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入南京,金陵學院女生危機重重,一位美國女士站了出來

2021-01-11 小橋sunny

幾個日本兵闖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強行拖走女學生。周圍的學生和難民們噤若寒蟬,不敢阻止。一個美國女士跑過來,擋住他們的去路,罵他們狗都不如。

幾個日本兵惱羞成怒,用槍刺頂著她,她一步不退。一個日本兵舉起軍刀作勢劈砍,她面不改色。

日本兵懾於這個外國人有紅十字委員的標誌,怕她去大使館告狀,惱恨地走了。

她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教務主任,明妮. 魏特琳。

日軍轟炸南京時,美國大使館最後一次勸魏特琳離開中國,並給魏特琳三個選擇。第一,馬上走。第二,過些日子走。第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走。

魏特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三,她在「無論如何也不離開南京」的證書上籤上姓名。籤完後,她想到一個危險,於是在自己日記裡寫上,「如果我的中國同事認為我的存在威脅到他們,我馬上走。」

日軍三路大軍逼近南京時,魏特琳建議美國大使館設立安全區,「讓無法離開南京的難民有個棲身之地,躲避戰火。」

在她的建議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成為難民收容所。隨後,魏特琳加入了拉貝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

日軍進南京後就變成了禽獸,每天都有成批的日本兵來搶人搶錢抓逃兵。魏特琳女士守在校門口,畜生們就翻牆進。隨時會發生擄掠婦女的事,中央樓、南山公寓、宿舍等地,魏特琳女士像是一個救火員隨時去救人。

日本鬼子進城初期,魏特琳沒吃過一頓整飯,沒睡過一次安生睡,「只要我知道,我看見,絕不讓這幫畜生糟蹋我的姐妹們。」

日本人用槍刺恐嚇她,抽她耳光,她都不在乎,直到把日本兵趕走。她瘋了一樣,救人,救人。

魏特琳的中文名字叫華群,大家稱她華小姐。她的名字在南京城傳開,「女人想活命,想不被日本人糟蹋,找華小姐去。」

這個小地方最多集結了兩萬多難民,所有工作人員每天工作二十小時以上。

日本人的殺戮愈演愈烈,為了保護難民,魏特琳一次次去日本大使館,得到了日本大使館寫的不許日本兵進金陵女大的手令(手令很難阻止日本兵的暴行,起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魏特琳痛恨日本侵略者,一次他看到一個中國小男孩帶著日本太陽旗臂章來給人送飯,她上前對小男孩說:「 「你不用佩戴這個,你是中國人,你的國家並沒有亡。你年紀很輕,你要記著,牢記在心,是哪一年,哪一月佩戴的這個。這個時候,你看見些什麼?孩子你永遠不要忘記!」

相反,一些投靠日本人的漢奸戴太陽旗臂章進學校,魏特琳不準他們進。

恐怖的氣氛和繁重的工作壓垮了魏特琳,「太睏倦了,累得連字都寫不出來。」

1938年,國民政府授予魏特琳外僑最高榮譽:藍、白、紅三色襟綬採玉勳章。

但到了1940年,汪精衛的漢奸政府一上臺,《紫金山晚報》就把金陵婦女遭受侮辱的罪孽栽贓到魏特琳身上。

原來早在日軍南京大屠殺時(1937年),平安夜是一個日軍高級軍事顧問要求在一萬多難民裡挑一百名妓女,並說這樣士兵就不會騷擾良家婦女了。

魏特琳在他們允諾不會抓走良家婦女後,允許他們挑選。最終有二十一名妓女主動站出來,被帶走了。

需要說明的事,日本鬼子當時是在強令找一百名妓女,不是協商,如果拒絕,後果肯定比帶走二十一名妓女恐怖的多。事實上不論哪一種傷害,都不是魏特琳願意接受的。

但那群畜生不如的強盜,他們沒有底線。

至於妓女為什麼自願站出來,當時有個叫喬鴻年的漢奸四處找中國女性做日軍慰安婦,他也去過金陵女大,他經常誘騙婦女們「犧牲小我保護廣大姐妹。」

《紫金山晚報》發表造謠誣陷的文章後,金陵女大的實際負責人丹尼森夫人十分憤怒,不聽魏特琳的一切解釋。

魏特琳被迫遞交了辭職報告,從南京大屠殺結束後,她患上精神抑鬱症,並且越來越嚴重。她背負著冤屈離開中國,去美國治病。

1941年5月14日,魏特琳離開中國一年的日子,她自殺了。臨終遺言是:如果能再生一次,還要為中國人服務,中國是我的家。

中國人恩怨分明,中華民族是個知道感恩的民族,請記住這個名字: 明妮·魏特琳。

不管膚色如何,真心愛這個國家的都是我們的朋友。而以歧視、踐踏的心對這個國家和民眾的,一定是惡人。

以史為鑑,歡迎關注小橋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中,女人的命運有多悽慘?一位美國博士揭露日軍獸行
    一位經歷南京大屠殺的美國博士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揭露了日軍種種獸行。 南京大屠殺中,許多正義和善良的外國人士,為了保護中國人民免遭日軍的暴行,在南京城內成立了25個國際安全區難民營,共拯救了25萬多難民,為多災多難的南京市民們提供了巨大幫助。
  • 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第三站: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1919年,33歲的美國人明妮·魏特琳來到南京,成為學校的一名教師。1937年7月,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南京局勢越來越緊張。11月,選擇留下的魏特琳與國際友人自發組織起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她所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也成為安全區難民所。 古典建築、小橋流水,這份婉約美麗,讓南師大隨園校區贏得了「東方最美校園」的稱號。
  • 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區」 | 第三站: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
    1919年,33歲的美國人明妮·魏特琳來到南京,成為學校的一名教師。1937年7月,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南京局勢越來越緊張。11月,選擇留下的魏特琳與國際友人自發組織起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她所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也成為安全區難民所。   古典建築、小橋流水,這份婉約美麗,讓南師大隨園校區贏得了「東方最美校園」的稱號。
  • 因日軍侵略西遷的金陵女大 校花閨房依然如舊
    它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簡稱「金女大」)。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簡稱「金女院」)即是對她的傳延,南師大隨園校區現有金陵女子大學遺址。1911年,美國教會北美長老會、美以美會、浸禮會等倡議在長江流域創辦一所女子大學,1913年在南京莫愁湖東南繡花巷籌建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正式開學,首任校長德本康。1923年移至隨園。1927年後,校務由美國人轉交中國人。
  • 解讀歷史:日軍入侵南京時,年輕靚麗的金陵十三釵結局如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金陵十三釵》,要是看過的朋友一定是對其中的十三釵印象十分的深刻吧,這些剛開始的時候有些是顧全大局的,有些是十分的自私怕死的,但是幸而她們最後都是為了大義放棄了小我。她們原本是流入世俗的女子,所以她們的這種精神也是十分的感人的。
  • 金陵科技學院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不是一所學校
    本文首先澄明這兩所院校的區別:金陵科技學院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不是一所學校。金陵科技學院是一所獨立的公辦本科學校,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是南京大學申辦的民辦本科獨立學院。金陵科技學院是理工型大學,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是綜合性大學,並且說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將要停辦,轉辦為南京大學的一個分校區。
  • 玉墨:金陵十三釵之一,曾代替學生受日軍侮辱,後來結局怎樣?
    1937年,日軍變本加厲的攻打中國,全面抗戰爆發,日軍對中國展開了大規模的侵犯,所到之處燒殺搶掠,還經常屠殺無辜平民取樂。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在日軍的爪牙之下,他們在南京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這件慘案一直是中國人民心中的痛。近年來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更是讓許多發生於南京大屠殺時期的故事流傳開來,然而這些故事也只不過是日軍犯下滔天大錯中的冰山一角。
  • 她是美國人,墓碑上寫著「金陵永生」,她曾保護了南京上萬婦孺
    接著分享我的暑期南京行,今天要去參觀的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心情的沉重可想而知,但這裡一定是每名遊客旅行計劃的首選之地。這尊名為「家破人亡」的巨型雕像,塑造的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懷抱著死去的幼童,赤足仰面向蒼天,訴說著不堪回首的傷痛、屈辱和苦難,極具視覺衝擊力。等候參觀的長隊慢慢前行,途中有一處募金箱,可以為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捐款,然後領取一束白色的菊花。
  • 金陵十三釵,「代替」女學生被日軍帶走,唯一倖存者結局如何?
    金陵十三釵的歷史故事,講的是金陵十三釵代替女學生被日軍帶走,唯一倖存的玉墨,結局如何?咱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都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但是每一次的大戰似乎都有女人的身影,男人在戰場上拼死搏殺,可是有想過等他們失敗了,身後的家國會如何?
  • 金陵女子大學
    1913年,北長老會、北浸禮會、基督會以及南、北衛理公會各推三名代表組成女子大學校董會,決定將校址設在南京,並且暫時取名為「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同年11月13日,校董會公推北長老會代表勞倫斯·德本康夫人為第一任校長。1914年,教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正式將女子大學定名為「金陵女子大學」,並委派三名女士協助德本康夫人進行建校籌備工作。
  • 《金陵十三釵》中名妓張墨玉,在暴亂南京中結局是怎樣的?
    電影《金陵十三釵》張墨玉劇照在當時南京大屠殺的背景下,妓女這一部分人群根本沒有人會去真正關注她們,歷史的橫幅讓所有的聚焦都集中在抗戰群體和人民百姓身上電影《金陵十三釵》妓女電影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十三名妓女頂替的年少的學生坐上馬車去了日軍會所。
  • 金陵女子學院前,那座女雕像是誰?她救了上萬國人,卻選擇自殺
    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前方,綠茵叢中,一位戴著眼鏡的外籍女子雕像,面容安詳,嘴角掛著和煦的微笑,注視著來往的人群。這座雕像的主人就是魏特琳,一位對中國有大恩的美國傳教士。南京大屠殺期間,她不顧自身安危,堅持留在中國南京,和一二十位外國友人組織「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收容幫扶南京城中來不及撤退的中國人民。在她深愛的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收容有上萬無辜的國人,她對中國人民的恩情,國人永生難忘。
  • 南京淪陷後,她以一己之力護住4000中國婦女,卻因誣陷而自殺身亡
    無數的普通平民在日軍的屠殺下死去,而對於南京城內的女子來說,更是遭遇了慘無人道的折磨。南京城內,任何被日軍抓住的女子,都免不了被強姦的命運,而只有一個地方,是南京城內唯一的安全區,這個地方就是金陵女子學院。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人的存在,她的名字叫明妮·魏特琳。
  • 記錄日軍南京種種暴行 英國記者英文日記首次在渝披露
    77年前的7月7日,抗戰爆發,全國人民奮起抗爭,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日軍所犯的罪行讓人無法忘記——7日,重慶圖書館通過華龍網獨家首次向公眾披露了英國《曼徹斯特導報》記者H.J. Timperley所寫的英文原版圖書《日軍在中國的罪行》,Timperley以日記的形式,客觀、真實地記錄了1937年-1938年日軍在南京所犯的罪行。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怎麼樣?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到底好不好?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怎麼樣?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到底好不好?高考過後就是填報志願,有許多人從重要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還有更多的過來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每個想要報考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同學和家長一定都想要了解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怎麼樣和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好不好就成了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十分關心的問題。
  • 「安全區」並不安全 揭露日軍在安全區的殺戮暴行
    11月29日,周六的上午,寒風瑟瑟,雨花外小3C班的8個8歲孩子捧著白色、黃色的菊花,和現代快報記者一起,走進南京南秀村5號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天文系的院內。這裡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及遇難同胞紀念碑」,是南京20多座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中,唯一一塊立於安全區內的,它有雙重紀念意義:既紀念遇難同胞,又紀念難民收容。
  • 永生金陵|魏特琳與金陵女子大學的故事
    陽光穿透樹葉,清風輕拂起經年塵埃在歷史的光柱中紛揚,一位美國女士與金陵女子大學(後更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以下簡稱「金女大」)的往事記憶慢慢開啟……1.牽手1886年9月27日,明妮·魏特琳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的一戶貧困人家。
  • 真相:金陵十三衩背後的真實故事
    幾天後,魏特琳覺得這面美國國旗太小,又讓工人買布製作了一幅10米長的美國國旗。 美國國旗顯然不能抵擋炸彈。南京遭遇了長達4個月的瘋狂轟炸,魏特琳曾在日記中描述被轟炸後的南京:儘管中央醫院和衛生署屋頂漆了一個很大的紅十字標誌,但仍有16枚炸彈被故意地投在院落裡……學院網球場東面禮堂的西牆倒塌,所有的窗戶都破碎了。其餘有軍事、政治意義的轟炸目標更不待言。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3000冊悉數捐於南京大學,大大推動了南京大學的侵華日軍暴行研究。 關鍵詞:郭俊鉌;南京大學;日軍;侵華 2007年11月6日,91歲高齡的郭俊鉌先生給遠在美國洛杉磯經營長青書局多年的劉冰先生的信中這樣寫道: 冰叔尊前: 上周拜謁,欣聆教誨,至感愉快。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停辦,國內獨立學院轉設看供需
    這不,位於江蘇省的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在近日聲明停止辦學。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停止辦學,多少讓人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在去年,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要搬遷到蘇州南大新校區的新聞引發關注,誰知道這個獨立學院的命運是停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