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每位家長在有了孩子後,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什麼都是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很多家長好心辦了壞事,本來是為了孩子好,最後自己的行為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
一位媽媽感覺自己10個月的女兒個子不高,害怕孩子以後也長不高,於是開始給孩子瘋狂補鈣。結果孩子1歲的時候出現嚴重血尿,檢查後發現孩子雙腎多發性結石,體內共有9粒結石。家長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未雨綢繆」的善舉,卻讓稚嫩的孩子承受了那麼多的痛苦。其實孩子缺鈣不可怕,怕的是家長盲目補鈣,給孩子帶來無法預知的傷害。
孩子的這些表現,和缺鈣無關
1.枕禿
淘媽現在還能在很多寶媽群看到「枕禿是因為缺鈣,需要補鈣」的說法。其實枕禿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現象,這是因為嬰幼兒長時間都處於躺著的狀態,然後左右搖頭再加上流汗,後腦勺的頭髮就會脫落的比較快一些,從而發生枕禿。但是當孩子學會坐、爬、走之後,這種情況就會得到改善,而這真的和缺鈣沒有任何關係。
2.孩子的頭髮黃、細軟
淘媽家的孩子小時候頭髮就不是很好,又細又軟而且顏色也偏黃。身邊很多人都說孩子是缺鈣,建議讓我給孩子補鈣,但我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知道,一歲內的孩子毛囊細胞並沒有完全發育,所以胎毛又細又軟,這是很正常的。到了一歲以後,孩子的頭髮就會慢慢變得「茂盛」起來。像我家孩子現在快三歲了,頭髮已經變得很好了。
3.出牙晚
孩子什麼時候出牙,也是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有些孩子出牙時間比同齡人晚,然後家長就認為是缺鈣。其實孩子出牙早晚跟遺傳、餵養方式和生活環境等因素都有關係,而且牙齒萌出的時間存在個體差異,跟缺鈣沒有什麼關係。
4.頻繁夜醒
孩子一晚要醒好幾次,媽媽就懷疑孩子是不是缺鈣了。其實3個月內的孩子睡眠比較淺,大多數都是活動性睡眠。而4個月後的孩子,自主睡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定時餵養,減少奶睡,讓孩子嘗試自主睡眠,而不是盲目給孩子補鈣。
孩子缺不缺鈣?如何補鈣?
人體內是不能缺鈣的,孩子在6個月內以前都是吃母乳或配方奶粉,其中母乳和配方奶粉中的鈣完全能滿足孩子對鈣的需求。從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鈣的來源就更多了。所以說1歲以內的孩子只要奶量正常就不會缺鈣,媽媽們要做的是自己多喝牛奶,而不是給孩子補鈣。在1歲以後,孩子每天能保證400-600毫升的奶量,基本上不用擔心缺鈣的問題。
孩子該補的是這樣
其實孩子真正需要補的不是鈣,而是維生素D,維生素D具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孩子從出生後的14天起就可以補充維生素D了。1歲以前每天補充400單位,1歲以後每天補充600單位。如果可以的話,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到老。
淘媽說:家長擔心孩子缺鈣的心理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盲目補鈣。還是需要多掌握些科學的育兒知識,讓孩子能更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