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對於每年的9月來說,各大幼兒園都會迎來短期的一陣陣哭潮,細數日子9月已經走過了近大半時間,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但總有一些從年頭哭到年尾的孩子,那些「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的話,如念咒一樣沒完沒了地出現在耳邊。
小麗的女兒瞳瞳,就是從年頭哭到年尾的那一朵奇葩,前幾天送女兒上學的時候,就恰巧碰到了瞳瞳施展「不想上學」的撒潑勁,為了讓女兒上學小麗是又拉又扯地把女兒帶到學校,而瞳瞳不到學校門口還好些,一抬頭看到學校就哭得更起勁、鬧騰得更厲害,最後還是接待老師抱著近四十多斤的瞳瞳一口氣跑到所處的班級。
看到老師抱著瞳瞳跑向教室,小麗跟所有媽媽一樣趴在學校的圍欄遠遠地看著,直到孩子的哭聲停止才鬆了一口長氣,和小麗交談孩子上學這件事情的時候小麗的聲音近乎哽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的她每天要起早督促瞳瞳洗漱的同時,還要把老二穿戴整齊並抱著一起去送瞳瞳上學,那天已經是瞳瞳上學連續哭鬧的第四天了,有的時候脾氣一上來就忍不住要揍孩子。
昨天(周四)再次遇到瞳瞳時,小丫頭依然是一副不願意上學的樣子,不過沒有了剛開始那幾天的大力掙脫,把幼兒園視為洪水猛獸一般的恐懼。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怎麼辦?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探討,但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哭鬧情況也不同,所以面對愛哭寶寶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
那麼,遇到念咒式地不想上學從年頭哭到年尾孩子,爸媽該如何理智呢?
1、取消孩子一對一的VIP服務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標準的一對一VIP服務,包括孩子上幼兒園回家後也是爺奶餵飯、爸媽伺候,一大家子都心甘情願為孩子一對一服務,在過度的享受裡孩子也習慣了家人的事事代勞,而幼兒園裡的生活事事都需要自己去做,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在如此鮮明的對比下孩子自然是把幼兒園視為洪水猛獸不願意接納了。
所以,遇到念咒式地不想上學、從年頭哭到年尾孩子,爸爸媽媽首先就要取消對孩子的一對一VIP服務,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時,還要孩子明白不可能所有人都圍著自己打轉,自理能力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非常簡單,但是對於那些沒有成年的孩子來說卻比較困難,如果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很多事情都是孩子代勞,那麼孩子就不可能短時間適應幼兒園的獨立生活,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放手、配合幼兒園的自理培養,讓孩子從獨立刷牙、吃飯喝水開始適應自理生活。
2、密切關注孩子的早睡早起習慣
早睡早起是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也是決定一天是否精力充沛的關鍵所在,如果孩子的作息習慣不規律,在家裡面一邊吃、一邊玩玩具看電視,根本就沒有什麼規矩和規律可言,那麼孩子也無法適應幼兒園的規規矩矩生活,甚至還對幼兒園老師充滿敵意吵著鬧著要回家。
良好的作息習慣是保障孩子健康睡眠的基礎,更是適應幼兒園午睡的良好訓練,當孩子每天可以做到按時上下學、規律吃飯睡覺時,孩子的適應能力就會變得很強,雖然幼兒園裡面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玩樂,但是幼兒園裡面的玩耍和家裡面的玩還是有著自由與否的區別,讓孩子通過規律的作息去適應不同的環境也是一種自強適應。
3、如果孩子的自理來不及培養,先教孩子舉手發言
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在孩奴大於獨立培養的養娃理念裡,可以說幾乎所有孩子剛入園都要經歷從眾星捧月到忽略的冷落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討厭上幼兒園、一說起上幼兒園就哭鬧的原因,因為在幼兒園裡沒有那種被時刻呵護的安全感。
如果我們的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來不及去培養自理能力,那麼至少也要先教孩子舉手發言,在要喝水、有尿感便意的時候不要畏縮大大方方地舉手發言,舉手發言訓練我們可以先從口頭囑咐開始、再到實際演練結合,比如在家裡面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發言前要先舉手,在實際演練裡告訴孩子「舉手的目的是為了讓老師更容易發現你,幫你解決難題」。
4、孩子被欺負時不要著急忙慌,弄清楚原因再說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真正地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自己在幼兒園裡獨立生活一天,加入集體生活就避免不了被欺負、或欺負別人的衝突發生,當我們的孩子被欺負或者回家告狀的時候,切記不要著急忙慌弄清楚原因再說,如果孩子嗅到爸爸媽媽緊張的氣氛就會故意誇大其詞,希望在爸爸媽媽呵護的光芒下拾到更多安全感。
對於那些本來社交能力就不太好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帶孩子見見世面,讓孩子在兒童遊樂園和公園等公眾場合多接觸一些陌生人,通過和陌生人之間的肢體和語言互動,達到增強膽量和社交能力的目的。關於社交相處裡家長平時也要跟孩子養成良好的相處模式,比如爸爸不小心把孩子的玩具摔到地上要及時說「對不起」,孩子幫媽媽拿了紙巾也要及時說「謝謝」,早上送孩子離園之後熱情地說「媽媽(寶貝)拜拜」……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一起學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