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貝類食物過敏,你需要知道的

2020-12-16 生物谷

2019年3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海鮮拼盤?魚湯?海鮮飯? 牡蠣? 龍蝦?」當與朋友外出用餐,慶祝節日或在海海邊度假的時候,如果能夠在桌上享用一些海鮮菜餚,將會是十分愉快的體驗。


然而,我們中間的部分人群則會在攝入上述食物之後出現嘴唇或眼瞼腫脹,臉部或身體出現瘙癢和皮疹的情況,甚至在吃蝦,龍蝦,螃蟹,蛤蜊,貽貝,牡蠣等食物幾分鐘後出現呼吸困難。這說明這些不幸的人們可能會對貝類過敏。



什麼是貝類過敏?


過敏反應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一種超免疫應答機制,其中IgE是由B細胞產生的抗體。


當給一個過敏的人吃一些貝類食物時,過敏原 – 」原發性原肌球蛋白(一種肌肉蛋白)」會與IgE結合。然後這種過敏原-IgE複合物在肥大細胞上交聯。這些細胞在炎症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它們含有許多富含炎症介質如組胺的顆粒。眾所周知,組胺可以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對粘液腺和支氣管發揮作用,並且是瘙癢等過敏反應的中樞介質。



伴隨一生的症狀



根據美國食品過敏原標籤和消費者保護法案的規定,貝類是八大過敏原食物之一,此外還有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小麥,大豆和魚類,總共佔食品相關過敏反應的90%。


與對兒童群體逐漸能夠獲得耐受性的雞蛋和牛奶過敏反應不同,貝類過敏通常會持續一生。


貝類是美國,加拿大,葡萄牙以及包括香港和臺灣在內的亞太地區的主要食品。另一方面,在歐洲進行的一項多中心調查顯示,4.8%的成年人對蝦有IgE致敏作用,在蘇黎世等一些地區,致敏率可高達7%。


診斷不佳


儘管如此高的影響,貝類過敏的診斷和治療仍然不是最理想的。標準臨床診斷包括徹底審查患者的臨床病史,然後進行皮膚點刺試驗(SPT)和貝類特異性IgE水平的測量。直徑為3mm或更大且IgE水平大於或等於0.35kUA / L的SPT反應點通常被定義為貝類過敏的陽性診斷。


然而,快速增長的診斷數量突出了這些傳統方法的缺點。使用貝類提取物進行SPT和IgE測定的特異性僅為50%,這意味著50%在這些測試中具有陽性結果的人可能永遠不會出現貝類過敏的臨床症狀。


儘管對各種貝類的反應很常見,但有報導稱物種特異性過敏反應 - 例如,即使您對另一種蝦過敏,您也可以食用一種對蝦。然而,由於測試無法識別交叉反應,因此如果患者對一種貝類有過敏反應,通常建議患者避免使用所有類型的貝類。



治療可以改善


遺憾的是,目前尚未提供可使貝類過敏患者脫敏的「主動」治療方案。主要醫療建議還是患者避免接觸上述貝類食物,閱讀食品標籤以避免意外攝入。服用抗組胺藥以緩解輕微症狀。然而,這些措施都沒有辦法徹底治癒這種疾病。


食物脫敏和耐受誘導可以通過給予小劑量的有害食物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它來「重新教育」免疫系統來實現。然而,現有的幹預措施具有保留和限制:開發耐受性的效果值得商榷;由於治療時間較長(2至5年至「完成」),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存在過敏性副作用等風險;而且它們的成本很高,每年的運行費用在800美元到1000美元之間。


因此,研究團隊試圖通過基於肽的口服免疫療法來解決這些缺點。這些肽是原肌球蛋白的短片段,具有改變免疫系統的分子性質,並且還通過構建蝦原肌球蛋白得到低過敏原成分。


使用小DNA分子來對抗過敏反應


由於IgE反應性較低,低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的風險較低。我們還採用了DNA疫苗接種的概念 - 在一小塊圓形細菌DNA中注射低過敏原的DNA序列。


當被體細胞吸收時,這片環狀DNA被細胞機器用來產生低過敏原蛋白。因為這些蛋白質被認為是外來的,所以提醒免疫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因此,疫苗和身體細胞不斷產生低過敏原蛋白因此像傳統的免疫療法一樣「教育」免疫系統,但是用較少的注射實現。


這種組合方法提供了改善疫苗穩定性,相對容易大規模製造,減少注射和治療持續時間,從而降低免疫療法成本的優點。


動物實驗中,這種低過敏原-DNA疫苗的三次注射導致IgE水平降低70%,伴隨著具有調節功能的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的增加。這表明這種疫苗可能是一種有價值的治療方法,用於誘導針對貝類過敏的免疫耐受,這種過敏可通過更少的注射和更短的時間內實現。


然而,唯一經FDA批准的質粒pVAX1在人體中具有有限的免疫原性,這意味著使用pVAX1構建的DNA疫苗在激發人體免疫應答方面具有有限的能力。使用優化的質粒設計下一代疫苗並研究其效果和機制將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寶寶對貝類過敏,需避免這類食物
    寶寶對貝類過敏,需避免這類食物 雖然大多數主要的食物過敏始於兒童時期,但有一種過敏尤其突出:貝類。對貝類過敏可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任何時間發生,但往往在成年時出現。貝類過敏是最常見的發病食物過敏。
  • 這些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你知道嗎?
    成長有妙谷,媽媽很輕鬆由於寶寶的身體和腎臟發育還不夠健全,對很多的食物都會產生過敏反應,而新手寶媽們對這些並不了解,當孩子產生過敏反應時也並不知道是由於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造成的。例如常見的牛奶、雞蛋(蛋清)、花生、堅果、豆類、小麥、魚類、貝類等等。
  • 運動也會誘發食物過敏?專家告訴你如何對付過敏
    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進食的某種物質過度反應,本質是免疫反應。大多反應溫和,如出現皮疹或胃部不適;少數情況下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治療。你知道嗎?食物過敏有家庭聚集現象: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枯草熱、哮喘或溼疹(特應性皮炎)等過敏徵象,那你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增加。你還知道嗎?兒童食物過敏較成人多見;特應性體質的人也常發生食物過敏。
  • 你不知道的食物過敏真相
    近年來,食物過敏症越來越常見,發病率越來越高,以往只有有過敏體質的人會發病,現在誰都可能是患者,尤其是嬰幼兒,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對食物過敏的認識又是否足夠呢?疑問1:食物過敏越來越多是環境變化導致的?很多人以為食物過敏很容易診斷:如果有過幾次過敏的經歷,都是因為吃過某種食物才出現的,那麼就是對該種食物過敏了。其實,要準確診斷食物過敏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人的食物品種繁多,一個普通城市居民一天接觸的食物可達30~50種,很多屬於綜合性食物。
  • 這些食物最易讓娃過敏
    食物過敏非常常見,影響了大約5%的成年人和8%的兒童,而且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根據相關研究調查,每13個孩子中就有1個對至少一種食物過敏。 這些兒童中約有40%經歷過嚴重的危及生命的反應。最大的問題是,大多數父母不知道孩子是否食物過敏。
  • 男孩吃葡萄過敏進醫院:孩子食物過敏無小事,父母科學規避這麼做
    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更嚴重的過敏症狀。所以,食物過敏無小事,父母平時在生活中,還是需要掌握一些科學知識,幫孩子提前規避,讓孩子免受痛苦。*對於貝類和大豆:孩子只要對一種貝類或豆類過敏,那麼其他的貝類或豆類,都應列入監控的範圍。
  • 8%美國兒童診斷出食物過敏,芝麻也是過敏源之一
    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表明,大約8%的美國兒童被診斷出食物過敏,許多兒童因為過敏反應需要到急診室接受治療。在「父母報告的兒童食物過敏對美國公共健康的影響」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間近40000名美國兒童的父母,詢問他們的孩子是否有食物過敏的表現。父母需要報告他們的孩子是否有過疑似食物過敏,如果是醫生診斷,需要報告具體過敏反應症狀和其他有關食物過敏的細節。
  • 如何預防寶寶食物過敏?
    最重要的是,逐漸讓嬰兒接觸新的食物時,每次只添加一種食物。如果不是每次添加一種食物,父母可能很難找出導致過敏的食物。例如,如果你在一天中給嬰兒添加了3種新食物,而寶寶又出現了過敏反應,你就不知道是哪種食物引起的過敏。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觀察3~5天,然後再繼續添加其他新食物。
  • 最容易讓寶寶過敏的這7類食物,你都知道嗎?
    春天一到,寶寶又雙叒過敏了,爸媽腦殼疼:不至於去醫院,可寶寶一直難受,自己束手無策,全家都被折騰,怎麼辦?怎麼辦?首先找出過敏原,特別是食物中的,一個不小心就吃過敏了,一定要重視食物過敏,小南整理7類最容易讓寶寶過敏的食物,爸媽對照著看看,你家有沒有。食物過敏是怎麼回事?
  • 出現這些症狀,需要注意!可能是因為食物過敏引起的
    一般人對於食物過敏的印象,停留在吃海鮮會造成「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的症狀,其實,有很多症狀如頭痛、拉肚子、疲勞、咳嗽等,都可能是由不同的食物引起的,所以我們需要注意是否因為食物引起過敏反應。大家應該學會檢視自己所吃的食物,是否為過敏的來源,儘量避免這些食物,才能解除生活中的不適與困擾。
  • 健康細節,有關食物過敏的想不到和怎麼辦
    過敏原因是有規律可循的。按照美國的規定,需要進行過敏原提醒標註的有8類食品,包括貝類、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小麥、大豆、魚類,這些食品佔食物過敏的90%。咱們這兒的研究結果是,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中,食物誘因佔77%,其中小麥佔37%,小麥製品中的麵筋是過敏的主要原因;水果類常見的是桃子;堅果類主要是腰果。
  • 了解八大食物過敏
    出於多種原因,近年來食物過敏已成為重要的話題。他們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影響了30%的成年人和40%的兒童。人們幾乎對任何東西都可能過敏,但最常見的是8種過敏原。 什麼是過敏? 當你的身體暴露於刺激物(稱為過敏原),如花粉,它推出針對它的攻擊。
  • 寶寶吃哪些食物容易過敏?
    在寶寶輔食的添加過程中「過敏」想必是麻麻們最為擔心的事了那麼,到底有哪些食物容易導致寶寶過敏?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講講一階段中 0~1 歲寶寶輔食過敏的問題!什麼是寶寶食物過敏?寶寶食物過敏一般是因為寶寶胃腸道裡的黏膜保護功能不夠成熟,加上免疫功能發育的不完善,外來蛋白極易通過,所以導致的嘔吐、發疹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等現象。一般對於寶寶來說,雞蛋、大豆、牛奶的過敏反應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消退,但對於花生、魚和堅果甲殼類食物的過敏反應一般是終身的。
  • 最易引起身體過敏10種食物大集合
    在你同時吃兩種食物的時候,你知道你會對哪種過敏嗎?你知道過敏源是什麼嗎?接下來就跟小墨塵一起去看那些最容易引起身體過敏不舒服的食物吧~!第1名:小麥製品。登上過敏地雷食物排行榜第一名的原來就是小麥!因為對小麥過敏的人,甚至連在空氣中呼吸到有小麥粉飄散的粉,都會引發些許過敏反應,甚至有許多人或許對小麥過敏還不自知。
  • 常見的過敏食物種類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高蛋白食物、水果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比如:海鮮、牛奶、堅果等,但是有些人對某些食物會產生不適,我們稱為過敏反應,目前比較常見的過敏食物種類有哪些呢?海產品:一般來說海產品、水產品比較容易引起過敏,如海帶、魚、蝦、貝類、蟹、海參等。
  • 食物過敏尋蹤——中國人群「異聞錄」
    提起食物過敏,大部分人腦海裡最經典的一幕,是梁朝偉在《東成西就》裡那張「香腸嘴」。其實,這只是食物過敏症狀中的「小嘍囉」。嚴重的食物過敏能藉助急性哮喘、喉頭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短時間內置人於死地。食物過敏的「八大金剛」食物過敏致敏原主要為食物中的各種蛋白質。
  • 寶寶皮膚過敏、藥物過敏、食物過敏該怎麼辦?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另外,在寶寶排便之後,也需要用清水對寶寶的屁股進行清洗。3、頭皮:有些寶寶頭皮油脂分泌過多,這樣就會很容易跟灰塵結在一起,甚至形成痂,對此,寶媽們也需要進行清洗,但是一般來說,只需一周清洗一次即可。二:對於寶寶來說,他們出現食物過敏的概率要比成人更高一些。
  • 寶寶常見過敏原曝光!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竟然是它……
    一般情況下,寶寶過敏可以分為食物過敏、吸入性過敏、皮膚接觸性過敏和注入性過敏四種:食物過敏:目前已有170餘種食物被確定可以引起食物過敏反應,其中牛奶、雞蛋、花生、小麥、大豆、堅果、魚類、貝類最為多見,約佔食物過敏原的90%。
  • 如何防止寶寶食物過敏?
    寶寶為什麼會發生食物過敏反應?從理論上說,只要是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過敏。嬰兒由於胃腸道黏膜的保護功能不完全成熟,外來蛋白極易通過,同時由於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發生食物過敏現象。
  • 兒童食物過敏怎麼辦 史上最詳盡策略
    雖然有時候孩子吃了某種食物之後出現了肚子痛或腹瀉的症狀,但是也許並不是過敏,而只是消化困難。不過,兒童食物過敏的現象發生的機率越來越高。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應對孩子對食物的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