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有著卓然的風景,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

2021-01-10 旅行記實錄

這個城市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那就是寧波,感覺寧波這裡的景色都很有歷史感。寧波這裡有著很美的景色,有著江南的美麗風光。我對寧波這裡的美景早已是神往已久了,早就很想到寧波看一看這裡的風景了,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寧波的美景吧。

寧波的保國寺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叫保國寺而是叫靈山寺,保國寺森林公園裡面到處都是群山環繞,風景十分的優美。保國寺的出名倒不是因為它的宗教寺廟,而是因為這裡有很多建築看起來都很精妙。保國寺這裡現在已經沒有香火了,但是這裡有很多精緻的建築是可以看的,這裡的大雄寶殿是寺裡的主要的建築,也是江南這裡最古老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木質建築。保國寺這裡的綠植覆蓋很高,我覺得空氣非常的好,喜歡我國古建築的,一定要來這裡看看,可以對古代的建築文化藝術有所了解。

寧波的天一閣博物館是亞洲最古老的圖書館,這裡是以天一閣為主體,以藏書文化為特色的專題博物館,是現今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博物館之一。鬧中取靜是天一閣的一大特色,天一閣雖然是在寧波市區,但是裡面卻很安靜,可以藏在這裡來體驗一把萬卷詩書。裡面的園子非常令人驚豔,閣中的樹木看起來鬱鬱蔥蔥,亭臺樓閣旁林茂竹秀,曲徑能幽,這裡迷人的風光令人陶醉,不禁會停下自己的腳步,看上一本書,捧上一杯茶,細細感受百年歲月帶來的書韻味。有人說不到天一閣等於沒有來過寧波,天一閣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主人怕書籍被火燒毀,所以取名為天一閣。這裡不僅僅有著圖書館的莊重,更是在大氣裡帶著江南的溫潤。

大家一定都聽過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吧,這個故事被稱為是東方的「羅密歐和朱麗葉」。而寧波就有一座梁祝文化公園。公園按照梁祝的故事為主線,這裡的很多建築都是根據梁祝的故事來建造的。這裡有很多的地方都很適合拍照,這裡的自然風景很美,而且裡面有很多的人工建築風景,我覺得很適合新人在這裡拍結婚照。我特別喜歡裡面的風車花海,裡面有很多花,面積也很大,就像是童話世界裡一樣的唯美浪漫。

你是否曾經對蔣介石的故居感到好奇呢,溪口作為蔣介石的故居本身就帶著幾分的神秘感,加上這裡南邊靠著剡溪,北邊又有著因瀑布而出名的雪竇山,因此溪口這裡已經成為了熱門的旅行勝地。蔣介石的故居主要景點都是沿著剡溪旁的武嶺路步行街排列的,在這裡你只要步行遊覽就可以了。在蔣氏故居,你可以發現蔣家的教育水平和眼界絕非尋常人家可以比的,所以能孕育出蔣公這種傳奇的人物也不是偶然。雪竇山的溪水隨著山勢的起伏而蜿蜒多姿,非常值得一看。文昌閣在武山上,曾經是宋美齡隨蔣公返鄉時住的地方,這裡是可以看到整個小鎮的,在這裡你可以想像蔣氏夫婦當年在這裡憑欄眺望。

寧波的五龍潭風景區是依託於這裡的自然風光的,整個景區裡面都是群山環繞,五個瀑布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山清水秀看起來非常的壯麗。在這裡,你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山間的風景,這裡的溪水,乾淨的恨不得喝上一口。這裡的山也不會覺得高,想要爬山的話我覺得這座山就很適合,因為不會覺得太累。整個景區裡面的遊客不是很多,走在整個景區裡面,因為有很多的瀑布所以感覺還是很涼快的,我覺得倒是很適合在夏天的時候來這裡遊玩。我去的時候瀑布的水量不是很大,但是感覺還是有幾分氣勢的,在這裡走上一圈,仿佛自己的身心都放鬆了下來。

在寧波可以乘船到舟山群島,這裡有普陀山,普陀山這裡是在中國的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在這裡你能看見很特別的海島風光。普濟寺、法雨寺和惠濟寺是普陀山的三大寺廟,每年的南海觀音文化節的期間,這裡的場面都很壯觀,整個寺院裡面都是禁止攝影的。普陀山的面積很大,雖然這裡的山並不怎麼高大,但這裡的風光非常的絢麗,普陀山這裡經常會有人來這裡燒香,所以這裡的香火很是旺盛,大家可以在這裡許願,虔誠的禮佛。

好了,關於寧波的景點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吧,寧波這裡是卓然天成的自然景色和文明現代的都市風光所完美結合,這裡的景點都是各具特色的,可以說寧波是一座由水和橋串聯出的城市,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也有著豐厚的人文積澱。

相關焦點

  • 旅遊:《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如桃花源般的梁皇山!
    梁皇山海拔768米,山勢險峻、峰奇石異、谷深澗幽、飛瀑流泉,滿目撲綠,風景旖旎,美不勝收。古今眾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詩篇和足跡,自宋代起即為江南名山之一。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是江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發祥地,更是璀璨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完美的結合體。
  • 在《徐霞客遊記》開篇地,這五個景點千萬不能錯過
    提起旅行家,一定繞不過徐霞客,這位600多年前的「千古奇人」不僅用腳步丈量祖國,更留下了《徐霞客遊記》,讓後人望塵莫及。《徐霞客遊記》這本書的開篇所寫就是寧海,它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更有著獨一無二的景觀。群山環繞的寧海,自然景觀令人嘖嘖稱奇,人文景點也讓人流連忘返!
  • 浙江寧波最大的縣,有「十裡紅妝」婚嫁習俗,是徐霞客遊記開篇地
    說起浙江寧波,第一次走進這座城市,還要從它的下轄的一個縣說起,寧波是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其中寧海縣是浙江最大的縣,佔地總面積1931平方千米,陸地面積184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8平方千米,初來寧海,走在徐霞客大道上,就深深地感受到這座城市與旅遊密不可分,從《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就將熱愛旅行
  • 浙江寧海旅遊攻略,《徐霞客遊記》開篇地必去的三個景點,走起來
    寧海,一座隱於浙東群山疊峰之間的小縣城,風光優美,歷史悠久,早在400年前徐霞客就曾遊歷寧海,且其《徐霞客》遊客開篇地就是描繪的寧海這片美麗的土地。寧海第一站便來到了前童古鎮。有著近800年歷史的前童古鎮,鋪滿了鵝卵石的道路,家家戶戶被活水環繞,水兒清澈見底,是古鎮人們飲水洗衣做飯的水源,水底也是大大的鵝卵石,裡面遊著逆流而上的魚兒們。天空很藍,白雲如浮雕一般,潔淨莊嚴。午睡後3點,太陽已收斂它一日威力最強的鋒芒,徜徉於老街,青磚、卵石、小巷,仿佛穿梭在時光的流裡。
  • 浙江很獨特的地質奇觀,舉世無雙的石樑飛瀑,被徐霞客開篇稱讚
    浙江這個地方真可謂是藏空臥虎,不僅經濟發展不錯,重要的是景色非常優美,完全可以用驚豔世人來形容,就連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對浙江的美景都是讚不絕口,尤其是位於天台縣的「石樑飛瀑」,整本遊記中第一篇就是對它的讚美,那麼,石樑飛瀑到底有多美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 《徐霞客遊記》開篇之作寫的便是這片山水
    徐霞客走遍中國大地,曾3次來到天台山,《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作便是《遊天台山日記》,天台山山水靈秀,今天我們走進的便是天台石樑景區。當年徐霞客從古方廣寺旁的石樑經過,俯視百丈深淵,曾記載道:"餘從梁上行,下瞰深淵,毛骨俱悚",由此可見石樑飛瀑的壯觀。沿著山路,繼續上行走進古方廣寺,寺內清靜如初,雖然今天的建築很新,但它歷史卻有1000多年的歷史,從千年前的智者大師的天台道場,到宋代的興盛,千古騷人遊覽天台美景多會駐足於此,訪寺觀景。
  • 明朝歷史:遊記傳天下,奇人徐霞客
    徐霞客生活的時代交通很不方便,除了小船和馬車這類交通工具之外,全靠兩腳行走,這點困難嚇不倒他;沿途可能遇上的毒蛇猛獸、土匪盜賊嚇不倒他,他挺胸抬頭,迎著風霜雨露,頂著烈日寒風,勇敢地知難而進。他曾經豪邁地說,他已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不避風雨,不憚(怕的意思)虎狼,不計程期,不求伴侶。」有一次,徐霞客來到廣西融縣的真仙巖,要進一個山洞考察。他走到洞口,見一條巨蛇橫臥在那裡睡覺。
  • 徐霞客:史上最出名驢友1/3生命在路上(圖)
    徐霞客最先的出發地寧海如今建了徐霞客大道。 他對中國廣大地區獨立探訪,經30年考察撰成60餘萬字的《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這部書既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作,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經典,具有深遠的影響。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也是《徐霞客遊記》開篇的日子。當年他走過的地方,現在許多已經成為了著名的風景名勝,但也有許多藏身草莽之中,難覓其蹤。
  • 騰衝綺羅古鎮:《徐霞客遊記》中最美的記憶之地
    在雲南的騰衝,人們想起的古鎮總是很平靜的,四百年前,《徐霞客遊記》中記錄的,在那鮮豔的雲之南,最美的記憶之地被稱為綺羅古鎮。綺羅分為上綺羅、中綺羅和下綺羅。綺羅的古老街道縱橫,進入那個期間,能感受到小鎮的溫暖和厚重,這裡的居民按姓氏居住,形成了街頭巷尾,都用1-3行石板鋪路,雨季很少有泥濘現象,小城在新的雨後非常清新,在邊境城市,綺羅成為著名華僑,民風淳樸,人文與自然和諧寧靜。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這個日子的確定,緣自《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的開篇之日。徐霞客壯麗的一生為旅行家做了完整定義,我們再次講述徐霞客的故事,挖掘前所未知的史料,以他的事跡紀念「中國旅遊日」。今天倡導學習徐霞客,不是要人人成為徐霞客,而是要學習徐霞客精神,領悟旅遊真諦,在「宅風」日盛、動動拇指即妄談是非的時代背景下,更多地提倡外拓意識、踐行精神、實幹態度,從實踐中汲取更充實的營養。
  • 林霄︱發現王忠紉:《徐霞客遊記》的首位整理者
    《徐霞客遊記》的研究已經是一門顯學,歷來研究者都知道遊記的首位整理者叫王忠紉。然而關於王忠紉是誰,一直以來未有答案。1928年丁文江先生在其《徐霞客年譜》(中國書籍出版社,321頁)中寫道:「王忠紉,江陰縣誌無其名,惟萬曆三十八年,庚戌進士王良臣,字忠亮,疑其兄弟輩。又黃道周獄中答先生書,有:賢郎遠來,甚可念。忠紉翁重惠寒裘。
  • 著名「背包客」其實很反叛:徐霞客,一個對宏大敘事沒興趣的文藝青年
    徐霞客這樣「任性」的做法,在當時也是驚世駭俗的。當然,相比那些寒門子弟,出身優渥的徐霞客似乎更有資本這樣做。但徐霞客的獨特,並不是因為他有相對殷實的家境而造就的,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一個主流文化的反叛者。也只有在這個角度,才能解釋徐霞客為什麼對「異鄉的山水」有如此濃厚的興趣。
  • 從中國第一個驢友徐霞客 到如今的中國旅遊日
    這個人就是明代的徐霞客。徐霞客畫像徐霞客是江蘇江陰人,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族中,但是家族在他父親那一代就已經開始中落,家境也不是很好了。徐霞客從小不喜歡讀四書五經,只喜歡讀各種奇書,比如輿地誌、山海圖經等。所以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不出意料地落榜了。他的父親說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了。實際上,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 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是中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Spent his life in taveling and discoveringthe vast land of China with the spirit "traveling without boundaries" 他寫下了不朽的《徐霞客遊記》。
  • 徐霞客單靠「窮遊」走遍了半個中國?讀他的遊記,事實沒那麼簡單
    當他用30年時間走遍大致相當於現在21個省、市、自治區的地域,當他寫了60萬字的記錄《徐霞客遊記》,他被人們稱為「千古奇人」。現在,學術界給他冠以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的稱號。更把他開始動手寫《徐霞客遊記》的日子(5月19日),定為了「中國旅遊日」。
  • 古代旅遊達人徐霞客:走錯路、被人騙,寫遊記賣到爆
    錢謙益也很詩意地形容過他旅遊的狀態——「drifting with the water, floating with the wind(隨水漂流,與雲同遊)」。這麼愛旅遊,他都去過哪兒呢?幾乎每個省徐霞客都去過。那個年代,想想看。南京、黃山、西湖、東莞、洛陽、華山、泰山、武當山…… 這麼看,他其實是個登山客。
  •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徐霞客-中安在線-旅遊
    徐霞客(1587—1641),是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遊記文學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艱苦卓越的科學考察事業,被稱為「千古奇人」。他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獻身科學、尊重實踐、堅忍不拔、不斷進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結晶,徐霞客精神是16—17世紀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一個典範、一面旗幟。
  • 不僅寫《徐霞客遊記》,他還為書法史留下壯舉,可惜不為眾人所知
    說起徐霞客,除了寫了一部著名的遊記以外,他還在書法史上作出了一項壯舉,可惜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徐霞客是我國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眾所周知,他的傑出貢獻在於考察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並為後人留下了一部遊記散文巨著《徐霞客遊記》,是世界上第一位考察研究巖溶地貌的科學家。除此以外,我要說一件很多人並不了解的徐霞客的傑出貢獻——那就是他為保留和傳承元明書法,留下了著名的「晴山堂石刻」,成為罕見的以元明著名書法家作品為主的石刻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從古至今,中國文人如何寫遊記?
    張佳胤的主要目的地是高處的太華寺,於是開始「西陟支徑「後,就較迅速地路過低處的華亭寺。「寺亦稍稍就圮,僅有山鳥送客爾」之殘破樣貌,與整修一新的今日模樣,當然判若兩寺。西山龍門舊照明:徐霞客,一個測繪員張佳胤登太華山70年後,即1638年6月,古往今來中國第一大旅行家徐霞客,以地理測繪般的科研精神,認真到太華山轉悠了一圈,並將其寫入《徐霞客遊記》中篇幅佔據一半以上的《滇遊日記》之開篇。
  • 那個孤獨而偉岸的身影——寫在徐霞客誕辰430周年之際
    公元1607年的春天,徐霞客揮別鶯飛草長的家鄉江陰,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科考之旅。他到過今天19個省份的100多座城市,探過500多個巖洞,遊記中提及的橋有1000多處。  現存《徐霞客遊記》的第一篇是5月19日所作,這一天,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日」。  徐霞客是旅行家,但把他僅僅當作「遊聖」來供奉,是一種誤讀;徐霞客是文學家,但把《徐霞客遊記》只當作文學作品來欣賞,是一種淺讀。  徐霞客首先是科學家,一位在地質學、地理學、生態學有獨特發現、突出貢獻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