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17 一思讀書

《論語》: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子說:「那種善事父母、善兄弟,卻容易侵犯對上禮制的人,很少;不容易侵犯對上禮制卻容易製造動亂的人,以前從來沒有過。君子要謀求作為君子的根本。君子的根本建立了才會有產生君子之道。能夠做到善事父母、善兄弟,這樣才是君子之本的核心。」

孔子說:「說討巧的話,臉色裝得很和善,做表明文章的人,僅僅是看著像個君子在無本,但沒有君子的核心。」

以上是小編對這段話的解讀。與主流的解讀不太相同,尤其對「仁」的理解。常規情況下,對「仁」的理解是對人友善,友愛,但是小編認為不對,原因在於這樣理解把「仁」的含義變狹隘了。

如果「仁」當對人「友善、友愛」講的話,那麼「泛愛眾」就已經完全講明白了?所以「仁」的含義不止如此。

「仁」是指人的核之芯,是人組成的社會能夠持續存在的核之芯,而沒有道德範疇的含義。所以儒家要將「仁」作為思想核心的研究對象。

就好像果子,果子有果仁,果仁是提供種子生根發芽的最基本的保障,沒有果仁,果籽就沒有能力生根發芽,也就更不可能成長為一棵果樹。

經過研究、思考,儒家認為禮、義、廉、恥、孝、悌、忠、信是人之根本,是人的果仁,是人生存於世最基本營養的供給,沒有這些,人難生存於世,更不能有文明,禮制的社會。

所以仁善是指以善為核之芯的做法,仁德是以德為核之芯的做法,仁義是以義為核之芯的做法。

相關焦點

  • 一世老鬼方墉講「仁義」,談論了多年,到底什麼是仁,什麼是義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提到仁義,動不動就把仁義掛在嘴邊,出口就是你不仁你不義,關於仁義也有很多成語,比如仁義盡致、不仁不義和仁義道德等等,都跟仁義帶上了關係,仁義誰都會講,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仁」「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世老鬼方墉就講到了關於仁義的解釋,言簡意賅的就將「仁義」二字解釋清楚了
  • 《仁王》帶星號詞是什麼意思 仁王帶星號詞條解析
    導 讀 《仁王》更新1.08版本和東北之龍DLC後,裝備上面多了一個星號詞條,很多玩家都不明白這個星號詞條標誌是什麼意思
  • 孔子《論語》中說的「仁」是什麼意思?
    首先,這種愛是從「親親」(愛親人)開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是廣泛地愛他人,即「泛愛眾,而親仁」。對他人的愛,主要表現為「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之,孔子的「仁愛」是一種有差等的、推近及遠的愛。二,「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一種修養功夫,既包括克制私慾,又包括提高理性思維能力。
  •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中庸》,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知道了:讀《中庸》一定要讀各家的註解,否則根本無法理解那些超級大詞是在表達什麼,並且各朝大儒對《中庸》的理解是按照通經致用的原則,與時俱進的。東漢末年漢朝儒學大宗師鄭玄,就曾經用五行來解釋「天命之謂性」,說:說木、金、火、土、水分別帶來仁、義、禮、智、信。鄭玄的理論雖然比較「玄」,但是在當時已經算是很樸素了。
  • 孔子「仁」的思想精神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死?如何事鬼神?在當時的科學水平下確實是難以回答的問題,因此孔子存而不論,不作正面回答。再如: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首,結果是既不能治理國家,出國又不能完成外交任務,這樣讀《詩》, 雖然讀的很多,又有什麼用呢?讀《詩》如此,讀其他書也是如此,讀了不 能應用和沒讀一樣!可見孔子非常重視學用結合的原則。第三條是必須以學習為樂。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解了,真實意思到底是什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被誤解了,真實意思到底是什麼?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再說一下「不仁」,這裡並不是說不仁道,不仁義。在老子看來,「不仁」才是真正的「仁」,才是真正的「道」。他是針對孔子提倡的「仁」來說的,孔子既然樹立了一個「仁」的概念,那肯定就會有「不仁」,認為這個人「仁」,就可能認為另外一個人「不仁」。對人類「仁」,對動物、自然萬物可能就「不仁」。
  • 仁清法師:法報化三身是什麼意思?
    兩足尊當我們證得佛果的時候,就證得了兩足尊的功德利益,兩足尊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的,是智慧、福德兩種具足圓滿,為世人所尊重的意思。智慧具足圓滿,福德具足圓滿,這兩種具足圓滿了才成為佛。如果只有一種具足圓滿的不成為佛。所以這個福德具足圓滿,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廣大行施,廣大行施叫六度萬行。
  • 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儒家的「仁」是什麼「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會倫理範疇,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等無不圍繞仁展開,三綱五常是儒家倡導的基本社會倫理準則,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所以,了解儒家思想,首先就要理解儒家的「仁」的基本涵義。「仁」的本意是親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間互相親愛。《說文解字》仁,親也。孔子明確提出:仁者,愛人。儒家認為應當用「仁」來處理倫理社會關係,主張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則是「仁」的根本。在孔子看來,人應該友愛大眾,親近賢德的人(《論語·學而》)。
  • 方能:怎麼理解孔子的「仁」(三則)
    表明他原本是明白孔子意思的。孔子是有意表明他比聖低一個層次的。聖,他自己做不到,所以不自吹;常人做不到,所以不要求。而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憑良心,我們都可以做得到。憑著他這樣講實話,我們覺得孔子的仁是真的仁,他有真性情,可愛!
  • 孔夫子的仁是什麼,每個人都能達到了仁的境界嗎?
    【仁不是什麼】「仁」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千百年來圍著這個「仁」討論的如恆河沙數。大文豪韓愈在《原道》中開篇就指出:「博愛謂之仁」,後人就像瞎子摸到了整個大象一般,認為儒家思想的「仁」就是要博愛。可人家韓大爺並沒說「仁」就是博愛,就好比西方人講「上帝不是什麼」,不能講上帝是什麼,具體化那就不是上帝了。
  • 「忠、恕」是什麼意思?
    那麼,問題是:忠、恕到底是什麼意思?先說,忠。忠的意思,絕不是不背叛、狗腿子、做奴才這麼簡單。如果說,「忠君」就是對君王言聽計從,那麼,「忠於人民」或者說「忠於理想」又怎麼解釋?其實,忠的核心意思,根據拆字法,是「中其心」,意思是:真心真意,全心全意。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能成為讀書人座右銘?
    那麼為何它的分量有這麼重,又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解依次為大家解讀。一、孔曰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是志士仁人,沒有為了生而損害仁的,都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成全仁,即殺己身以成大仁。仁,是仁德、仁愛,與正義差不多意思。
  • 酸棗仁越吃越睡不著覺,是怎麼回事?治失眠酸棗仁到底怎麼吃好?
    經常嗜睡的人,沒有失眠困擾的人,酸棗仁不用炒熟直接打成粉,可以解決嗜睡的問題。而失眠的人要想改善情況,酸棗仁就要先炒熟之後,再打成粉吃。然後,根據身體實際情況,去安排酸棗仁粉怎麼吃才會有效果。失眠的人經常心煩氣躁,喝水多小便少,顏色還帶點紅,舌頭上也容易長口瘡的人,就代表是心火旺就不適合直接吃酸棗仁。
  • 道教符語常說,「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暗藏什麼玄機?
    在現代人的認知中,總以為這句話是一個咒語,一般都是法師驅魔降妖的時候說的話,那麼這句話的出處到底在哪裡?這5字是什麼意思?道教常常引用它,又暗藏什麼玄機呢?首先,這句話最初並不是出自道家,也不是道家的咒語,原本是漢代公文常用的語氣詞,相當於古文中的「之乎者也」。一般放在文末,有語氣助詞的意思。
  • 仁戰酒:天下大同,何以為「仁」?
    但他「仁」的思想卻生在了一個合適的年代。漢朝之後獨尊儒術,也正是因為只有在國泰民安,人民安定的年代,「仁」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那麼,到底什麼才是「仁」呢?本文帶你回顧孔子在傳授弟子知識時,給出的不同解釋。儒家關於」仁「的思想「仁」一直以來都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 《道德經》:「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究竟什麼意思?
    要想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首先我們說一下什麼是「芻狗」。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草和狗;另外一種說是用於祭祀時用的草扎的狗,跟現在花圈的意思差不多。在祭祀的時候,人們恭恭敬敬的把芻狗供在那裡,但是活動一結束,就被視作廢物,隨隨便便扔在路邊了。總之,芻狗就是那種始用終棄,或者不被看重的東西。
  • 你知道儒家所說的仁是什麼嗎?
    在讀儒家的書籍時,很容易被零碎,龐雜與簡要所淹沒,空手而歸,一臉懵逼,這些到底講了個啥?只依稀記得仁義禮智信。今天筆者便將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仁到底是什麼?那麼人有什麼問題呢?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被後天環境所汙染而變壞了。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充斥著種種欲望。在經濟學中有一種經濟人模型,認為人是利己者,被經濟所推動,一切行動追求利益最大化。由此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冰冷的世界。儒道由一些基本規則構成,這裡講兩條基本規則,孝悌與誠。家庭關係,是人面臨的第一種關係,對待父母,提出了孝,對待兄弟姐妹,提出了悌。為什麼要孝悌?
  • 拙讀《論語》第二百九十三篇:什麼是仁?如何做到仁?
    主流譯文: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實踐禮儀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了。實踐仁德全靠自己,能由得了別人嗎?」顏淵說:「請問一下施行仁德的條目是什麼?」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看,不符合禮的事情不聽,不符合禮的事情不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做。」
  • 背鍋是什麼意思 背鍋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背鍋」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這裡的「背鍋」指的是背上背著一口鍋,也是方言駝背的意思。這也是最開始背鍋的意思。但是隨著最近網絡上的不斷演變個發展,「背鍋」則成了「背黑鍋」的簡稱。意思是為別人承擔失敗的責任。而背鍋出現最多的還是在遊戲中。因為在一些團隊遊戲中,輸掉一場比賽往往每個成員都有責任,但是玩家往往會在失敗後,將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咎於其中一名玩家的失誤,俗稱「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