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易經》的認識、理解和掌握

2020-12-22 一炬在手

一部《易經》,千古迷宮。

《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傑作,是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易經》是由符號到文字著成的中國第一部古經,是一部哲學菱和科學典籍。數千年來,國家級對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被後世尊為「群經之首」和「中國文化之源」。中

中華易學流長,伏羲時有《河圖》,夏有《連山》,商有《歸藏》,周有《易經》。《易經》因是周代之易,故又稱「周易」,被孔子定為五經之首。

《易經》有三大原則:交易:簡易,不易。

所謂變易,是指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不變是相對的,變是永恆的。

所謂簡易,是說宇宙間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了解它以後,就會變成平凡,平凡而且簡單。

所謂不易,是說世界上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可是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萬象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是永恆存在的。

易學從其創立那天起,就形成了兩大理論體系:一個是易理體系,一個是象數體系。易理體系屬於社會科學,象數體系屬於自然科學。

需要指出的是:《易經》的哲學意義重於預測功能,預測功能只是《易經》的一部分,但讓世人對《易經》感興趣的恰是其預測功能,這也正是《易經》的魅力所在。

人為什麼活在世界上?人以怎樣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人的生命過程,是偶然性事件的組合?還是冥冥之中服從某種必然性的安排?人到底有沒有命運?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當你春風得意,正欲大展宏圖的時候,卻突然莫名其妙地倒了黴。反過來,當你倒黴透頂的時候,又會有時來運轉的機遇出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家都知道句名言:姜太公釣魚,願者魚兒上鉤。相傳姜太公倒黴的時候,無論做什麼總是不成。他販豬賣豬,豬的價格就下降;他改為販羊賣羊,羊的價格就下降;於是他就去販賣麵粉,剛打開袋子賣面,突然颳了一陣風,把麵粉吹了個乾淨;正當他無奈地倚在樹下仰天長嘆的時候,「啪」的一聲,一塊鳥屎又不偏不倚地打在他的臉上。真是倒黴到了極點。「屋漏偏逢連陰雨」是倒黴者的共同特徵,只不過表現方式、表現程度不同罷了。

民間還流傳著姜子牙的另一個故事:

周文王即位後,一天夜裡夢見一個神仙告訴他,要想統一天下,建國安邦,就要去請姜太公輔佐。後來周文王在渭水邊找到了姜子牙,可姜子牙提出了個條件,非要文王親自為他拉車,他才進京保國。於是,文王大汗淋漓地拉了有半裡路,便說「我拉不動了,換別人拉吧。」姜子牙不同意,說:「你再幾步吧。」文王又用盡了力氣拉了一段,最後實在走不動了,放下車繩直喘氣。姜子牙說:「實在拉不動就別拉了,你拉了我八百步零八步,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一聽,馬上坐起來還要繼續拉,姜子牙說:「再拉就不靈了。」後來,周朝果然延續了八百零八年。

社會是一個大舞臺,不同的人們演繹著不同的故事。大家都想爭當主角,一個人能不能把這個主角演繹成令人羨慕的人物,那就要看天時、地利和人和了。其實主角或者叫做英雄的人,本質上與常人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只不過是運氣和努力比常人強罷了,這其中運氣的比例又大於努力的比例。

什麼叫才華?才華如果沒有機遇青睞,才華等於狗屎。什麼叫能力?能力如果沒有職務匹配,能力等於牛糞。

《紅樓夢》詩日:「運敗金無彩,時乖玉不光。勢敗休雲貴,家貧莫論親。」毛澤東在評點《二十四史》時,寫下了這樣兩句話:「時來天地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真理也!

古代先哲把一個人的生辰信息的排列組合稱之為命,把人一生所經歷的各個階段稱之為運,二者合為一體就是命運。一個人命運好壞,既要看生辰信息的排列組合,又要看行運如何。如果一個人的生辰信息先天不足,未能得逞也走得不完美,這就是命運之「病」。如何治「病」呢?這就需要運用風水學等方法來進行調理。如果把生辰信息預測學比喻為命運診斷工具的話,風水學則是絕好的命運治療工具。

《易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是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豐富的,它的內容很多很豐富,但主要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原則及處理方式方法。是簡易、不變、變易的統一體。因此,遇著問題也不是生搬硬套的,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喜歡《易經》的朋友們,你們怎麼認為呢,歡迎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註:以上大部分內容出自風水大師韓雲林於2010年3月於淄博

相關焦點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但熟悉這個詞不代表就對其有準確的認識,不少人都會將易經與命理、算卦混為一談,這說明人們對於易經的認識是普遍存在偏差的,因此僅從減少被忽悠的概率這個角度來說,對易經做個簡單的了解也是有必要的。易經的易字來源有不少說法,個人覺得以「日月相續,循環不息」為佳,作為統領全書的「易」則有三層涵義,即簡易、變易、不易,也就是說,易經雖然深奧,但以不易為基礎,以變易為手段,以簡易為歸旨。對「易之三義」的理解似乎不必拘泥,也可理解為以變易為基礎,以簡易為手段,以不易為歸旨,也能通,前者著眼於理論模型的構建,後者則以功用目的為導向。
  • 一個學員對時空平衡法的理解和認識
    因自己對周易知識理解有限,總是無法保證自己對卦解讀是否正確,也感到自己在這方面沒有太多天賦,雖然這條路耗費了很長時間,我最終決定放棄周易測股。  技術分析的路還得走下去,卻一直沒找到我想要的方法。接下來的日子裡又學習了鹿希武的趨勢交易法,它使我更好地認識了波浪理論的局限性,了解了趨勢線的正確劃法,對市場走勢的理解更進了一步。但仍覺不足。
  • 怎樣理解王東嶽說《易經》過於幼稚這一句話?
    關鍵點是我們如何理解「幼稚」這個詞?通常我們把幼稚理解為無知,我們是把這個詞語的含義結合到具體事情上去理解。而王東嶽評價《易經》過於幼稚,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王東嶽說易經沒有一點知識含量」。對於靠易經謀生的人來說易經是他的飯碗,對於相信易經算卦的人來說易經是他們的信仰,說「易經沒有一點知識含量」他們不揍你才是奇怪的事情,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在網上批判王東嶽的原因。
  • 《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理解了受用一生
    一提到《易經》這本書給人的印象就是卜卦,說到卜卦基本都認為是迷信的,所以現在看這類書的人已經很少了,覺得我們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再談卜卦就難免會跟不上時代了,其實不然,《易經》不只是卜卦這麼簡單,它還是一本哲學、自然發展規律和人文文化的書。
  • 【沙龍課】易經與心理學--籌策卜卦和吸引力法則
    那麼,心理學同樣也是一門幸福的學科,也是一門科學,兩者之間到底存在著哪些共同和不同之處?心理諮詢師如何理解易經的智慧?請關注本月主題沙龍《易經與心理學》~第一講:一、看圖來聯想(心理學和易經的角度)二、易經的起源和發展一1、結繩記事2、認識先天八卦圖3、易經的智慧--晉卦三、易經和心理學1、算命的意義-為什麼算命?
  • 張西平 | 萊布尼茨和白晉關於二進位與《易經》的討論
    「這個關於字符別出心裁的構想由來已久,我20歲時寫的一本書裡就提到過它,也是我所有構想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這說明萊布尼茨對二進位的設計絕非一時之衝動,而是從年輕時起就有初步的想法。1700年11月18號白晉給萊布尼茨的通信中第一次提出,通過對伏羲八卦圖的研究,他認為:「《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著作,或許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它是中國所有科學和傳統的真正來源。」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誤解為一本算命、看風水的書。張海濤:數字易經實際是數字與易經的結合,用數字代替陰陽符號把易經的內容呈現出來。數字是一種符號、卦象同樣也是一種符號,只是「數字易經」選擇用一般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數字符號來闡釋《易經》,簡單來說,數字易經和傳統《易經》就是簡體字和繁體字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回事兒。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19世紀30年代,法國傳教士雷孝思用拉丁文翻譯的《易經》,又名《中國最古的書》在巴黎出版,這是西方第一部最系統介紹易經的著作。後來,《周易》就不斷的被西方翻譯。其中,以英國理雅戈和德國衛禮賢的譯本影響最大,被西方易學界稱為世界易學史上的「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
  • 《易經》的教導:不要常常和人說的三件事情
    即便是認識一個人幾十年,也未必能知道他在想什麼,或者他內心隱藏著什麼。但是,我們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是沒有辦法避免和人溝通和交談的。因此說話的技巧就顯得很重要,很多人因為好口才而成就一番事業。然而很多時候,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是要注意的。
  • 結合帛書,來正確認識《易經》《易傳》《繫辭》之間的關係
    通常我們所說的《周易》或者《易經》,包括了經和傳兩個部分,經就是指周文王所寫的六十四卦名、卦象、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辭,傳就是孔子所寫的十翼之傳,包括了《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上下》、《說卦》、《文言》、《序卦》、《雜卦》這十篇傳文。
  • 如何理解《易經》中的卦象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易經》這本書其實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辭和爻辭。我們若要了解《易經》這本書裡面文字部分內容的含義,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從春秋時代開始人們就認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變而來的,但在《易經》這本古書裡卻沒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與六十四之間關係的任何知識。我們已知的有關八卦的知識其實都來自於《易傳》,《易傳》被認為是與《周易》古經有相同重要性的著作。
  • 《易經》的象,是整句卦爻辭的象,要用整句話的意思來理解
    大家只要看一下央視和地方臺興辦的各類文化欄目,以及新華書店裡傳統文化類書籍的閱讀和銷售情況,還有網絡上對於傳統文化的討論,都可以看到傳統文化對於今天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所有的傳統文化書籍中,被稱之為群經之首的《易經》,無疑是至為重要的一部經典,凡說起中華傳統文化,則無不說到《易經》,《易經》非但為儒道兩家所共同尊崇,在眾多的民間信仰和少數民族信仰中,也可以見到《易經》中的太極八卦等符號,甚至還進入了佛學,明代的高僧蕅益智旭大師還寫過《周易禪解》一書。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2條「天規」不能犯,提早知道為好古代帝王之學《易經》,2000年前誕生於監獄,一說起易經,最先想到的就是伏羲八卦,易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能通過卦象來預知未來,知曉天地間的規律。易經還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基本上它把人生的命數都掌握清楚了,有些事情不能犯,有些事情必須做到!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
  • 《圖解易經》,一本終於可以讀懂的易經
    易經是一本樸素辯證法哲學,用陰陽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解釋萬物(所有人、所有事、自然和社會),其實就是矛盾對立統一思想,但作者沒有好好闡述他的哲學思想,或者闡述的內容遺失了,最後依賴一本卜卦的字典保存了下來,是關於64個卦和每個卦的6個爻的吉兇解釋,這樣的書當然沒有人去閱讀。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事實上,易經的核心就是陰陽之間的相互轉換,而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也離不開陰陽辯證法。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
  • 解讀《易經》卦象的基本技巧,助我們深入理解六十四卦的門道
    那麼我們先回歸到《易經》六十四卦的單個體例上來看,它們都是由五個大部分所構成的。我們要想讀懂六十四卦,必於此五部分要有一個熟悉的理解,方可取到美妙的效果。下面我們分別看看這五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叫作「卦畫」或者是「卦象」:也就是由陰陽爻兩個符號組成,六個爻不同的組合就構成了六十四卦。
  • 《易經》開卷有益,無愧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經》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的一個至高無上的高度,在此之前雖然有天地,但無人理解天地,人對宇宙的理解懵懂而無知的,直到出現了一個「神」,這個「神」就是伏羲氏,他總結前人經驗,將前人口傳心授、結繩記事的行為用符號的形式加以深化歸納,一畫開天,創造了八卦,使人類有了天地的概念
  • 《易經》是中華文明之源和諸經之首,有人說它難,究竟難在哪裡?
    凡事只要掌握到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繫,學習起來自然就不會難,要相信自己。只是《易經》在人們意象裡早已先入為主了,易經幾乎成了高深莫測的玄學代名詞。那麼《易經》究竟難在哪裡?如何克服難度?有如此的知識功底,便能很好地學習易經。《易經》距今年代久遠,古文難懂《易經》之所以帶給世人高深莫測和玄幻,其中也有其古文晦澀難懂,給人們造成理解困難,如此仿佛就成了玄學,讓很多人望而生畏,認為《易經》很難學。
  • 萬智聚·易經《姓名學》
    、掌握命運「姓名學」源於《易經》。《易經》為群經之首,是中國經學中最高深的一門學問,又被稱之為世界三大經典之首。《易經》有如天書,很難理解,但如果明白了《易經》的關鍵,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條例,則研究《易經》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