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適合學古琴嗎?三十歲適合學古琴嗎?古琴大家幾歲學琴?

2020-12-13 唐暢古琴

近代社會上有種共識,學樂器要從小開始學,最好四五歲便要打下「童子功」。這種共識的形成,既是我們對傳統技藝的一般認識,也是受西方樂器如鋼琴等苛求童子功的影響。有許多人想學琴,但他們有的方總角,有的已弱冠,他們都有種疑惑,在他們這個年齡是否可以學古琴?

事實勝於雄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近代部分古琴大家們學琴的年齡便不言自明了。

査阜西:13歲

查阜西(1895~1976),江西修水人,古琴演奏家、音樂理論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演奏的琴曲深沉、細膩,演唱的琴歌古拙、典雅。十三歲學彈古琴,後在長沙、姑蘇、上海等地從事琴學活動,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建議安排「今虞琴社」,曾編纂《存見古琴曲譜緝覽》,並擔任《琴曲集成》等巨作的主編。

管平湖:12歲

管平湖,1897年出生於北京,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自稱門外漢,祖籍江蘇姑蘇吳縣。祖父為姑蘇商人,父親管念慈,號橫山樵客,字劬安,晚清聞名宮殿畫家。

1909年,向其父的徒弟學習琴藝,曾得「九嶷派」楊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鶴鳴等名琴家之真傳。他獨樹一幟,構成近代中國琴壇上有重要位置的「管派」。

徐立孫:20歲

徐立孫(1897-1969),名卓,字立孫,號笠僧,江蘇南通人。諸城派古琴傳人,梅庵琴社創始人之一;崇明派琵琶代表人物之一;醫家。1917年,求學於南京高級師範學校農科。琴學師從諸城派大師王魯賓(燕卿),琵琶師從沈肇周,西樂師從李叔同。

張子謙:13歲

張子謙(1899-1991),原名張益昌,江蘇儀徵人。早年父母雙亡,7歲入塾,塾師即廣陵派琴家孫少陶先生。13歲時伯父為他買了一張古琴,正式拜師跟從孫先生學習古琴。受其薰陶及努力,十餘歲已能演奏名曲多首。因張子謙善彈《龍翔操》,故得「張龍翔」稱號。

顧梅羹:12歲

顧梅羹生於1899年,湖南省長沙市的一個書香門第古琴藝術世家。其曾祖父顧庚山是四川成都的聞名書畫家,其祖父顧玉成曾任清朝湖南候補直隸州,是近現代古琴宗師川派開山祖師張孔山的親傳弟子。12歲開端正式隨父顧哲卿、叔父顧卓群習琴。他的琴藝在這一時期已得到川派之真傳,並加入自家所創立的南燻琴社。

劉赤城:5歲

劉赤城先生,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的書香世家,五歲從其父劉嵩樵習琴,八歲已登臺演奏《平沙落雁》等曲。後受業於王燕卿弟子徐立蓀宗師門下,盡得其精華,青年時已馳譽琴壇。

劉少椿:27歲

劉少椿(1901—1971),名紹,字少椿,號德一。陝西省富平縣北陵堡人,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現代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幼讀私塾,1914年隨父南下揚州學習作生意。1928年從孫紹陶習琴,前後約三年。琴風厚重沉穩、跌宕大度,右手下指剛健,左手吟猱細膩圓滿,弘揚了跌宕多變﹑瑰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廣陵琴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廣陵琴派審美韻味。因善奏《樵歌》,又被稱為「劉樵歌」。

古琴家有5歲便開始學琴,也有27歲才學琴的,年齡相差之大達22年。由此可知,學琴不在於年齡大小,只在於志趣如何、用功與否。

相關焦點

  • 古琴——是什麼原因讓你堅持學下來的?
    我的老師說:有可能我的三十個學生中堅持學琴的能有一個就不錯了!琴友說:我上課的那家琴館每天學古箏的學生都比我一年收的學生多!……對比一下,真的是件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古琴難道不好聽嗎?好聽,非常的好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的!古琴的聲音:高音清亮甜美,低音渾厚結實。
  • 學奏古琴,學斫古琴,開班傳藝 一位越南博士的琴色人生
    受訪者供圖  中國古琴藝術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今年是越南籍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畢業生阮延俊來到武漢的第15個年頭。沉醉於古琴藝術的他,在東湖之畔的琴坊,開班傳授古琴技藝,另還教人製作古琴。
  • 古琴好學嗎?古琴學習要領
    而今古琴之風盛行,古琴藝術再次復興也燃起了很多古琴愛好者沉寂已久的愛琴之火,很多古琴愛好者蠢蠢欲動,欲立馬學之而後快,但多數信心不足者多以自己初次接觸古琴,苦於對古琴基礎一無所知而放棄學琴,認為零基礎學古琴會很難學,錯!大錯特錯!
  • 古琴可以自學嗎?
    古琴可以自學嗎?在現代社會,網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教學視頻。就促進了有一部分人會想著去自學古琴,但是也有對此很多人都心存疑慮。因為古琴來講,常用的指法多達近百種,指法的錯誤運用會造成古琴學習進度緩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琴到底適不適合大家自學。
  • 11歲女孩舉辦古琴獨奏會
    琴館老師評價說,思萌的琴聲,時而似飛瀉的瀑布,時而似叮咚的清泉,時而又似無波的古井,跌宕起伏中動靜交融。恍若將人帶到遠古時期,發人深思,一曲結束仍覺餘音切切、回味綿長……黃思萌的古琴獨奏音樂會原本定於今年3月15日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得不推遲。「開音樂會前有點緊張。」黃思萌說,只能勤加練習,整個暑假都泡在琴館裡,彈久了手指都破皮了,「很痛,但還是繼續。」
  • 想學古琴找不到專業古琴老師?子博古琴在線一對一正式開課啦!
    經歷了苦悶而漫長的疫情期,相信大家和我一樣更加深深地愛上了閒居撫琴的生活也更加明白了有個興趣寄託的可貴話不多說,快快表白吧!愛琴愛生活,就從現在開始吧!西安博古琴軒子博古琴博古琴軒一對一網絡古琴課全面啟動啦!為什麼要啟動古琴線上教學?
  •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
    古琴入門——自學、初學古琴必讀的10大書籍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三千年歷史。琴作為一門藝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而學習沒有指導書籍是不行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指導書籍適合初學者學習。《琴學備要(上下)》作者顧梅羹《琴學備要》(上下)(手稿本)分為總規、指法、手勢、曲譜、音律、論說六篇。主要內容包括:琴面的部件、琴底的部件、琴前後的部位、上弦的程序、琴位的安置、坐位的姿式等。本書從古琴簡介到練習曲,到手形,曲譜,手形還配有圖畫,內容非常全面,適合初學者學習。
  • 古琴培訓 | 12月「零基礎」 古琴傳習課程
    )開指學琴,後師從於北京著名琴家陳長林先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至今,一直深入研習古琴技藝與教學。習琴◆學古琴難嗎?多久能學會一首曲子?之前有一位老師曾這樣回答古琴的難易問題。「是不是我說容易,你就跟我學了,說難你就不學了?」其實古琴是否難學,這個不是絕對,而是看自己的學習的態度。有了這樣的態度,每天能抽出30分鐘的時間練習。從開指到第一首曲子一兩個月的時間足矣。
  • 孩子學古琴:三分指法,七分人品!
    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
  • 論琴|聽說古琴難學、易忘、不中聽?其實……
    說起古琴,大多是說「古琴難學」,也常有人說古琴「難學易忘不中聽」,龔一先生在《琴樂「別」議》的講座上曾表示:以自己學習器樂的經歷和體會,目前專業院校裡設立的民族器樂專業中,對大量代表性樂曲中的技巧及技法分析,古琴是一件比較容易學的樂器。 一則,大多數琴曲本身的速度比較緩慢。
  • 「古琴」為什麼不能叫「古琴」?
    對於「古琴」這個叫法,看著不爽,聽著還是不爽,而且已經不爽很久了。為什麼說「古琴」不能被叫作「古琴」呢?有人說「古琴」的「古」代表的是起源的遠古,那更為久遠的壎為什麼不叫「古壎」呢?再說,也沒有把簫叫做「古簫「的吧?
  • 無荼古琴院第45期丨古琴課程開課啦!
    《小草》  上課時間:  周二班、周三班、周日班(任選其一),具體時間根據各校區的課程時間作安排;  上課地點: 無荼古琴院丨南岸校區、新鷗鵬校區、渝北校區、照母山校區(詳細地址見文末)無荼古琴院經過5年的發展,教授學員500
  • 古琴為什麼火了?
    這次古琴音樂會的火爆,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一個很有利的條件,是介紹國寶『彩鳳鳴岐』的那期節目,正好就在八月底重播了。加上我們今年加大了對古琴音樂會的推廣,以前可能是業界才關注的小眾活動,現在普通公眾都跑來關注了。」同樣為這次古琴音樂會盛況感動的還有徐元白弟子、92歲高齡的杭州老琴家高醒華。昨晚,他在其徒弟陪同下,來到現場聆聽「千年清音」古琴音樂會。
  • 龔一:不應渲染古琴神秘色彩;9歲男孩獲四川金獎……|每日琴訊
    ——琴家有其他看法,請往下看9歲男孩彈古琴獲四川賽區金獎母親沒給他報奧數班成都9歲男孩在中國琴會舉辦的古琴比賽中,一舉拿下四川賽區金獎,他今後要挑戰的是十級曲目男孩2歲時就撥弄琴弦,5歲開始學琴,遇到偏難的指法難免劃破皮肉,他哭過聲稱要放棄,但很快又開始對母親談起自己的古琴夢。母親也沒有給男孩報英語班、奧數班,時間都給了兒子的愛好。男孩拿下金獎的要求是,坐一次飛機。以前家人曾經許諾,考過十級才能坐。
  • 古琴傳人龔一:古琴裡有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
    現在文化主管部門有傳承人名額,這是國家對古琴藝術的重視,但主管部門不一定懂古琴,在操作掌握上有難度。比如,它給某個城市幾個古琴傳承人的名額,聽說某某會彈古琴,就叫他們拿報表來填寫,豈知此人僅僅是玩玩的,這樣就會可能出現難以掌控的局面,甚至產生琴人間的矛盾。  南都:有古琴史撰寫者把你劃分為廣陵派傳人,也有人說你是梅庵派的傳人,你怎麼看待此問題?
  • 元代古琴現身鄭州!古琴家王鵬:古琴不是附庸風雅的高大上
    ◆北京奧運會開幕上的古琴出自他手參展的這張元代老琴玉足為原配,因琴尾及琴面局部有破損,曾請一劍川木匠修過,在2017年轉由王鵬收藏。記者近距離查看了這張古琴的底部落款,鐫刻著「新安赤城朱致遠制」的字樣,而朱致遠正是元朝的一位著名斫琴家。
  • 大年聊古琴 - 想學彈琴,卻怕路遠
    前幾天有一位來諮詢的琴友,在了解了一些古琴基本知識之後,對學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是當聽說每周要從城市的北邊跑到東區來上課,立刻面露難色,說:「哎呀,這有些遠啊。來一趟,開車要半個小時,你們北邊有沒有分館啊?」我笑了笑說「不好意思,沒有」。開車三十分鐘上課都嫌遠,這話一說出來,我就知道她肯定學不好古琴。因為她根本就不熱愛古琴,別說熱愛了,估計連喜歡的程度都達不到吧。
  • 初學者如何挑選古琴
    當然,前提是有一家適合挑選古琴、靠譜的古琴專賣店。初學者買琴買琴會遇到哪些狀況?①一開始買個千元下的廉價琴這是最不推薦的。千元下的琴性價比太差,不會選琴的人買到差琴的機率更大。而太差的琴可能導致你失去學琴的興趣,這個是最大弊端。
  • 以古琴之名 會高山流水 一場古琴音樂會激揚東城琴友心
    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學祥與浙派古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鄭雲飛的弟子魏冬雁相識,走上習琴之路。最初幾年,他每個周末前往杭州學琴,掌握基本技法後又與胡晉、丁志標夫妻切磋交流琴藝,能熟練彈奏《平沙落雁》《憶故人》《普庵咒》《高山》等十多首琴曲。這次音樂會是他的首秀,為此他還專門定製了一件長袍。從臺上下來,他開玩笑:「感覺很好,從開始到結束,手一點都沒抖。」
  • 中國古琴廣陵派傳人來昌講述江西古琴史(圖)
    中國古琴廣陵派傳人的徐永來昌講述江西古琴史    >    徐永現為中國琴會副秘書長,國際古琴養生學會副會長     講壇現場  大江網訊 李雷、記者朱正報導:6月12日下午,現為中國琴會副秘書長,國際古琴養生學會副會長,中國古琴廣陵派傳人的徐永受邀主講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紅谷之聲」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