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度人的方法

2020-12-20 誠信如我

度人的方法

成佛要因緣具足,才有眾生可度,所以緣很重要。如果我們和人有緣,你不必跟他說:「我要度你。」你只是走過去,後面自然就跟著一群人了,這就是福緣。福緣不是求中得,因為求的總是有限;我們要求的是無量無數的福,既然要有無量無數的福,我們就不要去計算自己已經做了多少,能計算就代表有數有量。總之,我們要儘量和眾生結好緣,要無所求去付出。與眾生的好緣要從大愛無私的付出中得,用大愛無私的心付出,我們的慧命才能永恆。

用善潤漬應根機施教

《無量義經》有一段經文,「潤漬眾生,諸有善根。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潤漬就是浸泡,如果想吃甜的食物,只要將食物浸在糖裡面,久而久之,食品就會變成甜的。對眾生多造福,用歡喜緣、愛心來造福人間,就是用善來潤漬眾生。「諸有善根」意指,漸漸培養眾生的善根,我們要發揮良能、效用,好好培養其他人;同時要用愛、用歡喜心、用福德的因緣來造就一切眾生。

「普令一切,發菩提萌」,我們就像園丁一樣,要將善的種子普遍種植在這片功德福田中,還要用心照顧,要施肥、澆水,讓每粒種子都可以發出菩提芽來。「智慧日月,方便時節」的意思是,智像日,是分別智;慧如月,是平等慧,這是說智慧好像日月一樣地光明,可照耀眾生心地的黑暗。但我們要運用智慧去分別眾生的根機,例如有的人適合猛烈的度化方式,有的人可能就要採用柔和的方式來誘引,這一切都要看時機。時機如果成熟,我們應根機來施教法,這就是觀機逗教,也就是「方便時節」。

「扶疏增長,大乘事業」的扶疏意指,我們要像農夫一樣「布善種子」,好的農夫會知道什麼樣的種子適合什麼樣的土地。有了種子後,接著就要選擇土地,還要知道什麼樣的種子要在什麼樣的時節播種。仔細灌溉後,還要讓它有成長的空間。

人道精神心靈的有機肥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我們要有共同的一念心,才能邀天下善士來同耕這一畝福田;如果沒有用同樣的心力,這一畝田,絕對耕耘得不漂亮,何況是天下福田呢!此刻,是末法時期;末法,就是人心不古了,人人的心放鬆了,人倫軌道也慢慢地脫軌了,所以此刻稱為末法。我們要如何在這末法時期,搶救人心,恢復人道精神呢?就是要行大懺悔。自己本身說不定在過去也累積了很多習氣,說不定自己也有過很多的脫軌亂序,因此,要趕快來調理好自己本身。

這個「田」字,規規矩矩,四四方方,這就表示規矩。心的規矩,要事先畫分好,要好好把心中的雜草除掉,把內心已經酸化的土壤,再讓它恢復土壤的有機。人道精神就是心靈的有機肥,要恢復人道精神,要從本身做起;如果可以好好地以身作則,自耕福田,然後才能邀別人也來耕耘他自己的福田,這就是邀天下善士耕福田。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00三年冬之卷

相關焦點

  • 證嚴法師和她的慈濟世界
    從未踏出臺灣一步的證嚴法師,從三十個竹筒開始,率領著四百萬名慈濟人,打造了橫跨慈濟醫院、慈濟小學到大學、慈濟廣播、靜思人文、慈濟月刊、出版社、大愛電臺、大愛電視臺、骨髓捐贈資料庫等志業體系,花蓮慈濟醫院旁邊的靜思堂,有一個高十三層的講經堂,還有慈濟從無到有的史料館,這裡不僅是慈善的世界,也是全球慈濟人爭相前來朝聖的「心靈故鄉」。
  • 證嚴法師的慈悲與智慧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證嚴法師以「為佛教、為眾生」傳承靜思法脈,期勉慈濟人殷勤精進,以力行宗門為慧命方向。
  • 證嚴法師與慈濟論壇參加學者 開展交流
    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與證嚴法師交流10月3日,多位的教授與法師前往花蓮與證嚴法師開展交流。法能生無量義,慈濟志工學習了佛陀的教育,在世界各地進行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八法,因地制宜而適切地拔除苦難、疾患,同時也帶動更多人豐富自我的心靈。種種成果,讓海內外許多研究慈濟的學者,不論是從佛學、宗教哲學、管理商學、甚至人類學的專家們,都肯定了慈濟宗門對社會乃至全球的貢獻。
  • 證嚴法師為什麼能建立全球四大非政府組織之一的慈濟?
    2010年,證嚴法師被臺灣民眾推選為「最受信賴的人」。慈濟現在是全球四大非政府組織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從事佛教的人有很多,那證嚴法師為什麼能夠建立合法的全球四大非政府組織之一的慈濟呢?是佛教?當然,她的成就離不開佛教,但是這隻答對了一部分。如果僅僅是佛教,別人也可以啊,為什麼別人不可以開創出類似的佛教組織呢?
  • 快訊:慈濟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星雲法師住院狀況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高雄長庚醫院進行開腦手術,慈濟基金會表示,證嚴法師對於星雲大師住院狀況表達關心與祝福,並在11月2日早上,委由隨師中的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向佛光山總會轉達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之意!
  • 證嚴法師:人間正道不滄桑!
    證嚴法師感同身受,她不是僅以一句「往生再世,皆當歡喜」的往生咒盡一位出家人的本分,而是在悲憫貧病苦痛蒼生的同時,深深地意識到錢財雖是身外之物,卻也能在關鍵時刻救人性命的現實道理。而這一切源於50年來,以證嚴法師為代表的慈濟人在公益事業上孜孜以求,專靜純一的赤誠之心。早在2010年,證嚴法師提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8萬名志願者積極響應,在全臺5400多個環保站展開「淨化人間」的綠色行動。
  • 證嚴法師與歐巴馬並列入選時代百大人物 不會去領獎
    對於證嚴法師,《時代》亞洲編輯形容,佛家講輪迴,認為積功德可以修得來生福分,而證嚴法師在今生已是一個聖人。73歲的證嚴法師具有佛家忍受痛苦排除萬難特質,她創辦的慈濟以效率著稱,志工總在重大天災發生後率先趕到災區,把糧食、醫藥、毛毯等送到 災民手中,最近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例。
  • 「段子手」證嚴法師的大智慧
    我對證嚴法師一無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義忠至臺中分享拍攝「希望工程」的心路歷程。養在淺碟裡的酪梨種子已長出嫩嫩的枝葉,真是人見人愛;法師卻淡淡地說:「這粒種子長錯地方了。」沒人敢接話;法師瞅我一眼:「若是把它拿到外面、種在土裡,它就能接受陽光、雨水,長成一棵大樹。」我全身起雞皮疙瘩,猛然想到,自己不就跟這盆景一模一樣!十七歲談戀愛、二十四歲結婚,大半輩子受先生保護,一陣微風吹來,還頗為自得地輕輕搖曳,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成為大樹。
  • 證嚴法師簡介 —1966年於花蓮縣創立慈濟功德會
    證嚴法師簡介  釋證嚴(1937年5月11日-),俗名王錦雲,早期法名修參,法名證嚴,法號慧璋,出家前自號靜思,慈濟功德會的會眾多尊稱其為證嚴上人,又因駐錫在花蓮,早期被稱為花蓮師父,又被稱為臺灣的德蕾莎修女。
  • 證嚴上人與慈濟事跡編入美、加中學教科書
    由牛津大學加拿大印刷公司發行,名為《世界接觸─ 二十一世紀的地理》(Global Connections ─ Geography For The 21st Century)的新編高中地理學教材,首度將證嚴上人和慈濟基金會的慈善事蹟,列為該教材中唯一收錄的亞洲宗教團體和宗教領袖。
  • 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完美落幕(圖片來源:鳳凰衛視) 2015年4月3日晚,由鳳凰衛視和鳳凰新媒體發起、連同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臺灣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
  • 鳳凰網佛教赴臺交流:慈悲喜舍,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這是鳳凰網佛教第三次拜訪慈濟,據了解,鳳凰網佛教一行抵達當日,正好是證嚴法師「一年一度歲末祝福行腳」出發的前一天,證嚴法師於百忙之中仍選擇接見交流團成員,並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足見證嚴法師對鳳凰網佛教團隊的肯定與重視。在為期三天的參訪中,鳳凰網佛教一行先後參訪了靜思精舍、慈濟靜思堂、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大愛電視臺等場所,深入考察了慈濟志業的各個重要構成部分。
  • 她成為趙樸初、證嚴上人之後第三人
    庭野和平獎已延續三十八屆,被視為「宗教諾貝爾和平獎」,在此之前,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臺灣慈濟功德會會長證嚴法師,分別於1985年、2007年榮獲「日本庭野和平獎」。昭慧法師,祖籍廣東梅縣,1957年生於緬甸仰光,8歲隨父母定居中國臺灣,1978年出家,現任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教授,並為佛教弘誓學院指導法師。
  • 證嚴法師講故事:你那美麗的鹿角
    ,人要有平衡的心,不要貢高、我慢、驕傲,應保持心的平靜自在,更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可是現在角已經被攀住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類似美麗的鹿角,你可知道?面對鏡子,多數人有一個小魔咒——「鏡子鏡子,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我」是最漂亮的人。慢心與無知,得意洋洋地說,這個眼睛真漂亮,那個鼻子好小巧。偶爾有一天,發現了更加美麗的面孔,嗔恨嫉妒,自卑怯懦,油然而生。在所謂美醜分別的心中,無時無刻不被外相所迷惑,終究成為了情緒的奴隸。
  •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入選時代百大人物 被稱「聖人」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成了今年臺灣唯一上榜人物。對於證嚴法師,《時代》亞洲編輯形容,佛家講輪迴,認為積功德可以修得來生福分,而證嚴法師在今生已是一個聖人。73歲的證嚴法師具有佛家忍受痛苦排除萬難特質,她創辦的慈濟以效率著稱,志工總在重大天災發生後率先趕到災區,把糧食、醫藥、毛毯等送到 災民手中,最近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例。
  • 「書與茶的對話」 :《行願半世紀: 證嚴法師與慈濟》在杭閱讀推廣
    著名學者樓宇烈先生在該書的北京首發式上高度評價了它的出版意義和價值,他說:「證嚴法師行願半世紀,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一個是人文精神、一個是實踐精神。『行』就是實踐的精神,『願』就是證嚴法師的大願,體現了我們文化的人文精神,所以我想用這樣一個主題來祝賀這本書的出版發行。」
  • 陳雲林拜訪證嚴法師 感謝慈濟為大陸同胞所做貢獻
    陳雲林拜訪證嚴法師 感謝慈濟為大陸同胞所做貢獻 2008年11月06日 16:2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版在京首發
    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實踐精神」主題講座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應妮)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實踐精神」主題講座暨《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版新書發布會11日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舉辦
  •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無處不在,無事不做
    證嚴法師心想,帶父親回家休養比較好,不料一腳才跨上三輪車,父親就昏了過去。醫師急忙再趕到家裡,搖搖頭說,我先前忘了交代,不可移動病人。心焦的女兒徹夜照顧,隔天,父親的脈搏仍在她手上停止。長輩找人觀落陰,宣告他不該這麼早死,現在枉死城。23歲的證嚴法師後悔、內疚,一直要尋找生命的道理,直到有人帶她認識佛法,明白因果業報後,她愈來愈嚮往修佛。
  • 臺灣慈濟風波:證嚴法師已覺不安 要求反省
    證嚴是位尼師,她設立的慈濟基金會,幾乎已成了全球最大的慈善救災團體之一,只要哪個國家發生地震水災等天然災難,慈濟人總是會在極短時間內趕赴災區,參與救災及善後。證嚴法師已成了臺灣愛心的代表。以前甚至有人向諾貝爾獎委員會推薦,認為她應獲諾貝爾和平獎。證嚴法師和星雲法師是臺灣佛教界最高的兩位代表性人物。證嚴在花蓮,星雲在高雄,一北一南,乃是二大支柱。 但樹大了就會招風,人大了就會招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