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勸告:孩子不到這個年齡,家長不要著急教他認字,壞處多

2021-01-13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家長都秉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懷孕期間進行胎教,出生後稍微長大一點就開始上早教班、學五花八門的課程,生怕被別的孩子甩到身後。

現在的孩子普遍識字比較早,以前的孩子玩到7、8歲才開始上學認字,現在孩子3、4歲就開始上幼兒園。長此以往,早早教孩子識字便成了一種社會普遍現象。可這樣做真的對孩子好嗎?

孩子學習識字必須要遵循成長規律,拔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過早認識漢字,固然會在同齡人中佔優勢,但是識字並不像家長想得簡單記憶、反覆練習那麼簡單。

丫丫從3歲開始學識字,用了不到一年就學會了600字,媽媽引以為傲。可自從上了一年級,老師反應丫丫經常上課走神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媽媽也感到困惑,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丫丫如此大的變化呢?

和老師交流後,媽媽發現原來是認字過早惹的禍。丫丫覺得老師教的東西她都已經學得很好了,與其他孩子比也有優勢,所以不認真聽講,甚至不想上學。

由此可見,過早教孩子識字不一定是件好事。老師勸告:孩子不到4歲這個年齡,家長不要著急教他認字,壞處多。

01限制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習是思維在進行無邊界探索的過程,而在認字階段,家長會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漢字上,固化思維,限制孩子感受世界上其他陌生事物。一味強調漢字的重要性,就隔斷了孩子對事物的想像力和感受生活的通道。

02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家長若強迫學習,強塞給孩子知識,只會增加他們的牴觸心理。其實小孩子有天生學習的本能,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家長只需要在孩子提出問題,對文字產生興趣時引導就可以了。

03影響語言功能發展

即便不刻意教孩子說話,他們也會在周圍人身上學習,並不斷嘗試開口說話。這種嘗試越多,孩子的語言功能就越強。過早識字會讓孩子從熱鬧的世界隔絕,限制語言發展。

04對後期學習生涯產生不利

提早接受教育的孩子在小學的前期階段會比其他孩子表現得更優秀,然而到了後期就會出現問題。比如,前期一直處於優勢地位,到了後期猛然接觸新知識,成績下滑,可能會產生厭學和自卑心理。

05違背大腦發展規律

孩子學會識字的前提是,大腦相關區域發育完全。讀出一個字需要視覺區辨認出字形、聽覺區調節出語音。研究表明,4-5歲左右這些相關區域才會開始發育,也就是說,未滿4歲不適合教識字。

家長教孩子認字的初衷是好的,可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不要強迫孩子學習、扼殺天性。每個孩子都有既定的成長規律,教育不應操之過急。儘管每個孩子的「花期」有早有晚,但終會迎來孩子「綻放」的那一天,所以不要拔苗助長。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最好是要提前教孩子認字,但是不要讓孩子厭惡認字因為比認字更重要的是,不要倒了孩子學認字的胃口。老師會在前一天給10個一類字組成的詞組,當成作業回家默寫,第二天老師也會抽空默寫,默寫成績會反饋給家長。因為我家孩子之前沒有認字,所以他經常會出錯2個-5個,他們班四十多個同學,基本上每天都有四十個左右全對,所以我也很著急,但是越急越容易錯。
  • 孩子幾歲認字比較好?寶媽別著急,這個年齡是「識字黃金期」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特別是在教育的問題上,都希望孩子能掌握更多的本領。婷婷孩子上幼兒園小班,這段時間總是有一些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彼此議論著說:班裡某某孩子已經會認字500了,還有更厲害的都認字1000了,換來很多家長羨慕不已的目光。
  • 每個家長都要碰到 學齡前孩子到底要不要教認字?
    小奕解釋得頭頭是道,徐女士又驚又喜,趕緊告訴他,在古代,「妙」字用來形容女孩子長得漂亮,所以是女字旁。後來人們把好的東西都用妙來形容,所以妙在這裡指這個東西好吃。  不刻意教孩子,只是通過字帖、看廣告動畫來認字,徐女士說這一套對她兒子很有效。
  • 教孩子識字越早越好?早於這個數意義不大,把握認字敏感期是關鍵
    其實,孩子在學認字方面是有很大講究的:研究表明:孩子在5-7歲才開始進入認字敏感期,過早認字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優勢不再明顯。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說話和認字也是一樣。所以,了解到這些之後,作為家長就不要太過於著急孩子的成長,否則容易拔苗助長。不過,這也不是說家長什麼都不管了,在5歲之前,對孩子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
  • 四歲幼兒認字3000個,羨慕!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多認字,記憶深
    在和一些家長的接觸中,他們認為孩子在家的時候就要好好玩兒,學習、認字那是幼兒園和學校老師的事,再說年紀還小,用不著那麼著急。還有些家長的看法是,一歲左右的孩子只能是簡單圖片式的記憶,對字的筆畫和結構不會區分,也不會和事物聯繫起來,更不會理解字的意思;他們只會「背字」哪裡會認字呦。即使會認也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又會忘記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 為什麼不要教五歲以下兒童認字?
    為什麼不要教五歲以下孩子認字呢?我們需要了解一點腦科學知識,才能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人類大腦的功能是分區域的。不同區域的大腦皮層有不同的功能,不同模塊之間相互協作。這就像是一個單位,財務部、採購部等分工協作,而辦公室則協調各部門,這樣效率更高!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合適?可不是2歲,家長當心拔苗助長
    她知道淘淘上幼兒園了,就問孩子「老師都教你什麼了?會不會寫12345啊?」孩子回答不會,接著這位媽媽就在地上找了塊石頭寫了數字12345,問淘淘哪個是1哪個是2。淘淘只認識1,其他的都不知道,我解釋道「他們幼兒園還沒有教認字,他還不認識。」這位媽媽有點驚訝,又問道「老師不教,你也不教孩子認字嗎?我家孩子已經能認識十幾個漢字了,我沒事的時候就指著卡片讓她記。」說完,這位媽媽滿臉驕傲。
  • 三歲前千萬不要讓孩子認字?不是認字早晚的問題,是教育方式問題
    小侄子不認識、不會寫「香蕉」和「蘋果」這四個字,我們就要從頭教他寫這四個字,我和弟弟、弟媳輪番上陣,他也寫不好,還哭天抹淚,嚷嚷著不想去上學了。班上認字多的孩子,不但聽課和寫作業無障礙,而且自主閱讀量很大。
  • 「學齡前孩子認字1000+」了解這個秘密,你的孩子也可以
    這一天我回到家中,姥姥一臉的不高興,詢問原因才知道,樓裡比我們大十幾天的木子姐姐已經認識二百多個字了,而我閨女(三歲)還跟個小傻子似的,除了瘋玩什麼也不會。我勸姥姥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不一樣,不要著急,該會的時候自然就會了。
  • 3分鐘認讀50個字,我是這樣給三歲多孩子教認字的
    親親寶貝網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叫壯壯,4個月開始認字,6個月認識1000字,10個月認識2000字,好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有超常本領。《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王恆屹的小朋友,2歲自己看書,3歲認識2000字,6歲認識3000多字,能背580多首詩詞,多次被央視表揚。
  • 家長到底能不能教孩子認字?
    因為每個孩子太不一樣了。比如我好閨蜜家的兒子,對於文字就比較敏感,4歲左右的時候就通過親子閱讀開始自己認識一些常見字。那之後,識字的興趣就越來越濃,主動抓著大人問這個字怎麼讀,那個字怎麼念。那你說,遇到這種情況要不要教?當然可以教呀。因為這是孩子的需要呀。我們父母要學會跟隨孩子的需要。當然,這種主動認字孩子是少數的。
  • 想教娃識字?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問了閨蜜之後,小敏才知道,原來閨蜜的兒子小勇別看年紀小,已經認識三四百個字了,所以現在一般簡單的繪本都能自己看明白,並且學習的興趣特別濃,總是纏著媽媽教他認字。根據專家的建議,在孩子4歲的時候開始教孩子認字是最佳的年齡,如果過早反而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孩子的哪些行為標誌著進入「認字敏感期」了?
  • 父母輕鬆教孩子認字的九種方法
    ,那麼教孩子認字有哪些方法呢?,讓孩子當老師,布娃娃當學生,家長當班長來負責幫助老師教育學生。,銷售產品的標誌上的文字,都讓孩子大聲地念出來,不對的及時糾正,不厭其煩地教給孩子如何念,這樣孩子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
  • 孩子什麼時候學認字?怎麼教才是關鍵!
    因此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媽媽可以帶他多讀繪本,讀一些韻律感強的簡單的兒歌,通過學習看圖和聽說,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養成看書和傾聽的習慣,這是認字的前提和基礎。孩子喜歡閱讀、認字多,當然是好事;如果孩子暫時還沒有表現出對閱讀的興趣,也不用過於著急。家長們在順應孩子個體發展的前提下,可以進行相應的激發和引導。有人說,學齡前孩子還不具備抽象思維,認字只是把文字當做圖形來記憶,意義不大。但是,在孩子的小腦瓜裡,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馬」就像故事書裡草原上奔跑的駿馬;「鳥」就是樹枝上的一隻小鳥。
  • 又一市宣布幼兒園開學,幼小銜接需要注意,教孩子認字和寫字嗎
    妹妹說:終於盼到開學了,因為孩子今年大班面臨著「幼升小」,非常著急。雖然在家老師每天30分鐘的網上視頻直播課,但是孩子的學習效果很差,父母上班,孩子主要有奶奶照看,有時候玩的就錯過了直播課,老師讓寫字的時候,孩子也完成作業了,但是筆順寫錯了,奶奶不知道,也不會給孩子糾正。到底幼兒園孩子要不要認字和寫字啊?
  • 認字越早越好?早於這個年齡段反而傷娃,正合適的年齡卻常被忽視
    識字量量多被稱為神童,可發展卻越來越差最近閨蜜跟我訴說了她的煩惱,閨蜜的寶寶有三歲半了,現在閨蜜非常著急讓寶寶識字,因為閨蜜周圍的朋友都會提前教孩子識字,這樣有利於孩子未來學業的發展。但是我聽到閨蜜這個想法後,立馬制止了她。
  • 孩子三歲還不認字,家長別著急,知道這三個階段比認字更重要
    自從上了幼兒園,鄰居家的孩子總是被媽媽時不時的要和別人比起來。「你家孩子今年多大了?認識幾個字?」想必這是大多數幼兒園家長經常出現的對話其實孩子在三歲的時候不一定要認識很多字,我們重要的是應該培養他的能力,而不是過分要求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標準,今天寶貝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孩子認字的幾個過程。
  • 幼兒園教三歲孩子認字,被媽媽告上法庭,反映的問題很現實
    這個問題也反應了生活中大家比較焦慮的問題,要不要提前教孩子知識,很多寶媽都很迷茫。而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得不提之前發生在美國教育史上的一場經典案例:在1968年的時候,3歲女孩很高興地告訴媽媽老師教他們認識了字母,指著「o」媽媽看。
  • 如果孩子未滿這個歲數,家長最好不要教他識字,弊大於利
    文|秘籍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識字年齡普遍比較早。以前的孩子瘋玩到7、8歲,等到上了一年級才開始識字,但是現在的孩子,有的還在上幼兒園,父母就拿著書本,教孩子這個字念什麼,那個字念什麼,孩子識字年齡提前了。
  • 過早認字破壞孩子想像力?別被忽悠,小學老師都鼓勵孩子早認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廣泛流傳一個說法:過早教孩子認字會讓孩子從圖形認知轉變成符號認知,抹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其實,這個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任何研究結果證明過早識字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但這一偽科學說法卻深深的植入了家長心中,很多家長給孩子花錢報班學習英語、數學思維等等課程,想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卻很少有人花時間、精力去引導孩子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