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滷的魅力——地道的川式辣滷水製作教程

2020-12-20 廖排骨滷菜熟食

作為四川特色美食,火鍋、串串香、乾鍋、冒菜..這些或多或少都跟辣沾邊,就連平常炒菜,都會放些幹辣椒之類來調味,更不要說好吃到口水都會流出來的兔頭、夫妻肺片、棒棒雞等滷味小吃了。

說到這些滷味熟食,其實最關鍵的就是一鍋地道的川式辣滷水,新鮮的食材經過師傅精心滷製,最後給世人呈現一道道美食盛宴,辣著合適,辣著美味,吃了還想吃!

那麼,如何做出一鍋地道的川式辣滷水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川式辣滷水的製作。

要做一鍋滷水,首先必要熬製高湯。以前小編也給大家說過熬製高湯的做法,實則不需要什麼特別高級的食材,既可以用大棒骨+雞架骨來熬製,也可以選用大棒骨+豬皮+碎五花肉來熬製,然後就是再添加香料包、鹽、生薑、胡椒麵等輔料,熬製4小時即可。

高湯熬製好之後,就是調製麻辣滷水。將熬製好的高湯,加上辣椒(這裡辣椒先用水煮過後,再用油炒制之後才加進去,而且記得不要把辣椒炒變色了,這樣會影響滷水的顏色),塊狀冰糖、鹽(具體根據當地口味適當增減)、香料包、生薑等輔料,熬製半個小時即可。

後面就是放置原材進去滷製,這裡大家需得注意的是,要用小火悶煮,同時不能加蓋,而且起鍋後,不論是為了顏色好看,還是口感好吃,都可以適當的在滷菜表面淋一層辣滷滷水,這樣看著會更有食慾感。

因為辣滷本身自帶辣味,還可以將之二次加工,可以做成涼拌菜或者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川式紅滷水》完整製作配方,內部資料標準案例
    川式紅滷水比較講究滷水老湯的渾厚與天然,在配方、用料方面相比其他滷水成本稍高,川菜世家今天將川式紅滷水的湯料、調料、香料配比,以及製作過程和滷水詳細熬製方法分享出來,這個配方只是一例比較標準的方法,其實際製作過程中是可以根據情況改善和改良的。
  • 滷水技術配方分享——五星級酒店辣滷技術配方,做法詳細。
    1瓶味精200克雞精200克冰糖500克白酒100克〈清水90斤〉〈色拉油500克〉【製作工藝】>鍋內加入色拉油,油溫6成熱時加入滷水素菜料,小火炒至焦黃出香(約5分鐘)。下入滷水香料,小火炒1分鐘。下入秘制醬炒勻,加入清水,加入滷水調料攪勻,大火燒開,轉小火熬30分鐘。用密漏撈出蔬菜料跟香料,裝入香料包再投入,辣滷滷水就製作完成,此時可投入處理好的主料進行滷製。【滷製時間】〈1〉畜類:如豬肉、牛肉等,滷1小時,燜1小時。
  • 天然上等的《辣滷、現撈、油滷》滷水如何區分、鑑別的標準是這樣
    多種四川滷味的過往四川人喜歡吃辣滷,既有五香滷味又有舌尖上麻辣的刺激誘惑,所以基本都稱呼辣滷,辣滷是在紅滷和油滷的基礎上滷製成熟後,再通過特製香辣油的洗滷,來增添香辣程度。後來川渝各個地方的同業通過自己獨到的增辣手法創造出天然傳統的油滷現撈技術,每種油滷現撈技術的口味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分上下,不過辣度就不一致了,有人強調微辣香醇、有人重視極度麻辣,所以現撈滷和洗滷就分成兩大分支。單從色澤上來看,現撈滷味的方法的顏色金黃,辣度適中。洗滷的方法就不一樣了,洗滷是一種川南口味,有些口重,顏色紅而深,口味辣的讓人跳起來。花椒用法也從單一的紅花椒搞成了青紅花椒一起上。
  • 最愛盒馬小龍蝦 青花椒辣滷小龍蝦
    川式的辣滷小龍蝦吃過總會令人難以忘懷,那種勾魂的味道,感覺越吃越上癮!平時在家閒著也會做上一盤來獨個享受,剩下的滷水再滷個小菜搭配著吃,那是一個滿足啊!今天盒馬鮮生的小龍蝦特別新鮮,又勾起我做辣滷小龍蝦的癮,再搭配前兩天購買的新鮮青花椒一起烹製,味道更出色、辣勁更上癮,仿佛小龍蝦也沉醉在這美味的滷汁中,自由自在的暢泳!
  • 絕密川式紅滷水 油滷水 麻辣滷水配方及流程,喜歡的請收藏
    川式辣滷水  調製流程:  1、將當歸100克、砂仁80克、八角80克、桂皮60克、山柰50克、小茴香50克、白豆蔻50克、香葉30克、丁香15克用熱水泡一下、洗淨,撈出瀝乾備用。克桂皮20克鮮湯6升川式老滷水2.5升色拉油2升鹽、味精、雞精、胡椒麵、生抽、白糖、香油各適量  製法:  鍋裡放色拉油燒熱,投入老薑片、大蔥節、洋蔥絲、八角、山柰、桂皮和白芷,待炒至大蔥微黃時,才下辣椒麵炒香炒出色,隨後往鍋裡摻入鮮湯和川式老滷水,燒沸以後加入幹辣椒節、乾花椒、大青尖椒、青小米辣和紅小米辣,熬約20分鐘後,|水手美食|再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麵、生抽、
  • 《油滷、現撈》分鍋要點、充分利用特製香辣油,增辣泡滷湯料製作
    不同食材的成熟時間不同兩三鍋式的油辣滷是比較繁瑣的技術工藝,大家都在選擇一鍋式的現撈技術,也就是說都希望用一口鍋就把各種食材滷出來賣,這樣覺得方便操作。易家川菜認為,既然你這麼理解就更需要對食材的成熟時間有著自己的經驗記錄。
  • 川式絕密白滷滷水調製配方 這些滷水細節學會你也能成大師
    四川滷味名揚天下,滷味飄香圈粉無數,四川的滷水有三,一為紅滷二為白滷三為黃滷,紅滷香辣美味,讓人慾罷不能,白滷鹹鮮,越久越有滋味,黃滷之醇,歷久彌香,就這三大滷,在四川地區,甚至是在當下的全國餐飲市場,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其實關於四川紅滷黃滷我們見過很多,白滷就比較少聽見,所以,今天就四川的白滷我們來嘮嗑嘮嗑吧
  • 油滷、現撈辣滷的配方再詳細,不知道這些技術關鍵,也會影響品質
    香料易家川菜依據自己的經驗為大家剖析油滷、現撈辣滷在製作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也是導致最終味道品質的關鍵性問題,如果你覺得有用,大可收藏,如需更多了解可以留心聯繫,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都是廢話熬滷水油滷、辣滷、紅滷、白滷共屬滷味,共同點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
  • 鹹香不膩口,鮮辣多滋多味,引人食慾的濃香川滷應該怎麼做呢?
    滷菜歷史悠久,川滷和蘇滷味道都不錯,相較川滷更普及,川滷味道始終雄踞第一。原因是川滷辛辣濃香,非常開胃,適合下飯又能當零食吃,是老少皆宜的一道菜品。川滷的好壞全憑一鍋滷湯,是食材與時間共同沉澱的味道,鹹香不膩口,鮮辣多滋多味,那麼引人食慾的濃香川滷應該怎麼做呢?
  • 五香滷菜,紅油辣滷的製作方法,學會了你就是滷菜大師
    滷水製作過程: 1、準備大骨一件、雞架骨一件、生薑、料酒、香醋、香料一起洗好備用; 2、桶中加入清水140加入糖色滷水製作完成。
  • 川滷—麻辣滷水配方
    滷水吊湯比例製作:棒骨2500克(敲斷,雞架2500克,豬皮2000克(去油脂,250克,大蔥250克,二鍋頭150克,白胡椒粉20克,水40斤,將原料洗淨沸水放入桶裡加40斤水大火燒開去浮末,熬製6個小時,然後過濾殘渣,剩餘30斤高湯備用。
  • 滷水不能放醬油?並非所有滷水都不能放,懂得巧用滷出來好看又香
    滷水有多種分類,按地域特色主要分為川滷、北滷、潮州滷,其中北滷中的醬滷和潮州滷都是加入了醬油,所以按照題主滷水中不能加入醬油的說法是不對的;滷水按顏色又分為白滷、黃滷、紅滷;按口味分為辣滷,麻辣滷,香滷等。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川滷、北滷和潮州滷中醬油的運用情況。
  • 辣滷小海鮮數位化配方,想吃辣滷海鮮的有它就夠了,萬分珍貴
    網上有無數的網紅大咖在製作麻辣小海鮮,據說銷量還不錯啊!於是我就消費了3000元買來了這款讓無數人稱道的海鮮滷水,並在家自我保護的情況下,滷了幾次小海鮮。味道確實不錯,並且這麻辣海鮮滷水配方製作簡單,並且還沒有太多的香料和調味品,更是還不用吊湯。非常適合年輕人在家做。
  • 如何製作辣滷吃了才不上火,來看看四川實體店滷菜師傅的做法
    今天有個網友問我:辣滷怎麼做吃了才不會上火?說實話,這個問題問到點子上了。之前有很多外地來我們這裡學習的學員也反應說在當地買的辣滷滷菜,吃了就上火,臉上長痘,喉嚨痛,咳嗽等。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們製作辣滷的經驗,供滷友們參考。
  • 川滷、油滷、滷水現撈是由三大構成,六大步驟組成完整性滷製技術
    、加工來製作出完整的油滷技術,要強調技術過程的完整性。而單純以配方來看待是最極為膚淺的認識,完全是對川滷的一竅不通。內容構成要分為直觀教案與詳細內容解析,兩者搭配的方式來形象真實的交代技術製作的細節性、經驗性,深入到每一個技術環節當中。讓製作滷水的人不但清楚的了解步驟、知道所需調配環節、同時還能夠真正的理解到其中的經驗。
  • 辣滷鴨脖秘制滷水配方(附鴨脖醃製配方) 想吃鴨脖再不用花錢買啦
    好吃的鴨脖真的賣得也很好,朋友們,市面上熱門的辣滷鴨脖大家都愛吃嗎?沒錯,我也愛吃,而且是非常喜歡,但我吃的鴨脖從來不在外面買,而是自己在家裡製作,自己製作不僅實惠,而且還非常的衛生和健康,所以,今天針對很多愛吃滷鴨脖的寶寶們,今天我就來教大家這款秘制辣滷鴨脖配方,喜歡吃鴨脖的可以學習起來哦。
  • 《傳統川滷》多添加這4種調料,滷菜肉香,滷肉味道越來越濃
    到這裡我們回過頭來看「滷」這個字,滷在川菜技藝裡也就是一種鹹味代表,滷水用來滷肉就是一個濃縮過程,其中處理滷味和香味,鹹味鹽的濃縮是最明顯的,按照鹽量比例來換算,湯多鹽在其中就被稀釋變淡了,湯濃縮變少之後,鹽的濃度當然就提高了,所以這裡易家川菜得到滷就是鹹味的結論。技術、配方都一樣,為什麼有些人做出來的滷菜沒有別人好?
  • 想要做好辣滷,這些香料和高湯知識點不懂怎麼行?看看你都會嗎?
    最近幾年辣滷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辣鴨脖、辣鴨翅、麻辣鳳爪等等,都是滷味熱銷品種之一。想要做出美味的辣滷,自然少不了必要的香料和高湯。今天我們就從這兩點來聊聊辣滷相關的香料和高湯知識點。
  • 正宗川滷的秘密配方,精挑細選數十種香料,一料在手,滷遍所有
    正宗川滷的秘密配方,精挑細選數十種香料,一料在手,滷遍所有說起滷肉,大家首先會想到臺灣滷肉飯!其實啊,中國大陸的滷肉也很有名。滷肉又稱為滷菜,是將初步加工和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滷汁中煮製而成的菜餚。
  • 昆明躲在巷尾的辣滷店,靠傳承百年的配方,外賣多到嚇壞送餐小哥
    最近小夥伴給我安利了一家辣滷店,據說辣滷秘方是從明朝就流傳下來的,辣滷海鮮味道非常正!我媽說:「吃獨食,會長膘」,所以我拔完草就趕緊來告訴小夥伴們!說起辣滷,其實和昆明還有點關係,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鄭和是昆明晉寧昆陽人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發現了辣椒,經過海廚調製,最終研製出辣滷隨後鄭和海廚辣滷便傳入民間,經過500多年的傳承,一直流傳至今雖說小店藏在小巷盡頭讓我好找,可這「從明朝來的辣滷」還是像吸鐵石吸引著我店的名字也有趣,叫「大王叫我來尋仙」,去到已過飯點,可外送小哥依然忙得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