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赤嘴,一直是潮汕人喜歡的赤嘴之一,網上的人會以紅雞赤嘴為首,而潮汕人一般覺得湛江赤嘴是赤嘴之首。我也是這麼覺得,湛江赤嘴有自己獨特的形狀,所以也一直被模仿假冒。特別是新手就知道這個形狀容易認,實際上也容易假冒,外形特點太明顯,太有特點了,所以每年都會出現假冒湛江赤嘴形狀的魚膠,各種各樣的都有。
什麼是正湛江赤嘴:20世紀80年代廣東沿海產赤嘴,如湛江、臺山、陽江等。赤嘴魚膠基本以地區產地命名,人們通常以產地和每個地方的漁民取鰾加工手法不同來區分。湛江赤嘴一般為雙棘原黃姑魚魚鰾,耳朵較小,肉質細膩,膠身上有一對法令紋,法令紋旁邊有兩排出水孔,尾巴小短。近些年來湛江赤嘴因功效被大眾喜歡並追捧,故很多產區包括南澳的養殖赤嘴均利用物理定型等方法手工擠壓成近似圓形的湛江赤嘴。各種假湛江赤嘴開始橫掃市場,事實上大部分是養殖赤嘴假冒的,也有一些非洲赤嘴,甚至鬥湖都開始做成湛江赤嘴。
什麼是假湛江赤嘴?
假湛江赤嘴很容易做,目前市場上魚膠堆肉工藝普遍應用在魚膠行業上,通過這種工藝,安南鬥湖膠,北海膠都可以做成湛江赤嘴。說白了魚膠就像一個氣球,要做成什麼形狀都可以,很多人抓住魚鰾這個特點,把魚膠做成湛江赤嘴,價格便宜,大家都想要便宜,這是大部分人過不去的坎。於是養殖赤嘴,非洲赤嘴(白鰵或黑鰵,鴨梨肚),鬥湖開始模仿湛江赤嘴的造型,新手非常容易踩雷。
怎麼辨別假湛江赤嘴?
第一,赤嘴的特徵。
不管什麼赤嘴,一定有兩條法令紋和兩排出水孔,這是赤嘴最明顯的特點,而不是看到形狀像什麼就是什麼。
第二,頭數。
野生湛江赤嘴一般都比較大,一斤10頭算是正湛江赤嘴魚膠比較小,養殖養不了那麼大,養殖追求效率和利益。一條魚養兩三年已經很久了,兩三年後的魚成長的速度減慢,養殖成本增多,養殖戶追求效益不會養太久。所以一般10幾頭以上的"湛江赤嘴"可以判定為養殖赤嘴,也就是假湛江赤嘴。
第三,肉質。
野生湛江赤嘴生長在大海裡,它的肉質很厚實,而養殖的赤嘴一般是圍海養殖,比較淺海或者湖。所以養殖出來的魚膠比較薄,養殖的魚遊動性很低,遊動範圍有限,水壓也比較低。這樣導致養殖魚膠比較薄。
現在很多養殖假湛江赤嘴洗藥,一般新膠都會有一點血絲魚油,一點血絲魚油都沒有甚至顏色有的很黃,不是自然的黃,是沉的色。魚膠正常色是薄的地方淺色,厚的地方深色,而不是整個魚膠一個顏色。
太多養殖假湛江赤嘴,大家多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