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遊之二十——鄭州篇:鄭州老三記

2020-12-20 老饕吃撐了

老饕遊之二十

鄭州篇:鄭州老三記

到鄭州之前不知道老三記,到了以後網上搜索美食才知道老三記在鄭州的分量,鄭州近百年來聲名遠播的老三記,是京都老蔡記、葛記燜餅以及合記燴麵,它們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鄭州飲食業中不可不傳承的歷史。對這樣的標誌性美食,怎麼能有拒絕的道理呢?

京都老蔡記

老三記中京都老蔡記以其百年的歷史佔首位,目前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傳到第五代了,好多國家領導人都來這裡品嘗過。食神蔡瀾對老蔡記評論極高,在店裡都張貼著美食家蔡瀾的相片和評價:「京都老蔡記蒸餃,是能代表河南美食的,灌湯和松針是老蔡記獨有的美食標籤。」蔡記蒸餃製作頗為講究,肉餡剁好之後,要邊打邊加水,使肉餡打上勁,各種調料也要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餃皮用半死半燙麵粉,經反覆揉搓使麵團筋韌,再擀成薄皮,裝餡提成柳葉褶,使蒸餃形為彎月,所以蔡記蒸餃具有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餡飽透明、造型美觀、灌湯流油的特點。在鄭州期間兄弟二人慕名而至去了兩次,他家的蒸餃確實非常不錯,品嘗了羊肉、鮮肉、素三鮮三種,熱氣騰騰的蒸餃真是薄皮大餡,夾起來也不容易破,輕輕的在蒸餃上咬了一個小口,吸一口一股清香的湯汁流入口中,皮薄如紙,餡中滲著湯,香而不膩,鮮美多汁,果然名不虛傳。作為我比較推薦的還是羊肉餡兒,鮮而不羶,回味無窮,實至名歸。

鎮店之寶據說還有餛飩,但餛飩實在對我們沒吸引力就沒品嘗了,店裡豫菜品種還挺多,看著菜名隨便點了老豆腐、驢板腸、黃燜魚雜味道一般,大概沒點對菜吧,特別是驢板腸至今還成為我們兄弟的笑資。還有一樣菜味道不錯,用蛋皮包著調製好的肉餡切片,但吃完居然把名字忘了,誰看圖知道告知我一下。

葛記燜餅

離酒店最近的葛記燜餅在經一路,要走3公裡,兄弟二人決定走過去剛好消化一下,好品嘗葛記美味。到門口天已黑,燈光下葛記的招牌古色古香,紅紅的厚門帘特別喜慶又好像要把香味燜在店裡一樣。進門一看大廳很寬敞,滿滿當當擺的都是四方桌,牆上掛滿了「中原名吃」、「中華名小吃」等牌匾,涼菜居然有幾十種花樣。據說老葛清末時候是北京某王府幫廚,後來朝代更迭,躲避戰亂來到河南,就依靠之前的手藝「千層餅和罈子肉」,開了一家館子,開始叫「罈子肉燜餅館」,後來代代相傳就演變成現在的招牌:葛記燜餅。燜餅用的湯,除豬肉湯外,還用雞湯、鴨骨湯,因此燜出的餅軟香不膩,鮮美爽口。點了個小份的招牌罈子肉燜餅,一端上來感覺還是很大份,盤子裡燜好的餅絲形態和色澤有點類似幹炒牛河,但是比河粉要更厚,切的寬窄不是特別均勻,更能顯出手工的隨意感,餅絲之間纏繞點綴著少許豆芽和蔥花,在旁邊放的幾塊,就是罈子肉了,也就是紅燒肉,可能使用罈子燒的就叫罈子肉了,再就還有三瓣蒜了。嘗了幾口覺得可能南方人不是太習慣,感覺面是死面,太管飽了,不敢多吃也不和口味。因為點了小份的燜餅怕不夠吃,兄弟還點了烙饃卷餅 ,吃法和南方包春卷一樣,但烙饃很厚太管飽了,包的菜是用黃豆芽、酸菜、粉絲等炒出來的,味道還行,就是吃不下。

鯉魚焙面是開封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鬚麵"兩道名菜配製而成。鯉魚焙面色澤金黃,蓬鬆酥脆,魚肉鮮美,利口爽滑,香飄四溢,汁濃酸甜,甜中透鹹。焙面細如髮絲,紊而不亂,入口自化,民間有「先食龍肉,後吃龍鬚」的美譽,擺盤很有儀式感,看上去食慾大開,吃起來感覺面蘸著汁不錯,魚肉對我們南方海邊過來的就不說了,面吃完魚基本沒動,你知道的。就著當地的金星啤酒在葛記的一頓把人吃撐了,沒兩下就摸肚繳械,酒也喝不下,菜也吃不下,還是繼續走回酒店再消化消化吧!

合記燴麵

正在盤算到哪個合記去走走時,鄭州的兄弟請酒局就在合記,正中下懷呀!去合記還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的,恰逢高峰期,半小時內的路汽車走了快2小時,好事多磨吧!

據說合記的前身叫老鄉親飯店,後面因為合夥經營,改名叫合記飯店,名字寓意挺好,是一家清真飯店,因為專門經營羊肉燴麵,又改名為「合記燴麵館」,俗稱合記,現在除了燴麵還做很多豫菜。

先從鎮店之王羊肉燴麵開始,只是是一道有葷,有素,有湯,有菜,有飯的傳統風味小吃,為什麼有飯呢?我想就是有面就是飯的原因,喝了很多酒,也沒多問。端來一白瓷碗面,羊肉、粉條、青菜、木耳、黃花菜、千張絲居然還放了枸杞,食材多樣,口感豐富,樣子看著很清雅,也不油膩,面特別筋道,湯很鮮,並沒有太多羊肉的羶味!同時還配一碟香菜和糖蒜,就著燴麵吃,再放點辣椒,讓人食慾大增,剛好在我們喝了很多白酒後上的燴麵,吃著就更有滋味了,應該是我在鄭州吃的味道最好的燴麵了。

當晚其他最贊的菜首推手抓羊肉和烤羊肉串,手抓羊肉鮮而不羶,肥瘦適中,簡單在水裡煮熟後切塊放置在生菜上,蘸著店裡秘制調料,實在是好吃,在福建基本吃不到這麼好的手抓羊肉,大概是食材的緣故吧!羊肉串也一樣,夠大串,香氣四溢,下酒正當時。

合記的桶子雞也不錯,在河南最有名的是開封的馬豫興的桶子雞,在開封和鄭州街上看到很多打著馬豫興牌子的桶子雞。一直想買一隻嘗嘗,今晚就在合記吃也不錯,合記的桶子雞外觀有點像南京鹹水鴨,吃起來肉質鹹香緊實,雞皮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適合下酒;滷牛肉切成方塊狀,肉酥軟又有嚼勁,而且調料味道充分融入肉中,香美無比。還有涼菜拌胡蘿蔔絲也不錯,以前沒吃過,怎麼做的忘了。

兩個青菜還是很有特色的,應該是自創的菜,竹蓀菜心和另一個菜好像是雞毛菜上面還撒了小杏仁,都比較爽口。

黃河大鯉魚實在就不敢恭維了,一隻大鯉魚從外觀及口感上都不行,但好像到鄭州不點黃河大鯉魚有點說不過去,其他炒豆乾、酸菜羊肉、乾鍋牛肉就一般了。

美美的戳了一頓,酒足飯飽,合記的菜整體還是值得一品,感謝兄弟的熱情招待!

老三記作為鄭州代表性的美食,美食不同,各有千秋,不管如何能成為品牌必有其優點,建議到鄭州都去嘗嘗,體會一下鄭州美食的精髓!!!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關注老饕吃撐了

帶你行走在饕餮世界!!!

相關焦點

  • 老饕遊之二十二——鄭州篇:河南道口燒雞
    老饕遊之二十二鄭州篇:河南道口燒雞準確地說道口燒雞不屬於鄭州,它是河南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的特色美食,又以「義興張」為首,河南的道口燒雞、山東的德州扒雞到了鄭州街上好多地方都賣道口燒雞,大多打著「義興張」的旗號,找了一家離得最近的「義興張」,看著一隻只燒雞整齊的擺在櫥窗內,燒雞形如元寶,色澤金黃尤為喜人,不用說是飢腸轆轆之時,就是酒足飯飽之後,它也會令人饞涎欲滴。趕緊買一隻回酒店,包燒雞還是用以前那種黃色的紙來包,特別有老字號的感覺。
  • 老鄭州老店鋪,不只有「老三記」
    也許是吃貨太多,也許是當年的老店如今難覓蹤跡,提及鄭州的老字號,人們想到最多的,還是「老三記」:老蔡記、葛記燜餅、合記燴麵。其實,上世紀初自開埠以來,在鄭州德化街大同路一帶,興起了許多知名的店鋪,涵蓋餐飲服務、百貨商業、中醫中藥、銀號典當等各個行業。
  • 鄭州老三記之首,連服務員都有編制
    不過某些榮譽應該有點爭議,畢竟有著不止一個版本的蔡記,老蔡記,京都老蔡記,松針蔡記,鄭州「老三記」中,唯有蔡記搞得人一臉懵,其實好吃,或許才是王道。這裡的服務員都是有編制的,很多老人說蔡記才是三記之首。
  • 老鄭州人都會推薦的老三記,首位就是這家的蒸餃,一份只賣12元錢
    來鄭州前,便開始尋找這裡的美食。畢竟在這裡呆的時間不多,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遊覽這座城市的名勝古蹟,選擇品嘗「老字號」的味道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關於鄭州的美食,有很多的推薦,方中山胡辣湯、四廠燴麵、合記燴麵、風味羊肉燴麵館、京都老蔡記、葛記燜餅等等,其中推薦最多的便是鄭州「老三記」,所謂老三記,就是鄭州的三個老字號美食,合記燴麵、葛記燜餅和蔡記蒸餃。老三記之中,老蔡記又居首位。而我乘坐火車來到鄭州,便先去了距離最近的德化路上的老蔡記。初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路況不熟悉,公共運輸是不錯的選擇。
  • 昔日宮廷御膳,今日百姓餐桌美食,百年字號京都老蔡記,鄭州美味
    鄭州「老三記」老蔡記是賣蒸餃的,也是鄭州「老三記」的代表(老三記:合記燴麵、葛記燜餅、蔡記蒸餃)。老三記是經過大眾一致認可的傳統美食,接地氣,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老三記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為人熟知的,當屬老蔡記的餛飩。京都老蔡記餛飩館,創辦人是蔡士俊。
  • 鄭州最繁華的街道,堪稱當地商業街鼻祖,更與王府井、南京路齊名
    初來鄭州,第一個閃入腦海的想法,就是去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商業步行街逛逛,畢竟一條地標步行街,也能顯現出這座城市的很多故事。鄭州有名氣的街道很多,敦睦街、人民路、商城路,而最有名氣的當屬始建於1905年的德化路步行街了。
  • 鄭州這籠蒸餃奮鬥史99年!老味道好吃更勵志!
    在鄭州奮鬥的你吃過這家老字號嗎?由民國1919年至今,伴隨鄭州人民味蕾記憶的「老三記」之一。上世紀50年代末,中共中央在鄭州召開會議,蔡記餛飩應召為參加會議的毛澤東主席和中央其他首長們製作蒸餃,受到了與會首長的大加讚賞。朱德、陳毅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鄭州,也親臨吃老蔡記籠蒸餃,喝碗餛飩。
  • 「百年老店」,鄭州著名的漢族小吃,很接地氣可以嘗試一下!
    老蔡記,屬於豫菜系,有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餡飽透明、造型美觀、灌湯流油的特點,鄭州老三記之一,油有點大,國營飯店裡面的蒸餃是特色,要地三鮮大肉蒸餃,味道確實不錯,鄭州老人嘴裡,會經常提到「老三記」,分別是「老蔡記」、「葛記燜餅館」、「合記燴麵
  • 坐著地鐵吃鄭州,1號線有這麼多的美食,你至少吃過一個
    隨著城市的規劃和管理,鄭州的軌道交通現在越來越發達了,地鐵基本上能夠滿足大部分的出行要求了,就像小編如今出行基本都坐地鐵。地鐵交通的便利對吃貨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想去哪裡吃就去哪裡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鄭州地鐵一號線上都有哪些值得打開的美食店。西三環站西湖軒羊肉涮鍋在鄭州也已經開了近三十年了,也是留存了許多人的回憶。店裡的環境還是不錯的,空間非常的大。涮鍋比較一般,但是店裡的包子卻非常的受歡迎,皮兒薄餡兒大,為都愛很鮮美。
  • 來了就不想走的鄭州,知道這些生活吃喝指南,美食吃不完!
    不是鄭州人的你在鄭州生活幾年啦?是不是越來越喜歡我大鄭州啦?反正作為不是鄭州人的河南人的小編可太喜歡鄭州啦,一點都不想離開。儘管到目前為止,在鄭州生活也不過上學的四年之久,但是小編在鄭州不僅收穫了許多的成長,也越來越離不開這座城市了。
  • 一代老鄭州人的記憶 耳熟能詳老蔡記美味開張
    編者按:合記燴麵、葛記燜餅還有老蔡記,是老鄭州耳熟能詳的「老三記」,而在這三記中,老蔡記以其近百年的歷史位列三記之首。
  • 鄭州的這5條街道,你一定要記住,好吃的全在這裡了
    在鄭州也有很多這樣的街道,許多好吃的小店都隱藏之中。這些街道可以說是生活在鄭州的吃貨們的福音了。棉紡路作為一條見證了鄭州國棉廠的興衰歷史的街道,它註定有著不一般的意義。這裡不僅留存著幾代鄭州人的的美好回憶,也養活了許多的國棉廠工人。
  • 京都老蔡記,來鄭州必吃的百年老字號!
    文|小唐人 圖|飛鳥 說起鄭州的美食,老鄭州人都會推薦老三記。 所謂老三記,就是鄭州的三個老字號,分別是合記燴麵、葛記燜餅和蔡記蒸餃。蔡記蒸餃現在叫「京都老蔡記「,在這三記中,老蔡記以其近百年的歷史位列三記之首。
  • 獻給鄭州的文化隨筆!張廣智新作《鄭州 鄭州》出版
    (夜幕下的鄭東新區 )《鄭州 鄭州》共17.3萬字,卷一重點描寫鄭州厚重的歷史文化,深刻闡釋了鄭州「從哪兒來」;卷二側重鄭州的名勝古蹟,告訴讀者鄭州曾經什麼樣;而卷三則聚焦鄭州的歷史名人,詮釋鄭州的鐘靈毓秀、
  • 鄭州老三記中的蔡記蒸餃,歷經百年,還是熟悉的味道
    但某些榮譽還是值得爭辯的,畢竟有不止一個版本的蔡記、老蔡記、京都老蔡記、松針蔡記、鄭州「老三記」,只有蔡記搞得人面目全非,其實味道好,或許是王道。這兒的侍者都是有條不紊的,許多老人都說蔡記才是三季之首。
  • 小升初家長必讀:鄭州二十多所民辦初中學費一覽
    河南是人口大省,「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其人口密度更是在全國名列前茅。在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裡,各行各業的競爭都異常激烈。教育行業也不例外。鄭州的教育行業,現在主要分為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兩種。尤其是初中階段,鄭州的民辦初中的名聲和認可度,甚至已經超過了公辦學校。其中更是湧現出一批口碑超高的民辦初中名校。例如楓楊外國語、省實驗文博等等,幾乎可以說在學生和家長之間有口皆碑。數以萬計的學生和家長在小升初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報考民辦初中。
  • 鄭州小升初名校之楓楊外國語名師介紹(五)
    鄭州奧數網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一直是鄭州小升初家長和孩子心中的最牛名校,沒有之一。究竟它是怎麼做到這麼牛的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教師團隊吧。   趙豔  中學一級教師,初中生物備課組組長,教學指導組成員,鄭州外國語學校學區中心組成員。
  • 記憶新加坡對「老鄭州記憶」的啟示
    相對而言,老鄭州當中,似乎沒有類似的民間網站,去如此分門別類的概括鄭州的記憶。我們的建築和規劃設施從來也不少,可我們是否能其按照「界門綱科屬種」地予以妥善編排;將我們小時候去過的西流湖、尖崗水庫、常莊水庫,以及邙山頭極目遠眺黃河之雄渾,作為「自然區」予以收藏;非物質文化中的飲食店,用品店;亦或是戲劇場地等,作為非物質遺產予以記錄,這都是值得思考的。
  • 鄭州法院12篇民事訴訟法學術論文在全省獲獎
    原創 鄭州中院 鄭州中院近日,河南省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公布2020年年會優秀論文徵文評選結果,鄭州兩級法院有12篇論文獲獎,鄭州中院被評為先進組織單位。
  • 別只知道老蔡記了,在鄭州還有這些「百年老字號」,你都知道嗎?
    說到鄭州的老字號,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老三記」,還有蕭記燴麵,四廠燴麵,馬仁鴻涼皮等擁有幾十年歷史的美食店。但是在列舉的這些老字號之中,只有京都老蔡記才是百年的老字號。除了老蔡記之外,在鄭州還有一些其它的「百年老字號」,這些有的是從開封等地來鄭州開店的,有的是咱們鄭州自己的。京都老蔡記老蔡記這個老字號的品牌,基本上所有的鄭州人都知道。蔡記蒸餃的創始人是河南長垣縣蔡士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