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談教育,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不是教會孩子炫富

2020-10-19 湖北視界

鍾南山談教育,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不是教會孩子炫富

「文/萌主(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現如今的發展趨勢,分不清是否真有錢,反正炫富的人是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行頭,以及外在的裝備無一不顯示出奢華。

並且現行的炫富不僅局限於成年人,孩子們也加入了炫富的行列,以至於現在流傳一句:「大人曬表,學生曬鞋」的金句。

作為「醫學界國寶級」的院士,鍾南山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富有是生活的一種狀態,且家庭中最有價值的卻不是存款和房產,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鍾老談教育觀:家庭最重要的不是存款,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女,有其母必有其子」的諺語,這句話絕不是一句玩笑,家長的言行都會在孩子身上顯露。

前段時間,閨蜜在一家餐廳吃飯,鄰桌坐著三家正在聚會的家庭。

其中一位中年婦女顯得尤為扎眼,濃摸的妝容,一身貴婦的穿搭,將有碩大標誌的名牌包包放在桌子最顯眼的地方,一邊塞飯,還忘講話,嗓門奇大。

鄰桌都不得不被迫聽著她各種買買買的經歷,在真箇餐廳都要顯出自己的優越感,還時不時為自己的講話感到得意。

在她旁邊是一個6歲左右的男孩,把桌子晃來晃去,新鮮感過後,開始轉桌子上的圓盤,越轉越快,直至把桌上的飲料轉出去,撒了鄰桌穿白裙子的小女孩一身。

大家都面面相覷,這位正在講話興致的媽媽停下來幽幽地說了一句:「這是自己滑出去的,責任不在我家孩子」。

在大家的指責下這位媽媽做出了讓步:「不就是一件廉價的衣服嗎,賠你幾百塊夠你買好幾件了。」旁邊的兒子一臉得意。

真是什麼樣的媽媽教出什麼樣的孩子,與其這樣極致的炫富,不如提高自己的修養。

鍾老在談及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認為教育最重要本質的是喚醒孩子的靈魂,而不是在眾人面前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家財萬貫」,讓孩子耳濡目染。

家長不必要急於通過名牌包包,手錶,豪車,豪宅來展示自己的富足時,要知道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孩子的教養,為什麼是家庭中最有價值的產物?

馬克·吐溫曾說過:「教養決定一切。」我們每個人也都喜歡和有教養的人打交道,畢竟他們的涵養會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也會討厭那種總遲到的人,任性插隊的人,隨地扔垃圾的人,路上隨意變道的人,借錢不還的人,窺探他人隱私的人,喜歡評論他人的人,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這些人雖然同而不和,但是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缺乏教養。

孩子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應當是展示一個民族最好的名片,如若因為自己的缺乏教養,讓這個大家族失了顏面,怕是最悲哀的事情了。

即使沒有宏大的格局,也應讓孩子有良好的教養,畢竟孩子最後會融入社會,教養將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領。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父母要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教養需要家長的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家長就要從這些方面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教養問題:

1)最為基礎的就是要講禮貌

禮貌是最基礎的教養,如果做不到禮貌,就更談不上教養了,在生活中家長要對孩子灌輸講禮貌的思想,把「謝謝」,「您」「您好」這些詞掛在嘴邊。

2)要做到尊重他人

孩子的認知大多來源於父母,父母要建立起人與人之間平等的觀念,對於一些身份低微的人不會區別對待,而是報以尊重。

3)要有規則意識

無論在哪裡生活都會有無形和有型的規則,這些規則的制定是為了大家更好的生活,比如,不隨意插隊,不亂闖紅燈,不觸碰法律。

4)不故意擾害他人

就像文中那位中年婦女一樣在用餐時大聲說話,打擾別人的吃飯氛圍,教出的孩子當然也是和她如出一轍,我們可以做到在圖書館保持安靜,在別人學習時,不隨意打斷。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碰到這種注重炫富的家長,歡迎大家分享留言。

ps: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育的本質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而是點燃心火,是喚醒靈魂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教育不是灌輸大腦,而是點燃心火。」教育的本質是喚醒靈魂(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awaken the mind.)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良好的教育。
  • 「鍾南山」的教育觀: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喚醒靈魂
    面對疫災,領軍一線的是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兩位老人,他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讓中國在大災面前挺直了腰板,勇戰役災,勝利在望!大災面前,大浪淘沙,必將淘去泥汙,讓善惡盡現。李院士的話讓我們明白:現代的教育肯定在德育教育上有不足之處。這是在製造一個人類機器人,而不是在教育孩子。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教育家張伯岑說過:「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中國教育的問題在於,沒有幾個人真懂教育的本質。儘管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辦學校,最早搞社會化教育的國家,但今天的中國人,懂教育的真沒幾人。  我們先看看兩位德國人到底是怎麼評價中國教育的。
  •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心靈
    教育本質上講是一種「喚醒」。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教育;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在這個基礎上,給予適合他成長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成長。
  • 教育的本質: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文: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什麼是好的教育?
  • 將爺 | 教育本質是「喚醒」,然而教師卻開始裝睡了
    本來,教師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喚醒學生。誠如德國哲學家費希特所說:教育必須培育人的自我決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傳授知識和技能,而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亦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問題是,現在有不少教師,困在錯位道德裡,困在權力系統裡。教育本質是「喚醒」。然而,現在一些教師都開始裝睡了!
  • 教育是靈魂的喚醒師,而不是雕刻師
    那段時間很搞笑,數學老師對每一個孩子幾乎都說你們可是我的嫡系……現在看那會他們是要把我們一起雕刻成一夥數學天才。在初中高中,所有的學生就像放在一個模子裡,然後老師就是那個雕刻師,他們按著自己的想法,把你雕刻成一個能夠走得夠遠的樣子。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春風化雨的過程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我看來,教育應該是存粹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是春風化雨的過程。然而《起跑線》中服裝店老闆拉吉一句「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一門生意」!
  • 孩子的教育重在喚醒,而非塑造!
    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就像一個多寶盒一樣。這當中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覺等生命的能量。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人內心中的心靈,那麼你就無法理解教育的真諦。如果說不能了解人靈魂最深處的生命奇蹟,那麼你就找不到教育的力量。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其小的時候曾經認真的觀察過父親的雕刻過程。
  • 教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最無私的喚醒
    每次看到孩子內心都會有一種莫名的陣痛,每個孩子都似春天的生命,原本應有一個屬於自己本心的生命輪迴,或成為蒼松,或成為鮮花,或成為小草,無論怎樣他們都會快樂的成長,長成自己本心的樣子,可是一夜間社會上颳起一陣名利之風,要把每個孩子都打造成清北的學霸,孩子成績不好似乎就很讓家長丟臉,所以社會上各種補習班、強化班、興趣班等等大肆炒作,家長更是蜂擁而至,可是有多少家長真正尊重孩子的本心
  • 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你得先有靈魂!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它,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 橙哲學堂: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國際教育在最近的幾年蓬勃發展,相應的課外學術輔導機構也汲取到養分成長了起來。 家長和孩子面對這一現象,會不知所措無法抉擇。我們也陸續被問到:橙哲是誰?我為什麼要選擇你們? 在此用這篇文章一一回答你們。
  • 抗疫期間,讓我明白了:教育是靈魂的喚醒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教」傳授生存之道,處事之道,「育」在《玉篇》裡說:」育,生也。&34;生養&34;生育",我是這樣去理解的,育,更多的是培養,撫育,教育就是教給別人生存生活的能力,是其有一顆「向善」之心,「明理」之心,「善辨」之心。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
  • 真正厲害的教育是喚醒,不是塑造
    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呵護好孩子明淨的心靈,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覺自悟,在成長中收穫自尊、自信,樹立生命價值意識,當有一天,孩子驚喜地感受到一種躍動的活力、一種難以遏制的生命激情與力量的時候,教育也就觸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質——「喚醒」,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與智慧之所在!從某種意識上講教育的所有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喚醒人類心靈中的真、善、美。
  • 走出象牙塔去新疆支教: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他們常常思考的問題。講臺帶給他們磨練與成長,他們說,教師這個職業雖然辛苦,但也讓他們學會了很多,有了不少成就感。章林昱和學生們一起■ 章林昱: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中心小學一過周末學生又不會了,我有很深的挫敗感。2017年7月15日,剛從倫敦大學畢業的章林昱第一次到雲南。
  • 追尋教育的本質,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
    追尋教育的本質,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陽信縣勞店鎮中學王寶亮為期5天的培訓,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我們共聽了6場報告,並參觀了一所小學(杭州市紫陽小學),各位專家的報告深入淺出,既有高深的理論又有鮮活的實例,非常接地氣,深深的打動了我。改變教育質量觀教育質量觀是指對教育工作及學生質量的基本看法。
  • 釣竿與釣技,哪個更勝一籌,最好的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父親說,「以這只是獅子來說吧,我並不是在雕刻這隻石獅子,我是在喚醒它!」「喚醒?」「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他從石頭監牢裡解救出來而已。」「喚醒「,多麼富有啟發意義的教育箴言!蘇格拉底本人不也是一個偉大的心靈雕刻師嗎?
  •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它帶給人的溫暖,極具教育意義。 它被喻為一件純粹的藝術品 西班牙文化部甚至將此片 列入教育行業必看短片之一這就是《小繩子》創造的奇蹟 從第一幀畫面開始 到最後一個音符結束 每個時間的流逝都緊緊攥住觀眾的心 真正的教育,不是苦讀多少本書,解開多少算式亦或考取多麼高的學位;真正的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 教育的意義在於喚醒靈魂
    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張伯岑說過:「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 雅思貝爾斯: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它,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