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說,中文系就屬北大最不好找工作了,因為別的學校都留自己的學生。古代文學就屬明清這段最不好找工作了,因為這兩年好多高校的明清都飽和了。
師兄說,南京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你去哪個?去南京師範大學就對了,因為這個錢多。同濟是個好學校吧?七扣八扣,最後拿到手裡的工資就一個月八百,連自己都養不活。上海大學稅後八千,但那邊不要明清。
師兄說,現在北京上海我都問遍了,工作連個影子也沒有。我給蘇州大學也投了,但它的明清留自己學生都留不過來。唐宋倒是有希望,他們給我的同學發試講邀請了。
師兄說,北大中文系博士出去找工作一點優勢也沒有,學校就要求發兩篇文章,導師也不在意你發不發文章。碩士階段根本就不要求你發文章。有的老先生還說不發文章是好事,要等學問成熟了再發。結果其他學校的博士發文章都比我們多。人家讀三年發三十多篇,你比得了嗎?別問人家是怎麼發的,反正人家發了。挑簡歷的時候沒人管他發的文章是不是垃圾,看他列出來的篇目比你多,直接就把你的簡歷給扔了。
師兄說,你問怎麼發文章?我看《文學遺產》這樣的地方就不要投了,沒戲的。《北京大學學報》也不要考慮了。可以往不出名的期刊去投。你說那些期刊發的文章都很垃圾?那沒辦法,人家手裡攢著各種關係,還不一定登你的呢。
師兄說,我們找工作是很悽慘的。別的學校中文系博士要麼直接留了,要麼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內消化了。而北大中文系一是不留自己學生,二是沒有自己勢力範圍。北師大看上去好像沒有北大好,但人家中文系博士比我們好找工作多了。他們自己學校可以留,再者,中央財經大學的中文系都快被他們把持了。陝西師範大學你願意去嗎?別考慮了,願意去你都去不了。西安那邊完全被西北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的學生壟斷了。他們有勢力範圍的,走到哪裡都有師兄師姐接應著。而別的學校在接收北大學生的時候,最多要一兩個就打住了,絕對不會連著要,他們怕我們形成北大幫,而且去了還要先打壓你。
師兄說,北大中文系號稱不留自己學生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避免學術近親繁殖。這是很一廂情願的。因為別人都留,你不留,別人只會覺得你很奇怪。我的一個同學是研究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全國只有北大和東北師大有這個點。他在東北師大讀完碩士以後,考到北大來讀博,完了留不下來,想回母校。結果人家那邊說: 「我們已經留自己的博士了。你既然去北大了,為什麼不能留?是不是跟導師關係不好啊?」
師兄說,要不你去邊遠地方吧。我們上兩屆有個師兄去了石河子大學,畢業一去就是副教授,還給房子。現在去了才兩三年,已經評教授了,還是學術帶頭人呢。不過估計你不願意去,我們也不願意去。
師兄說,現在北京上海房子都天價了。幸虧你家不是農村的。如果家是農村的,父母不能資助你,反而要你資助,那你就完了,壓力可大了。好在我父母自己過得挺滋潤的,以後還可以幫我付首付。
師兄說,碩士是最好找工作的,比本科有優勢,人力成本又比博士低。現在一個碩士一個博士去競爭同一份工作,只要碩士做得了,人家鐵定不要博士。因為付給碩士的工資可以低些。
師兄說,你說去出版社是吧?可是那樣專業就廢了,碩士畢業就可以去了。何況出版社壓力很大的,不但要負責出書,還要負責賣書。銷量和你的待遇是密切相關的。想去北大出版社?那個地方現在進去都是沒編制的,連北京人都不算,什麼保障都沒有。你說你是博士?博士在別的地方可能稀罕點,在北京可是多如牛毛。
師兄說,考公務員?我沒聽說哪個博士去考公務員。要考公務員你碩士時幹嗎去了?現在再去考,你的專業全廢了。
師兄說,要不你去新加坡吧。新加坡今年在我們這兒招人呢,錢也多。不過去了以後是當漢語老師,研究環境跟這裡是不能比的,主要是沒有書,恐怕你的專業也得廢了。
師兄說,我看理工科院校就算了,好多地方連中文系都沒有,你去了就是被「倡優蓄之」,要你教大學語文裝點一下門面,其他什麼資源都不給你。你的專業就全完蛋了。
師兄說,我剛才問過《文學遺產》的編輯了,很遺憾,人家說了第一條就是不要女生,第二條才是要名校。你說什麼?違反《勞動法》?人家又沒寫在規章制度裡,你上哪裡去告?
師兄說,有一個師兄去年找工作,面試一開始的時候人家就跟他說,你能來面試是很幸運的。我們收來的簡歷都是分兩堆放,男生一堆女生一堆,然後直接把女生一堆給扔了,再從男生裡挑出兩個來面試。
師兄說,你說去國圖?去年我的一個師兄去參加過他們考試,考試要考五六輪,很折磨人的。結果考過第二輪以後,他聽說有一個關係很硬的人根本沒有考試,直接空降到崗位上了,然後他就放棄了。
師兄說,剛才講的那個師兄去某地方面試的時候,有一個同班女生也去面試。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想來幹什麼工作?」她說:「我想做學問。」然後就直接被攆出來了,人家說不要做學問的。所以你以後去找工作的時候,記著說:「領導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師兄說,我前幾天聽說上海社科院招人呢,結果打電話過去,他們說要英語六級證書,而且要三年以內的。我不相信哪個博士畢業生能拿出三年以內的英語六級證書來,我們為了保研,不都是大二大三就考了。可是我又不能直接說你們怎麼這麼bt,只好說那我可以去補考一個。然後人家說算了,來不及了。
師兄說,我的一個同學聽說國圖的某部門有五個編制,而現在只有四個人在崗,於是很高興地去打聽。結果人家說,剩下的那個早就內定了,內定的人在外頭讀博呢,等讀完回來就直接上崗了,其他人都靠邊站吧。
師兄說,有時候你看到招聘啟事,似乎自己的專業挺符合的,別忙樂,可能後頭有一個比你更符合條件的人在等著,而這個啟事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因為這是學校早就內定了自己的人,然後根據他的情況出的招聘啟事。比如上次中山大學說要戲曲史的,我想我們搞明清的總還沾邊,結果導師很敏銳地跟我說,全國只有中山大學有專門的戲曲史專業,他們搞不好就是為了留自己的人。我託人去一問,果真如此。所以關係才是王道。
師兄說,我認識的一個博士是從東北師大考過來的,現當代文學,跟他同時考的還有一個同學,他考上北大了,那個人沒考上,然後那個人很鬱悶地去四川大學了,三年後畢業直接回了母校。可是北大中文系是讀四年的,等他畢業了,母校的位置已經被佔了。所以考上北大博士其實不見得是件好事,搞不好考不上的話,你將來找的工作還好些。
師兄說,這麼跟你說吧,如果我跟人去PK,我輸了,那我心服口服。技不如人,沒什麼可說的。可是我現在根本就沒有對手。我們專業已經飽和了,各個高校都不要人,直接把你給拒了。要麼,人家直接留自己的人。你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
師兄說,找不到工作我就去讀博後了,再緩衝兩年。你問博後是不是一定能找到工作?那可不一定,要看運氣的。看那時候有沒有位置空出來,更重要的是看位置空出來後有沒有關係戶和你競爭。
師兄說,我們導師那一代確實被文革廢了十年,剛工作的時候物質條件也苦,但那個時候大家都窮,而且不用找工作,又不用買房子,也不至於過不下去,拼個十年八年就改善了,至少還看得到希望。我們現在一套房子就得搭一輩子,還未必能找到工作,連苦盡甘來的希望都沒有。
師兄說,當初我也是懷著夢想讀博的啊,哪裡知道這麼多門道呢。現在我導師聽見有工作的人想考他的博,就跟人家說,你讀什麼博啊,有工作不是挺好的嗎。
師兄說,你說怎麼還有那麼多人考我們系的博?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我們出去以後一沒有關係,二沒有機會,文章也不多,除了一塊北大的牌子,別的什麼都沒有。何況這個牌子又值什麼呢?
師兄說,做學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要有錢有閒才行。坐冷板凳我是願意的,問題是現在沒有冷板凳給你坐。就算以後有了,這個冷板凳還沒有地方放。
師兄說,我告訴你吧,找工作,關係是第一重要的,其次是運氣。至於你個人牛不牛,那是最不重要的。你問為什麼你讀博之前我不告訴你?因為那個時候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