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首次英語採訪獻給卡梅隆 被卡贊「強悍的訪問者」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前晚,柴靜在央視《看見》節目中專訪了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是卡梅隆在北京電影節期間接受的為數不多採訪,也是柴靜本人第一次用英語訪問。面對被外人稱為「魔鬼」的卡梅隆,一貫採訪作風犀利的柴靜也「碰到了麻煩」,兩人的對話更像是一場博弈。

交鋒1

「做成3D版是為了賺錢?」

訪談一開始,柴靜問了幾個相對輕鬆的問題熱身,卡梅隆也一一笑著回答了這些問題。等到逐漸放鬆,柴靜抓住時機單刀直入地問卡梅隆將《鐵達尼號》做成3D版重新上映是否是為了賺錢,卡導顯然愣了一下回答道:「不完全是,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是我想讓觀眾再進電影院看,重新置身船上。」

交鋒2

「不喜歡可愛這個詞形容你?」

在第七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鐵達尼號》收穫了11項大獎,卡梅隆站在領獎臺上引用了片中傑克的臺詞「我是世界之王」,對此柴靜評價說:「你真可愛。」但年近六旬的卡導顯然不喜歡這個詞,「小狗才可愛」。柴靜嗅出了他的排斥,問他「希望用什麼詞來形容自己?」卡梅隆的回答很強悍:「嚴謹苛刻,幽默風趣。」

交鋒3

「科學探索不是你的事」

今年,卡梅隆成為首位獨自下潛到世界最深海溝的人,柴靜和公眾一樣驚奇:「你要在黑暗裡待十個小時,這聽起來一點都不好玩。」卡梅隆卻不以為然,「那是你的感覺,對我來說,這不單單是創造紀錄,而是創造新的技術讓人類去探索。」柴靜回擊說:「但科學探索不是你的事,你只是……」還沒說完,卡梅隆就自己接了話,「我只是個拍電影的,是嗎?」對此,柴靜反應靈敏地說:「我知道你肯定不喜歡我這麼說你。」

交鋒4

「輸給了前妻,沮喪嗎?」

在第8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卡梅隆的前妻凱薩琳·畢格羅拍攝的《拆彈部隊》擊敗了卡梅隆的《阿凡達》奪得了多項大獎。柴靜沒有放過這個話題:「你在奧斯卡上輸給了自己的前妻,這讓你沮喪嗎?」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卡導回答得滴水不漏:「不會。我很尊敬她,她是個很有才華的女人,如果讓我來選還是會讓她拿獎。」重慶晚報記者陳柯羽實習記者周裕昶

柴靜自嘲英文三腳貓

破罐破摔之後就好了

片尾,柴靜說這是她的第一次英文訪問,「很抱歉它不夠嚴謹、規範。」隨後,她在博客上寫下了採訪花絮:「我從不自覺早起,那天早上7點莫名其妙醒了,手機上有條老範凌晨兩點的簡訊『剛定下卡梅隆的採訪,上午十點半,時間只有四十分鐘。』等編導王映潼把卡老師傳記送到我家,我左手吹頭,右手翻了一遍書,出發的時間就到了。最悲催的是,採訪時長只有四十分鐘,沒有現場翻譯的可能———我這三腳貓的英文啊。」她自嘲總結說:「同志們,我的體會是,無論什麼事吧,破罐破摔之後就好了,人的自尊心就像厚厚的瓷片,一片一片安詳地躺在地上,踏實了。」

有網友看完節目後評價說柴靜的英文水平確實有限,但勝在有誠意,有自信。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柴靜此次氣場有點弱,失去了往日的風採。不過,採訪結束後,卡梅隆仍指著柴靜轉頭對攝影師說:「她很強悍,她是一個強悍的訪問者。」

另據網友曝料說,《看見》欄目本來是沒有機會採訪卡梅隆的,但柴靜的團隊非常有誠意地在卡梅隆下榻的酒店包了一個房間,以爭取轉換地點的時間。卡梅隆團隊被感動,之前預約的採訪時間從30分鐘延長到了40分鐘。

相關焦點

  • 柴靜首次英語採訪獻給卡梅隆 被贊"強悍的訪問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柴靜首次英語採訪獻給卡梅隆 被贊"強悍的訪問者" 2012-05-10 10:47 來源:新浪播客 作者:
  • 強者過招:柴靜英文採訪卡梅隆聊《鐵達尼號》(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強者過招:柴靜英文採訪卡梅隆聊《鐵達尼號》(視頻) 2012-05-10 10:38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
  • 我問故我在:柴靜採訪理念解析
    關鍵詞:訪問;人文關懷;新聞旨趣 2013年年初,央視女記者柴靜的隨筆集《看見》在市場上熱銷,引發了對她的採訪方式和風格的探討,在她之前,很少有記者因為採訪方式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討論。柴靜非新聞科班出身,憑藉執著和悟性大膽嘗試和演繹不同的採訪方法,勤勉自省,苦練內功,這個曾經在第一次採訪時倉皇逃跑連採訪本都忘了拿的女記者,在經歷了一次次艱苦的歷練和蛻變之後,終於破繭成蝶,邁入當今最優秀的記者陣營。
  • 卡梅隆回歸,這才是最正統《終結者》續集
    前者改編自他鍾愛的日本漫畫《銃夢》,而後者更像是他的「親生孩子」。問世於1984年的《終結者》系列是科幻電影史上繞不過的經典代表,也是無數中國影迷的科幻啟蒙。當初寂寂無名的卡梅隆憑這部影片在好萊塢一飛沖天,來自奧地利的健美先生施瓦辛格也就此奠定硬漢巨星地位。不過由於版權的原因,卡梅隆在1991年拍完《終結者2》後便離開了這一系列,後來的兩部續集只留下「州長」大人獨力支撐。
  • 柴靜:新聞應該讓一個人越來越樸素
    採訪前我做準備,有時沒想到這個問題我怎麼辦,通常智力不能抵達的時候,我會跟自己說,你得信任一下那個叫柴靜的人,她更接近直覺,你別拉韁繩。」11月8日,記者節,在央視舊臺址附近的一間咖啡廳,參加完節目播出以來首次總結會的柴靜如此向我描述她的工作體驗。
  • 「看見」柴靜
    第1頁:出走 第2頁:新聞的天靈蓋 第3頁:成為柴靜  中國周刊特約記者 張卓 北京報導  《看見》在播出藥家鑫這一期節目時,柴靜的一個舉動又引發爭議:節目二分十六秒,柴靜正採訪受害者張妙的父親張平選時,隔壁忽然傳來一陣嚎啕大哭,是張妙的母親。
  • 卡梅隆終結者三部曲劇情觀影順序 黑暗命運承接審判日
    卡梅隆終結者三部曲劇情觀影順序 黑暗命運承接審判日  北美時間7月18日,阿諾·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導演蒂姆·米勒等一眾主創攜新片《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亮相SDCC漫展。展會上除公布一支全新幕後製作特輯外,終結者劇組也宣布《終結者2》中飾演約翰·康納的愛德華·福隆將在本部首次回歸出演。
  • Kiwi觀察:柴靜《穹頂之下》的四大爭議
    「砍柴」者和「挺柴」者再次上陣,對柴靜和這部「調查報導演講」進行各種分析。有些在理,有些看似在理,有些不在理。作為新聞專業畢業生和新聞從業者,以kiwi粗淺的觀察,在微信、微博等平臺,柴靜的這次報導目前引起了四大爭議。爭議的本身是好事,在當下的輿論場中,一邊倒的歌頌或是反對都是危險,但在爭論和討論中,只有辨別出合理的爭議,尋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或方向,那才值得一次討論。
  • 柴靜《看見》(一)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讀柴靜的《看見》。如果把《看見》視作柴靜的傳記,感覺有點過,說是採訪筆記吧,又有點輕了。
  • 李陽接受央視柴靜專訪:我的孩子只是一個實驗品
    李陽夫婦分別接受央視記者柴靜專訪。李陽肯定成立這個家庭是為了中美教育的實驗。柴靜提出疑問:「那小孩會覺得,我只是一個實驗品。」
  • 記者柴靜推薦的6本書
    柴靜曾說:「人在困惑當中,在書頁裡面來尋找共鳴。」而以下6本書籍,便是她尋找的共鳴。沉默的大多數豆瓣評分9.0 9358人評價作者簡介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被丁院士痛批的柴靜,如今過得還好嗎?
    從1995年到2003年,柴靜從《夜色溫柔》的實習主持人到央視《新聞調查》獨當一面的資深主持人,能出書能採訪、能開專欄能打假,年僅27歲的她就有著剛柔並濟的採訪功底。央視工作人員給予厚望:此女若堅定目標,必能有所作為。
  • 《看見》柴靜筆下還原的是一個真實存在、我們看不見的世界麼?
    《看見》柴靜筆下還原的是一個真實存在、我們看不見的世界麼?在同一個世界,在同一個國家,但是卻無法看到另外一個世界,那個真實被人選擇遺忘的世界。看見"非典、農村徵地、留守兒童、家庭暴力、同性戀者、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等。如何挖掘事實真相,接受人性的千姿百態,感受人情世故?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選擇移居國外的柴靜,到底做了什麼?
    她就是柴靜,那個時候她主持的節目以細膩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見解被大家所喜愛和欣賞。誰也沒有想到,《穹頂之下》之後,柴靜命運發生那麼大轉折。當年公知女神,如今好像消失,因為在美國生子,移民國外的事情,還被群嘲,柴靜究竟做了什麼呢?
  • 戲劇英語《變形計XchangE》連演三場 深圳娃首次登上愛丁堡藝術節
    愛丁堡市市長代表、副市長卡梅隆(Lezley Cameron)女士對演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感謝來自友好城市深圳的文化小使者。&nbsp&nbsp&nbsp&nbsp《變形計XchangE》是一部融合西方經典與中國原創內容、注入現代音樂舞蹈元素的兒童音樂劇,創作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故事《狸貓換太子》和馬克吐溫經典作品《王子與貧兒》,將年代與場景設定在中國宋朝,通過流利英語的表達方式,展現中國文化藝術魅力,充滿人文探索精神,具有深刻教育意義。
  • 柴靜《看見》讀後感:一個任性的作家,一個良知的記者
    她叫柴靜,是一個在讀這本書之前並不知曉的央視記者。但我深信,我是在跟作家柴靜對話,而不是記者柴靜對話——作家不同於記者,作家可以站在自己的世界裡沒病呻吟,也可以躲在一個角落裡跟一群人鬥爭,所以,我喜歡作家柴靜。  我喜歡她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的文章都是真實的。
  • 柴靜《穹頂之下》可能會、應該會改寫的新聞學
    柴靜用一種深度調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視工作經歷練就的底線能力,以視頻語言+個人演講,將之表達出來,她的主題內容又是事關每個人生存,也就是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層。上述這段話,涵蓋了《穹頂之下》傳播之道的方方面面。柴靜的個人演講能力,在這個視頻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的柴靜,後舉家移民美國,中間發生了什麼?
    而當年也曾以客觀、冷靜的採訪風格深受人們喜愛的央視女記者——柴靜,卻在2014年從央視離職後在網絡平臺上飽受爭議,甚至成為了群嘲的對象,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公知女神學生時代的柴靜已經是中國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3D版《終結者2》歸來 卡梅隆施瓦辛格享素餡中國月餅
    《終結者2:審判日 3D》重啟之日,恰逢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臨近,出品方還特地為導演卡梅隆與主演阿諾施瓦辛格準備了中秋好禮。眾所周知卡梅隆是素食主義者,而施瓦辛格也支持好友,提倡少吃肉食。所以片方送給導演的月餅是特別訂製的「素餡兒」,兩人也欣然接受。
  • 3D版終結者2歸來 卡梅隆施瓦辛格享素餡中國月餅
    《終結者2:審判日 3D》經典重現  卡梅隆的作品歷來擁有顛覆過往的想像力與超越科技的創新力,2009年《阿凡達》的上映讓全球影迷感受到了3D技術與電影藝術的高度融合帶來的極致享受,2012年,3D版《鐵達尼號》的重映在全球收穫3.44億美元的票房,而作為卡梅隆科幻電影中重要裡程碑的作品,《終結者2:審判日》轉制3D的呼聲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