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鬼子在中國為何見了女人就喊「花姑娘」?原來是這麼回事

2020-12-16 新新歷史

中國的電視劇中題材中最為豐富的就要算是抗日劇了,這其中雖然有一些經典的抗日劇,但是更多的是一些抗日神劇。人們看了這些抗日神劇都紛紛驚呼,當年日本人能夠在這樣的打擊下堅持14年,真是太不容易了!在真實的歷史中,我們在抗戰時所處的環境是十分惡劣的,小鬼在沒佔領一個地方都會進行慘絕人寰的屠殺,那些年輕的女子也都被小鬼子侮辱。

我們在抗日劇中經常能夠看到小鬼子見到中國的女子的時候都會說「花姑娘」,這是為什麼?有人說因為當時中國的姑娘穿的都是一些話的衣服,因此日本鬼子見了中國姑娘叫花姑娘。還有人說是因為中國的姑娘十分漂亮,所以小鬼子才會這樣稱呼,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當然在抗戰勝利之後,花姑娘這個詞逐漸成為了一個漢語詞,用來形容一個女子長得漂亮,那麼當年日本人喊的是什麼意思呢?

當然日本人說這個詞語就要從日語中來看,我們知道日本種很多詞語都是來源於漢語,尤其是在阿肯呢個展期間,日本人為了表示自己侵略中國的正當性,即他們侵略中國是因為他們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因此那個時候日語中漢字出現的頻率十分高,一些日語的新聞中國人即便是沒有學過日語也能看出個大概。

不過日語中有些詞語雖然寫法和中國的漢字一樣,但是其中的意思卻千差萬別。比如娘這個字,在日本是女兒的意思,在日語中新娘被稱為「花嫁」,由此可見日語中這個花也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詞語,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他們就學會了用這種中日結合的詞語稱呼中國的漂亮的姑娘。

不過有專家對於此事還是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花姑娘」這個詞並不是侵華日軍創造的,這個詞語本來就是來源於中國的詞彙。他們考證出來這個詞語曾經出現在清朝末年,那個時候不少地方的人習慣稱呼漂亮的姑娘為「花姑娘」。比如說金庸先生的名著《鹿鼎記》中,韋小寶見到了美女就喊人花姑娘。除此之外,在民國一些其他作家的書籍中也經常出現花姑娘這個詞,因此專家認為這個詞並不是日本人獨創的,而是中國早就流行的一個詞,類似於我們現在稱呼其他女孩「美女」。

當然不管「花姑娘」這個詞到底是日本人發明的,還是中國早就流行,日本人借用的,毫無疑問這個詞語產生的最初都是十分美好的。但是伴隨著那場血腥的戰爭,這個曾經美麗的詞彙變得骯髒,時至今日我們除了能夠在電視劇中聽到這個詞,平常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人再會使用它了。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現如今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讓大家都沒有了吐槽的興趣了,看過抗日劇中必不可少的當然就是漢奸走狗了。
  • 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日本人叫中國女人花姑娘
    但是不知道各位細心地 朋友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或者說是這樣的一個稱呼,那就是小鬼子每次提到中國女人總是會說「花姑娘」似乎成了小鬼子口中的代名詞,但是真正原因是什麼呢,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在抗日戰爭期間,小鬼子的殘暴行徑真是讓人咬牙切齒,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竟讓還大言不慚的提出「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
  • 日本入侵中國,鬼子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原因太羞恥!
    日本入侵中國,鬼子為什麼要稱中國婦女為花姑娘?原因太羞恥!中國人民遭受了日軍十四年來對我們展開的侵華戰爭,我們承受了他們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迫害。而中國的女性總是會遭遇到日軍欺負。在很多講述關於那十多年的戰爭年代的電視、電影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那些日本鬼子叫中國的女性為「花姑娘」,這是為什麼呢?那麼下面跟隨小編去了解那段歷史吧。古時候的人們在遇到漂亮美麗女孩的時候,會稱她們為花姑娘,這就說明了在古時候花姑娘是一個代表美好的詞語。
  • 抗戰時期日本人經常說的「花姑娘」,真實含義竟如此惡毒
    日軍每到一地都要問「花姑娘的有?」進入某村某寨時,見到一個女人都要喊「花姑娘」,追著不放。為什麼日本人都喜歡喊花姑娘,難道「花姑娘」是日本人用來形容漂亮女子的?其實不是,「花姑娘」這個詞在日本人眼中的含義是非常惡毒的。在國人眼中,可能一部人認為花姑娘是指漂亮姑娘,那麼花姑娘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 「花姑娘」究竟是什麼意思?真相太讓人憤怒!
    很多人在這些作品裡產生了對日本鬼子的定時印象,個子矮矮的申請,畏畏縮縮一個個都好像沒有腦子一樣成,而大家對於那些鬼子常說的話更是印象深刻,成為很多人對日語最初的了解。而其中有一個詞花姑娘讓很多國人都以為這就是那些鬼,他們看到漂亮的女孩是對他們的稱謂,而且這個詞還很像那些不懂中國語言的鬼子呢自己編造出來的形容當時長得俊俏的姑娘,甚至這麼多年後看到很多這種題材的作品,我們還會完了的時候用這個詞去形容別人,我們自認為不帶惡意,其實這是很大的誤會!
  •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所謂的花姑娘是什麼意思?知道真相令人憤怒!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抗戰片,可以看到很多日本鬼子進入村子裡找花姑娘的情節。隨著抗日神劇的影響日益擴大,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裡面的東西。筆者曾經一度認為,如果真正的抗日戰爭真的像抗日神劇一樣的話,哪裡需要八年甚至是十四年抗戰,我們幾個月就可以打到日本本土去了,這顯然是神話了抗日戰爭裡面的事情。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不過雖然兩國都在拼命的爆兵,但中國軍隊數量始終維持在400-500萬,巔峰時期也不過540萬,而日本軍隊數量卻高達700多萬,軍隊數量遠遠超過中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只有幾百萬,還沒有7000多萬人口的日本多?第一,中國雖然人口數量多,但幾乎全是樸實的農民。
  • 抗日神劇雷人臺詞遭吐槽:八年抗戰開始了,我爺爺九歲就被鬼子殺了
    其中,「我爺爺九歲的時候就被鬼子殘忍的殺害了」、「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了」」,「我就是要用石頭把日本人的飛機打下來」,「閻王讓你五更死,你活不到三更」等令人哭笑不得的臺詞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被瘋狂轉發,引得網友頻頻吐槽。有網友調侃說,這樣的臺詞生物老師、物理老師看了也會吐血;還有網友調侃:就算是學習不好也不用擔心了,因為長大了你可以去當編劇,而且是抗日神劇。
  • 為何稱「鬼子」為「太君」
    主角隊長是八路軍,配角則是投靠了「鬼子」的叛徒。「鬼子」,是中國人對日本侵略者的通稱。但「鬼子」一詞不能當面使用,當面要像日軍自稱的那樣,稱其為「大日本皇軍」、「皇軍」。不過,中國人在面對日軍,尤其是在指稱個體時,還會使用「太君」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太君」多被用於稱呼侵華日軍,有時亦泛指日本人。
  • 日本鬼子脫口而出的「八嘎呀路」,到底是什麼意思?原來這麼惡毒
    儘管現在的抗戰題材劇泛濫螢屏,但有很多朋友,每當看到是這類節目的時候,直接就會切換。因為此前大家看了太多奇葩的劇情,裡面的小鬼子都是慫包軟蛋,戰鬥力完全不堪一擊,好像他們就是想不開,特意跑到我們國家來找虐似的。
  • 日本人為何稱呼中國女性「花姑娘」?這可不是什麼好詞,太侮辱
    在抗日戰爭劇中,日軍對我國婦女進行無恥的姦淫時,流露出令人噁心的迫不及待的佔有欲和笑容時,通常都會喊一句「花姑娘」。「花姑娘」似乎已經成為了日軍對我國所有女性的稱呼,這個稱呼聽起來其實非常地不雅,也或許是因為我們早已給它蒙上了屈辱的標籤的原因,現在或許會有人用「花姑娘」開玩笑,但是絕不會有人用它來稱呼女生。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其實當今風氣,顯然,黑子太多,負能量太多,能客觀討論這個問題的並不多,其實很多逆向民族主義立場的人,是通過貶低抗戰冷兵器的方式,儘可能的多黑黑能徵善戰的我軍,先排除任何實戰環境地把大刀和步槍加刺刀的差距鼓吹到刀劍和長槍的差距,以此作為支持,再把大量使用抗戰大刀的部隊貶低一番,然後再通過此途徑以全概偏,連少數一些刻苦練兵又善戰的我軍都給予貶低,以達到鼓吹二戰日軍在中國拼刺的目的
  • 八路軍為何不與鬼子面對面廝殺?答案僅1個字,卻不好意思說出口
    八路軍為何不與鬼子面對面廝殺?答案只有1個字,卻不好意思說出口如今關於抗戰的影視劇中,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在跟鬼子作鬥爭,而國民黨軍隊不是不與鬼子正面交鋒,就是轉過頭來禍害共產黨,這就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錯覺。讓我們覺得在抗日戰爭中,共產黨是抗擊鬼子的主力,而國民黨消極抗戰不作為。但事實上呢?
  • 日本人愛說的「花姑娘滴」是一種什麼語言
    那麼,歷史上的日本軍官來到中國之後,都是這樣與漢奸交流的嗎?  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原來,這樣的語言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自1931年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到1945年抗戰結束期間,日本侵佔中國土地,並有大量的日本人湧進中國,這時候日本人就不可避免的要與中國人民,尤其是漢奸們打交道,語音不通自然成為了問題。
  • 泰國人見美女就喊「水晶晶」,見男性則喊「老媽媽」,是啥意思?
    泰國人見美女就喊「水晶晶」,見男性則喊「老媽媽」,是啥意思?世界因為存在差異,所以才顯得有趣!相信很多「浪跡」在網絡上的網友都知道,即使我們足不出門,但是對外國一些新鮮事情,我們依舊可以快速了解。不過,網上衝浪了解其他國家一些有趣的事情,遠不如自己親自到該國旅遊時親眼所見要來得有趣。小編在外旅遊的時候,就曾經因為語言的差異而鬧出不少笑話過,比如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他「泰國」趣事。泰國這個東南亞國家由於景色優美,加上當地物價低,又距離我們國家很近,因此它迅速成為了中國遊客的「香餑餑」。還記得小編第一次到泰國旅遊的時候,在泰國街頭看到什麼美食都想要嘗一口。
  • 抗戰民謠斥日寇暴行:鬼子輪姦孕婦後刺刀剖其腹
    日軍侵佔華豐煤礦時修建的炸藥庫  抗日戰爭時期,祖國各地產生了大量抗戰民謠。特殊的時代背景卻使這些民謠的主題達到了空前統一,那就是痛斥日寇漢奸的暴行、歌頌軍民抗戰的光輝業績。筆者最近通過走訪當時寧陽縣境內一些重大事件發生地的老者,搜集整理了部分頗具特色的抗戰民謠。儘管時過境遷,這些民謠已經很少有人再傳唱,但其中所承載的那段歷史,卻永遠值得每一名華夏兒女銘記。  □周東升  揭露偽頑倒行逆施的  之一:  寧陽不寧,漢奸逞能。晌午來牽牛,傍黑來揩油;鬼子進了村,叫爹又磕頭。換了一身老鼠皮,耀武揚威喊「米西」。
  • 他讓日本人感到敬畏,抗戰時一人擊斃51名鬼子,為避免被俘,將最後...
    今天是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我們在度過周末這個假期的時候,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了避免我們被異族奴役,努力爭取而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飛將軍,在抗戰初期殉國的空軍英烈,他叫做閻海文。
  • 真實的日本鬼子進村是什麼樣的?抗戰老兵說八個字,字字戳心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段屈辱歷史,雖然我們如今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但是我們仍要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當抗日劇層出不窮時,我們發現它們的質量卻沒有提高上去,反而變得越來越娛樂化。 在所有的抗日劇中,鬼子進村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抗日戰爭本身就是一部侵略史,從日本的馬蹄踏上中國土地的那一刻起,中國老百姓就開始受盡日本鬼子的欺凌和侮辱。
  •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歷史照亮人類的明天
    待野村郎起身離開時,一青年提議:「跟著鬼子,防止他胡來!」野村郎溜達一圈,尾隨一名青年女子準備實施姦淫,女子不停地呼喊反抗。一直跟著野村郎的幾名青年都衝了上去。「一個上前攔腰抱住野村郎,另一個迅速操起鬼子打門的榔頭,劈頭照鬼子頭頂打去。鬼子當場死去。」
  • 中國叫侵略者「鬼子」?日本網友搞的「日本鬼子」會顛覆你三觀!
    生長在新社會的我們雖然沒有親歷抗戰,但大家從小就反覆觀看過《地道戰》、《地雷戰》等經典的抗戰電影,再加上老一輩的口口相傳,對日本鬼子這個詞有著近乎天然的熟悉程度。2010年,美劇《太平洋戰爭》播出,國內多個字幕組在製作字幕時,不約而同地將美國稱呼當時日本人的簡寫單詞「Jap」翻譯成「鬼子」或「小日本」,這不是玩梗耍寶,而是強烈的慣性思維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