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來了,明年起4樓以上裝電梯,高樓不再建,高層或消失?

2020-12-15 騰訊網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建築高度越來越高。從一個城市的地標的變化就可以看出,比如鄭州原來的地標是二七塔也就七八層高,現在的地標變成玉米樓和福塔,比二七塔不知高出了多少。的確在以前看一個城市的發達程度,就是看這座城市的樓是否建得夠高,高樓大廈才是發達城市的象徵。實際情況高層也確實有利於城市發展,特別在一些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稀缺如果不建高層就容納不了這麼多人,人口上不去城市的經濟就很難上去。另一方面建高層對於開發商來說是最賺錢的,因為一個樓盤最大的資金投入就是買地,蓋房的資金還是次要的,所以現在很多城市的房子如果不是特別偏遠基本都是30層以上。

過去高層確實受到大家的歡迎,一方面因為以前大家都生活在老家的平房或者瓦房裡面,城市裡面住的很多也是老舊家屬院、四合院、單位分配房等等。這些房子基本都不高而且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暖氣甚至衛生間有時都是公用的,居住品質很差。所以有了高層以後,大家認為住在高層才是城裡人的象徵,那時在北京天津一帶很多人甚至把自己的四合院賣了去買高層。

另一方面高層住宅其本身有一定的優勢,高層住宅相比低層視野、通風、採光都更好,而且空氣品質比較好噪音也非常地小。

但如今高層越來越多,當人們住進去以後才慢慢發現,高層住宅其實也有很多缺點。

高層的缺點

第一:出行比較困難

高層現在很多都是兩梯四戶或者兩梯六戶,住戶非常地多,因此很多時候出行都要擠電梯,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上下樓梯更是困難很多時候需要坐上去再坐下來,有些人更是為了避免遲到,提前一兩個小時下樓來錯開高峰期。另外等到了一定的年限,電梯出現老化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也會耽誤出行時間。

第二:發生意外逃生非常困難

因為高層下樓特別依賴電梯,而當意外來臨時又不能坐電梯,只能通過步梯下樓逃生。而像火災、地震這樣的意外很多時候都是非常迅速的,根本沒有時間讓你通過步梯進行逃生,如果家裡有老人和小孩逃生更是困難。現在的高層基本都在30層以上,消防雲梯只能達到8層左右,所以一旦會發生火災8樓以上的住戶非常困難。

第三:高空拋物事件頻發

每次看新聞總能看到一些高空拋物造成的一些悲劇發生,走在高層下面總是感到沒有安全感。平時生活中很小的物件但是如果從高層落下來也會造成人員傷亡,比如前一段時間一位奶奶抱著孫女剛走到小區樓下孫女就被一個蘋果砸中,當場昏迷經醫院搶救雖然保住了生命卻變成了腦癱。經過警方調查原來是高層一個孩子自己在家,因頑皮把一個蘋果扔了出去,造成了悲劇的發生。所以高層住宅有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儘管現在已經做了很多的安全教育,但一些意外還時有發生。

第四:拆遷困難

隨著房子的老化,未來高層也會面臨拆遷的問題,但高層住址住戶很多,一方面意見很難統一,同樣的條件有的人同意有的人可能就不同意。另一方面由於住戶多,賠償金額也十分的巨大,加上現在「限高令」的出臺,不可能建比現在更高的房子,開發商拆遷根本沒有利潤可言,所以開發商也不願意接手這樣的高層進行拆遷。

隨著高層的越來越多,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高層的一些缺點。最近國家也出臺了2條新規,對高層進行了限制,未來高層可能不再進行建設。

限高令的出臺

不久前住建兩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其中就規定一般不得新建高於500米以上的建築,對於250米以上的建築也要嚴格限制新建,新建100米以上的建築也要進行充分論證、集中布局,與城市的規模、空間尺寸相適應。

隨著限高令的出臺,高層未來建設的困難增加,城市「地標建設競賽」也會慢慢消失。

四樓以上必須裝電梯

隨著棚改的結束舊改開始登場,為了解決城市中心一些老小區的出行問題,在最新的《住宅設計規範》中規定,四層以及四層以上的新建住宅建築必須裝電梯。這樣就提高了低層住宅的居住體驗,方便了一些生活在低層住宅的老人和小孩,不用再爬樓梯。這條政策也讓低層越來越受歡迎,原來如果我們生活在七層高的低層裡面的六七層上面,搬家和添加一些大型的家具就十分地費勁,電梯的安裝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總結:隨著這兩個政策的出臺,一方面未來高層的建設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低層建築越來越受歡迎,這樣就導致未來開發商會根據人們的需求低層越建越多,高層會原來越來越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新規出臺:明年起4樓以上裝電梯,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或消失?
    而今,我們國家也出臺了新規,從明年起,不再建造高樓,高層住宅或將會消失?根據住建部所發布的新規,對於超過250米的新建建築需要進行嚴格的限制,而超過100米的也需要嚴格的執行相應的審批制度,同時也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
  • 政府連發2條新規,4樓以上裝電梯,不讓再建高樓,高層不再出現?
    因為我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在一些發達城市,無一例外都是高樓林立,晚上更是燈火通明,光彩照人。確實在一些一二線城市,由於土地資源稀缺,開發商為了能建更多的房子,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把房子建得越來越高。所以現在很多一二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動不動都是30多層。
  • 2大「新規」來襲,明年起高層或被「棄」,舊改裝電梯,都這樣辦
    由於城市土地資源本來就比較緊張,房子自然也越建越高。因為只有房子蓋得越高,開發商才能從中賺取更多的資金。加上高層住宅的採光和通風效果也不錯,因此高層住宅在市場還是不愁賣的。早在2017年的時候國內就有著23.5萬棟高層住宅了,這一數字也是全球最多的。事實上很多人搬進高層住宅之後才發現,舒適度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高。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基於以上3大弊端,過去很多專家學者都不提倡繼續大肆建設高樓。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甚至直言不諱指出,幾十層的高層住宅沒有升值潛力,未來將成為「空中貧民窟」。在他看來,這些超高層住宅未來將會面臨玻璃老化、電梯故障、設施陳舊、維修困難等等一系列難題,再改造的成本相當大,可能會變成「永久貧民窟」。兩大新規出臺,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
  • 樓市「新面貌」:4層以上的房子裝電梯,高層住宅未來價值堪憂
    在買房子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多種類型,包括多層和高層。通常在一個小的區域有許多不同的建築形式,其中最常見的是高層建築和多層建築。我們經常說多層是指六層以下的房子(包括六層)。眾所周知,在過去,這樣的房子通常沒有電梯,不得不走樓梯。所以如果家裡有腿不方便或者有老人的話,他們是不會選擇這樣的房子的。
  • 4樓以上的注意了,高樓停建,住房迎來「新標準」,3類人受益!
    截止2019年底,中國200米以上的高樓總計895棟,300米以上的高樓總計94棟,400米以上的高樓12棟,500米以上的高樓6棟,600米以上的高樓1棟。
  • 明年起,高樓「全面消失」?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將會從中受益
    這些超高層住宅今後將面臨玻璃老化、電梯故障、設備陳舊、維修困難等一系列難題,再改造成本相當高,很可能成為「永久性貧民窟」。從明年開始,高層建築「完全消失」?而高層住宅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無法忽視的,並且這些不足之處都難以解決,對購房者來說,這些也會影響他們以後的居住體驗。
  • 高樓「全面消失」?2021年起,住宅有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98年-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提升了27.25%,這期間有4.3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算下來每年有1965萬人進城。所以,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大中城市都開始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那想要更好的利用土地,肯定不能跟過去一樣,隨隨便便建7-8層就行,必須往上建,只要在安全許可的情況下,能更高就更高。
  • 樓市新規:明年起,4樓以上加裝電梯,2種方案提出,1樓點頭了
    但如果你住在高層,這就很困難了。沒有電梯,你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如果搬家更是累人。最重要的是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萬一摔倒,老人真的「受不了」,所以大家都願意安裝電梯。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專門調查,普遍的意見是:一、二樓明確表示不需要安裝,原因是「不安全、不美觀」,一旦有電梯,會對房屋的採光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還會產生電梯運行時的噪音。但幸運的是,3樓、4樓和5樓都表達了安裝電梯的願望。事實上,這兩層樓並不同意安裝,可能有更深層次的想法,就是費用方面分配可能存在顧慮。工作人員把工作重點放在一樓和二樓。
  • 新規出臺:明年起,4層以上加裝電梯,2種方案提出,1樓沉默了
    但如果你住在高層,這就很困難了。沒有電梯,你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如果搬家更是累人。最重要的是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萬一摔倒,老人真的「受不了」,所以大家都願意安裝電梯。不過,遭到一樓甚至二樓居民的強烈反對。
  • 明年起,高樓「停止建設」?住宅實施「新標準」,2類人從中受益
    同時各個城市建設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需要與當地消防設施和配套設施相匹配。比如很多城市的消防雲梯就只能到17層左右,如果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消防救援就成了問題。所以,對於消防救援能力比較差的中小型城市,以多層住宅為主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的居住環境,也可以預防消防安全問題。在最近,黑龍江省住建部門出臺一個規定,明確禁止黑龍江全省範圍內建設5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
  • 1樓同意加裝電梯,提出要求後6樓不肯,新規出臺後6樓又同意了?
    明年起,老房子將迎來「第二春」!三類人有福了而舊改過程中,所有改造都符合老舊小區住戶需求,但在老房子加裝電梯上,低層住戶和高層住戶卻出現了意見分歧。1住戶反對加裝電梯,6樓住戶支持加裝電梯。6樓住戶認為加裝電梯可以方便整棟樓層出行,特別是對於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而言,能夠保障出行安全,未來還有升值空間。
  • 1樓終於同意裝電梯,3樓卻又不同意了,新規下,3樓反對也沒用?
    其二、1樓住戶認為老房子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預留出電梯位置,再加上房齡普遍都在20年以上,因此直接加裝電梯對於老房子的結構可能也會產生影響。 當1樓住戶提出這兩個問題後,很多人也都陷入了思考,對此我認為加裝電梯對結構的影響不會很大,最關鍵的還是1樓住戶是否需要承擔費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 1樓不想裝電梯,被5-6樓鄰居多次商談,提兩方案後,再也不找他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的高樓越建越多,也越來越高,三十多層的住宅多如牛毛,平時商場、寫字樓也都是電梯加持,走樓梯變成了一件考驗體力的活。在不少人認為,低層的「老齡房」已經落後了,同時拆遷的成本又很高,勞民傷財。因而今年國家大力提倡老舊小區改建,獲得了大眾的一致叫好,確實是一項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大好措施。
  • 六樓想裝電梯,多次找一樓商談無果,老小區裝電梯成「難題」?
    但是由於小李住在老小區中,沒有電梯的情況下,父母由於年紀大了,獨自上下樓都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情。小李的父母來照顧孩子之後,白天都沒有出過門,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上下樓都不方便,更別說抱著一個孩子上下樓了。有時候小李夫妻兩個遇到加班的情況,可能半夜才回家,小李父母悶在樓上一天也是十分難受的事情,因此小李想趁著舊改政策,跟樓層住戶們商量一下裝電梯的事情。
  • 電梯樓和步梯樓哪個好?電梯樓應該選幾層?
    步梯樓層數較低容易被周圍高樓遮擋光照,尤其是一二線住房密集的城市。大家選擇什麼樣子的樓房關鍵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庭的條件和需求。當然我們也能從另一方面考慮,電梯房的戶型比較安靜、免打擾,雖然害怕出現電梯故障,但物業小區及時處理的話,一般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而步梯房每天上下樓也權當鍛鍊身體了,也不必生活在對電梯房的恐懼下。
  • 王先生兩次約談1-2樓裝電梯未果,2樓提解決方案,3樓沉默了
    他們反對的理由如下: 第一,就老房子而言,後加的電梯結構肯定沒有原有結構堅固,電梯安裝有補貼,後期的維護費怎麼分攤是個問題。 第二,2樓經常下水道堵塞,也沒有找高樓層要錢,裝了電梯高樓層反而得利了,自己用不到電梯,房子還貶值。裝之前2樓的房子行情最好,裝了之後只比1樓好一點。
  • 6樓多次找1樓商量加裝電梯,1樓提出兩方案後,6樓再也不找他了
    根據國家最新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是棚改的「終結之年」,這意味著從明年起,我國將逐步告別「大拆大建」時代。這對2類人有深遠影響:其一、老舊小區業主,棚改拆遷在很多地方被看作是「翻身」的機會,很多人盼望著老房子拆遷,自己能拿著補償款購置環境好的大新房。未來老房子拆遷逐步停止,迫切期待拆遷的老房子業主,可能計劃要被打亂;其二、專門博拆遷的投資炒房客。
  • 扒一扒防電動車上樓的奇招 電梯裝座椅樓門裝柵欄
    昨天,記者了解到,鄭州一家小區的物業為讓業主提前適應這一新規,在電梯內安裝了一個座椅,但因其太佔空間,不少業主紛紛吐槽。該負責人稱,小區52號樓電梯損壞,很可能與電動車進電梯有關。平時,他們也接到很多有關電動車進電梯的投訴。該負責人說,目前,小區已在樓下安裝了500餘個充電樁,提供給業主電動車充電。因考慮到小區地下車庫改造,將在地下車庫設非機動車停車區,而地上充電樁只是暫時設置,還會拆除,因此樓下的充電樁並沒建遮雨棚。「我們會加快進度,解決無法遮雨的問題」。
  • 電梯樓買這幾樓好!
    越來越多的土地蓋起了高樓,有的十幾層,有的甚至幾十層,我們俗稱叫做「電梯樓」。不同樓層,生活環境不一樣;不同樓層,價格不一樣;不同樓層,視野也不一樣。那麼,到底電梯樓買幾樓最好呢?對此,小編要說的就是,怪不得有錢人都喜歡買這幾層電梯樓,聽老師傅一分析,後悔我家沒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