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也有結構助詞 「的」、「地」、「得」!

2020-12-10 我語俄羅斯

說文解字,遣詞造句。

漢藏語系的漢語構詞時(漢字造字六書)以疊加構詞部件(部首、偏旁、形旁、聲旁等)為主。印歐語系的英語的構詞方法也以疊加詞根、詞綴為主。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的俄語的構詞方法也是以疊加詞根、詞綴為主。俄語構詞的基本原理(字的理據)就是1+1=?(簡單的詞根加詞綴形式),再多也就是1+1+1=?(繁化形式 :兩個或兩個以上詞根合併再加詞綴)而已;這裡「1」代表詞根或詞綴。例如,водопад 是вода的詞根「вод-」+ 中綴(連接元音)「о「+пад(第二詞根,源於падать 降落、落下),意為 「水落下」,中譯為「瀑布」。листопад(лист-о-пад) , словообразование為「слов+o+образ+ование(образ-образовать , -ование 表示抽象的動作或狀態)。 俄語之中也有結構助詞"的"、「地」、「得」!此處所指的是俄語同根詞的「同根異類(相同詞根、不同詞類)」現象 —— 後綴、詞尾決定詞的語法類別。

活躍詞根(構詞能力強的詞根)產生的派生詞的數量較多,並且種類大多囊括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四大類,以便於滿足遣詞造句的需要。例如,

эконом, экономка, экономика, экономист, экономичность, экономия 名詞(人、事物、概念)экономить/сэкономить ,экономничать 動詞(動作、行為、狀態)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ный экономный 形容詞(描寫、限制名詞性中心語)язва ,язвочка, язвина, язвинка, язвенник, язвенница, язвительность 名詞 (人、事物、概念)язвенный язвительный 形容詞(描寫、限制名詞性中心語)язвить /съязвить 動詞(動作、行為、狀態)

влаг(а ): [名] 溼潤,水分,潮溼。влаж-ный [形] 潮溼的,含水分的。влажн-ость [名] 溼度,含水率,回潮率。влажн-о [副] (主要用於修飾、限制謂詞性中心語)(覺得)潮溼,溼潤(地)влaжнеть [動,不及物]變得溼潤,變潮。увлажнить/увлажнять [動,及物] 使溼潤,滋潤。 увлажение [名,動名詞] 使溼潤,滋潤。

相關焦點

  • 寧波話中有趣的結構助詞
    張仿治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有「的」、「地」、「得」等結構助詞,寧波話口語中另有幾個結構助詞。  「XX動」。它的意思相當於「XX地」,而「動」前面的字往往帶有動詞性。它所形容的程度比較輕,又大多用在不怎麼好的含義上。
  • 日語中「V+接續助詞+の+N」結構的成立條件
    日語中「V+接續助詞+の+N」結構的成立條件 2019年07月30日 15:03 來源:《東北亞外語研究》 作者:姜柳 字號 關鍵詞:動名詞與動詞的連續性;謂詞隱含;可謂性
  • 初一語文早知道——虛詞(助詞)
    助詞助詞是表示附加關係或時態等語法意義或語氣的虛詞。常見的有下面這些:結構助詞:的(底)、地、得、所時態助詞: 著、了、過、來著比況助詞:似的語氣助詞:的、了、吧、呢、著呢、嘛、唄、罷了(而已)、也好、也罷、啦,嘞、嘍(陳述語氣)嗎(麼)、吧、呢、啊(
  • 為什麼不需要區分「的、地、得」?
    雖然我們的語文課還是會教「的地得」用法,我們的語文考卷也有這樣的題目,但「的地得」的區別,並不是中文自古至今的傳統傳承,也從來不是語言學界的共識。從我們自己對中文的理解上,我們認為區分「的地得」,尤其是區分「的」和「地」,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我們自己已經不需要刷語文卷子,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服從這種自己不認可的「中文新規則」。
  • 主格助詞與賓格助詞的區別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一鍵關注韓語學習網關于格助詞「가/이」,「을/를」的用法各位學習韓國語的朋友肯定在學習韓國語的時候一定遇到過上述問題現在我是這麼理解的,希望能給遇到同樣問題的人一個參考。如果有好的理解也可以發表出來進行交流。我們知道「가/이」是主格助詞,在句子中是作主語,即表明接在其前面的體詞做主語;而「을/를」是賓格助詞,在句子中是作賓語,即表明在其前面的體詞做賓語。在一個句子中,最簡單的句子結構是「主語+謂語」而完整的句子結構是「主語+賓語+謂語」。主語是謂語的實施者或體現者,賓語則是謂語的的作用對象。
  • 朔州方言裡的萬能助詞「哩」
    「哩」,在朔州方言裡,可謂「萬能助詞」。既可作結構助詞,也可作語氣助詞。其出現的頻繁,在方言裡是少有的。作結構助詞時,既可置於主語與賓語之間;也可置於謂語與狀語之間;甚至可以置於謂語之前。作語氣助詞時,常置於謂語或狀語之後。
  • 日語句子結構大揭秘
    而最最基礎的語法,應該就是句子結構了。不先把句子結構搞明白,往後肯定要多吃不必要的苦頭。且看東京大學日語教育中心的教授,一步步為我們揭開日語句子結構的神秘面紗吧。日語是一種怎樣的語言?(上)首先,假設本文讀者是完全不懂日語的,我來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語的語法。在日語裡面,助詞和動詞特別重要。
  • 助詞造句和解釋_助詞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助詞(zhù cí)。指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的一種特殊虛詞,包括結構助詞、時態助詞和語氣助詞。[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由中國的語文法言,至唐宋以後而助詞之作用特別突出。」]助詞參考例句:1、韓國語是黏著語,所以主要依靠語尾和助詞等來表現語法關係。
  • 助詞造句和解釋_助詞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指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的一種特殊虛詞,包括結構助詞、時態助詞和語氣助詞。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由中國的語文法言,至唐宋以後而助詞之作用特別突出。」] 助詞參考例句: 1、韓國語是黏著語,所以主要依靠語尾和助詞等來表現語法關係。
  • 俄語"名詞+名詞"短語結構的認知語義分析
    俄語"名詞+名詞"短語結構的認知語義分析 2019年04月15日 11:05 來源:《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作者:於鑫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韓語助詞大總結】
    【韓語助詞 조사大 總結 총결산】一、助詞的概念助詞是附著於詞、短語和句子之後,表示各種語法意義的語素。所謂的語法意義,就是用於語言單位(語素、詞、短語、句子)之間的組合的語法手段(助詞、語尾、語序等)所表示的抽象的關係意義。例如:동생이 숙제를 한다(弟弟做作業)中的이是格助詞,表示行動的主體,를也是格助詞,表示賓語。
  •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筆試:「的、地、得」de的基本用法
    de 的、地、得 幫助 今天我們來看下結構助詞「的」、「地」、「得 2 地de 結構助詞,狀語的標誌,用在詞或詞組之後表示修飾後面的謂語 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
  • 輕鬆用好「的」「地」「得」
    關鍵詞:語法;「的」「地」「得」的正確使用助詞「的」「地」「得」是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的一種特殊虛詞。它們在現代漢語中雖無實在意義,卻是廣播、電視、報刊、電子網絡等各種媒體使用頻率最高的助詞之一,可以說,語言文字表達離不了「的」「地」「得」,它們在句法功能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 日語助詞小課堂——格助詞
    日語助詞小課堂---日語中的格助詞所謂的【助詞】,其實就是為詞彙潤色的詞。例如:「が」「も」「の」「を」等等。本文會把【助詞】分為格助詞、接續助詞、副助詞、終助詞等幾類,結合例子,詳細簡單地介紹日語中的【助詞】。
  • 「的,地,得」的區別和用法
    1.如何區別的得地的:用在定語的後面。定語是指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中心詞和前邊的動詞合起來表示一種動作,意思是這個人是所說的動作的受事:開他~玩笑。找我~麻煩。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於早期白話):出~門來。地: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後表示修飾後面的謂語:慢慢~走。
  • 盤點日語助詞「に」的用法,以及和其他助詞的區別總結!
    日語學習的重點之一是助詞的學習,其中助詞「に」可謂是用法比較多的助詞,並且其有些用法和其他助詞也有相似之處,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與區分一下。我們第一次與助詞「に」邂逅的應該是在存在句中,在此助詞「に」可以表示人、動物、物的存在地點。【例句】●教室に機があります。(教室裡有桌子。)●先生は事務室にいます。(老師在辦公室。)
  • 「的地得」不用區分?事實告訴你,你錯了!
    例如:2、形容詞/副詞、名詞、代詞(做狀語)+「地」+形容詞/動詞(中心語)「地」用來連接狀語和中心語,是狀中結構的標記形式。例如:3、動詞/形容詞(做中心語)+「得」+形容詞/副詞(做補語)「得」連接補語和中心語,是述賓結構的標記形式。
  • 文言基礎知識:助詞(一)
    三、助詞現代漢語的助詞,包括結構助詞和時態助詞(「了、著、過」)。文言裡沒有時態助詞,所以這裡所謂「助詞」,即結構助詞。結構助詞是附加在別的詞語前邊、後邊或一個句子的主謂之間,在句中起結構作用的詞。文言裡常用的結構助詞是:之、者、所、是、見、被。「是、見、被」到第四章「文言的句法」裡再談,這裡只討論「之、者、所」。
  • 【俄語】俄語就業的出路
    北京(雅寶路)、河北、河南、義烏、溫州、廣州等地的貿易公司或翻譯公司或展會公司。哈 爾濱、大連、秦皇島、北京、上海、三亞等地的旅行社、賓館及其他消費場所。導遊員,目前俄羅斯最多去的地方是南方有海的地方哦。
  • 文言基礎知識:助詞(二)
    三、助詞現代漢語的助詞,包括結構助詞和時態助詞(「了、著、過」)。文言裡沒有時態助詞,所以這裡所謂「助詞」,即結構助詞。結構助詞是附加在別的詞語前邊、後邊或一個句子的主謂之間,在句中起結構作用的詞。文言裡常用的結構助詞是:之、者、所、是、見、被。「是、見、被」到第四章「文言的句法」裡再談,這裡只討論「之、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