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戰略報告沒法律效力,提中國33次有啥用?

2020-12-13 海外網

摘要: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2月18日發布了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雖然將中國列為「競爭對手」,但稱沒有排除與中國合作的可能性。報告本身並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從中不難看出川普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目標、手段和途徑等要素上的考量。


圖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封面

海外網12月19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2月18日發布了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核心涉及「美國優先」、提升美國貿易和經濟地位等問題。這份長達68頁的報告提及「中國(China)」33次,內容涉及臺灣問題和朝鮮半島問題,雖然將中國列為「競爭對手」,但稱沒有排除與中國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該報告還強調了美國的國土安全、經濟繁榮、力求和平等「四個核心國家利益」,將中俄「野心」、伊朗和朝鮮、國際恐怖組織列為美國面臨的「三大挑戰」。雖然這項準備工作長達11個月的國安報告本身並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從中不難看出川普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目標、手段和途徑等要素上的考量。

「一中政策」下的對臺軍售

12月18日下午川普就新報告發表演講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提到,「中國和俄羅斯通過發展軍隊擴大影響力,使得國際經濟不自由、不公平」,還提到兩國「正挑戰美國力量、影響力與利益,企圖破壞美國的安全和繁榮」。在涉及臺灣問題方面,美國稱將堅持「一中政策」,但會維持美臺堅定關係,包含《臺灣關係法》中的對臺軍售承諾。然而,川普12月18日下午就新報告發表演講時話鋒一轉,稱美國必須嘗試與他們(中國和俄羅斯)建立「偉大的夥伴關係」。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雖然從川普首次訪華到這次報告發布,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轉變非常明顯,但也是預料之中。時殷弘說:「《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只不過是川普政府四分五裂的政治性產物,並沒有提出任何實質性的戰略舉措。川普秉承機會主義原則,對任何國家,甚至自己的盟國都從沒有做出長期的積極承諾。如果美國真的有實際舉措傷害到中國利益,相信中國政府也一定會用實際行動予以回應。」

此外美國內政方面,川普強調了他上任以來美國股市的成功,稱稅改法案將會是史上最大的減稅法案,並向美國國會施壓,希望能夠募款建邊境牆,終結鏈式移民並取消綠卡抽籤系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就這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稱,美國「正處在相似的十字路口,該報告將重拾美國的戰略自信」。

10次到33次的戰略演變

2010年報告提及「中國」10次,2017年達到33次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由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對國際安全環境、特別是美國面臨的威脅作出判斷,闡述美國政府在內政、外交和防務等方面的總體目標和宏觀政策。這一戰略報告的法律基礎是美國國會1986年正式通過的《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改組法》,其中第603款明確規定,美國總統應當每年向國會提交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1987年,第一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於裡根總統執政期間問世。當時冷戰仍在進行之中,裡根政府公布的報告被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根本性再思考」。迄今為止,共有5位總統、8屆政府向國會提交了16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中包括隆納·雷根政府的2份,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老布希)政府的3份,柯林頓政府的7份,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政府的2份(2002年、2006年)和歐巴馬政府的2份(2010年、2015年)。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的這份國安報告頁數是兩年前歐巴馬時期報告的兩倍多,從涉華用詞數量上看,2010年報告提及「中國」10次,2015年提及數量增加到13次,到了2017年提及「中國」竟然達到33次。

2010年報告中,美國表示尋求與中國建立「積極、建設性、全面的」關係,歡迎中國與美國及國際社會一道,在推進經濟復甦、應對氣候變化與防擴散等優先議題中擔當起負責任的領導角色。2015年,報告重申「歡迎一個穩定、和平與繁榮的中國的崛起」,承諾將尋求與中國進行合作。到了2017年,該報告雖然把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者」,但並沒有完全排除同中國合作的可能性,稱美國需要中國,也將同中國繼續開展合作。

「合作則共贏,對抗必雙輸」

涉及中美關係問題,美國「華盛頓郵報」就報告採訪到的一位白宮官員表示,關注中國不斷變化的國際角色,認識到中國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夥伴,這是此前的政府所熟悉的主題。

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就《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表示,美方一方面宣稱「要同中國發展夥伴關係」,一方面把中國放在對立面,是自相矛盾的,不僅不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交融,相互依存的現實,與雙方在雙邊和國際領域開展合作的努力也背道而馳。「中美合作則共贏,對抗必雙輸,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和必然趨勢。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基礎上,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和平共處,美方也應適應和接受中國的發展。希望美方摒棄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同中方相向而行,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類共同繁榮與進步。」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2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絕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發展自己,也絕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中國堅定捍衛自己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國的發展主要依靠全體中國人民自身的努力,同時也得益於我們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

華春瑩說:「作為兩個大國,中美之間存在一些分歧不足為怪。對此,應該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基礎上,採取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故意歪曲中方戰略意圖,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等過時觀念,否則只會損人害己。我們希望美方順應時代潮流和民心所向,客觀、理性地看待當今世界和中美關係,恪守有關承諾,同中方相向而行,維護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這才是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的正確選擇。」(綜編/海外網 朱惠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朱惠悅、姚凱紅

31211708,.美國安戰略報告沒法律效力,提中國33次有啥用?,.2017-12-19 19:03:19,.204154,.朱惠悅、姚凱紅

相關焦點

  • 從川普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看美國對內、對外政策的變化
    美國每一個新當選總統都要發表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以美國在世界的地位,不管是流氓也好,霸主也罷,各國都十分重視這份報告。在美國國內,這份報告是新總統任期內的施政綱領,對政、經各界,有著廣泛的影響。美國今年就要進行中期選舉了,如果川普當選,他就要發表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 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評析
    有學者將川普政府與歐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比較後發現:歐巴馬2015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外圍加入了建構主義的理想主義希望清單,而川普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體現出易怒且用現實主義偽裝的自我中心主義(petulance and solipsism masquerading as realism)。[16]事實上,歐巴馬政府出臺的兩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兼具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
  • 商標優先權的法律效力分析
    上述規定給出了優先權的法律效力。二、商標優先權法律效力的分析根據巴黎公約的規定,優先權的法律效力是指,「在優先權期間後來提出的申請不應由於在該期間完成的任何行為而無效」 [1]。比如對於發明,在優先權期間,發明的公布或利用不能使後來要求優先權的發明喪失新穎性。
  • 淺析刑事訴訟中的迴避的法律效力
    一、迴避法律效力的含義  對於什麼是迴避的法律效力,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稱所謂迴避的法律效力就是,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這是保持偵查工作的連續性、及時性,保證完成偵查任務的需要。在偵查過程中,對鑑定人員、書記員和翻譯人員提出迴避的,是否停止他們的訴訟活動,適用偵查人員的規定。
  • 專家:立法明確臨時身份證法律效力範圍
    眾多網友援引法條,力證臨時身份證的法律效力:公安部2005年頒布的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臨時居民身份證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第十四條規定:「公民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的,有權使用臨時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時隔兩天,內蒙古招生考試中心並未認同網友觀點。
  • 什麼樣的借條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借條有哪些?
    如書寫條款詳細、一式兩份的借款合同,則更能防範法律風險;但日常生活中,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簡短的借條更為常見,那麼什麼樣的借條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借條有哪些?  網友諮詢:  什麼樣的借條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借條有哪些?
  • 反對中國留學生學習AI和量子技術,美國要幹啥?
    整個討論觀點分為三個:1、中國留學生已經在學習相關學科,並且有了一定的席位;2、中國有學習美國的必要,兩者AI與量子技術還存在差距;3、美國議員不代表美國,科頓只是打嘴炮實際沒啥用。,大多數(59%)隸屬於美國研究機構,33%隸屬於中國研究機構,約9%隸屬於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等其他國家。
  • 公章在法律上有什麼效力?
    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鑑。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籤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籤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籤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籤約的範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 正規房屋租賃合同法律效力是什麼規定有哪些?
    房屋租賃合同要看正規的合同才行,那麼,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房屋租賃合同法律規定有哪些?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1、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違約責任等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後,租賃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後的房屋租賃合同有無法律效力,主要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審查。
  • 正規房屋租賃合同法律效力是什麼 規定有哪些?
    房屋租賃合同要看正規的合同才行,那麼,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房屋租賃合同法律規定有哪些?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1、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違約責任等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後,租賃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後的房屋租賃合同有無法律效力,主要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審查。
  • 在法律文件上籤非正式名字(如小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2016附典型案例)法客帝國
    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籤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法律不禁止人們使用籤全名以外的籤字方式來籤署有關文件,在杜玉玲有其他證據佐證,吳某未能提供證據的情況下,籤名為「勁」和「傑」的收據應當認定為與籤全名「梁家勁」和「梁嘉傑」的收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法院判決被告支付羊肉款及利息。
  • 【情報局】美國又「拉黑」33家中國機構!美國制裁還沒完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由數據觀出品的數據觀情報局,這期情報局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就是《美國又「拉黑」33家中國機構!美國制裁還沒完了》。   美國又「拉黑」33家中國機構!美國制裁還沒完了   美國又「拉黑」33家中國機構00:0005:04   ▼   點擊「閱讀原文」解鎖更多精彩   ▼   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總部位於中國和開曼群島的企業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稱其在支持採購用於中國軍事最終用途的項目方面存在重大風險。
  • 如何理解我國憲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
    現行憲法頒布實施30多年來,全國人大於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先後四次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對現行憲法的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修改,使我國憲法在保持穩定性和權威性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發展。幾乎每次修改憲法時,總有人對我國憲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提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看法。例如,有的人認為,我國憲法不應當有序言。
  • 怎麼認定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那麼怎麼認定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 怎麼認定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 啥?「黴黴」竟成了美國要挾中國的「美國戰略資產」?!
    )在內的一系列美國一線歌手,恐怕都要被美國政府視為「戰略資產」,不許中國企業投資她們所屬的唱片公司了……根據路透社的說法,這起荒誕的新聞,起源於中國深圳的騰訊公司或將以大約300億美元的價格購入美國大型唱片公司「環球音樂」準備出售的最多50%的股份。
  • 福建個人親子鑑定具不具備法律效力,可以當證據嗎
    福建個人親子鑑定具不具備法律效力,可以當證據嗎?親子鑑定從法律效力上分為個人隱私親子鑑定和司法親子鑑定。前者鑑定機構只對委託鑑定方提供的樣本負責,不需要委託方提供被鑑定人的真實身份,所以這種鑑定結果不直接具備法律效力,沒辦法直接作為法律上的證據,但是可以做到委託人心中有數。
  • 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
    科技戰略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據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官網3月16日消息,CSBA發布《鍛造21世紀大國競爭工具》報告。該報告回顧了數十年來的美蘇競爭,梳理了美國採用的國家競爭手段,分析冷戰期間各種權力手段的效力,以確定歷史經驗是否仍可以闡明當前的狀況。
  • 中國和美國的國家審計法律制度比較
    現行《審計法》作為權威性的法律規範,還缺乏針對性的具體規定,由於「審計的概念和獨立性的概念,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1]我們有必要借鑑美國1921年《預算和會計法》和其他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在「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審計工作和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上」 [2]等方面進行制度上的完善。有學者提出中國國家審計體制應該改「行政模式」為「立法模式」,各級審計機關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領導。
  • 具體語境設置對法律效力判斷的影響
    例如,在進行法律效力判斷時經常使用的「沒有法律效力」的語句,通常情形中的言者與聽者對此並無歧義,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形中,如效力判斷者的語境設置不當,這種效力判斷的表述很可能發生歧義或失去精準。  以月球土地買賣的效力判斷為例。針對一個銷售月球土地的交易,有許多論者介入其中闡釋各自對該交易是否有法律效力的判斷。
  •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多部法律草案和報告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提請審議規範案件辦理機制本報記者金歆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的議案。受委員長會議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寧就草案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