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面
豆腐面是湖北襄樊地道的傳統小吃,屬於臊子麵的一種,以普通的鹼面為主要原料。襄陽豆腐面的臊子比較講究,裡面有二十多種作料。金燦燦的炸豆腐,配上褐色的大頭菜,合著細長的掛麵,侵在香濃的大骨湯裡,真是讓人聞香止步。做法:肉洗淨切絲或剁末,用生抽料酒澱粉鹽抓勻醃製半小時。豆腐切小塊,包菜撕小片或切絲。海帶泡發切絲。姜切片蔥斜切厚片。炒鍋入油油熱倒入肉絲或肉末滑炒至變色盛出。再加底油,燒熱放入蔥片薑片炒香加入一大勺豆瓣醬炒出紅油倒入豆腐,翻炒至每塊豆腐都裹上紅油倒入海帶絲,倒入老抽上色,加入花椒粉,一點糖。翻炒均勻加入一碗半水。煮開後加入包菜。嘗下湯看看需不需要補鹽。包菜熟了即可關火。澆頭就做好了。湯鍋入水水開煮麵,面煮好後撈出澆上澆頭拌勻即可食用了。我用的電磁爐,所以做澆頭和煮麵不能同時進行。用爐子的朋友們可以在放入包菜後同時開始煮麵。
牛油麵
襄陽牛肉麵(襄樊已恢復原名襄陽)是具有世界聲譽的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牛肉,上等精面,純味中草藥,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湯味香濃。襄陽牛肉麵分為牛肉麵,牛雜麵兩天系列。而襄陽最著名牛肉麵店也即是百年老字號「永合泰」。它以採集骨湯精華,配以獨特調料,運用秘制工藝,湯香撲鼻,飄香數米,讓人聞香止步。永合泰麵湯「紅白兼備」,紅湯味重色濃,白湯淡雅清新,細細品味,香濃而不膩,鮮美不口乾,讓人一嘗傾心。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先來口面,軟的,韌的,夾著脆,帶著辣,喀嚓咯嚓有聲,辣氣從舌根往下,落到心裡,化做暖暖的一團,然後慢慢地漾開,熱氣衝開收縮的毛孔,試探性地流過去,現在可以喝湯了,但要縮了嘴,小心地咪上一口,再小心地吞下,這會兒,暖流更加強勁,它們迅速蔓延,成片的,冷氣有些萎縮,這有點象場戰爭,各自都在搶奪自己的領地,可是目前暖流佔了上風,它摧枯拉朽,乘勝追擊,有點不依不饒,戰爭還在進行,暖空氣,一浪接一浪,終於周身都熱起來了,甚至還有了點小汗,額頭上,背上,細密密的汗珠悄悄滲出來。這時,黃酒也端上來了。襄陽的黃酒和米酒很類似,但是沒有米,乳白色,很濃,有著絲綢的質地,密實,厚道,不是清湯帶水的,初嘗第一口,並沒有多少酒勁,還有一點微甜。這就是襄陽黃酒的好處,你想這面吃到現在,也辣了,也熱了,也痛快了,好,現在就是享受的時候,放緩節奏,慢慢來,歇口氣,是中場休息,讓熱量緩緩釋放,悠然的,品一品,這是曲中的慢板,抒情的一段,有了這一段,這面才有了點不同凡響的地方,才有了可供回味的章節,這吃麵才變成享受。
麻汁面
襄陽人有句名言:"冬至包面夏至涼麵"。"涼麵"也叫"麻汁面",為襄樊人夏季最喜愛的主食,因其製作簡便,吃起來清涼爽口,已成為襄陽的大眾化食品。據傳,唐代民間即食涼麵。杜甫有詩曰:"新面來近市……經齒冷於雪,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涼麵的吃法,《清稗類鈔》中記載:"率為白水所煮,將進面時,即有生疏數小蝶,陳於幾,曰面馬。意為前馬之導也,而和以調料而加於面。"所謂"面馬",也叫"菜馬"。有麻汁、食醋、蒜泥、黃瓜絲、胡蘿蔔菜末、香椿菜末、鹽水等。將煮好的麵條用冷水淘涼後,盛於碗中,澆上菜馬拌勻即成。可根據各人的口味自澆自拌,十分方便。因為襄樊人喜歡吃生蒜,故蒜泥必不可少,再加以食醋,不僅取其味,又可消毒殺菌,實為受大眾歡迎的夏令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