今天,朋友圈被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刷屏了, 文章好不好呢?
  • 刷屏的「寒門狀元之死」,為什麼會引發群嘲?
    一夜之間,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高考狀元之死》在朋友圈刷屏。
  • 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辯護
    意思是:一個曾經作過賊的人,永遠是賊嗎?本文僅限於對《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的辯護,該辯護並不構成對作者其它文章的辯護,也不構成對此文背後的公司或者其他人行為的辯護,儘管在行文中可能會有所涉及。1.      一篇轉瞬即逝的「爆款」文章 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可預期性。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篇師從咪蒙的欺騙之作
    小凡給大家簡單說說文章內容:文章採用倒敘手法,融入大量細節,描寫了一個出身寒門的優秀學子「周有擇」努力學習考上狀元,進入職場後恪守良知底線,但是難耐家中貧寒,年僅25歲就因病離世,身後留下貧困無助家庭。而敘事者「我」作為狀元的高中女同學,本已忘記初心,進入社會後紙醉金迷、為浮華所惑,在聽聞狀元的事跡後幡然悔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故事。
  • 杜撰死亡、硬傷頻出、收割流量:刷屏爆文「寒門狀元之死」現已被刪除
    昨天,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故事梗概: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本科選擇了會計專業,畢業後不斷打工賺錢補貼家裡,最終身體染病而去世。作者號稱這是真實故事希望通過這種標註了時間的照片增加可信度
  • 文章精選 | 一個寒門狀元的重生
    這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所有的信息都可查證。網絡時代,負面信息總是比正面的傳得快,虛構的故事總比真實的更容易形成「爆款」。但這個過年,當我在微博上看到這個故事時,卻一下子感受到,真實的世界,其實是如此美好。新的一年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特別想和你分享這一個美好的人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