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也知道,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王朝的戰爭中度過,而大中華差不多就是農墾大國,以農民為主,而農民保持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出晚歸,早飯吃完,待勞作完成回家就是晚餐。
所以,在較為安穩的時期,大多數老百姓保持的都是一日兩餐的習慣。
我們現在每天吃三頓飯並不是因為身體像需要定期加油似的必須吃三頓,而是因為我們的飲食習慣,其實世界有些地方的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甚至吃一頓飯。
從遠古到近代,大多數地區的普通人是只吃一頓飯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怕麻煩,而是因為食物缺乏。進入工業革命之後,食品供應開始豐富起來,人們才每天多吃幾頓。
每天只吃一頓飯,能夠攝入到保證身體不至於被餓死的營養,但是長期如此,必然導致營養不良,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