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和美國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測試

2020-12-13 芥末堆看教育

1.英格蘭和美國的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測試

據BBC報導,英格蘭和美國將不會採取新的PISA測試來評估青少年對其他文化的尊重、挑戰極端主義和識別虛假信息的能力。

作為PISA的一部分,「全球勝任力」測試將於2018年與數學、閱讀和科學測試一起進行。然而英格蘭,美國,德國,法國,丹麥,荷蘭,芬蘭和愛爾蘭等一些西方國家和地區已決定不參加全球勝任力測試,但其他核心學科測試仍會進行。蘇格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將會在今年正式啟動全球勝任力測試。

全球勝任力的概念旨在測試年輕人如何與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一起工作。測試青少年的包容度、文化意識和區分可靠信息來源、辨認虛假信息的能力。世界經合組織(OECD)教育部總監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表示,教育系統的成功不應僅由考試來衡量,還應更多關注教育的價值。施萊歇爾先生表示,有些國家不願在這些方面進行比較,對於從討論學生信念轉變為測試得出「硬數據」也曾有猶豫。但若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就得看清真相。這個測試將揭示那些只是對寬容和包容的理念口頭上說說的國家。「學生實際上在想什麼?學生究竟知道些什麼?」這就是PISA的目標,認清現實世界,而不是花言巧語的理論世界。

英格蘭教育部稱,PISA提供的關於學校的信息有價值意義,所以英格蘭學校將繼續進行其他核心學科的測試和排名。對於新測試,他們稱,正如80個國家中已有超過一半的國家在進行PISA測試,新的全球勝任力測試並不會給學校帶來「額外的負擔」(然而英格蘭不會參加新測試)。一名教育部發言人稱:「所有學校都已被要求教導學生相互尊重並包容不同的信念和信仰。」但蘇格蘭政府發言人表示仍需要這個測試來幫助年輕人「在當今世界蓬勃發展」,支持年輕人成為負責人的全球公民,能夠參與地方、地區乃至全球的決策和辯論。

經合組織(OECD)表示,參與國家仍有可能發生變化。目前將有28個國家進行全球勝任力最初的排名。另有24個國家將收集相關數據,但學生不參加該測試。

#英格蘭為什麼不參加全球勝任力測試?#

來源:BBC News譯者:XYZ

2. edX正秘而不宣地制定「微學士」計劃

edX執行長Anant Agarwal(圖片來源:EdSurge)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創立的非盈利性在線教育集團edX正在悄無聲息地制定「微學士」學位規劃,旨在將本科生的學歷證書分解成類似樂高積木式的組成模塊。

去年十二月,edX贏得魯米娜基金會(Lumina Foundation)的贈款70萬美元,用於支持「微學士」項目以及與該組織合作的大學夥伴。edX的官員婉拒談論該項目,僅說目前處於早期階段。 然而,上個月,美國教育部主辦的高等教育創新峰會上, edX執行長Anant Agarwal將該項目列為集團長期願景的一部分,該長期願景始於其「微碩士」計劃。而且,該組織還提出文案,把「微學士」一詞也劃入重點。

Agarwal在會議上表示:「五至十年以後的教育,將模塊化、全方位,並將實現終身學習。」 學習過程模塊化可以創造新效率,新規模以及模塊分類。全渠道意味著提供在線課程或面授課程。Agarwal在活動中表示,edX及其合作大學已經共同開發了45門微碩士學位課程,這些低成本在線課程涵蓋了典型碩士課程中25-50%的內容。 微碩士課程沒有入學要求,在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利用這一成功學習經歷獲得入學資格,以便進入學院完整地攻讀完碩士學位。該概念意指「可堆疊」的證書。

他們將在未來的一至兩年內啟動微學士計劃,並對學士學位完成相同的模塊化工作。2015年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一起推出的全球新生學院(Global Freshman Academy)是微學士的前身。(全球新生學院為學生提供大學一年級在線課程,其費用遠低於傳統教學方式)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EdPlus副總裁兼首席設計官Sean Hobson提到,成千上萬的學生對該項目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學生中很少有人按照預期完成了全套課程後進入傳統課程。儘管如此,此項目進展順利,且仍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推行「開放式課件」的努力嘗試之一。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卻沒有計劃創建「微學士」。目前尚不清楚edX的新證書計劃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正推行的項目的區別。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學習副院長Sanjay Sarma也表示,雖然他的機構沒有從事微學士學位項目,但他認為此概念是微碩士(micromasters)(MIT參與其中)的自然延展。該項目對於那些不能上大學的人來說更加重要,但MIT並未繼續推行此項目。

微學士與兩年制副學士學位(幾乎是個半學士學位)有何不同? Sarma指出,微碩士和微學士基於的深層理念都是「把可在線完成的學習資源,網絡化。」換言之,該想法的絕妙之處體現在提供一個低成本、低風險的途徑,即使不能到校園的學生也可以接受本科教育。

通過在線方式幫助不能獲得學習輔助的學生,並不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密西根大學教育公共政策和經濟學教授Susan Dynarski上周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批評一些大學提供在線的「學分恢復計劃」,幫助入大學必要條件不足的學生。她表示,在線課程表現良好的學生在隨後的學業筆試中表現不佳。她論證指出:「對於高級學習者來說,在線課堂是一個極好的選擇,但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需要有老師指導的課堂。」然而,Susan Dynarski讚揚了麻省理工大學微碩士的做法,指出:「學生必須首先證明他們可以堅持不懈地在網上課堂學習。然後才能允許他們接受嚴格的面授碩士課程。」

#「微學士」還有一段路要走#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相關焦點

  • 【芥末翻·VIEW】英格蘭和美國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
    【芥末翻·VIEW】英格蘭和美國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測試 作者:爾瑞 發布時間:
  • 熬一碗全球勝任力的「四物湯」
    作為人才培養的主場,今天的學校不妨熬一碗全球勝任力「四物湯」,思考如何回應時代的召喚,升級願景、使命與文化,在課程中融入全球勝任力,打造全球化課堂,幫助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1 全球勝任力應進入辦學願景一所學校的願景,是師生心中的遠大理想和追求。
  • 胡敏:未來已來,你是否具備了「全球勝任力」
    什麼是"全球勝任力"?首先,胡敏教授從"全球勝任力"的四個維度為大家進行了解釋,"全球勝任力,即對地區、全球和跨文化議題的分析能力;對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觀的理解和欣賞能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的能力,以及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的能力。"
  • 豆腐不是奶酪——疫情下的全球勝任力及數字勝任力
    今天就借這個題目談談「疫情下的全球勝任力和數字勝任力」。1. 趙勇教授談《豆腐不是奶酪》《豆腐不是奶酪》是美國堪薩斯大學趙勇教授於4月16日的發表在個人博客(http://zhaolearning.com)的一篇文章。
  • | 勝任力測試
    為了找到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特質,國內外進行了各種研究來建立諮詢師的勝任力模型,幫助諮詢師更清晰地理解和判斷職業上未來的提升方向。勝任力特質研究的開創者McClelland指出:除了智力、知識、技能之外,一些內在的因素如「成就導向」、「人際理解力」、「靈活性」等對個體工作績效的高低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融入全球勝任力,打造全球化課堂 江幹區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
    南小教師現場參與研修,江幹區16所學校的「種子教師」、泛長三角國際理解教育聯盟20餘所項目學校師生代表線上參加觀摩,其中湖北恩施市逸夫小學全校80餘名教師集體參加。  全球勝任力的時代背景。黃教授通過對美國、日本、中國全球勝任力相關介紹,展現了近年來全球勝任力教育的現狀和思潮。
  • 地平線暑訓|知識、價值觀、態度和技能——全球勝任力的培養
    ,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章霽以「全球勝任力的培養」為主題與訓練營學員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互動。講座中,章老師從全球勝任力的概念入手,講解了全球勝任力的基本內涵。她重點闡述了全球勝任力認知(cognitive)、人際(interpersonal)與個人(intrapersonal)三個層面的六大核心素養:世界文化與全球議題、道德與責任、自覺與自信、溝通與協作、開放與尊重、語言。每一個角度都對在座的學員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戰和要求。
  • 中黃總校長支招,世界暢談的「全球勝任力」 該如何培養?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今年10月22日舉行的AFS全球會議上發布了PISA2018全球勝任力評估報告,並將其納入2018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關於如何培養學生全球勝任力成為全球教育界人士關注的熱門話題。
  • 【聚焦2020計劃】全球勝任力中心:小樓裡的大千世界
    ,服務於學校的全球戰略。所謂全球勝任力,即在國際與多元文化環境中有效學習、工作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具體而言,包括世界知識與全球議題、語言、開放與尊重、溝通與協作、自覺與自信、道德與責任等六大核心素養。自成立以來,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以學生全球勝任力培養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育人實效為目標,持續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的全球勝任力輔導支持體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培養全球勝任力,優加青少推出APPB學習法
    2017年12月12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與哈佛大學零點項目共同發布了《PISA全球勝任力框架》;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首次對全球勝任力進行評估。具有全球勝任力的青少年,會主動認識與探索世界,識別與欣賞不同觀點,與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思想,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負責任的行動。在對全球勝任力理論、核心素養框架和教育模式等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教育特色與實踐,我們建構了「優加全球勝任力模型」。
  • PISA全球勝任能力評估報告出爐,有何新啟示?
    在10月22日舉行的AFS全球會議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PISA2018全球勝任力評估報告。這是PISA首次將全球勝任力(global competency)納入評估。往年的測試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PISA 2018新增全球勝任力評估項目。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解讀PISA2018全球勝任力報告什麼是全球勝任力?為何它如此重要?評估結果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發現?一起跟隨小編往下看吧——今天的學生生活在一個複雜多元、相互關聯且快速變化的世界中。
  • 優加青少英語推出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7個城市將率先推出
    圍繞該教材,優加青少英語將開展浸潤式全英文國際學校課堂,以英語為工具帶來多學科學習體驗,開展跨文化交流,引導英語教育由關注應試、單純技能學習,向注重培養青少年核心素養、全球勝任力等方向轉變。  優加青少英語是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旗下青少品牌,專注6-16歲青少年全球勝任力的培養。
  • 提升全球勝任力 做跨文化傳播使者
    提升全球勝任力 做跨文化傳播使者清華大學師生赴阿聯開展實踐調研清華新聞網1月23日電 (通訊員 景嘉伊)1月10-19日,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張莉帶領下,來自土水學院、經管學院、公管學院、人文學院、教研院和新聞學院等
  • 密涅瓦大學 由世界來培育全球勝任力
    因囿於體制的軌道,尼爾森2013年7月攜手美國凱克研究生院共同兌現這份藍圖。翌年,以凱克研究生院二級學院的名義,密涅瓦獲頒學位授予權,並於同年面向全球年滿16周歲青少年招生。密涅瓦大學學子將成長為領導者、創新者、視野開闊的思想者、世界公民。在調查訪談美國頂尖企業和聯邦政府機構領導層,並提煉綜合其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勾畫這個培養目標,也明確未來社會精英所必備之特質。
  • 新航道旗下優加青少英語:推出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
    優加青少英語正式推出「全球勝任力課程體系」,並且,由優加青少英語引進的《劍橋全球英語》(Cambridge Global English)課程全面落地中國。今年4月起,北京、石家莊、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廈門7個城市的優加青少英語學校將率先推出《劍橋全球英語》課程。
  • 優加青少英語首推「全球勝任力之外語能力」系列講座
    近日,青少英語教育品牌---優加青少英語推出優加媽媽課堂「全球勝任力之外語能力」系列講座,通過外語學習熱點話題講座與探討,培養孩子與世界連接的能力。 5月16日,該系列講座第一期《小學階段如何學好英語》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成功舉辦,正式拉開了「全球勝任力之外語能力」系列講座的帷幕。
  • 清華大學×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全球勝任力項目招生
    這種安排會不會對國際學生的生活方面帶來更多挑戰?學校在這方面有沒有提供一些特別的指導和幫助? Fabrizio ZERBINI:我想,在全球恐怕沒有任何一所其它學校,像我們一樣擁有如此數量眾多又與眾不同的校區設置。而我想強調的是,我們這麼設置的目標是為了給學生更豐富更獨特的體驗。當然,我們必須承認,這種跨文化的學習環境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 全球勝任力的培養迫在眉睫 優加青少英語樹立行業標杆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優加青少英語創始人胡敏教授也表示:「全球化時代,英語能力已成為一種必備技能,培養青少年全球勝任力也已成為英語教育的新趨勢。」 胡敏教授一直將如何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中國青少年作為自己持續學習和研究的動力,曾經在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青年文摘》等國家級媒體發表十餘篇相關文章,並出版了《全球勝任力:面向未來的青少年核心素養》一書,引起業界轟動。
  • 「全球勝任力」英語課程體系落地中國 劍指青少英語教育「藍海」
    從本月起,由優加青少英語獨家引進的《劍橋全球英語》(Cambridge Global English)課程將首先在北京、石家莊、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廈門7個城市試點,隨後陸續在全國落地。圍繞該教材,優加青少英語將著力打造浸潤式全英文國際學校課堂,以英語為工具、以培養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及全球勝任力為目標,為學生帶來多學科學習體驗,實現英語學習去功利化。
  • 衢州市稅務系統2020年業務能力升級和領導勝任力測試順利完成!
    12月13日,衢州市稅務系統2020年業務能力升級和領導勝任力測試(以下簡稱「兩測」)在衢州中等專業學校順利舉行,來自全市稅務系統共計403人、576人次參加測試。市局黨委書記、局長柳一林,市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葉旭泉,紹興市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周錳等對考試情況現場進行了巡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