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川崎病(KD),也稱為小兒黏膜皮膚淋巴結症候群,是一種急性系統性血管炎,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和嬰兒中。日本川崎病於1967年首次報導該病。臨床表現包括持續發燒,眼結膜充血,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多形性皮疹,手腳僵硬,指尖脫皮。這種疾病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
01兒童的健康很重要,要知道川崎病的起因,才能避免病症的出現
(一)總述
疾病的原因仍不清楚。然而,大量的流行病學和臨床觀察表明,川崎病的發作與感染有關,但是到目前為止,尚不可能確定微生物是引起疾病的唯一原因。研究還表明,該疾病還與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目前認為,如果在諸如感染等誘因下體內存在遺傳易感性,則自身免疫系統會異常激活,並發生血管炎損害。
(二)基本原因
1、感染
實驗室檢查具有C反應蛋白升高,紅細胞沉降速率增加和白細胞增加的特徵,這與傳染病的特徵相似,表明傳染性病原體與KD的發作有關。流行病學數據表明,葡萄球菌,鏈球菌,立克次體,逆轉錄病毒,支原體和其他感染是原因,但尚未得到證實。
2、遺傳易感性
KD可以在世界各地發生,但發病率最高的是東亞人口,其次是日本,韓國和臺灣。來自亞洲國家的發生率很高的人,即使他們移居到其他國家,其發生率仍然高於非亞洲國家。另外,患有KD的兒童的兄弟姐妹和兒童患該疾病的風險更高,感染性也更強。
02如果患上了川崎病,小孩會有哪些症狀呢?下面這幾點要多留意
患者通常會持續發燒超過5天,並伴有典型症狀,例如皮疹,黏膜充血和淋巴結腫大。有些患者會出現心血管系統併發症。
(二)典型症狀
1、發燒
體溫可達到3940℃,持續714天或更長時間,表現為遺漏或放鬆發燒的類型,抗生素治療無效。
2、眼結膜炎
眼睛發紅,在疾病發作後的3至4天內出現,b分泌物,發燒消退後消失。
3、嘴唇和口腔黏膜發炎和損傷
嘴唇很乾,而且有充血的表現,口腔周圍也出現充血的表現,舌頭突出,舌苔厚重,部分嚴重者出現腫大的現象。
4、手足症狀
急性和掌幹紅斑,指甲下方的膜狀剝落以及手指(趾)端的皮膚交界處,指甲有橫紋,嚴重時指甲也可能脫落。
5、其他
(1)神經系統表現:兒童易怒,易怒,少數有頸部僵硬,抽搐,昏迷等無菌性腦膜炎表現。
(2)關節表現:可能出現關節疼痛和關節炎。
(3)呼吸系統:可能有間質性肺炎,例如咳嗽。
(三)併發症
休克,巨噬細胞活化症候群等
03病症對兒童的危害這麼大,我們應該如何診斷和治療呢?找對方法很關鍵
(一)診斷
1、診斷原理
醫生主要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以根據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協助診斷。目前沒有針對川崎病的具體實驗室診斷方法。
2、診斷依據
當前,美國心臟協會的診斷標準通常用於臨床診斷。診斷標準是發燒持續超過5天,並符合以下4項或全部條件:
(1)四肢的變化:急性期手掌和腳底出現紅斑,手腳出現硬性水腫;恢復期手指和腳趾甲床過度部分的脫皮。
(2)多形性皮疹,通常無水皰和結節ab.
(3)雙眼結膜短暫充血,無膿性,無滲出。
(4)口腔黏膜變化:嘴唇發紅或乾裂,草莓舌,口咽黏膜瀰漫性充血。
(5)頸部淋巴結腫大:無化膿,直徑> 1.5cm.
如果發燒未達5天,但滿足其他條件,則應高度懷疑川崎病的診斷。
3、鑑別診斷
(1)敗血症
血液培養為陽性,抗生素治療有效,並且可以發現感染。
(2)滲出性多形性紅斑
它在嬰兒中很少見,有廣泛的皮疹,皰疹,皮膚糜爛和出血以及口腔潰瘍。
(3)猩紅熱
皮疹比發燒或第二天的皮疹更常見。它是粟粒均勻的丘疹,皮疹之間皮膚泛紅,手指和腳趾沒有明顯腫脹,嘴唇也不明顯。青黴素治療有效。
(4)結節性多動脈炎
它是全身性壞死性小動脈炎,高峰年齡為9至11歲。病變分布在各個部分,通常發生在腎臟,心臟,消化道和皮膚。受累血管中可能發生動脈瘤,血栓形成或狹窄。嬰兒的冠狀動脈病變最嚴重,很難與川崎病區分開。重點是孩子患有多種系統性疾病,皮下結節和紫癜性皮疹沿血管分布。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的重要依據,但由於病變的分段分布,皮膚和肌肉活檢的陽性率不高。
(二)治療
1、治療原則
治療的最初目標是控制炎症,減少冠狀動脈損傷,並防止冠狀動脈瘤形成和血栓阻塞。一旦確診,應儘快開始治療。
2、對症治療
應根據病情給予對症支持療法,如補液,保肝,控制心力衰竭,糾正心律失常等。對於心肌梗塞應及時給予溶栓治療;重症冠心病患者需要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或介入治療。
3、一般治療
主要目的是清潔和護理兒童的口腔以及皮膚和黏膜,避免感染。
4、醫學治療
(1)阿司匹林
初期使用時,具有足夠的抗炎作用,小劑量時也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預防血栓形成。使用阿司匹林後,可能會發生胃腸道反應,例如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飯後服用藥物可以減少胃腸道反應。它也可能導致出血。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大便是否發暗,牙齦出血,皮膚紫癜等,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丙種球蛋白
發病後10天內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IVIG)可有效改善症狀,減少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並縮短病程。注意:在川崎病治療期間接受過人免疫球蛋白治療的兒童,不得在9個月內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和其他疫苗的疫苗。
(3)糖皮質激素
關於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川崎病存在爭議。一致認為,糖皮質激素通常不是治療川崎病的首選。它適用於患有嚴重心臟炎,心臟功能不全的川崎病,或對人免疫球蛋白治療無效且難以控制的患者。父母應注意,藥物需要逐漸減少,直到停止使用為止,監督孩子按時服用足夠量的藥物,並密切監測不良反應。
(4)雙嘧達莫(通常稱為「潘生丁」)
它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並發揮其抗血小板作用。在急性期後它是一種抗血小板藥物。不良反應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5、相關藥物
阿司匹林,丙種球蛋白,糖皮質激素,雙嘧達莫
6、治療周期
川崎病的治療周期通常為4周,但可能會受到疾病嚴重程度,治療計劃,治療時間和個人身體素質等因素的影響。
結語:川崎病危害小孩的健康,小兒科醫生:男孩多注意,發病率比較大。在病症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健康,畢竟我們工作和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所以,應該把他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