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的教育都不同,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2020-08-10 文刀哥談教育

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要喚醒人們,而這個喚醒是體現在關係屬性,老師對學生的喚醒,父母對孩子的喚醒,通過一個人去喚醒另一個人,教育並不是非得傳遞知識才是教育,比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喚醒,喚醒他人,一旦一個人被喚醒了,就基本可以不談教育了,而是談學習了,談自我學習了。教:一種「傳遞」,將已經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帶給學生,傳給學生一百份,學生接受五十份,記住二十份,運用五份,是一種衰減的過程。

育:一種「生成」,從無到有的過程,給學生一個啟發,學生生成三點感悟。是一個倍增的過程。教書+育人:就是「傳遞」知識和經驗等,「生成」品德和性格等,從這層意思上看,育人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教書;現在教育的問題也就顯而易見了。教書:只重視「傳遞」知識和經驗,結果是越教越差;育人:應該更加重視「育人」,這是一個發酵倍增的過程,只要啟動了學生的內在驅動,他們都會成為一輛跑車,給油就行了。

教育的本質?思考了一下!應歸屬教育意義,即:教育本身的思想意義,應該就是「教育的本質」(有待定論)。現在,將教育的本質提取出來「教育的思想意義」,加以回答。先說共性的東西:教育是讓人明理,知事,行世,成就自身,普惠眾生。也包涵讓人們,熱愛真善美,抵制假惡醜的意思。教育的思想!往大的說,受國家的培養:須修身立命安天下,要誓死忠於祖國,為祖國出力報效。

教育的思想!往小的說,則是個人,須竭心盡力,發奮圖強,去爭取命運的實現,從而不負父母的培養。關於教育本質的問題,大概不外乎這些。西方人總喜歡下定義,是什麼。西方人總喜歡研究本質。中國人很少下定義,也很少研究本質。因為道不可說。道可道,非常道。對於教育,只要研究目標就行了,不要想什麼本質。

我們今天的教育都是學習歐美,反其道而行。歐美的教育是為了資本家培養勞動力資源的。本來中國的教育挺好,可是沒看清楚歐美教育的目的。盲目學習,結果學壞了。人類從呱呱墜地、懵懂無知,到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再到成為某個行業的大咖或者領袖人物,「教育」在其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教育」的過程,從「養、育、教」到「習慣、習得、成己」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從外驅到內化的過程,是一個人人都要經歷的過程!

「教育」的形式多樣化,「教育」的內容不一而足,「教育」的手段五花八門,「教育」的結果也千差萬別,但「教學相長」卻是一樣的!所有「教育」,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希望----被教育者----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越來越有用!所以,「教育」的本質就是「改變人、塑造人、成就人」!

相關焦點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但是在教育即生長這一點上他們高度的一致,教育即生長這個理念實際上是立足於對人性的理解。有這麼一個假設,比如作為人類的一個個體,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個潛在的人所共有的精神稟賦,精神能力。教育就是要讓這些稟賦,這些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長。具體的說智力教育就是要讓人的這種認知能力,這種獨立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長,擁有一個自由的頭腦,重點不是在知識的灌輸。
  •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根除,這本來就不應該是個快樂的過程。現在社會經常流行快樂教育的說法,本人非常的不贊同。當然了不贊同快樂教育也不是推崇高壓教育。到了學校,老師說:「你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改革開放了,可以安安靜的坐在教室裡接受教育好好讀書,哎,不像我們這一代······要好好讀書·······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 本周隨筆|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01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20w*12私立學校基礎教育+40w*4常青藤本科+60w*2商學院MBA)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所涉及的10個真相許多都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常識,但是作者把這些常識滲透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
    什麼是教育?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心中自有自己的認識。這也是我們每一個做教育和沒做教育但關注教育的人,更應該思考的問題。我才疏學淺,人微言輕,說不清什麼是教育。如是,父母與之孩子之間相互包容,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孔子所言「恕」。這樣,父母就從孩子的「責怪者、比較者」轉變成良師益友,教孩子學會自我發展及如何與人相處,讓他們知曉禮讓,辨別是非,懂得無論是學習或生活,付出然後才能有回報。對於學校教育,老生常談就是教書育人。
  • 輿者論: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雨果曾經說過「教育!科學!學會讀書」,在曾經那個年代,教育其實就是讀書出人頭地,但在當今這個年代,我們不禁時常思考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教育和教學是兩回事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教育和教學是一碼事,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你知道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嗎,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教育是上層建築,教育是生產力,教育具有上層建築和生產力的雙重屬性,教育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是社會活動。而且每個教育流派所持的教育本質觀都不同。   現在中國最廣泛流傳,也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是教育是有意識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也是教育與本真的意義,培養人,所以教育不能過於強調外部的功能,要回歸到培養人的本質上。這種觀點是最為中國學術界所接受的一種觀點。
  • 教育的本質(三):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
    導讀:教育,是一個時時代代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在這裡,請允許我用了一個貶義詞,因為一旦你拒絕別人不領別人的情,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人的行為行動對你都是不同程度的騷擾和傷害。從你的表情、情緒以及行為行動上,可以知曉你的父母、老師、長輩,對你的說教、教誨是失敗的,也就是說這樣的教育對你來說是空白乏力的,起不了教化你的作用和力量。
  • 林依輪的兩個兒子,一個學霸,一個男模,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愛情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1994年這首歌唱遍了全國各地,也讓人們認識了林依輪,因此這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也贏得了很多人的青睞。隨著時間的流逝,林依輪已然從一個男孩變成了一位父親,而他也將生活的重心從事業轉到了家庭當中,其中他最成功的地方莫過於對自己孩子的教育。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國的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 渠敬東:教育本質是重複和傳遞
    [摘要]教育的本質在於在不同的時代,傳統或經典都以不同方式復興。文/教育思想網 渠敬東(微信公眾號:eduthought)教育是近代重要思想家都關心的核心議題。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話》、康德的《論教育》、盧梭的《愛彌兒》。
  • 何為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昨夜失眠了,我想了很多,到底什麼是教育?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一系列的影響。結合同行眾多觀點現代教育可以分為三大類!教育的本質是人類為了更好的生存、延續和發展社會普遍意志的必然行為。是本能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驅使而產生的。何為教育的真諦?
  • 論不同時代教育的共性與個性
    在論及原始社會教育的特徵時,書上總會提到三個關鍵點,一是沒有階級性;二是與生產勞動結合緊密;三是因為沒有文字,所以教育手段和方式極其簡單。接下來我們就根據由上述三點派生出來的階級性、與生產勞動的關係、教育內容、教育系統、教育體制等幾個方面辨析各個時代教育的螺旋發展的聯繫性,再由此談及屬於該時代社會教育的典型特徵。
  • 教育的本質(六):教育藝術的本質是什麼?求真求善求美
    導讀:教育,是一個時時代代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做過幾天教師的柯領百思不得其解,曾經帶著這個困惑請教過學校裡的老師,才知道這是世界教育的難題,是一個世界級難題,還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解釋。
  • 回顧教育的本質-為生活而教育
    到底孩子上學是為了什麼?教育是為了什麼?這僅僅是學習的功利一面,為未來投資獲得更好的回報19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為生活而教育的辦學理念,同時也值得家長好好的品味,他總結的基於孩子三個基本需求的教育方針,也是人生的本質。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多數家長都沒想明白…… 未讀 | 未來·電臺
    在知識入口變得簡單,知識傳播變得泛濫的時候,教育原先承載的知識唯一入口功能正在快速丟失。當傳播知識不再是教育的主要價值時,那麼教育獨一無二的價值又是什麼?教育的本質又該是什麼?有人認為,大腦分為左右腦,要從小開發娃娃的右腦,做全腦學習;但也有人認為,哪有什麼左右腦的劃分,很多功能都是左右腦共同運作的,而且每個人的大腦區域控制的功能都不同。這些信息,你搜索大腦開發就會撲面而來,而且每個都言之鑿鑿。請問,你信哪個?因此,這個時代的治學不缺「博學之」,一切的知識都唾手可得。
  • 老師跳樓,學生跳樓:教育為何如此不堪重負?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可是老師呢?人生誰沒有遇到坎坷啊?別說考試成績不理想,即使學校評價機制在胡鬧,也不至於讓自己以命相抵啊!網上好多的人說看現在的教育機制都把老師逼成什麼樣子了?都把老師逼得自殺了!我不這樣認為。老師已亡,不會再出口爭辯。我姑且鬥膽說說我的思考。我覺著老師自殺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考試成績的問題。成績不好,即使校長拉去批評了,即使大會點名了,即使被扣工資了,都不足以讓自己以命相抵。
  • 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教育----新書《無分別的愛》序言
    ,對教育的要求不同。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教育。這樣的語言,這樣的思想,看起來最平常不過,也最正確不過,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簡直就是廢話。但仔細查看現實世界,拿我們國家舉例,從1970年代起算,我們國家在短短五十年內,迅猛發展,經歷了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這三個大的時代形態,社會很多方面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那麼請問:在教育方面,有什麼大的變化嗎?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家庭和教育之間的矛盾該怎麼辦
    我們的教育總是在應試教育和快樂教育之間不停的詬病。我們大家爭來爭去到底在爭什麼?那我覺得首先核心問題是,我們應該思考一下什麼是教育。以下分析僅是個人觀點。什麼是教育其實這個要進行細分考慮,教育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優秀的教育呢?
    談到教育,大家既熟悉又陌生,每個人接受過教育,但是教育到底是為什麼呢?可能大家都要想一下才能回答。
  • 應試教育的本質是反教育
    這個時代的一位教育探索者、觀察者和力行者,鍾啟泉,他說:「只談談常識」「我們已在大眾教育的時代」「我們都需要學會改變」;他還說,「應試教育的本質是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