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左右,本港海域最常見的大型海洋種-赤嘴鰲魚,在沿海地區認可度是最高的,形似鱸魚,潮汕跟福建一帶稱赤嘴鰲,湛江那邊叫做銀鰲,溫州又稱之為金絲鰲,而在東南亞地區則叫黑鰲,不過怎麼稱呼,其實都是同一款魚,又是五大頂級魚膠之一,五大名膠金錢鰵魚膠、房膠、蜘蛛膠、白花膠和赤嘴鰵魚,都是經過了歲月的洗禮,也是目前市場認可度最高的頂級魚膠,咱們今天說的就是赤嘴。
潮汕地區瀕臨海洋,赤嘴又經常在南澳一帶出沒,本地漁民都可以捕捉到,因知名度高,價格昂貴,所以都是潮汕地區最青昧的滋補佳品,只要有遇到都會留起來給女兒或者媳婦懷孕及做月時用。
赤嘴鰲魚的魚種分別是雙棘原黃姑魚和褐毛鯧,同時在浙江一帶沿著海岸線向南,到福建,粵東及臺灣海峽,然後向西至珠三角地道都是原黃姑魚的活動範圍,湛江赤嘴,陽江,臺山,浙江大耳都是以當時產地命名的,不過因咱們滅絕式的捕魚方法,野生的已經差不多斷子絕孫了,所以我國的沿海漁業資源也枯竭了許多,眾所周知,現在市場上的赤嘴大多都是養殖的了,野生的非常少,就算有也是非常非常的貴,在國家的大力發展下於90年底開啟赤嘴養殖,因此沿海各地的養殖場如雨後春筍一樣,蹭蹭的往上冒。
看到這裡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如果有遇到野生的赤嘴就要快速下手了,如果考慮價格的話養殖的赤嘴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