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遊之二十
鄭州篇:鄭州老三記
到鄭州之前不知道老三記,到了以後網上搜索美食才知道老三記在鄭州的分量,鄭州近百年來聲名遠播的老三記,是京都老蔡記、葛記燜餅以及合記燴麵,它們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鄭州飲食業中不可不傳承的歷史。對這樣的標誌性美食,怎麼能有拒絕的道理呢?
京都老蔡記
老三記中京都老蔡記以其百年的歷史佔首位,目前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傳到第五代了,好多國家領導人都來這裡品嘗過。食神蔡瀾對老蔡記評論極高,在店裡都張貼著美食家蔡瀾的相片和評價:「京都老蔡記蒸餃,是能代表河南美食的,灌湯和松針是老蔡記獨有的美食標籤。」蔡記蒸餃製作頗為講究,肉餡剁好之後,要邊打邊加水,使肉餡打上勁,各種調料也要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餃皮用半死半燙麵粉,經反覆揉搓使麵團筋韌,再擀成薄皮,裝餡提成柳葉褶,使蒸餃形為彎月,所以蔡記蒸餃具有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餡飽透明、造型美觀、灌湯流油的特點。在鄭州期間兄弟二人慕名而至去了兩次,他家的蒸餃確實非常不錯,品嘗了羊肉、鮮肉、素三鮮三種,熱氣騰騰的蒸餃真是薄皮大餡,夾起來也不容易破,輕輕的在蒸餃上咬了一個小口,吸一口一股清香的湯汁流入口中,皮薄如紙,餡中滲著湯,香而不膩,鮮美多汁,果然名不虛傳。作為我比較推薦的還是羊肉餡兒,鮮而不羶,回味無窮,實至名歸。
鎮店之寶據說還有餛飩,但餛飩實在對我們沒吸引力就沒品嘗了,店裡豫菜品種還挺多,看著菜名隨便點了老豆腐、驢板腸、黃燜魚雜味道一般,大概沒點對菜吧,特別是驢板腸至今還成為我們兄弟的笑資。還有一樣菜味道不錯,用蛋皮包著調製好的肉餡切片,但吃完居然把名字忘了,誰看圖知道告知我一下。
葛記燜餅
離酒店最近的葛記燜餅在經一路,要走3公裡,兄弟二人決定走過去剛好消化一下,好品嘗葛記美味。到門口天已黑,燈光下葛記的招牌古色古香,紅紅的厚門帘特別喜慶又好像要把香味燜在店裡一樣。進門一看大廳很寬敞,滿滿當當擺的都是四方桌,牆上掛滿了「中原名吃」、「中華名小吃」等牌匾,涼菜居然有幾十種花樣。據說老葛清末時候是北京某王府幫廚,後來朝代更迭,躲避戰亂來到河南,就依靠之前的手藝「千層餅和罈子肉」,開了一家館子,開始叫「罈子肉燜餅館」,後來代代相傳就演變成現在的招牌:葛記燜餅。燜餅用的湯,除豬肉湯外,還用雞湯、鴨骨湯,因此燜出的餅軟香不膩,鮮美爽口。點了個小份的招牌罈子肉燜餅,一端上來感覺還是很大份,盤子裡燜好的餅絲形態和色澤有點類似幹炒牛河,但是比河粉要更厚,切的寬窄不是特別均勻,更能顯出手工的隨意感,餅絲之間纏繞點綴著少許豆芽和蔥花,在旁邊放的幾塊,就是罈子肉了,也就是紅燒肉,可能使用罈子燒的就叫罈子肉了,再就還有三瓣蒜了。嘗了幾口覺得可能南方人不是太習慣,感覺面是死面,太管飽了,不敢多吃也不和口味。因為點了小份的燜餅怕不夠吃,兄弟還點了烙饃卷餅 ,吃法和南方包春卷一樣,但烙饃很厚太管飽了,包的菜是用黃豆芽、酸菜、粉絲等炒出來的,味道還行,就是吃不下。
鯉魚焙面是開封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鬚麵"兩道名菜配製而成。鯉魚焙面色澤金黃,蓬鬆酥脆,魚肉鮮美,利口爽滑,香飄四溢,汁濃酸甜,甜中透鹹。焙面細如髮絲,紊而不亂,入口自化,民間有「先食龍肉,後吃龍鬚」的美譽,擺盤很有儀式感,看上去食慾大開,吃起來感覺面蘸著汁不錯,魚肉對我們南方海邊過來的就不說了,面吃完魚基本沒動,你知道的。就著當地的金星啤酒在葛記的一頓把人吃撐了,沒兩下就摸肚繳械,酒也喝不下,菜也吃不下,還是繼續走回酒店再消化消化吧!
合記燴麵
正在盤算到哪個合記去走走時,鄭州的兄弟請酒局就在合記,正中下懷呀!去合記還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的,恰逢高峰期,半小時內的路汽車走了快2小時,好事多磨吧!
據說合記的前身叫老鄉親飯店,後面因為合夥經營,改名叫合記飯店,名字寓意挺好,是一家清真飯店,因為專門經營羊肉燴麵,又改名為「合記燴麵館」,俗稱合記,現在除了燴麵還做很多豫菜。
先從鎮店之王羊肉燴麵開始,只是是一道有葷,有素,有湯,有菜,有飯的傳統風味小吃,為什麼有飯呢?我想就是有面就是飯的原因,喝了很多酒,也沒多問。端來一白瓷碗面,羊肉、粉條、青菜、木耳、黃花菜、千張絲居然還放了枸杞,食材多樣,口感豐富,樣子看著很清雅,也不油膩,面特別筋道,湯很鮮,並沒有太多羊肉的羶味!同時還配一碟香菜和糖蒜,就著燴麵吃,再放點辣椒,讓人食慾大增,剛好在我們喝了很多白酒後上的燴麵,吃著就更有滋味了,應該是我在鄭州吃的味道最好的燴麵了。
當晚其他最贊的菜首推手抓羊肉和烤羊肉串,手抓羊肉鮮而不羶,肥瘦適中,簡單在水裡煮熟後切塊放置在生菜上,蘸著店裡秘制調料,實在是好吃,在福建基本吃不到這麼好的手抓羊肉,大概是食材的緣故吧!羊肉串也一樣,夠大串,香氣四溢,下酒正當時。
合記的桶子雞也不錯,在河南最有名的是開封的馬豫興的桶子雞,在開封和鄭州街上看到很多打著馬豫興牌子的桶子雞。一直想買一隻嘗嘗,今晚就在合記吃也不錯,合記的桶子雞外觀有點像南京鹹水鴨,吃起來肉質鹹香緊實,雞皮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適合下酒;滷牛肉切成方塊狀,肉酥軟又有嚼勁,而且調料味道充分融入肉中,香美無比。還有涼菜拌胡蘿蔔絲也不錯,以前沒吃過,怎麼做的忘了。
兩個青菜還是很有特色的,應該是自創的菜,竹蓀菜心和另一個菜好像是雞毛菜上面還撒了小杏仁,都比較爽口。
黃河大鯉魚實在就不敢恭維了,一隻大鯉魚從外觀及口感上都不行,但好像到鄭州不點黃河大鯉魚有點說不過去,其他炒豆乾、酸菜羊肉、乾鍋牛肉就一般了。
美美的戳了一頓,酒足飯飽,合記的菜整體還是值得一品,感謝兄弟的熱情招待!
老三記作為鄭州代表性的美食,美食不同,各有千秋,不管如何能成為品牌必有其優點,建議到鄭州都去嘗嘗,體會一下鄭州美食的精髓!!!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關注老饕吃撐了
帶你行走在饕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