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判決!檢察院兩次抗訴說判輕了,法院直接改判無罪

2020-11-14 滕州市木石司法所

轉自刑事審判

編者按:在刑事案件中,不光是律師、當事人擔心檢察院抗訴,有時候法官也擔心,就不敢做無罪判決。但是本案的成都市中院和四川省高院,面對三級檢察機關的抗訴,堅持做出了正確的無罪判決,打破了「潛規則」,是一次「以審判為中心」的判決。特別引用,以致敬。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 決 書

(2014)成刑終字第293號

抗訴機關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

原審被告人楊某。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審理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楊某犯盜竊罪一案,於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作出(2014)雙流刑初字第338號刑事判決,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楊某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宣判後,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謝泓出庭支持抗訴,原審被告人楊某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判決認定,2013年11月15日凌晨3時許,被告人楊某趁在位於雙流縣公興鎮的四川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分揀線上班之機,採取大物件掩藏小物件以躲避掃描的方式,盜走輸送帶上一部小米3TD手機後供其自用。經鑑定,被盜手機價值人民幣1999元(以下幣種同)。

原判認定上述事實,有經庭審質證的刑事案件登記表、到案經過、現場照片、扣押及發還物品清單、證人田某的證言、被告人楊某的供述、價格鑑定意見等證據。原審被告人楊某在一審開庭審理過程中對上述事實及證據均不持異議。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楊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鑑於被告人楊某當庭自願認罪,且屬初犯,被盜財物已追回,可對其從輕處罰。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判決:被告人楊某犯盜竊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宣判後,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抗訴稱,雙流縣人民法院審理的被告人賈有福盜竊案,賈系初犯、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被盜車輛追回並發還失主,盜竊金額為1850元,判決結果為拘役五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被告人楊某盜竊案,楊系初犯、當庭自願認罪、被盜手機追回並發還失主,盜竊金額為1999元,判決結果為單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兩案盜竊金額和量刑情節相當,判決結果差距很大,原判對楊某的量刑畸輕,特抗訴並提請二審改判。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發表如下意見支持抗訴:1、同意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抗訴意見及理由; 2、原判認定的事實清楚,定罪正確,但量刑畸輕,楊某作為快遞公司職工,監守自盜,較一般盜竊的社會危害性大,科處的刑罰應比賈有福重。

經審理查明,四川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公司)於2005年4月26日登記成立,註冊資本300萬元,法定代表人李勝,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華興街道辦事處文昌村二組,經營範圍國內及國際快遞等業務。

2012年12月1日,順豐公司與廣州仕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仕邦人力公司)籤訂《勞務派遣協議》,約定仕邦人力公司向順豐公司派遣勞務人員,順豐公司為勞務派遣工提供勞動崗位並支付工資、獎金、加班費等勞動報酬,勞務派遣工需接受順豐公司的管理。

2013年8月23日,原審被告人楊某與仕邦人力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約定楊某由仕邦人力公司派往順豐公司工作,派遣時間從2013年8月27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止,該時間與勞動合同的期限一致。同日,楊某在順豐公司提供的《員工保密承諾書》、《派遣崗位錄用條件告知書》、《保證書》上簽字,後順豐公司向楊某發出《員工入職通知書》,通知楊某於8月27日到順豐公司位於四川省雙流縣公興鎮的「成都中轉場」上班,擔任運作員。

2013年11月15日凌晨,原審被告人楊某在順豐公司的「成都中轉場」上夜班,負責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凌晨3時許,楊某在分揀快遞包裹的過程中,將自己經手分揀的一個外有「M」標誌、內有一部小米3TD手機的快遞包裹秘密竊走。同月20日,順豐公司發現託運的包裹丟失,經調取、查看「成都中轉場」的監控錄像,發現被本單位人員楊某竊取,遂於同月26日向公安機關報案。當日下午,楊某被抓獲,公安人員從楊某身上搜出被盜的手機,後帶楊某前往其暫住地四川省雙流縣空港4期房,從房內查獲被盜手機的充電器和發票。經鑑定,被盜手機價值1999元。楊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在分揀工作時竊取手機包裹的事實,並賠償順豐公司1999元。

二審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與原判決的一致,另有經二審庭審舉證、質證的下列證據證實:順豐公司的《貨運單》,順豐公司與仕邦人力公司籤訂的《勞務派遣協議》,仕邦人力公司與楊某籤訂的《勞動合同》,順豐公司《營業執照》、《員工入職通知書》、《派遣崗位錄用條件告知書》、《工資表》及其出具的關於案發經過的「情況說明」,順豐公司員工即證人文某、王某某、劉某的證言,順豐公司賠償託運人貨物損失1999元的記帳憑證等。

本院認為,原審被告人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經手本單位財物的職務之便,採用盜竊方法侵佔本單位價值1999元的財物,其行為應屬職務侵佔性質,但因侵佔的財物價值未達到職務侵佔罪數額較大的定罪起點1萬元,依法不應以犯罪論處。

職務侵佔罪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侵佔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盜竊罪和職務侵佔罪的區別在於行為人實施犯罪時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盜竊本單位財物的,不應以盜竊罪論處,而應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職務侵佔罪定罪處罰。所謂職務上便利,是指行為人因在本單位具有一定的職務所產生的方便條件,即管理、保管、經手本單位財物的便利。本單位財物不僅指本單位所有的財物,還包括本單位持有的財物,即單位佔有、管理之下的屬他人所有的財物也應視為本單位財物。所謂侵佔,是指行為人以侵吞、盜竊、騙取或其他手段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

本案中,1、原審被告人楊某受仕邦人力公司派遣,作為勞務派遣工到用工單位順豐公司工作,楊某的工作崗位由順豐公司提供,順豐公司對其實施管理,工資、獎金、加班費等勞動報酬均由順豐公司給付,在工作期間的行為對順豐公司負責,其所經手的託運包裹丟失、被盜等後果由順豐公司對外承擔,因此,楊某在派遣期間的身份應視為用工單位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認定職務侵佔罪的關鍵在於「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楊某正因為是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順豐公司的安排下負責順豐公司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具體經手涉案財物,才具有了職務上的便利條件,楊某具有經手順豐公司財物的職務便利這一客觀事實也說明楊某是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符合職務侵佔的主體要求。 2 、順豐公司基於快遞合同而合法佔有、控制託運人交付的涉案財物並對財物的丟失承擔賠償責任,涉案財物應視為順豐公司財物。3、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受順豐公司安排,負責公司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具體經手涉案財物,其利用經手財物這一職務上的便利,採用秘密手段將本單位即順豐公司的財物竊為己有,其行為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行為特徵,僅因侵佔的財物價值1999元未達到定罪起點,依法不應以犯罪論處。

原判雖認定了原審被告人楊某在快遞公司上班,但忽視了楊某竊取的手機系其經手的本單位財物這一案件事實,致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

因原審被告人楊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抗訴機關及出庭檢察員提出的原判量刑畸輕的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

綜上,原審審判程序合法。原判認定的事實清楚,但認定楊某犯盜竊罪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改判。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二)項、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2014)雙流刑初字第338號刑事判決,即被告人楊某犯盜竊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二、原審被告人楊某無罪。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徐爾旻

審 判 員 楊中良

代理審判員 魏 軍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謝 歡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書

(2015)川刑提字第2號

抗訴機關四川省人民檢察院。

原審被告人楊某,男,1988年1月21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農民。因涉嫌犯盜竊罪於2013年11月2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11日被取保候審。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楊某犯盜竊罪一案,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於2014年5月22日作出(2014)雙流刑初字第338號刑事判決。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向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4年9月12日作出(2014)成刑終字第293號刑事判決。上述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後,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於2015年1月6日作出川檢公一審刑抗(2015)3號刑事抗訴書,向本院提出抗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15年5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員王銳出庭履行職務,原審被告人楊某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一審認定,2013年11月15日凌晨3時許,被告人楊某趁在位於雙流縣公興鎮的四川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分揀線上班之機,採取大物件掩藏小物件以躲避掃描的方式,盜走輸送帶上一部小米3TD手機後供其自用。經鑑定,被盜手機價值人民幣1999元。

上述事實,有經庭審質證的刑事案件登記表、到案經過、現場照片、扣押及發還物品清單、證人田某的證言、被告人楊某的供述、價格鑑定意見等證據。原審被告人楊某在一審開庭審理過程中對上述事實及證據均不持異議。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被告人楊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鑑於被告人楊某當庭自願認罪,且屬初犯,被盜財物已追回,可對其從輕處罰。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於2014年5月22日作出(2014)雙流刑初字第338號刑事判決:被告人楊某犯盜竊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宣判後,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稱,雙流縣人民法院審理的被告人賈某某盜竊案,賈系初犯、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被盜車輛追回並發還失主,盜竊金額為1850元,判決結果為拘役五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被告人楊某盜竊案,楊系初犯、當庭自願認罪、被盜手機追回並發還失主,盜竊金額為1999元,判決結果為單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兩案盜竊金額和量刑情節相當,判決結果差距很大,原判對楊某的量刑畸輕,遂提起抗訴並提請二審改判。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發表如下意見支持抗訴:1、同意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抗訴意見及理由;2、原判認定的事實清楚,定罪正確,但量刑畸輕,楊某作為快遞公司職工,監守自盜,較一般盜竊的社會危害性大,科處的刑罰應比賈某某重。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查明,四川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公司)於2005年4月26日登記成立,註冊資本300萬元,法定代表人李勝,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華興街道辦事處文昌村二組,經營範圍國內及國際快遞等業務。

2012年12月1日,順豐公司與廣州仕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仕邦人力公司)籤訂《勞務派遣協議》,約定仕邦人力公司向順豐公司派遣勞務人員,順豐公司為勞務派遣工提供勞動崗位並支付工資、獎金、加班費等勞動報酬,勞務派遣工需接受順豐公司的管理。

2013年8月23日,原審被告人楊某與仕邦人力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約定楊某由仕邦人力公司派往順豐公司工作,派遣時間從2013年8月27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止,該時間與勞動合同的期限一致。同日,楊某在順豐公司提供的《員工保密承諾書》、《派遣崗位錄用條件告知書》、《保證書》上簽字,後順豐公司向楊某發出《員工入職通知書》,通知楊某於2013年8月27日到順豐公司位於四川省雙流縣公興鎮的「成都中轉場」上班,擔任運作員。

2013年11月15日凌晨,原審被告人楊某在順豐公司的「成都中轉場」上夜班,負責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凌晨3時許,楊某在分揀快遞包裹的過程中,將自己經手分揀的一個外有「M」標誌、內有一部小米3TD手機的快遞包裹秘密竊走。同月20日,順豐公司發現託運的包裹丟失,經調取、查看「成都中轉場」的監控錄像,發現被本單位人員楊某竊取,遂於同月26日向公安機關報案。當日下午,楊某被抓獲,公安人員從楊某身上搜出被盜的手機,後帶楊某前往其暫住地四川省雙流縣空港4期63棟2單元11號房,從房內查獲被盜手機的充電器和發票。經鑑定,被盜手機價值1999元。楊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在分揀工作時竊取手機包裹的事實,並賠償順豐公司1999元。

二審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與一審一致,另有經二審庭審舉證、質證的下列證據證實:順豐公司的《貨運單》,順豐公司與仕邦人力公司籤訂的《勞務派遣協議》,仕邦人力公司與楊某籤訂的《勞動合同》,順豐公司《營業執照》、《員工入職通知書》、《派遣崗位錄用條件告知書》、《工資表》及其出具的關於案發經過的「情況說明」,順豐公司員工即證人文某、王某某、劉某的證言,順豐公司賠償託運人貨物損失1999元的記帳憑證等。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原審被告人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經手本單位財物的職務之便,採用盜竊方法侵佔本單位價值1999元的財物,其行為應屬職務侵佔性質,但因侵佔的財物價值未達到職務侵佔罪數額較大的定罪起點1萬元,依法不應以犯罪論處。職務侵佔罪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侵佔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盜竊罪和職務侵佔罪的區別在於行為人實施犯罪時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盜竊本單位財物的,不應以盜竊罪論處,而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職務侵佔罪定罪處罰。所謂職務上便利,是指行為人因在本單位具有一定的職務所產生的方便條件,即管理、保管、經手本單位財物的便利。本單位財物不僅指本單位所有的財物,還包括本單位持有的財物,即單位佔有、管理之下的屬他人所有的財物也應視為本單位財物。所謂侵佔,是指行為人以侵吞、盜竊、騙取或其他手段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本案中:1.原審被告人楊某受仕邦人力公司派遣,作為勞務派遣工到用工單位順豐公司工作,楊某的工作崗位由順豐公司提供,順豐公司對其實施管理,工資、獎金、加班費等勞動報酬均由順豐公司給付,在工作期間的行為對順豐公司負責,其所經手的託運包裹丟失、被盜等後果由順豐公司對外承擔,因此,楊某在派遣期間的身份應視為用工單位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認定職務侵佔罪的關鍵在於「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楊某正因為是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順豐公司的安排下負責順豐公司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具體經手涉案財物,才具有了職務上的便利條件,楊某具有經手順豐公司財物的職務便利這一客觀事實也說明楊某是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符合職務侵佔的主體要求。2.順豐公司基於快遞合同而合法佔有、控制託運人交付的涉案財物並對財物的丟失承擔賠償責任,涉案財物應視為順豐公司財物。3.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受順豐公司安排,負責公司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具體經手涉案財物,其利用經手財物這一職務上的便利,採用秘密手段將本單位即順豐公司的財物竊為己有,其行為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行為特徵,因侵佔的財物價值1999元未達到定罪起點,故依法不應以犯罪論處。原判雖認定了原審被告人楊某在快遞公司上班,但忽視了楊某竊取的手機系其經手的本單位財物這一案件事實,致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

原審被告人楊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抗訴機關及出庭檢察員提出的一審判決量刑畸輕的意見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採納。

綜上,一審審判程序合法,認定事實清楚,但認定楊某犯盜竊罪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改判。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4年9月12日作出(2014)成刑終字第293號刑事判決:一、撤銷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法院(2014)雙流刑初字第338號刑事判決,即被告人楊某犯盜竊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二、原審被告人楊某無罪。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認為,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成刑終字第293號刑事判決認定原審被告人楊某的行為屬於職務侵佔性質,並改判為無罪確有錯誤。理由如下:第一,在職務侵佔罪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行為人利用自己在本單位所具有的一定職務、職權,即主管、管理、經營、經手本單位財物的便利條件。本案中原審被告人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運作員,除了謹慎注意避免貨物破損、按運單指定發貨地點分揀貨物外,對貨物並沒有管理、監督的職責。運作員僅負責在運輸傳送帶上分揀貨物、碼貨歸類,對貨物的接觸時間相當短暫,且有監控攝像頭負責監督貨物分揀工作,這使得楊某的工作是在監控之下進行,其對貨物不可能產生實際控制的權力。第二,利用僅因工作關係熟悉作案環境或易於接近作案目標等方便條件侵吞單位財物的,不屬於利用「職務便利」。原審被告人楊某作為運作員,其對貨物處理無選擇權和決定權,對貨物也不具有看管職責,因此,其對貨物的接觸僅僅是其工作崗位的要求,而沒有任何實際的控制權。楊某僅利用因工作關係熟悉作案環境、易於接近作案目標等方便條件秘密竊取單位財物,不屬於利用「職務便利」,而屬於「因工作關係產生的作案地點、作案機會便利」。第三,職務侵佔罪與盜竊罪的客體存在重大差別。原審被告人楊某利用自己能夠接觸到貨物的「工作便利」,採取用大件遮擋小件的方式躲避掃描,秘密將貨物轉移並藏匿,並未侵犯職務的廉潔性,而系利用不為監管人員(監控)知悉、發覺的方式竊取財物,其行為應構成盜竊罪。第四,原審被告人楊某系順豐公司內部員工,其利用工作便利秘密竊取單位承接的快遞貨物,對順豐公司乃至快遞行業聲譽造成較大影響,其社會危害性比普通盜竊犯罪更大。綜上所述,原審被告人楊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應當依法對其懲處。

經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及證據與二審判決一致。

本院認為,區分盜竊罪與職務侵佔罪的關鍵在於被告人是否利用了職務之便。本案中對原審被告人楊某如何定性,關鍵在於其是否具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的構成要件。

職務侵佔罪中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自己在單位擔任的職務所形成的主管、保管或者經手本單位財物的權力。具體包括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主管財物的權力。這類人一般不直接接觸本單位的財物,但有權對本單位的財物進行審批、安排、調撥等;二是保管財物的權力。這類人直接接觸財物,雖無權決定財物的使用、調撥,但享有對財物的直接保護、看管權力;三是經手財物的權力。這類人員由於工作的職責要求,對本單位財物不可避免地經手,但對財物不享有管理與支配的長期職責。

職務侵佔罪中的「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的行為,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侵吞型非法佔有。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自己管理、經手、使用的本單位財物直接據為己有。第二,竊取型非法佔有。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秘密竊取的方式,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第三,騙取型非法佔有。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竊取型非法佔有與侵吞型非法佔有易於混淆,一般情況下,竊取型非法佔有以行為人合法管理本單位財物為前提,侵吞型非法佔有以行為人事先合法持有本單位財物為前提,二者有所區別,具體為,合法持有財物的行為人直接接觸財物本身,甚至在一定的時間內還可以移動、支配該財物。而合法管理財物的行為人一般不直接接觸財物,且行為人也往往無權移動、支配所保管財物。但無論是竊取型佔有還是侵吞型佔有,職務侵佔罪在客觀方面是同樣可以表現為秘密竊取行為的。因此,原審被告人楊某在犯罪過程中所採取的秘密竊取行為,符合侵吞型非法佔有的行為特徵。

結合本案,原審被告人楊某的行為符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的構成要件。首先,楊某受仕邦人力公司派遣到用工單位順豐公司工作,其工作崗位由順豐公司提供、安排,受順豐公司的管理,在工作期間的行為對順豐公司負責,勞動報酬亦由順豐公司給付,因此楊某在勞務派遣期間的身份應屬於用工單位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而對其所經手的託運包裹丟失、被盜等後果產生的責任由順豐公司對外承擔。因此,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以及具有經手順豐公司財物的職務便利這一客觀事實,符合職務侵佔的主體要求。其次,順豐公司基於快遞合同而合法佔有、控制託運人交付的涉案財物並對財物的丟失承擔賠償責任,涉案財物應視為順豐公司財物。最後,楊某作為順豐公司的工作人員,受順豐公司安排,負責公司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具體經手涉案財物,對本單位財物具有臨時的實際控制權,其利用這一職務上的便利,將財物非法佔為己有,其行為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行為特徵,但因侵佔的財物價值1999元並未達到職務侵佔罪的定罪起點,故依法對其不以犯罪論處。

綜上,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的抗訴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維持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成刑終字第293號刑事判決。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何 叢

代理審判員 馮一平

代理審判員 戚小虎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書 記 員 韓 瑛


來源:成都中院




相關焦點

  • 靖遠縣檢察院成功抗訴無罪案件改判有罪
    2020年9月14日,靖遠縣人民檢察院抗訴的原審被告人張某某詐騙一案,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撤銷一審無罪判決,判決原審被告人張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0002018年,該案提起公訴後,因被告人拒不承認詐騙事實,靖遠縣人民法院一審以證據不足判決張某某無罪,靖遠縣人民檢察院抗訴後,二審法院發回重審,重審後法院依然判決無罪。
  • 白銀靖遠:抗訴意見獲法院採納 被告人從無罪改判有罪
    9月14日,由靖遠縣檢察院抗訴的原審被告人張某某詐騙一案,經白銀市中級法院審理,撤銷了一審無罪判決,判決張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000元。2018年,該案提起公訴後,因被告人拒不承認詐騙事實,法院一審以證據不足判決張某某無罪,靖遠縣檢察院抗訴後,二審法院裁定發回重審,法院再次判決無罪。
  • 檢察院抗訴了,案件就一定會改判嗎?法院有權駁回檢察院的抗訴
    2020年7月6日,法院一審判決小蔣無罪。按理來說,判決一旦生效,這個案子也就基本結束了。但是在法院判決後的十天左右,吉首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檢察機關認為:「小蔣並非孤立無助,可向老師等人求助而未求助,最終將二人刺成重傷,不構成正當防衛,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責。」
  • 關於檢方抗訴量刑過重,二審能不能加刑的探討
    在檢察院以一審量刑過重為由提出抗訴的情況下,二審法院能否改判加重刑罰?儘管現行刑訴法沒有對此做出直接明確的規定,但無論是從立法本意的角度還是從法官角色定位的角度來看,答案都應當是否定的。從立法本意上看:檢察院的抗訴有兩種情況,一是認為原審不該判無罪或判輕了,要求二審判處有罪或重判,簡稱「抗輕」;二是認為原審判重了,要求二審改判輕刑,簡稱「抗重」。刑訴法二百三十七條在規定了「上訴不加刑」的同時,還規定了「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這裡的「抗訴」該做如何理解?
  • 安徽13年前廁所藏屍案「戲劇化」逆轉:省高院認為之前判決有誤,主犯改判無罪42天後又被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少年屍體被藏糞坑,主犯13年後改判無罪據上遊新聞此前刊發的《安徽13年前廁所藏屍案主犯改判無罪,檢察院已提起抗訴》報導顯示,2007年,安徽省阜陽市江店孜鎮發生一起殺人案。一審判決後,左德剛提出上訴。2012年、2016年,阜陽市中院兩次對左德剛殺害周楊案進行重審。因未有新證據可證明左德剛並未殺害周楊,兩次重審均認定左德剛構成故意殺人罪,且手段殘忍,情節惡劣,依法判處其死刑並立即執行。同時,2013年、2017年安徽省高院先後兩次維持了阜陽市中院的死刑判決。
  • 上訴發回重審案:二審抗訴,改判可加重
    關於上訴發回重審案件,重審判決後確需改判加重刑罰的,應當通過何種程序進行,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原審法院對上訴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檢察院抗訴的,二審法院也不得改判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確需改判加重的,只能在重審判決或者後續二審裁判生效後,通過再審抗訴啟動審判監督程序進行。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違反了刑訴法的相關規定,不當地限制了檢察機關的抗訴權。
  • 安徽13年前廁所藏屍案「戲劇化」逆轉:主犯改判無罪42天後又被捕
    2007年發生在安徽省阜陽市的廁所藏屍案,自今年6月被控主犯左德剛被改判無罪後一直備受關注。「這麼多年,我們家裡人一直在申訴,我相信左德剛是無罪的,而且還遭遇了刑訊逼供。安徽省高院都已終審判決無罪了,為啥又抓他?」張玉俠有些激動。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左德剛再次被逮捕,是安徽省高院認為之前作出的刑事判決有誤,因此在公開宣判兩個月後提出再審。
  •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範法院審理檢察院抗訴案件
    審判監督程序的意義是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可依法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有利於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準確有效地懲罰犯罪分子,充分體現和貫徹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方針政審判監督策;有利於加強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及時發現審判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審判工作方法和作風,提高審判人員的素質;通過審判監督程序
  • 「戲劇化」逆轉:13年前廁所藏屍案終審改判無罪42天後又被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少年屍體被藏糞坑,主犯13年後改判無罪據上遊新聞此前刊發的《安徽13年前廁所藏屍案主犯改判無罪,檢察院已提起抗訴》報導顯示,2007年,安徽省阜陽市江店孜鎮發生一起殺人案。16歲的周揚失蹤43天後,屍體在江店孜鎮政府家屬院公廁糞坑裡被發現。
  • 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 !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改判!為何這樣判?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左德剛、陳永宣、楊士慶犯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左德剛等五人犯盜竊罪向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案歷經法院多次審理,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曾兩次不予核准對左德剛的死刑判決。
  • 「奶農敲詐伊利」案二審未判,律師:堅持無罪辯護,阻力來自伊利
    今年3月,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法院一審判決書,裁定奶農郭玉珍不構成敲詐勒索罪。不過,在網上發文的行為損害了伊利公司的商業信譽,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之後,郭玉珍與公訴方均不服判決結果,分別提起上訴和抗訴。董紅衛:6月17日剛開庭,當庭無法下判。二審我們提供了十一組證據,合議庭可能還要核實一下。從開庭情況來看,我們認為還是比較順利,至少我個人認為法院不會支持檢察院的抗訴意見,敲詐勒索罪很難成立,但想把損害商業信譽罪改判無罪,阻力可能還是比較大。
  • 「虛假認罪」獲輕判 弄巧成拙又上訴 檢察機關抗訴法院重判罰
    醉駕發生剮蹭事故,男子陰某某涉嫌危險駕駛罪被起訴,後因自願認罪認罰法院從輕刑罰。然而,他並沒有真心悔過,並反悔提起上訴要求改判無罪。12月16日,古交市檢察院通報,經該院抗訴,市中級法院依法改判,陰某某弄巧成拙,受到加重處罰。
  • 將人打成輕傷卻判無罪?
    近日,湖南省寧遠縣檢察院檢察官來到一起故意傷害案的被害人家中回訪,被害人告訴檢察官。這緣於永州市兩級檢察機關抗訴的蔣某故意傷害案,二審後獲得改判,被告人蔣某由無罪改判為有期徒刑一年,這讓被害人蔣甲夫婦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今年31歲的蔣某是寧遠縣人。
  • 易孝猛:探索抗訴規律 補齊監督短板
    2017年以來,黃州區檢察院以突破性的力度、以特色亮點為目標,將審判監督作為強化主業主責,補齊監督工作短板的首選項目,轉變觀念,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累計提出抗訴18件25人,超過前10年的總和,其中抗訴成功,被法院再審改判8件11人,抗訴成功率逐年提高。
  • 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 !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改判!為何這樣判?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左德剛、陳永宣、楊士慶犯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左德剛等五人犯盜竊罪向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案歷經法院多次審理,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曾兩次不予核准對左德剛的死刑判決。
  • 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為何改判?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左德剛、陳永宣、楊士慶犯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左德剛等五人犯盜竊罪向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案歷經法院多次審理,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曾兩次不予核准對左德剛的死刑判決。
  • 二審檢察院抗訴請求範圍的控制及規範
    【現行的相關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編第三章的相關內容,地方各級檢察院認為同級法院一審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通過原審法院向上一級法院提出抗訴。上一級檢察院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以撤回抗訴。上級法院決定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其同級檢察院查閱案卷並派員出席法庭。
  • 【關注】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 !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改判!為何這樣判?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左德剛、陳永宣、楊士慶犯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左德剛等五人犯盜竊罪向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案歷經法院多次審理,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曾兩次不予核准對左德剛的死刑判決。
  • 盤錦:被告人認罪認罰反悔,檢察機關抗訴後加刑
    盤錦市興隆臺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認罪認罰案件,一審法院已經作出刑事判決,但被告人提出上訴,請求改判無罪,為此檢察機關提出抗訴。2020年9月1日,盤錦市中級法院作出二審判決,採納檢察機關抗訴意見,作出終審刑事判決,維持原判決罪名,改判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據悉,該案是盤錦首例因被告人認罪認罰後反悔上訴、請求改判無罪,法院採納檢察機關抗訴意見後予以改判的案件。
  • 法院將刑事案件退回檢察院對當事人是不是好消息?
    很多當事人及其家屬或多或少的知道,刑事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有兩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機會,但是對於法院和檢察院之間是否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則並不清楚。首先,在司法實踐中,因為各種因素的考慮,如果法院認為一個刑事案件對當事人定不了罪(包括法律適用、案件定性的問題,也包括證據不足問題),法院一般不會貿然作出無罪判決。如果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無法成立,貿然對當事人作出無罪判決,這無疑中會「得罪」檢察院,也使檢察院陷入錯案追究的不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