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女學霸「西進」大陸求學 棄臺大讀北大

2021-03-01 華夏經緯網

棄臺大、讀北大的臺灣學霸林澄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9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近年經濟不理想,不少臺青「西進」求學,為的就是提前「卡位」,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臺生林澄薇14日受訪表示,未來求職以金融業為首選,而大陸財務金融業多為大型跨國企業且收入高、就業機會多,臺灣難以比擬;她直說:「之所以到北京念書,就是為了以後在大陸找工作」。

 

林澄薇畢業於桃園武陵高中,原本在去年通過學測考試,已錄取臺灣大學法律系,但對於經濟、財務金融有興趣,也對於在大陸的外企工作有所嚮往,便決定到大陸讀大學,報考北大經濟學院並獲錄取。

 

林澄薇在今年9月開學後,正式展開大二生活;被問起課業學習狀況,她直說,「數學依舊最困難,在所有科目中,數學花了我最多的時間」,但透過校方安排老師進行課餘輔導,以及自己投入大量時間準備,大一上學期的「高等數學課」,即便內容涉及微積分與空間向量,內容十分艱澀,但期末考試仍順利過關,並且取得與大陸同學相當的分數。

 

基於對財務知識的興趣,林澄薇在9月新學期選修了一門名為「信託與租賃」的課程,由於該堂課程要求嚴格,授課教授會要求學生自行設計信託產品,並且要在課堂上不停與師長、同學對話,以及表達個人想法,因此需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書籍、搜集資料;她強調:「雖然這門課很難,但是能快速累積專業,對於未來從事金融工作,相信一定有幫助」。

 

考慮到在大陸求職,企業很重視學生是否具備實習經驗,林澄薇因此利用暑假期間,前往香港的英國保誠人壽參加培訓營隊,學習規劃與銷售基金等金融商品;「未來我想在大陸的外企工作,一定要提前累積國際求職能量」,她說。

文章原標題 《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求學 為就業提前「卡位」》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臺生:臺灣阻礙人才發展,西進大陸求學已成趨勢與時代潮流
    她在信中說,「臺灣的環境不僅無法支持國際人才培育,根本就是阻礙真正的人才發展。」「真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近期臺灣教育界除了民進黨製造的「拔管事件」的鬧劇外,其實大家更為關心的是高中生西進大陸求學潮,特別是今年大陸高校招收臺灣學生免試入學,臺灣高中生憑今年「大學入學學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即可申請大陸高校免試入學資格。今年高中生免試入學出現幾個亮點值得觀察和注意。
  • 蜂擁來大陸求學!臺灣學霸們都是怎麼想的?
    一名來自臺灣的網民貼出一張令不少島內民眾頗感震撼的照片,呈現的是正在廣州中山大學排隊等候面試的大量臺灣高中生(如圖)。該網友在帖子中寫道,「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時代變了。上世紀70年代,臺灣街頭巷尾流行過一句眾人傳誦的順口溜「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如今則已悄悄被改成「來來來,來北大!
  • 臺灣高中畢業生西進大陸成趨勢
    李敖與眾不同,他畢業自臺大歷史系,覺得在那個地方根本沒東西可學,日後的學識全靠自行鑽研。他父親畢業於北大,故此希望李勘能夠延續祖父的傳統。李勘順利自北大畢業,再赴英國讀研究所。然而當今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嚮往西進大陸上大學的人數,比從前多得多了。
  • 惠臺政策加持 堅定臺籍醫師西進大陸紮根發展
    你好臺灣網廈門11月30日消息(記者郭婕妤)「大陸惠臺政策的加持,給各行業臺胞登陸提供越來越多的便利,尤其在醫療產業,面對大陸龐大的市場商機,臺籍醫生登陸打拼已經蔚然成風」。這家分院,除了學院派的北大口腔碩博團隊,臺式服務也是一大亮點,門診負責人正是來自臺中的洪慈憶。「惠臺政策讓臺胞在廈生活更有保障,特別是允許臺籍人士可以獨立開設診所,更讓我堅定了在廈門紮根發展的想法」。
  • 馮國豪:臺生西進大爆發因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馮國豪:臺生西進大爆發因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2018年05月31日 13: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他認為,今年是臺生「西進」大爆發的開啟,明年會有更多人,主要原因出在臺灣教育環境惡化,大陸提供了競爭與發展契機,促使「西進」人數愈多、年齡層下降。  馮國豪是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主要學術專長包括文化創意產業與行銷、兩岸經濟等,先後任教於世新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等。
  • 嚮往大陸「廣闊天地」 臺灣高中生掀起「大陸求學潮」
    「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儘管此前已收到臺大的錄取通知,臺灣考生小黃在5月5日確認自己被大陸的清華大學錄取時,仍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當時激動得說不出話,那可能是我長這麼大最幸福的一天。」以往,想申請大陸一流高校都至少要達到頂標級。毫無疑問,小黃和他的同學阿彥是所有人眼中的「學霸」,在這個春天,他們一起被北京的清華大學錄取。與小黃以超出頂標級10分的優秀成績被錄取不同的是,阿彥是放棄了臺大的保送機會而選擇清華的。阿彥之所以被保送臺大,是因為他參加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我的成績是臺灣第八。」
  • 臺灣學生:北大還用考?不是花錢就能讀嗎!
    這兩天在臺灣的一個訪談類節目裡,一位從北大畢業的臺灣博士羅海芸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自己在2007年的時候就來到大陸求學,很多同學都在質疑她為何不去歐美讀書偏要選擇北大,身邊的朋友還會嘲笑說 「北大還要考嗎?不是花錢就可以進去的嗎?」
  • 臺生赴陸求學得靠「搶」!蔡英文當局剛愎自用逼走人才
    臺灣包袱鋪,想有出路來大陸!我是從小以上清華北大為理想,如今只能在夢裡過下「學霸癮」的大侃子!近些年,像清華、北大、復旦這樣的國內知名高校,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的名次可謂屢創佳績,不管是師資力量、教學環境還是學術氛圍,都得到了廣泛認可,也讓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蜂擁而至,其中尤以臺灣有識之士最搶眼!
  • 島內掀「西進潮」 年輕一代赴大陸求學就業意願高
    臺灣包袱鋪,「西進」尋活路!我是從小聽著「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並在長大之後對這句歌詞體會越來越深的大侃子~2018年了,先跟各位小夥伴道聲新年快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能順利如意。近日,長期在臺南、高雄從事兩岸交流的學者指出,蔡英文當局的「去中國化」行徑已讓臺灣社會深陷錯亂的價值觀中,如今很多「醒了」的臺灣民眾紛紛「西進」學知識、開眼界、求發展。
  • 上萬臺生大陸求學 兩岸高校「學霸」誰更拼?
    原標題:兩岸高校「學霸」誰更拼? 「『臺灣學生像羊,大陸學生像狼』,這句話流傳好久了。」臺灣大學的柯伯麟說。「2015大陸臺生研習活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求學歸來的臺生們現場分享經驗。兩岸學生有哪些不同,大陸高校生活跟臺灣有何差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分別採訪了幾名臺生和大陸學生。 「狼性十足」名校君?
  • 臺灣青年求學大陸:這裡可以讓夢想無限放大和成真
    新入學的臺灣學生對自己未來在大陸的學習生活有著什麼樣的希冀?來聽一聽在大陸讀書的臺生怎麼說。清華臺灣「老學長」:臺灣學生融入大陸學習和生活更加便利目前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讀的臺灣博士生羅鼎鈞來大陸讀書已經好幾年了,因為想到大陸深造,並且深入了解這塊土地。
  • 莊慧良: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大陸!
    由於今年申請中國大陸大學的臺灣學生比以往更為踴躍,北大、清華和復旦大學的面試門檻突然分別提高至73級分、73級分和72級分(臺灣滿級分為75級分),大概比去年上升5級分。以今年報名復旦的臺灣學生有600人為例,預定錄取名額15名,讓這些千裡迢迢趕考的臺灣「學霸」們提前見識到競爭的殘酷。
  • 心儀大陸名校 臺灣學生「登陸」求學蔚然成風
    「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大陸。」隨著大陸的發展,臺生赴大陸求學近年蔚然成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臺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雲英對媒體表示,2018年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讀書的人數是2017年的5倍,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新政策將吸引更多臺生來大陸尋找發展空間。
  • 大陸學霸為何不願去臺灣讀博士?
    錢和尊嚴難兼得據臺媒報導,在「高學歷高失業率」的陰影中,老字號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2014年新學年出現大陸新生人數超過臺生的情況,成為為數不多的亮色之一。但這僅是個例。更多的大陸學霸,其實不願來臺灣念博士。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鐵了心去大陸
    兩校申請西進讀大學的學生學測分數(總分為75級分——本網注)多在66到70級分之間,算是極優質的學生群。  報導稱,申請前往大陸求學的理由包括學費較便宜、語言相同,以及地理位置相近等優勢。此外,大陸招生的學校均是「鼎鼎大名」,包括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北京清華大學等,世界大學排名均極有能見度,形成極大磁吸效應。
  • 兩岸高教實力逆轉:成績差的臺灣學生不能讀北大了
    臺灣精英對教育失望然而短短幾年,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悄然逆轉。臺大畢業前,在參加一次電視節目錄製後,臺大畢業的主持人邀請筆者參加一場晚宴。那次經歷有點出乎意料,席間幾位學界、媒體資深人士聊到大陸近年來的突飛猛進和臺灣的止步不前。
  • 施政亂象失民心 臺青「用腳投票」西進成潮——臺灣各界檢視當局...
    新華社臺北5月23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賈釗)又到畢業升學季,今年「風景大不同」。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求學、就業、創業。臺灣媒體以臺灣學生「赴陸大學成風潮」「報考人數激增」「赴陸求學熱擋都擋不住」等為題,突出報導臺生「西進」求學的新情況。
  • 被臺灣拋棄的博士們 西進中國大陸的「學術移工」
    作為全中國排名前十名高校裡的講師(相當臺灣的助理教授),黃宗昊沒有自己的研究室;作為一位碩博士讀瞭十年的研究者,四十一歲的他,沒有享受到媒體所說的西進中國高校的甘甜。六千人民幣的月薪(約叄萬臺幣),在物價比臺北高的上海,顯得吃緊。
  • 兩岸高教實力悄然逆轉:成績差的臺灣學生不能讀清華北大了
    近期單位來了臺灣籍實習生林同學,正巧是筆者在臺大的學弟,在北大國關學院做交換生,言談之中難掩一種對嶄新環境的興奮。 「覺得北大教授都很猛,北京真的很有國際視野。」 「實習第一天的感覺還蠻不錯耶!可以練習英文,還能增進對各種政策了解。」
  • 在桂工作檯灣博士現身說法 鼓勵臺高層次人才西進大陸
    在桂工作檯灣博士現身說法 鼓勵臺高層次人才西進大陸 2018-10未來十年內,估計有將近60所臺灣私立大學會面臨退場倒閉的命運。一旦此現象發生,臺灣會有近一萬名以上的教授面臨失業危機,而剛畢業的博士生更會面臨教職難求的命運。」廣西百色學院臺籍教師章國威22日在此間表示。10月22日,第十四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桂臺高層次人才交流懇談會在廣西南寧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