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雙重人格:以客觀多元視角,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海瑞形象!

2020-12-16 青樓大茶壺

歷史是很有趣的,有時如煌煌大日,照射著文明的道路;有時又如細細月光,偶爾也光顧細小的溝渠。今天我們就從獨特的角度,來品品歷史中有趣的人物形象。

談到明朝,有一個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海瑞。有人認為他是個正直的人,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個迂腐的人。對於歷史人物評價,理應辯證歷史唯物主義,切勿一邊倒趨勢!此舉本文藉以時代及個人矛盾雙重為背景,以客觀多元視角,為您還原海瑞在歷史中「真實」的人物形象!

一、正直但缺乏公正

談到海瑞,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清正廉明。海瑞之所以出名,最大的原因也就是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敢於直言,被稱為「海青天」。從以下兩個故事你可以知道他有多敢說了。

話說出時出任總督兼負防禦倭寇職責的胡宗憲,可以說是位高權重,炙手可熱了吧。他的兒子,一個典型的衙內,妥妥的官二代,仗著父親的威勢招搖過境,威風無二。一次他路過海瑞治理的淳安縣,對驛站的款待不滿,百般挑剔,並且凌辱驛丞。要是別人只能夾著尾巴,忍一忍,只要這位祖宗高興就趕緊送他走人了。可是時任淳安縣令的海瑞偏不,他把這位公子哥抓了,並且沒收了他大量的現銀。並且聲稱這位公子必然是假冒的,因為總督大人德高望重,不可能教子無方,也不可以搜刮這麼多金銀。正直而不迂腐,這句評價不為過吧。

還有一個故事!

1560年,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負責清理鹽法,南北各省的食鹽徵收買賣都歸他節制。這位可是代表皇帝的,地方官自然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怠慢之處。當然欽差大人本人當然也要做做樣子,自稱我這個人很儉樸的,你們不要鋪張浪費搞歡迎了。當然了,以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朝廷的腐敗,這句話眾人只能呵呵了,該辦的還是要辦,且要辦的出彩,否則怎麼體現出對這麼欽差大臣的敬畏呢。但是海瑞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相信了這樣的官話,還給這位欽差大臣上了一個稟帖,說十分同意欽差大人的做法,並且在其中痛斥這種大吃大喝之風,認為像那些阿諛奉承的地方官其實是在害大人您哪,您要是接受了些款待,必然無法做到公事公辦,不能完成皇上的委託了。據說,這位欽差大人接到這個稟帖之後,沒敢進入淳安,繞道走了。惹不起,我躲的起吧。

但是正直不代表公正。 我們說正直是說一個人的為人處事不偏私,不為己,與公正還是有些許區別的,公正是代表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但是海瑞的斷案似乎並沒有完全做到公正。他的標準是:在訴訟中如果存在疑慮,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之人,寧願冤屈刁頑之人;如果案件紛爭在產業,那與其冤屈小民,寧願冤屈鄉宦地主,以拯救弊端;如果案件紛爭在禮儀言貌上,那與其冤屈鄉宦,寧願冤屈小民,以保持貴賤之體也。有所屈,就是不公正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呢?

其實不難理解,海瑞是一個傳統社會培養出來的文官,必然會受當時的社會所限制,他是儒家培養出來的士人,深受四書五經的浸染,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而明朝的法律法規也多有罅漏之處,但是有的地方不能因為條文的缺漏含糊就加以忽略。因比如在農村裡,兩兄弟隔年輪流使用一個養魚池,或者水溝上一塊用以過路的石板,都可能成為涉訟的內容,如此等等的細節,法律如果以保護人權和產權作為基礎,必定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不僅不是一人之所以能勝任,也不是收入有限的地方政府所能勝任,於是道德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但是道德的本質是一個抽象的,沒有確切的標準,故而很多細節只能歸之以常理或者成例。所以個人道德之長不能補救制度之短,這是制度僵化的悲劇。

二、節儉但缺乏效率

海瑞的節儉也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節儉,甚至已到了嚴苛的地步!

在他個人的生活上,他是絕對的儉樸。在他的信念中,如果政府發現官吏的薪水微薄到吃不飽飯,那也應該毫無怨言地接受。在其他官員上下其手地增加自己的額外收入時,他依然堅持,並要求自己的下屬和上司也要效仿。他最後官司至二品,死時僅留下二十兩白銀,連喪葬費都不夠。

在工作中亦是如此。在他被任命為南直隸巡撫時,他就頒布了他的「督撫條約」三十六款。我們可以簡單來看看這個條款:巡撫出巡,各地不得出城迎接;巡撫逗留期間,地方官供給的夥食標準為每天紋銀二錢至三錢,不得供應黃酒;境內的公文一律使用廉價紙張;過去的公文空白一律廢止;境內若干奢侈品要停止製造,包括紡織品,頭飾,紙張,甜食等。他的過度節儉甚至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人的基本需求,固然是給他贏得了無量的聲望,獲得了無數人的標榜。但是人們卻無法推於己身,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所以他的所作所為無法被他的同僚所接受,這也是他在官場中屢受排擠的最大原因。

這種極端的廉潔使他不相信人有陰陽之分,認為人非善即惡,以至於置效率、經濟於不顧。我相信這是出於他的天性,而不是出於虛偽。因為有一次他替母親做壽時,僅僅多買了兩斤豬肉。而他的母親在海瑞三歲時就失了丈夫,忍受著極大的困難把他他拉扯大,她既是他的撫養者,又是他的啟蒙者。所以海瑞對於他的母親極為敬重,是典型的孝子。但是對於自己敬重的母親,她的大壽也只是多買了兩斤豬肉,這不可能出於作偽。這種近乎極端的節儉對於社會是促進還是阻礙呢?我個人認為阻礙多於促進的。他這是以個人的力量,只憑以不怕死的諍諫得來的聲名作為資本,而與整個社會的慣性做對抗,反而會阻礙社會的前進。

三、「志大」但「才疏」

海瑞是一個極具政治抱負的人,他是倫理道德的堅決信奉者和實行者,對國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隆慶皇帝登基時,海瑞由於聲望甚重,被朝廷看重,先後任尚寶司丞,大理寺右寺丞,左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四品。這對於其他人來說絕對是殊榮了,絕對是光宗耀祖了。但是卻不能令海瑞滿意。因為這些都是閒職,既無財政之責,又用不著下左右全局的決心,自然不能令懷有一腔抱負的海瑞滿意了。但是關於他的任命,文淵閣大學士和史部尚書早就定好了一個準則:清貴但不能有實職。原因還是因為他那古怪的性格,他那極端的廉潔,極端的誠實,極端的吹毛求疵,使他不能和下屬及上司友好相處,他性格又不可能退讓,於是才有了這樣的安排,當然這安排不會令海瑞滿意了。

於是1569年,海瑞在自察的奏摺中如是說:陛下既然赦免了我的死罪,又對我破格提拔,我應該肝腦塗地以報陛下之恩,但是我才疏學淺,以至現在的職務只是專門查看呈奏給陛下的文書,就這樣,我還不稱職,有負陛下之託,陛下不如把我革職了算了。看來海瑞並不是一個完全不懂陰陽之道的人,他這封奏疏,表面上是求罷免,實際上是對於管理人事官員的要挾:如果你們真的敢罷黜我這樣一個有聲望的諍臣忠臣,你們必然不容於世人,如果不敢,請給我一個實職。

終於,他得償所願,後被任命為南直隸巡撫,駐紮蘇州。但是結局並沒有他想像中的美好。後來他屢遭彈劾,後來又整治社會流行的高利貸不利,被人反攻「志大才疏」,揮霍掉了他一直以來積攢的名聲,自己也只能憤然辭職,徒留一句「舉朝這士,皆婦人也」。

其實他的悲劇在於他沒有意識到當時的社會環境已經和朱元璋在位時大不一樣了,民間放貸已成炎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民間放貸的處理方式,不僅觸動了老百姓的利益,觸動了地主的利益,更是動搖了文官集團的利益,動搖了文官集團統治這個帝國的基礎。他以一人對抗一國,註定不會成功。

四、忠孝但並不是一個好丈夫

論及忠孝,他絕對是一個標杆。但是他的家庭並不美滿的,甚至可以用不幸來形容。

海瑞曾結過三次婚,又有兩個小妾。他的和一位夫人在生了兩處女兒後,被婆婆以傳宗接代為由不滿,後被休離。第二位夫人剛剛結婚一月,也由於同樣與婆婆不和而被逐出家門,第三位夫人在極為可疑的情況下由不原因死去。他的幾個兒子也全部不幸夭折。這對於海瑞來說不可不謂巨大的打擊。但是為什麼他的夫人會接二連三的離去呢?有史學家猜測,極有可能是海瑞的母親海太夫人的緣故。

海太夫從在海瑞三歲就守了寡,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兒子拉扯大,又教育培養出了一個傑出的朝廷命官,是她塑造了海瑞的剛毅正直,但是同時也是造成家庭悲劇的重要因素。她的過於強勢,使得其他女人不能插足於她與她兒子之間;她不懂得放手,使得她的兒子不能在生命的後半段接納另外的女人。海瑞的母親八十壽時,皇帝只給了她四品夫人的頭銜,而始終沒有給他應得的節婦的殊榮,不是沒有原因的,可能是當時的風評的確不是捕風捉影。

但是海瑞做為一個兒子,一個孝順的兒子,不可能違逆自己的母親的,所以他的夫人就被犧牲掉了,所以嫁海瑞的確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總結:

海瑞其實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所要的就是社會回復到他想要的簡單樸實的狀態。但是社會的發展不可能開倒車,於是海瑞身上所體現的矛盾就是社會對於海瑞的強制改變。海瑞不惜以一個人的力量去對抗社會,從某種程度上說,又是一個孤膽英雄,一個被當時的體制所摧毀的英雄。

參考文獻:

《明實錄》

《海瑞集》

《萬曆十五年》

相關焦點

  • 12星座讓人看不透的雙重人格,原來你也有這樣的矛盾性格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雙重人格,明明心想有一個想法,但身體就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另一種方法,這樣的矛盾性格,有時候連自己都摸不透!一起來看看12星座,分別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雙重性格吧!
  • 海瑞的明朝第一疏:海瑞罵人巔峰時刻,腦袋兩次險些搬家
    嘉靖皇帝劇照海瑞是大筆一揮,3000字的罵人不帶髒字的奏書寫好了,這份奏書在歷史上被稱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名叫《治安疏》。徐階畫像徐階對嘉靖皇帝說;"皇上上了海瑞的當了,海瑞明知會觸怒皇上,還敢如此大逆不道,皇上想想他是不是用心歹毒,他激怒你後,就是盼著你殺了他,再然後呢?
  • 雙重人格的基本表現
    具有「雙重人格」的人,往往會表現出程度不同的失常行為。在日常生活裡,一些人的「雙重人格」有兩個主要的表現特徵:①一個人在他的一生當中,有時會和過去判若兩人,完全變了。②把過去的事情全部忘得一乾二淨。原因有病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而更多的是屬於心理因素。在社會上,除雙重人格以外,還會有三重人格、四重人格,以至更多的人格同時共存的現象,不過這樣的人不多見。
  • 歷史上的海瑞善於直言,他最後是什麼結局?
    作為社會管理環節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官吏在歷史上的作用實在太大了。然而,人吃五穀、生百病,都是一枚肉身,不可能完美無缺。老百姓評價皇帝,有明、昏、暴之說。老百姓評價各級官吏,當然也會根據每個人的表現、作為、成就,區分出清、廉、貪等等。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文/遼寧省作協名譽主席  王充閭  參見前文丨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上):文學裡的唐三藏  叄  回過頭來,再說《西遊記》。大約從南宋年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經過金代院本《唐三藏》《蟠桃會》,元人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等,踵事增華,敷陳演繹,唐僧玄奘就已脫離了原型;再經過明代正德、萬曆年間的著名小說家吳承恩,在這些話本、戲曲、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發揮高超的想像力,進行艱苦卓絕的藝術再創造,最後完成了文學名著《西遊記》的創作。就是說,小說中的唐僧玄奘形象,並非歷史的真實。
  • 雙重人格的三大星座,可怕or可愛?
    雙重人格的三大星座,可怕or可愛?
  • 三水國學│海瑞是個什麼人?
    俸祿微薄,一定程度上促使當時的官員貪汙成風,但海瑞始終自給自足,節衣縮食,就連母親大壽時切了兩斤豬肉都成為了一樁官場八卦。海瑞清名遠播且字字珠璣,嘉靖雖然又氣又羞也只能將他暫時關押別無處置,直到十個月後嘉靖皇帝朱厚熜駕崩才給放出來。海瑞做官更是不近人情,任上時曾經規定境內的男子必須儘快結婚,寡婦若不肯一生守節就立刻改嫁。
  • 注意,擁有這10對矛盾人格的人最有創造性
    兩者都改變了繪畫領域,雖然他們的人格沒有什麼相似之處。那麼,富有創造力的人是不是沒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呢?如果必須用一個詞來將他們的人格與其他人的人格區分開,那這個詞就是「複雜」。我的意思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思想與行為傾向,在大多數人身上是分離的。他們包含著相互矛盾的兩種極端性格,每個人都不是「單面的」,而是「多面的」。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代宗師葉問
    不過,這些都是藝術加工後的形象,與歷史上真正的葉問相去甚遠,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葉問,了解他的人和他的事。 葉問(1893年10月——1972年12月),原名是葉繼問 ,廣東南海縣桑園人。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武術家和愛國者,還是「詠春拳」的集大成者和發揚光大者。
  • 刑事訴訟中的法律真實與客觀真實
    (一)人權保障對客觀真實的挑戰  中外歷史上一度將查明事實真相作為刑事訴訟的唯一目的,為此而不擇手段,古代種種令人髮指的酷刑,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樣的訴訟理念下產生發展起來的。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尤其是人權觀念的出現,加大了人們對追求事實真相合理性的思考,認識到刑事訴訟活動應該與其所處的時代精神,社會條件相適應。
  • 多重視角還原英雄人物《故事裡的中國》用真實細節致敬時代
    網友在心疼鍾南山院士的同時,也被他和妻子的愛情故事所打動,留言稱:「認真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並不是只在醫學上,這應該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舞臺刻畫真實細節 助力情感升華打動人心的往往是細節,《故事裡的中國》的主創團隊深知這一點,在內容創作上極為注重細節、情感的真實還原。
  • 有兩副面孔,雙重人格的4個星座
    但這四個星座的人有兩副面孔,或者說有雙重人格,他們心裡想的不一定是臉上表現出來的,甚至他們隱藏真實的自己,讓你根本不知道哪樣的他們是真正的他們。1,水瓶座:擅長隱藏自己水瓶座的人看似有時候天馬行空的亂想,但他們很清楚什麼叫做現實,他們很實際,不管做什麼都會考慮現實因素,只不過他們很擅長用不著邊際的想法來隱藏真實的自己,估計很少有人會覺得他們有兩副面孔吧,但他們的確有兩副面孔,有雙重人格,也許都是真實的他們,也許都不是,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時候在想什麼。
  • 你是雙重人格?或者只是帶著「人格面具」?
    今天要談到的「雙重人格」以及「多重人格」便是其中的一個,並且常與影視作品中的「雙面人/多面人」畫上等號。  那怎樣的狀態才叫真正意義上的雙重人格與多重人格呢從變態心理學上看,雙重/多重人格首先屬於心理症狀中自我意識障礙類的一種,指的是同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或多種人格身份,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比如一個人以A的身份存在,卻用B的言語習慣在表達,或許還常常做著C慣用的肢體動作……關鍵詞是「喪失自我統一感」;同時它也屬於輕性心理疾病中癔症的一種——癔症性身份識別障礙(CCMD-3中的叫法)。
  • 電影《不要回頭》:蘇菲·瑪索演繹「雙重人格」
    ,渲染出一個人格分裂的精神世界。《不要回頭》講述了女主角人格分裂的故事。兩位完全不同面孔的女性,法國人珍妮(蘇菲·瑪索飾)義大利人瑪麗娜(莫妮卡·貝魯奇飾),她們的人格卻藏在了一個人的身體裡。導演在影片中,引用了「心理重現」的方式,將主觀與客觀混淆,真實與錯覺並立,靈魂與肉體重合又分離。運用電腦特效,模擬出蘇菲·瑪索逐步變化成莫妮卡·貝魯奇的每一個階段。
  • 第五人格:玩家繪畫的女巫「畫中女郎」形象!超高還原恐怖元素!
    在第五人格遊戲中之前網易推出過一款關於監管者女巫的奇珍級別的高級紫皮時裝「畫中女郎」,不過因為該時裝的形象設計上由於太過恐怖而被眾多玩家紛紛舉報,之後關於這件時裝網易也只能選擇匆匆下降來試圖平息玩家的舉報措施。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歷史正劇,各有各的精彩,錯過是你的損失!
    《大明王朝1566》以明朝嘉靖45年間為歷史背景,用濃墨重彩的筆墨刻畫了嘉靖、海瑞、嚴嵩等一批觀眾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形象。該劇所揭示的社會問題與矛盾——貧富對立以及清官與貪官的傳統議題,直逼現今社會,引發了人們對現今社會矛盾進行的深度思考。尤其是劇集塑造的嘉靖和海瑞,一個是權力頂端的嘉靖,至陰至柔之君;一個是權力底部的是海瑞,至陽至剛之臣。
  • 雙重人格測試
    雙重人格指一個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不同的人格。就好比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些事而感到特別的糾結,而糾結的原因則是心裡有兩種想法,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其實每個人都具備著雙重人格,只是要分輕微和嚴重。那麼,你的雙重人格是輕微還是嚴重呢?下面的人格測試為你解答,一起來測測看吧。測試結果在最後~請耐心做測試哦~
  • 《飄》:第三人稱下的「第一視角」,處處表露出截然相反的矛盾
    其實,這樣的一個形象與當時其他的文學作品也是迥異的,他沒有一個分明的特徵可以讓讀者去明確認知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成為了白瑞德最大的特徵。這說明,人性是複雜的,是善變的,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理解的。任何試圖去分析、理順人性的努力都是徒勞的。而這卻是讓人感同身受的真實生活。
  • 人格傾向測評:nico人格傾向測評、人格傾向測評免費版對比、人格傾向測評 SM、真實人格測試!
    讓人捧腹不禁的同時,也對「饞嘴美女」的反差萌形象難以忘懷。人設經營得好,自然贏得觀眾們的追捧。「賣人設」並非是貶義,它無非是一種生存之道,是一個人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預期。即使你不是明星,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套了個人設,只不過自己並未察覺到。而一旦人設崩塌,就會出現自我在他人眼裡前後割裂的形象反差。
  • 臺媒:李登輝具有「雙重人格」取向
    臺灣《中國時報》8月1日刊登題為《李登輝的雙重人格》的文章,作者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曹俊漢。文章內容摘編如下:7月3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消息傳來,反應顯然是正反兩極,各有不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