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在購物中心比例不斷提升的體驗式業態該如何運用?

2020-12-22 贏商網

  目前,購物中心都傾向性地提升了體驗式業態比例,以增加顧客購物的停留時間及消費機會,創造更多的商業利潤。究竟什麼才是體驗式業態?如何合理運用體驗式業態?

  一、究竟什麼才是體驗式業態?

  1、購物中心成為體驗式業態載體的原因

  「體驗式」業態最常見的載體是購物中心這種目前發展迅速的商業模式,原因有三:

  其一,購物中心基本上以開發商持有為主要的經營模式,需要與商場內的商戶共同協作,形成共贏,從而使項目達到保值增值的最終目的,所以會支持「體驗式」業態的經營,從而發揮其強勁的吸引人氣的能力;

  其二,購物中心在業態組合上有更多的可能性,不同業態不同類型商戶的相互組織配合,可以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為「體驗式」業態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基礎;

  其三,購物中心在建築風格和空間感上,更具有特色和舒適度,因此更易於實現「體驗式」業態的生存環境。

  2、體驗式業態的承租能力

  生活服務類

  生活服務類商戶中,可接受市值範圍以內租金的佔到80%,佔總量的五分之四。而能接受高於市值租金的商戶僅佔20%。生活服務類商戶主要以超市、便利店、生活配套服務為主。

  此類業態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為主,主要分布在人群居住密集、生活消費頻繁的區域。大部分生活服務類業態分布於大型社區底商或自發形成於社區周邊的臨街商業。對於生活類業態來說,他們的大多屬於薄利多銷類的商鋪,故對於租金的承擔能力會顯現的比較弱。

  餐飲類

  餐飲類商戶中,能承受租金為3元/㎡/天的商戶佔總量的7.4%,能接受租金為3-5元/㎡/天的商戶所佔比例較大,佔總量的56%,能承受租金為5元/㎡/天以上的商戶佔37%。

  餐飲類業態屬於目的性消費,是吸引人流消費的主力業態,行業經營的毛利潤較高,租金的承受能力也相應較高。目前,餐飲業態商家日漸成為消化商業地產面積的重要角色,積極引入餐飲、娛樂等業態租戶已成為購物中心運營者實現提升購物中心人氣、對抗競爭的重要手段。

  休閒娛樂類

  從休閒娛樂業態來看,以承受3元/㎡/天以下租金範圍的商戶居多,佔到總量的60%,此外可接受市值租金水平和3-5元/㎡/天租金水平的商戶各佔20%。

  3、體驗型業態承租能力較低的原因

   經調查發現,零售的租金遠高於上述體驗式業態能夠承受的租金,在廣州的天河區部分購物中心零售百貨和服裝專賣店的租金是同一購物中心中餐飲租金的三倍以上。

  據統計,在廣州商業地產中,市區內平均零售支付的租金高達300元每平方米,而餐飲則只能承受80元-100元每平方米的租金,電影院和培訓以及各類兒童機構雖然有的採取的是和購物中心分成的做法,但最後算下來的平均租金值也就在50元每平方米左右。

  4、對體驗式業態認識的誤區

   目前很多商家對體驗業態概念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餐館、休閒、娛樂必然是體驗業態,導致了這兩年廣州新開的購物中心中,商品和商鋪組合同質化嚴重,招商策略基本是百貨、超市、電影院作主力店,再加上服裝快時尚店、珠寶店、體育用品店、餐飲等。

  體驗業態精髓在於能為消費者帶來高附加值的感受,僅提供流水線飯菜的餐館不是體驗業態;相反,被普遍認為零售業態的服裝專櫃,如果能根據不同人穿著習慣、不同場合穿著要求,提供搭配建議,融入品牌文化與消費者互動,就是體驗業態。

  誇大體驗式業態的重要性

  很多人認為一旦引入某一個或幾個主力體驗式業態(例如影院),就一定會把項目帶火,作出不合理的調整以實現籤約。這其實是盲目誇大了體驗式業態對於項目成敗的作用,而忽視了項目業態組合的全局性和準確性。

  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首先要具備準確的定位方向,在此基礎上配置合理且具有一定特色的業態組合,這樣才可以在前期為項目奠定成功的基礎,形成市場競爭力,而並不能只靠少數知名的體驗式業態的商戶來決定項目的成敗。

  僅僅以「體驗」作為噱頭和賣點

  僅僅以「體驗」作為噱頭和賣點,或者只把「體驗」的概念停留在簡單空間設計的層面。真正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體驗式商業」,一定是有著能帶給消費者優越感受的體驗式業態,吸引消費者對項目建立光顧忠誠度和依賴性,從而拉動項目的客流和銷售。

  二、如何合理運用體驗式業態?

  1、對體驗式業態的風險和局限有清晰的認識

  體驗式業態通常談判周期較長,而且承租面積普遍較大、租期很長,基本都在8-10年以上,並且租金很低,各別商戶對局部硬體的要求高。這些特點勢必會導致以下幾方面問題出現:

  以影院為例,其招商談判周期一般為1年左右,裝修周期大約半年; 租賃面積不少於3,000平方米,層高9米以上,租期15年以上; 消防要求高,不同城市對影院樓層也有限制;影院的租金偏低,廣州部分影院租金僅有幾塊錢,對項目整體收益影響較大。

  2、引用體驗式業態應考慮商圈顧客的需求

   針對特定商圈內顧客人口而言,最大的吸引力乃在於項目運作者如何創造一個豐富多樣的業態組合,換言之,即是多樣均衡的入駐店鋪,提供範圍廣泛的商品與服務。

  很明顯,由於受到營業面積的限制,並非每家購物中心都有能力容納過多的商品種類。因此,業態組合的選擇就必須均衡合理的分配方便性與比較性業態,以及設定價格和質量的範疇,而不是單純的以體驗式業態為主。

  業態組合多樣化具有影響購物者選擇購物中心及增加重複來店頻率的效應。選擇業態組合應儘量去滿足商圈顧客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因此,一家購物中心如能填補商圈所欠缺的顧客需求,即能將顧客留下,並直接影響競爭者的顧客流向。

  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廣場為了創造「家庭+教育機構+益智娛樂」的互動圈,主打兒童體驗的小Q反鬥城進駐,便是考慮到兒童市場的需求。並且兒童業態具有連帶消費多、持續性強、對樓層和位置要求不高,且易匯聚人氣的特點,能為購物中心帶來一大批家庭型消費人群,並形成持續不斷的規律性客群。▼

  3、利用體驗式業態創造令顧客興奮的購物經驗

   業態多樣化確能影響購物者的興奮情緒,激發消費意願,延長停留時間,並願意在未來重複入店。打造體驗式購物中心重點不僅在於業態組合的多樣化以及增加餐飲、休閒、娛樂服務等,還必須營造情景化的氛圍。購物者在購物中心內產生了興奮情緒,除了業態多樣化起到了作用之外,店本身的裝修設計、氛圍營造及多媒體娛樂效果亦是影響情緒高漲的重要因素。

  如正佳廣場餐飲娛樂的比重超過了30%,娛樂休閒比重較大,呈現現代綜合休閒購物商場的發展模式,同時成為其商場一大亮點,吸引大量人流和遊客到此消費。真冰場、電影院及不定時舉辦的各種展覽,在炎炎夏日成為大量遊客避暑和消費的勝地。

  此外,正佳店鋪引進較新穎,不拘泥於傳統的店鋪,追求將藝術文化與時尚融為一體,隨處可見的抽象式雕塑和裝修精緻奢華的鋪頭,讓遊客眼前一亮。▼

  4、利用合理的動線規劃達到分流目的

   購物中心業態的選擇不但得均衡多樣,還得將這些不同業態的商店,合理地分配擺放到合適的位置,並彼此產生互補加分的作用。體驗式業態能帶來很大的客流量,合理的動線規劃應該能夠將其分流到中心內的所有衛星店。

  其次是主力店或大型店通常都會要求較特別的位置,如果無法和開發商既定的業態分配計劃完全契合,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只有妥協讓步,再重新調整計劃。

  總之,無論是主力店或衛星店,對整體的業態組合而言,都很重要,因此,在規劃客流動線時,必須特別注意顧客分流問題,並照顧到其他較差的位置,避免形成顧客觸及不到的死角。

  廣州太古匯M、MU層採用的是樹狀動線設計,以東西走向的動線為主,根據業態布局延伸出若干枝杈板塊,其中M層西北角處以環狀枝杈的設計。

  這種動線設計的優點是「樹」的每個分枝能夠到達每個角落,提高了商場的利用率,部分環狀枝杈的設計提高了死角位的可視性,進深較長的分枝選擇了目的性消費較強且租金承受能力較弱的業態,提高了顧客的到達率,相應的商業價值也得到提高。

▲太古匯MU、M層動線圖

  ▲太古匯長凳是不規則的樹枝形狀,設計成這樣是為了配合商場整體空間的設計。商場的M、MU層採用的正是樹狀動線設計,以東西走向的動線為主,根據業態布局延伸出若干枝杈板塊。

本文轉載來自:商業地產雲智庫,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萬達如何歸類購物中心體驗式業態增值配套服務?
    體驗業態是購物中心的增值配套服務業態,是對購物中心生活功能性的完善與補充,相比傳統零售而言,體驗業態更注重對消費者服務的價值,對空間和環境要求也更高。      體驗業態粘性強,消費者滯留時間長;易於形成穩定的消費群,培養穩定的消費習慣;既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配套,又能迎合大眾的精神追求。
  • 數據詳解:購物中心餐飲業態配比到底多少才合適?
    通過對覆蓋全國74個城市的購物中心資料庫解析,連鎖餐飲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在目前中國購物中心的經營現狀、運營規律及發展趨勢如下:   餐飲二、三線坪效增長勢頭猛於一線城市   餐飲業態客流、人氣提升作用明顯,是體驗式商業對抗電商等市場衝擊的有效手段。
  • 購物中心湧現新業態 保齡球館、高爾夫球館不斷來襲
    當全國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走上擴張之路,購物中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後,對維護和提升「品牌」價值提出了很大的考驗。以零售地產為例,最新調查顯示,2014年,全球購物中心新開業面積為1140萬平方米,全球最活躍的前20個新建購物中心市場,中國城市佔據半壁江山,累計貢獻570萬平方米的落成面積。
  • 順城購物中心三樓業態調整初見成效 小資情調十足
    (贏商網雲南站報導)去年10月,一直在不斷根據市場變化完善自身定位的順城購物中心,向外界公布了其三樓將以全新業態定位重裝升級亮相的消息,大幅提升項目的體驗式業態比例,以適應市場需求。順城購物中心這次業態調整,計劃在其三樓匯集各色鮮明的休閒時尚品牌,提出了打造昆明首個「Shopping Mall都市夜場」的目標。
  • 靜安及嘉定大融城:定位一站式全業態購物中心 輻射區域家庭消費者
    作為一個區域型商業中心,嘉定大融城確定了「購物+體驗」和「社區+服務」的理念以及年輕、時尚、家庭、一站式消費的定位。   相比嘉定項目,靜安大融城商業面積更大,達19萬方;地理位置更優越,處於靜安區中環內;輻射範圍更廣,包括靜安、寶山、普陀、虹口四區10公裡內消費者。不過兩者相似的是,靜安大融城同樣定位一站式體驗型購物中心,主要服務家庭消費者。
  • 全面解析24小時購物中心是如何做運營創新
    核心提示:北京世茂廣場工三是集餐飲、娛樂、休閒等為一體的購物中心。客戶定位為22-35歲都市白領,項目圍繞年輕的客戶消費群體,運用差異化運營策略,引進首家艾米電影街、MR.X密室逃脫、咖啡陪你等24小時營業的品牌,致力於北京首家真正意義上的24小時購物中心。本文全面解析24小時購物中心是如何做運營創新的。
  • 這些國外成功案例告訴你 生活體驗式購物中心的奧秘
    生活「體驗式」購物中心,作為同質化時代提出的一個新名詞,在國外早已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地產運營商在付諸實踐。然而國內對於何為「體驗式」購物中心,開發商們對於這個概念仍處在未知或一知半解,還處於探索階段。
  • 購物中心體驗式兒童業態品牌大全(附:商家選址標準)
    本文把體驗式兒童業態分為兒童教育、兒童零售、兒童服務、兒童娛樂4大類,並從品牌拓展、承租能力兩大方面詳細闡述體驗式商業中的兒童業態招商需求,有助於根據不同業種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進行業態和業種組合,合理保護品牌的可持續性經營
  • 解析上海新天地等五大購物中心「體驗式商業」模式
    「體驗式商業」最常見的載體是購物中心,因為購物中心在建築設計、空間品質和經營模式上,更易於實現「體驗式」的要求;同時,購物中心在業態組合上的豐富性和 多元化,也為體驗式業態的存在提供了契機。有一組數字最能夠說明傳統商業與體驗式商業的本質區別:以百貨為代表的傳統商業,其零售類業態的佔比能達到 70%—80%,是商業體中的絕對主導;而在「體驗式購物中心」中,以休閒娛樂、兒童教育等業態為代表的體驗式業態,在購物中心中的佔比可達到20%- 30%甚至更高,而零售類業態的佔比降至30%-40%。
  • 北京悠唐購物中心瞄準白領社交圈 擴充體驗業態
    去年12月24日,經過調整升級的悠唐購物中心開始定位於北京城首個社交型主題購物中心,將重心放在提升服務於城市白領的體驗式業態的豐富度及營造契合白領小資氣質的購物環境上,積極增強購物中心與白領客群的黏連性。
  • 致敬六一——深圳重點購物中心兒童業態盤點
    、大眾點評;統計標準:各購物中心兒童業態店鋪數量佔總店鋪數量比例;部分兒童業態需求面積大且承租能力相對較低(兒童娛樂/教育培訓等業態),對於購物中心來說不屬於賺錢功能業態,引入該類業態,更多的是看中其強大的「虹吸效應」,通過兒童業態的「1 + N」或「2 + N」形式帶動家庭消費
  • 月星商業陳演:解密上海環球港購物中心如何體驗式商業
    10月29日上午9:00,《2014年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發展論壇》在中國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希爾頓南海酒店盛大開幕。在論壇現場,月星集團總裁助理、月星商業集團執行總經理陳演帶來主題為《體驗式購物中心發展趨勢與創新》的演講,她從上海環球港這個項目出發,從建築、商戶組合、文化組合、主題活動四方面簡單陳述環球港在實戰中為體驗式運營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
  • 分析:為何餐飲成為購物中心最火商業業態?
    目前,購物中心已經逐漸成為各級別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的主流產品。通過將零售、餐飲、休閒娛樂、家庭生活、配套服務等業態進行組合搭配,引入不同檔次和類型的品牌商戶,可以展現不同的商業定位。在各種業態中,餐飲業態與購物中心的關係可謂是最為複雜和有趣的。最近,在戴德梁行舉行的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討論了購物中心裡餐飲業態的重要性及其發展。
  • 農場、泳池、影院 把體驗式業態做到購物中心屋頂去
    常見於購物中心內的體驗型業態主要包括:餐飲、電影院、冰場、健身會館、電玩城、KTV、美容美體、兒童職業體驗、鄉村生活體驗、手工製作體驗、野外生存體驗、安全教育體驗等。   現在屋頂農場、屋頂遊泳池、屋頂影院、屋頂球場等體驗式業態正侵襲購物中心,成為下一波主流。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體驗式業態的案例分析。
  • 打造體驗式奧特萊斯購物中心的三要點
    「評價一個新引進的商業業態是否能成功,要看它能否按照科學方法進行本地化改進,以實現社會、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賽特集團董事長陳俊明說,奧特萊斯能逐漸成為我國商業新業態的流行趨勢,不斷嘗試「本土化」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經營主體的選擇。
  • 購物中心人氣「新寵」:DIYDIY業態、烘焙主題體驗型業態
    有飲食類的、飾品類的、生活類的……種類繁多,尤其是在商業地產大爆發的今天,能為購物中心帶來高人氣的DIY業態成為了購物中心爭先恐後搶奪的「標配」。   購物中心的新寵   而對於購物中心來說,隨著國內商業地產的大躍進,購物中心之間的競爭已趨向白熱化。如何爭搶客源,提高場內人氣已成為各大購物中心頗為頭疼的問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內,各種DIY、烘焙主題的體驗型業態開始增加。
  • 特色IP、主題樂園、沉浸式體驗 新業態賦能無錫親子消費市場
    據悉,方糖是全新理念的親子空間,是新一代家庭型購物中心,該商場將包括親子餐飲、兒童零售、兒童體驗等內容。近年來,兒童業態越來越受到商業地產的青睞,不僅成為各大購物中心的標配,更成為實體商業回歸的強力引擎之一。但是,兒童業態並不是一劑萬能的靈丹妙藥,特別是在兒童消費更為謹慎的疫情時期。如何更好地利用兒童業態加碼自身增長紅利,已成為當下各大購物中心不斷探索的課題。
  • 這座購物中心是如何做到的
    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佔全國人口達53%,而購物中心佔比僅16.5%,可見,購物中心渠道下沉仍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但如何在三四線城市照樣做到風生水起呢?四會海倫城市廣場三年攢下一套運營秘笈,簡而言之,就是「入鄉隨俗」。   肇慶四會的海倫城市廣場,開業三年共經歷了3次調整,幾乎是一年一調的頻率。
  • 這9座購物中心 見證上海體驗式商業發展進階之路
    到了20世紀末一批代表性購物中心逐漸出現,又奠定了上海在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歷程上的領軍地位。從大型零售業的起點到如今各種體驗式購物中心的試驗田,上海的商業發展經歷百年沉浮。本文將分析國際大都市上海的體驗式商業發展進階之路,在前進中發現並把握未來商業浪潮。
  • 天工之城忻蘋:手作精品也能高零售 體驗式業態可以提升坪效
    5月23日,由贏商網江蘇站主辦的以「無互動不商業,體驗式業態如何助力互動經濟」為主題的城市沙龍在位於老門東的金陵戲坊圓滿舉辦。天工之城總經理忻蘋在此次沙龍對話中,對於如何尋找體驗商業的發展路徑、實現體驗式業態與購物中心的雙贏闡釋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