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導 何苗 上海報導
合肥樓市調控終於動了真格!
21日下午,合肥市土地管理委員會第五次主任會議上傳出消息,合肥將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土地管理委員會主任張慶軍主持本次會議,合肥市房產局對合肥市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意見。
二套房首付4成三套房首付6成
意見提出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商品房最低首付比為25%,下列情況購買商品房的首付比為40%:
1、居民家庭擁有一套住房,在本市市區範圍內,無購房貸款記錄的,包括在外地貸款的記錄。
2、居民家庭擁有一套住房,且有相應貸款結清
3、居民家庭無住房,但有一次貸款記錄
下列情況購買商品房的首付比為50%:
名下有一套房且相應貸款未結清,為改善住房條件再次申請的,首付比為50%
下列情況購買商品房的首付比為60%:
1、居民家庭有兩套及以上住房且有購房貸款記錄,
2、居民家庭有兩套及以上住房。且已經結清購房貸款記錄
3、居民家庭有2次購房貸款記錄,且已經結清第一次購房貸款記錄的停止向第三套及以上的購買提供住房公積金的貸款。
也就是說,合肥市對於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四成,對應的是名下有房無貸的情況,而如果名下有房有貸款,則再購房首付比例為五成,也就是認貸又認房。對於三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六成,且停止提供公積金貸款。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或許的會議材料顯示,以上政策自2016年7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1年。
當地專家認為,此舉提高了購房門檻,從現在看,對市場肯定有影響,房子會進一步向能夠付出全款或高首付的人群集中,剛需利用槓桿的能力降低,對改善型打擊最大。但房地產調控需要多部門組合拳,該項政策執行力度還需銀行配合。從這段時間來看,當地的銀行都在加速放貸搶收。
去年下半年以來,二線省會合肥因房價暴漲而被房企列為強二線「四小龍」之列,在房地產市場的動靜直追南京、蘇州、廈門等城市。今年以來,2月份合肥二手房漲幅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登頂,4月份新房、二手房環比漲幅雙雙位列全國第一。
除了房價上漲外,市場的畸形也引發各方熱議。從開發商為擺脫備案價格限制而捆綁車位、家裝、理財產品銷售,到買房需要各種「走後門」、開雙色球搖號等,合肥的房地產市場一時刷新了業內外的「三觀」。
對地王出招
此次新政在土地供應端也有手段,除了增加土地供應外,合肥市將探索土地網上交易。提升居住用地競買保證金至不低於參考總價的50%,縮短居住用地的土地出讓金繳納時限,出讓金總額在20億元以下含20億元的,須在土地出讓合同籤訂後1個月內一次性付清,出讓金20億元以上的,繳納時間不超過6個月。在合肥市各區縣(除縣級巢湖市和廬江縣外)拍出「地王」(即樓面地價超過當地歷史最高成交單價)的,開發企業必須在土地出讓合同籤訂一個月內一次性付清出讓金。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對購買端的限貸政策,對開發端的這一政策顯得更有「份量」,這對開發企業的資金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使企業不能「任性」當地王。
畢竟,相比瘋狂的房價來說,「地王」是市場和輿論更為敏感的字眼。
同時,這預示著合肥的開發商會進一步洗牌,操盤能力強的,資金實力強的,會佔據合肥市場。
去年以來,全國品牌房企和一些區域房企扎堆進軍合肥,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地王,刷新了合肥多個區域的樓板價和地價。5月底合肥的一場土地拍賣會上,合肥市區土地溢價率基本達到300%以上。首次進入合肥的廈門建發一舉摘得兩地塊,溢價率分別為346%和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