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12-13 青春校園精彩事

什麼是教育?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心中自有自己的認識。這也是我們每一個做教育和沒做教育但關注教育的人,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才疏學淺,人微言輕,說不清什麼是教育。但有一點,我覺得我們不必停留在對「教育」這一概念的爭論和闡釋上,而是應該身體力行,去真心的關愛孩子,平等的對待學生,樂觀的善待自己!

我們更不必停留在片面的指責和口頭的說教上,而是用課堂去點燃孩子對知識的追求之心,用實踐去激發對未來的探究欲望,用奉獻去引發孩子對世界的終極關懷!如此,也無愧於我們教書一場!

眾所周知,後天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孩子一出生,與父母朝夕相處,因此,家庭氛圍的潛移默化影響對孩子而言就如春雨潤物,細而無聲。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才的前提,早期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品學兼優孩子必定來自包容的父母和氛圍健康的家庭。

家長的文化底蘊、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性格氣質以及思想境界等是構成家庭氛圍的主要因素。如果父母是喜歡責怪、比較、抱怨,孩子也一定是這樣;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與自己相連的一個整體,那孩子也一定將父母與自己看成一個整體。如是,父母與之孩子之間相互包容,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孔子所言「恕」。

這樣,父母就從孩子的「責怪者、比較者」轉變成良師益友,教孩子學會自我發展及如何與人相處,讓他們知曉禮讓,辨別是非,懂得無論是學習或生活,付出然後才能有回報。

對於學校教育,老生常談就是教書育人。但是不能小看這個「教書育人」一詞,它有深厚的含義。「教書」即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讓學生學會知識運用知識,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幫助學生學習。「育人」對於老師來說就肩負著重任,這一方面主要是對學生的人格加以影響,幫助其培養積極向上的心理,正義感,責任感等等。

另外,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也是重要的,有這樣一種說法5+2=0。那這是為什麼呢?5指的是五天的學校教育也就是學校生活,2兩天的家庭與社會也就是周末。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再多再好,放假時不良的習慣也會使學習一無所獲。所以要重視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的教育影響,幫助學校的教育成為真正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應該定位於使人快樂的基礎上。如果我們的教育,只會讓孩子們感覺到無奈甚至是痛苦,教育就不會達到其應有的目的。當然,使人快樂的教育,不是所謂的「快樂教育」,因為「快樂教育」本身就不是教育,而是要採取辦法,使受教育者快樂——受教育時快樂,將來更加快樂。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能是光宗耀祖,更不能是太過於功利,教育的目的在於讓人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打工也好,白領也好,當官也好,發財也好,每個人只要樂於自己所處的位置就好。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有著很多高大上的理論。本人以為,教育的本質並不複雜,甚至也沒有那麼高深,本人的理解: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實現人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實現人的發展。

無論對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而言,教育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快樂的生活。要實現這一目標,在孩子的快樂在得到重視和保護的同時,在鼓勵和賞識的同時,孩子必須要經歷挫折的磨練,經受規則和紀律的約束,孩子犯錯也應該給予相應的批評和適度的懲戒,使他們體會到挫折感,學會自我調節,學會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學會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讓自己快樂的生活,幫助更多的人快樂的生活。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嗎,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教育是上層建築,教育是生產力,教育具有上層建築和生產力的雙重屬性,教育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是社會活動。而且每個教育流派所持的教育本質觀都不同。   現在中國最廣泛流傳,也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是教育是有意識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也是教育與本真的意義,培養人,所以教育不能過於強調外部的功能,要回歸到培養人的本質上。這種觀點是最為中國學術界所接受的一種觀點。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周國平教育即生長這樣一個理念是理論家提出來的,做了最具體闡釋的是杜威,關於教育問題的專著,就我的閱讀範圍來說,我讀過盧梭的,康德的,尼採的,杜威的和懷特海的,這些哲學家很不一樣,他們的哲學體系很不一樣。
  •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根除,這本來就不應該是個快樂的過程。現在社會經常流行快樂教育的說法,本人非常的不贊同。當然了不贊同快樂教育也不是推崇高壓教育。彼時,不解其意,但從老師眼中的神往······看到一個花花世界,花花世界便是教育的本質。後來,常聽評書先生說,「書中自有百萬兵。」雖沒明白兵書倒背如流的趙括、馬謖為什麼會全軍覆沒,但依然感受到,書中有一種摧枯拉朽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教育的本質。
  • 教育即生長的本質是什麼?
    因此在兒童教育的選擇上,必須充分顧及兒童的個人經驗、需要、興趣和能力將個人因素與社會因素結合起來。但是他特別強調兒童的經驗,認為教育完全是偏重兒童已有能力的生長。我們很多時候在談論兒童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怎麼進行,但是我們有沒有考慮過後天增加給孩子的能力、學識和孩子先天擁有的那些能力會不會產生衝突。
  • 每個時代的教育都不同,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要喚醒人們,而這個喚醒是體現在關係屬性,老師對學生的喚醒,父母對孩子的喚醒,通過一個人去喚醒另一個人,教育並不是非得傳遞知識才是教育,比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喚醒,喚醒他人,一旦一個人被喚醒了,就基本可以不談教育了,而是談學習了,談自我學習了。教:一種「傳遞」,將已經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帶給學生,傳給學生一百份,學生接受五十份,記住二十份,運用五份,是一種衰減的過程。
  • 教育的本質(六):教育藝術的本質是什麼?求真求善求美
    「我發現了教育的本質,這將是人類教育史上一個巨大的轉折。」當這兩行字跳入我的眼帘時,我的心底不油得升起一種巨大的震驚。試想這個人不是瘋子就是神經病,或者精神失常,或者有精神分裂症。但這是記者康麗10多年前在中國教師報以長篇累牘的形式報導的民間思想家柯領——《我為教育狂》的開篇兩句話,而且是出自於柯領本人之口,絕對不失真。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做過幾天教師的柯領百思不得其解,曾經帶著這個困惑請教過學校裡的老師,才知道這是世界教育的難題,是一個世界級難題,還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解釋。
  • 何為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昨夜失眠了,我想了很多,到底什麼是教育?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裡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是全面的,它不僅是關係到學生知識和智力的成長,也關係到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還有學生身體健康的培養,培養完整的社會人,是學校的職責。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春風化雨的過程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我看來,教育應該是存粹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是春風化雨的過程。然而《起跑線》中服裝店老闆拉吉一句「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一門生意」!
  • 輿者論: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雨果曾經說過「教育!科學!學會讀書」,在曾經那個年代,教育其實就是讀書出人頭地,但在當今這個年代,我們不禁時常思考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教育和教學是兩回事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教育和教學是一碼事,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老師跳樓,學生跳樓:教育為何如此不堪重負?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別說考試成績不理想,即使學校評價機制在胡鬧,也不至於讓自己以命相抵啊!網上好多的人說看現在的教育機制都把老師逼成什麼樣子了?都把老師逼得自殺了!我不這樣認為。老師已亡,不會再出口爭辯。我姑且鬥膽說說我的思考。我覺著老師自殺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考試成績的問題。成績不好,即使校長拉去批評了,即使大會點名了,即使被扣工資了,都不足以讓自己以命相抵。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早已成為中國社會的家常便飯,不應有任何的大驚小怪才對,但奇怪的是,每當中考高考成績一公布,中國社會便躁動起來,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很難平靜下來。一些學校一些人大肆宣揚所謂的中考高考「狀元」。個別學校即使沒有「狀元」,但也有不少值得關注的「亮點」。從城市到農村,從高一級學校到低一級學校,都紛紛亮出了自己驕人的成績單。中國教育界「成績斐然」!「可喜可賀」!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中國義務階段教育所培養的,除了考試能力超強,並沒有多少關於人文和邏輯能力的培養。人文是人格的基礎,沒有人文,如何形成健全的人格?沒有健全的人格又拿什麼愛自己,愛家人,愛社會?  西洛特還認為,中國用無縫對接的安全保護取代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本質是完全放棄了安全教育。中國學生自進校門到出校門,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師看著,下一個老師不到,上一個老師不能離開,就像看管羊圈一樣。
  • 教育的本質(三):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
    導讀:教育,是一個時時代代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是教育發現了世界存在著的真善美。藝術的本質,是真善美。人的本質,是真善美。世界的本質,是真善美。
  • 教育是什麼?教育的本質,分哪些層次?
    或者說你對教育有沒有深入一些的理解,或者在你看來,是你自己比較獨到的看法?1、教育是培養,教育和教學不是一回事,教學和培養人更不是一回事。什麼是培養?培養即成長,換句話說其實你出生到現在你的每一秒,包括未來的每一秒都在接受教育,而現在題主不能理解的,也恰恰是這個社會所沒有理解的,學習吃飯是教育,走路是教育,打遊戲是教育,談戀愛是教育,失戀也是教育,只是教育作用不一樣而已,但都伴隨著你的成長呀,而現在社會大多數不能正視這個問題,認為教育都限於學校,或是學習了什麼,「比方說,為什麼教師子女,大多數都成績優越?」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家庭和教育之間的矛盾該怎麼辦
    我們的教育總是在應試教育和快樂教育之間不停的詬病。我們大家爭來爭去到底在爭什麼?那我覺得首先核心問題是,我們應該思考一下什麼是教育。以下分析僅是個人觀點。什麼是教育其實這個要進行細分考慮,教育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
  • 教育的本質是人點亮人
    羅振宇在12月31日上海的跨年演講中提到教育的主題,講到課程的本質是激發稟賦,教育的本質是人點亮人的過程。、考察全球25所中小學、12所世界名校所總結得到結果,根據她的發現: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慮一個問題:工業時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資訊時代的需求。
  • 本周隨筆|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01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這周最有價值的公眾號文章:《複利的謊言》,這篇文章的首評讓我感觸頗多: 「努力把這篇文章裡提到的每一個概念都搞清楚基本上就能入門了。「 朋友說:如果真的能把文章裡的每一個概念搞清楚,相當於給自己省了520萬,不考慮利息和通脹。
  • 「這一次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2017年的雁棲湖論壇,真的對我有很大的觸動,讓我知道原來生命可以如此度過,志向可以如此高遠,胸懷可以如此寬厚。我突然發現我們以前的教育真的做得很小,我們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在我14歲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做一個幼兒園老師,19歲想要自己開幼兒園,25歲開園成功。
  • 科技改變了教育方式,但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人永遠是教育的主體
    科技改變世界,當然也改變了教育。但是教育是一個特殊行業,科技改變的是教育的方式,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作為老師的人,永遠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永遠是教育的主體。 科技的發展,使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回想那些年,我們用過的教學工具,再看看今天所用的,恍如隔世。
  •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強姦女學生,深夜校方解聘,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強姦女學生,深夜校方解聘,教育的本質是什麼?華南理工大學作為一所「雙一流A」類院校,卻不想其中一教授的行徑令所有人為之憤慨。一、「他強姦了很多人,我被強姦了」通過一些報導,令我們最為揪心,並為之憤慨的話語是,「他強姦了很多人,求你,求求你了!我被強姦了,求求你們了,幫我伸張正義!」簡單的幾句話,我們卻能夠感受到這位女生此時的絕望加無奈,甚至對於這位教授,我們心中亦是升起了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