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和日本文化最隱秘的關係,只有神知道!

2021-01-08 騰訊網

11月底,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被問及如何應對今後的新冠疫情時表示:「只有神知道」。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

神明在日本文化和生活中幾乎無孔不入:遍布全國各地的8萬多座神社和神宮;隨處可見的祭祀行為和無論男女老少都愛攜帶著的「護身符」;文學和動漫中與神明或其故事相關的人物、武器、招式比比皆是……

就連日本人在吃飯前一定會雙手合十並說出的那句:「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也是因為從古至今形成了感謝神明饋贈食物的習慣。

日本這個國家因為存在「八百萬」神明(八百萬是虛指,指數量很多),並自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這些神明,而時時心存敬畏。各種神話傳說整合而成的系統化的神話記述,也是古代日本國家觀念形成的基礎。天之御中主神、天照大神、國之常立神、須佐之男、月讀大神……它們都擁有豐富的民間形象和傳說故事。

你有沒有發現!日本神明為何都冠以漢字之名?他們的名字暗藏哪些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又被賦予了什麼新含義?

這些問題都能在一本書中找到答案——《神好多的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文化部準教授、中國學博士山口謠司從漢字角度出發,用一本《神好多的日本》嚴謹考據、輕鬆解讀日本「八百萬」神明誕生的秘密。

#萬物皆可為神

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神明信仰和如此穩固的神話體系,是因為日本擁有歷史悠久的本土宗教——神道教。

神道教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即其所祭拜的「神」不僅是中國人所謂的神祇,亦包括一些令人駭聞的兇神惡煞,以及山野間的一草一木和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因此我們才可以看到宮崎駿的名作《千與千尋》中,千尋無意中通往的「神隱」世界裡光怪陸離的神靈們。

也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就連玩偶也會被神化。人們希望它來守護、保佑自己的地區,並帶來經濟發展和繁榮。日本47個都道府縣都有自己的呆萌吉祥物,比如在中國人氣超高的熊本縣吉祥物——熊本熊(Kumamon)。

想像一下,嚴肅的縣長辦公室裡擺放著憨態可掬的吉祥物,真是萌萌噠呢。

所以當你看到《神好多的日本》中那些作為萬事萬物神格化的神明,也就不足為奇啦。

比如,蛤貝比賣和蚶(hān)貝比賣兩姐妹就是「蛤」和「赤貝」的神格化。《古事記》記述了她們用蛤和赤貝的粉末治癒被灼傷的大國主命的故事。因此她們也主利疾病療愈、晉升開運。

比如,作為稻草人神格化的久延毘(pí)古神,雖然只是個「寸步難移」的稻草人,但他安靜地聽取周遭人的談話便因此遍知世間百態、通曉天下萬物。因此他成為了無所不知的學問之神,主利學業進步、成績合格和就職成功。

# 神居住的地方

若說日本有「八百萬」神明,那「住房」問題想想就很嚴峻呢。因此,一種日本獨特的宗教建築——神社,便應運而生。

日本共有登記在案的神社8.1萬多所,信徒9200餘萬人。每1550人就有一所神社。

新生兒出生後會被帶到神社祈福;新人們會在神社裡舉行婚禮;新年第一天神社裡擠滿了祈求平安的民眾,名為「初詣」……神社,是神道的信仰中心和日本人的精神圖騰。

類似牌坊的神社附屬建築鳥居,是神域的入口,也是神域和世俗界的結界。

位於京都地區的伏見稻荷大社,供奉著能差遣世間所有狐狸的稻荷神——宇迦之御魂大神,此神也主利五穀豐登、國家安定、子孫繁榮、家人安全。

位於東京都的日枝神社,供奉著大地之神——國之常立神。他主利國家安定、健康長壽。

位於島根縣的出雲大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供奉著被稱為「國中第一之靈神」的大國主命。他主利喜結良緣、夫婦和睦、疾病治癒。據說,每一年的10月,全國的八百萬神明會聚集在這裡舉行「神議」。

除了這些早已聲名遠揚的大神社外,我們在眾多動漫作品中都能看到神社的身影,其中很多都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往往是故事開始的地方或故事背景的重要載體。

《夏目友人帳》中男主角夏目因為從小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妖怪而感到內心無助。是他偶然發現的雨宮神社(實景位於熊本縣相良村)讓他躲過了妖怪的追擊並度過了整個童年。

綠川幸的另一部名作《螢火之森》中的上色見熊野座神社也位於熊本縣。

《你的名字》中三葉和瀧回頭相望的名場面所在地是東京都須賀神社旁的階梯。以及三葉居住的神社是位於岐阜縣的宮水神社。

# 鮮活在日本文化中的神明

《古事記》中記載,在大地尚未成形,如油脂漂浮不定的時候,眾天神便命令伊邪那岐和其妹妹伊邪那美去加固國土,形成了日本諸島。之後二神結合,孕育了日本諸神,是日本神話中的「父神」和「母神」。

在《火影忍者》中,畫家岸本齊史將宇智波一族的究極禁術命名為「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兩術既相對應又截然相反,後者能克制前者。

伊邪那岐神在洗刷汙穢時從左眼生出了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天照大神被奉為日本皇室的祖先和神道教的主神,是當之無愧的日本最核心的神。因為她可能是侍奉太陽的巫女,所以巫女在日本人的傳統信仰中擁有高貴的出身。

巫女這種歷史悠久的神職往往帶有一種古典而神秘的美感。比如,動漫史上最經典的巫女角色——《犬夜叉》中的桔梗,就是日本戰國時代擁有悲劇命運的巫女。她擁有強大的靈力,負責守護村民和淨化四魂之玉,並因此孤獨地與各路妖怪戰鬥著。

# 用漢字解讀神明

在《神好多的日本》中,山口先生遴選了75柱日本代表性神明,通過神明之名中的漢字解讀神明之義。即便看似簡單的神明之名,經過作者細緻入微的解讀,也往往能挖掘出比字面更深刻的內涵。

比如具有悲劇命運的皇子倭建命,從字面上看就是「建」立日本(倭)的尊貴之人(「命」)。但且看山口先生對「倭」這個漢字的解釋:

這樣一來,「倭建命」就不只是建立倭國的尊貴之人,還蘊含著「萬物和諧融洽地共存」的意思。結合這位皇子的經歷,他能力強大,但因遭人忌憚而不得伸張、終至身死;他畢生的事業,是為大和的建立開疆拓土,他對命運的回應則是委曲求「和」,而非奮起反抗;他的功績,最終讓大和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倉廩豐實。

書中還特別對應配有75張萌系白描線稿。圖文結合,一眼便能抓取到神明特徵。

對了,為了方便你遊覽打卡供奉各神明的神社,書中還收錄有百餘座神社清單並附有神社路線圖,瞬間化身方便攜帶的日本神話入門級讀物和神社打卡錦囊。

當你翻開這本書會發現,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剛健勇者倭建命、帶來幸運與福祉的天之御中主神……他們都如此可愛又鮮活在日本文化的血液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肉誒的口袋餐廳(ID:Zoe2906),作者:未讀,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小通薦書

相關焦點

  • 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但是,這百餘年的日語文字詞彙研究,主要局限於漢字及漢字詞本身的研究上,如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構造、漢字詞的使用、漢字詞的特點等方面。從語言文化學的角度系統地闡述兩者關係的研究則相對滯後。由於語言文字既是傳播的工具又是思維的工具,闡明三者的內在聯繫對於了解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文化習慣有可供參考的價值。
  • 漢字在日本文化裡的奇妙意趣
    其實就我個人來說,對於日本文化一直很感興趣,兩年前還一時興起,自學去考了日語等級證書,也是在那個自學的過程中,才越來越多的了解到在日本的文化中,漢字的滲透是起著多麼大的作用。漢字在日本社會和文化中的影響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對於日本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很久遠以前,在很多方面,中國文化都是日本文化發展的一個基石。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而日本仍在本民族文字體系中保留著漢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東亞漢字圈的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共享著漢字書寫系統。而現在仍在國家層面上使用漢字的,只剩下中國和日本。「從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 為什麼曾經唯中國馬首是瞻的國家中,只有日本保留了漢字?
    曾經憑藉著強大的國力與璀璨的中華文化,另周邊小國自甘臣服,虔誠學習。而其中,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自然被廣泛學習。可隨著中國的影響力與地位不勝當年,以及周邊國家為樹立民族自信等原因,漢字紛紛被廢除。而日本為何至今保留著漢字呢?
  • 日本文化|和製漢字
    大家在學習日語時會發現,日語中的漢字有很多和中文相同,意思也很相近,給我們母語為中文的小夥伴們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我們中文裡沒有的漢字,這類漢字其實是日本人按照中文裡漢字的造字規律,根據當時的需求造出來的字,成為國字、或和製漢字。這些和製漢字中的一些還傳到了中國,我們現在還在使用,今天樂風君就找了一些有意思的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而日本仍在本民族文字體系中保留著漢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東亞漢字圈的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共享著漢字書寫系統。而現在仍在國家層面上使用漢字的,只剩下中國和日本。「從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 日本:漢字是日本最高級的文字,完了,祖宗的棺材板壓不住了
    日本:漢字是日本最高級的文字,完了,祖宗的棺材板壓不住了隨著中日關係的慢慢緩和,最近幾年,日本在研究中國的漢字方面發表了很多的著作,自從2005年以後,日本先後出版了《戰後日本漢字史》、《漢字與日本人的生活》、《漢字與東亞》、《漢字的魔力》、《佛教漢語50話》、《白川靜——漢字的世界觀》、《日本的漢字》、《漢字雜談》、《方言漢字
  • 日本以前叫什麼,現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背後的故事和漢字有關係
    日本以前叫什麼,現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背後的故事和漢字有關係很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國家的歷史,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可能有幾千年的歷史,比如中國。而歷史比較短的國家,可能只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比如美國。不過也不是所有國家在一開始就是一個名字叫到底的,中國在歷史上就有很多的名字,那麼日本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以前又有過哪些名字呢?日本的名字其實都和中國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日本離中國很近,當初日本的文明還沒有發展完備,而中國早已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了。
  • 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有什麼淵源
    「從公元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實際上不僅是日本漢字,整個傳入日本的中國古代文化都是如此。」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在談到由新經典近期推出的《日本的漢字》一書時如是說。
  • 漢字在日本的命運幾經起伏,去漢字?不可能
    現在在假期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國外旅遊,而與中國最相近的亞洲國家日本可以說是比較受歡迎的,而當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無論是站牌還是超市,入目的都是漢字,讓大家生出很多親切感,不過通過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漢子與我們熟悉的有些許不同,而近期蔣建強新出版的《漢字力》中說了很多關於漢字與日本的關係
  • 國鋒練字:漢字背後的文化意義
    漢字是幾千年來中國的官方用字,並對韓國、越南、日本等國的文字影響很大,尤其是日本,今天日語中還有部分漢字。作為迄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漢字雖被簡化了許多,卻仍具有極其深刻的含義。今天,我們就選取其中的幾個說說它們蘊含的意義。
  • 令和、《萬葉集》與中國文化的淵源:日本人用漢字寫的「國書」
    我們要知道,日本列島上居住的居民,或者說後來形成的大和民族,原本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大概在中國的戰國末年和秦漢之交時期,傳來了農耕文明和金屬文明,漢字雖然也有傳入,但當時的居民似乎還無法充分消化吸收,後來又多次有中國大陸或朝鮮半島的移民進入列島,便逐漸將中國的古典和漢字文化在列島上傳開。
  • 從日本漢字看文化傳播的重要性
    日本是我國臨邊的由小島組成的國家,日本與中國一直有著十分長久的文化聯繫,早在百年前,日本就派遣使者來到中國進貢進行文化交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則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連綿不絕的載體,漢字也經過不斷的演變和傳統,逐漸對周邊的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將中華文明傳播到各地。從現在的日本文字和韓國文字,都能夠看到漢字的身影。其實日本最早是沒有文字的,在有日本形成自己的文字之前,漢字一直都是日本使用的文字,文字在日本已經有兩千年歷史了。
  • 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為何只有日本在堅持?這是日本全民意志
    越南和朝鮮當初延用了漢字文化,為什麼到現在卻把漢字廢止了呢?而和中國有恩怨的日本卻還用著部分的漢字?其實朝鮮的李氏王朝時期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官員階層都把會漢字當成榮譽,一直到公元1446年的時候,身為世宗的李祹為了讓朝鮮有自己的專屬文字,於是就命令學者創建了新的文字。
  • 講座|雖然日本人用漢字越來越少,但「漢字力」仍在
    史航說:「旅行文學的特點是見到什麼都很容易『哇噻』」,但是李長聲和凌嵐是客居異國,「客居特點不是一驚一乍,不是見到什麼馬上總結完,要不然忘了,要不錯過了,對他們來說,美國和日本是近在眼前,不是蜻蜓點水的水,最主要的是從容,從容才能自在,自在就不急於做結論,所以談日本和美國的時候能夠相對比較從容精純一點。」
  • 為什麼日本文字中含有中文漢字,意思與漢字一樣?
    比如萬葉假名,就是拿dao漢字來對應日語中的發音,實際上是拿漢字來做表音符號。所以,日文中的漢字和漢語中本來的意思沒什麼關係。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新近,日本把年號從「平成」換為「令和」,這個糾結了一年才想出來的年號,依然無法擺脫中國文化對其的深遠影響。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儒家十三經·儀禮》,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乃至張衡的《歸田賦》中,早就有相同的意境表達。而構建出詞義的日本文字,也是由中國傳入,並用於解釋日本語言。
  • 為何日本很多字和漢字很像,難道是漢字演變的?網友:肯定是
    有許多遊客想要出國旅行,不管年輕的,還是上歲數的,都有一顆旅遊的心,對於去國外旅行,我認為最不方便的就是我們不懂他們的文化和文字沒有辦法很好的與他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對我們的旅行生活造成了一些麻煩,影響我們遊玩的心情,對於我們周邊的國家來說,有很大一部分中國人會選擇去日本旅遊。
  • 日本明治維新後,為何繼續使用中國的漢字?至今保留1000多個漢字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魅力,自從漢唐開始逐漸向周邊小國傳播,其中日本、越南、朝鮮等地深受影響,尤其是日本,現存的日本文字就是由中國漢字發展而來的。據統計日本語言當中有1800多個中國漢字,朝鮮等地也曾使用過漢字,只不過現在廢除了,為什麼只有日本依據在使用呢?
  • 訪談︱姜建強:漢字在日本的命運
    藉此機會,澎湃新聞請姜先生更進一步講述漢字在日本社會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內涵。姜建強澎湃新聞:日語作為一種混合語言,平假名、片假名,還有漢字,在日本歷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分別承擔了怎樣的任務?這種承擔在歷史上是否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