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服刑罪犯獲得「回家權」

2021-01-10 柚子看天下

「我真的太后悔了,喝酒還開什麼車呢?現在工地上的項目正在收尾階段,我現在突然進了看守所,工地上的事情也沒有進行交接,家裡肯定是亂套了……」現在正在看守所服刑的張某心急如焚,並且向看守所的民警們提出了需要「回家一天」的申請。

今年53歲的張某承包了溧陽一個安置小區的瓦片工程,這個工程現在臨近收尾。但是今年4月28日,張某卻因為醉駕被抓獲,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事發後,他就一直沒能回去安排工作,90多名工人的工資發放得不順暢,工人們情緒不穩。

《刑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每一個月可以回家一到兩天。可是今年4月,溧陽市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在對拘役罪犯的「回家權」進行調研時發現,考慮到各種風險因素,在現實中,各地的看守所很少有批准此類申請的。

為確保法律全面正確實施,強化人權保障理念,該院與公安機關協商,於今年6月聯合出臺了全省首個關於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權」的規範性文件——《關於拘役罪犯服刑期間回家的實施辦法(試行)》。張某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符合回家條件,在駐所檢察室同步監督下,經公安機關審批,看守所接受了張某的「回家」申請。

對照《辦法》具體要求,該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黃駿帶領幹警們進行了實地考察,對張某所說的工人情況及工程進展進行核實。8月18日,該院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代表、張某同事以及該案承辦民警、承辦檢察官、承辦法官、看守所負責人參與,對張某拘役期間享受「回家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了探討,並核實了相關證據材料,最終與會代表對通過申請都表示了支持。

張某獲準回家的那天,他第一時間趕赴工地,安排90多名工人工資的發放,穩定了工人的不安情緒,施工項目得以繼續進行。

在張某回家期間,檢察幹警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進行線上監督。第二天,保證人陪同張某準時歸來。在看守所門口,他對檢察官和看守所民警說:「工程可以推進了,我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謝謝你們!」

「保障拘役罪犯的『回家權』,是溧陽市人民檢察院激活『沉睡』中的法律條款系列活動的第一步。與此同時,還會繼續推進落實罰金刑減免、免刑後非刑罰措施、剝奪政治權利人員管理等相關的司法實踐。力爭將「紙上的法律」成為實踐中的「踐行準則」,彰顯出文明法治社會的進步。

相關焦點

  • 拘役期間也能回家探親了!榮昌50餘名服刑人員獲準回家一至兩天
    據悉,2016年10月,榮昌區檢察院和榮昌區公安局率先試點,會籤《榮昌區看守所執行被判處拘役罪犯每月可以回家的實施辦法》,截至目前,已有50餘名服刑人員獲準回家一至兩天,拘役服刑人員回家比例達40%左右,且全部按時返回看守所。「失去自由很難受」下午2點30分,在榮昌區看守所,「依法保障·真情關懷」保障拘役服刑人員回家權活動正式開始。
  • 保障被拘役者的「回家權」不應是新聞
    昨日下午5點,在重慶市榮昌區看守所,兩名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4個月、並處罰金的服刑人員辦理好相關手續,將榮昌區公安局下發的《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仔細疊好,小心翼翼地放進褲兜——這是他們「回家」期間的「身份證明」。
  • 罪犯被判處拘役,坐牢每月可回家,勞動有報酬
    罪犯被判處拘役,坐牢每月可回家罪犯服刑不是要待在監獄裡面嗎,為什麼還讓放假回家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一種刑罰——拘役。拘役是指短時間剝奪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並強制勞動的刑罰。拘役的期限是1個月到6個月之間,是一種介於管制和有期徒刑的主刑。
  • 什麼是拘役?拘役參加勞動,還能獲得報酬?
    一、拘役參加勞動發給多少報酬?法律沒有統一規定對拘役罪犯的報酬標準,《刑法》具體規定:第四十三條【拘役的執行】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二、拘役的特徵1、拘役是一種短期自由刑。
  • 拘役=拘留?可以回家?
    拘役期間,可以申請回家居住一至兩天,由執行機關批准。《刑法》第四十三條 【拘役的執行】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 2020拘役可以緩刑嗎?被拘役有沒有案底?
    導讀:拘役是刑罰的一種。一般拘役1-2個月就能回家,適合罪行較輕的。2020拘役可以緩刑嗎?被拘役有沒有案底?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區別是什麼?2020拘役可以緩刑嗎?  拘役犯刑期由公安機關執行,不押送監獄收監強制執行勞動改造,主要是體現分管分教,致其惡習得到較好的校正而不受犯罪惡性較大的有期徒刑罪犯的感染。在刑期執行期間,刑法還規定準許其每月回家與親人團聚一至二天,除讓其深刻體會自由與親情的可貴、從而深省自己所犯罪行的社會危害性、加速其改造的自覺性外,還體現出刑法的人性和廣泛的社會監督作用。
  • 拘役的執行單位是哪個?與有期徒刑有哪些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與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同,這是因為這些人享有每個月探親待遇,每個月可以回 家住一到兩天,並且如果參與了勞動,可以獲得適當的勞動報酬。二、被判拘役可以回家嗎?公安部《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 :被判處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日,由罪犯本人提出申請,管教民警籤署意見,經看守所所長審核後,報所屬公安機關批准。對於準許回家的拘役罪犯,看守所應當發給回家證明,並告知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探親假不能折抵刑期,但判決前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偵查羈押期限可以折抵刑期。
  • 拘役與有期徒刑的區別是什麼?
    其中,主刑包括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以及死刑五種。而拘役與有期徒刑作為主刑中的其中兩種,在一定程度上,兩者有著一些區別。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都是監禁刑罰,而罰款、剝奪整治權利等屬於非監禁刑,是刑罰的兩大類。拘役刑是我國一種短期的自由刑,拘役會在短期內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
  • 被拘役會留案底嗎,拘役和有期徒刑有什麼區別
    被判處拘役的罪犯一月可以回家1~2天,參加勞動的,可酌量發給報酬,而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服刑期間不能回家。被判處拘役的成年和未成年罪犯,由看守所執行刑罰。」第55條規定:「被判處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日,由罪犯本人提出申請,管教民警籤署意見,經看守所所長審核後,報所屬公安機關批准。」第57條規定:「對於準許回家的拘役罪犯,看守所應當發給回家證明,並告知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
  • 馮建倉:要保障服刑人員的人格尊嚴權
    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司法人權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建倉表示,監獄服刑人員被剝奪了人身自由,隨之就也會有其他一些權利的行使受限或停止。面對大牆之內的這一特殊群體,保障其人格尊嚴權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利於他們自身的權利保障,也有利於他們的矯正回歸,有利於社會文明與法律進步。馮建倉說,我國《監獄法》在各個章節的有關條款中規定了監獄服刑人員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
  • 執行拘役刑罰可由輕刑監獄負責
    該活動是中央政法委2016年組織開展的「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交付執行刑罰專項活動」的深化。在活動開展中,發現對一些患有疾病的罪犯仍存在送押難、送監難的問題,嚴重製約著專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從法律層面上講,收押難、送監難問題已經解決。2012年對監獄法進行了修改,送監交付執行難的問題在法律層面已經解決。
  • 判刑後在哪服刑
    一、判刑後在哪服刑  根據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於罪犯被判刑後在哪裡服刑的問題,有以下幾種情形:  1、管制。管制刑是我國比較特殊的一種刑罰,被判處管制的,是不會對罪犯進行關押的,就是罪犯不用進監獄或是看守所,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還能工作,也不會和家庭分開,能夠與社會正常交流,但是必須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地方社區矯正機構執行。也就是說,被判處管制的罪犯,是在當地服刑。  2、拘役。
  • 杭州首個醉駕被起訴人是騎摩託的 若判拘役日子咋過
    5月12日晚8點,在富陽打工的周某在朋友家喝了二兩45度白酒和一瓶啤酒,開摩託車回家,途中被交警查獲。經鑑定,他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95毫克,屬於醉酒駕駛。  周某也是杭州地區第一個因醉駕被起訴的人。  5月1日起,危險駕駛罪正式實行。這意味著醉酒駕駛不再是一般的交通違法行為,而是一種犯罪行為。
  • 什麼是拘役?拘役有何特點?
    駕駛人陳某因危險駕駛罪被太湖縣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園長陳某某因危險駕駛罪被太湖縣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二個月,緩刑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問判處二人拘役是否恰當?平明解析:拘役是一種刑罰執行方式,指短期剝奪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並強制勞動的刑罰,是五大主刑之一。五大主刑指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 【每日學法】什麼是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拘役、管制?
    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於行政拘留、刑事拘留、拘役、管制這些概念傻傻分不清楚,那麼今天我們來細看一下他們之間的區別:
  • 刑事案件判處拘役後在哪裡執行
    對於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一般採取的是拘留所服刑,具體在哪個拘留所,這個一般是就近原則,離那裡近就在那裡,當然本地有拘留所,就關押在本地拘留所服刑就行,當然現在基本上每個縣都有拘留所了,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服刑,對於拘役類刑罰,其實靈活性比較大,可以在看守所服刑,也可以在拘役所或者七天監管場所執行,這些都是可以的。
  • 渭南監獄圓滿完成服刑罪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
    近日,在封閉管理的特殊環境下,渭南監獄圓滿完成服刑罪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126名服刑罪犯走進「特殊考場」,分別參加了14個專業的考試。渭南監獄有著光榮歷史傳統和深厚榮譽底蘊,是全省首批省級現代化文明監獄,在踐行改造宗旨上曾開風氣之先,早在1985年就在獄內設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點,並在1998年培養出全國首個「高牆內的大學生」,先後百餘名服刑罪犯獲得大學學歷
  • 執行拘役的犯罪人員每月可以回家一至兩天能否折抵刑期?
    執行拘役的犯罪人員每月可以回家一至兩天能否折抵刑期?【提出問題】刑法規定,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那麼這一至兩天可以放在最後折抵刑期,提前釋放嗎?【法律依據】刑法第四十三條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第四十四條 【拘役刑期的計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 「紙面」服刑15年,誰「放」殺人犯回家?
    直到2017年,有關部門對該案進行糾正,這名罪犯才為當年的行為付出代價。一個殺人犯,判刑後竟能「直接回家」,堪稱「天方夜譚」。前些年,保外就醫、假釋等司法措施管理混亂,但「紙面服刑」的待遇,卻不是隨便一個已決犯就能享受到的。多名當事人回憶,涉事罪犯巴圖孟和的保外就醫手續上,有數名當地時任政法機關主要負責人的籤字。
  • 獲準離監探親 蘭州一名監獄服刑人員不同尋常的回家路
    蘭州監獄服刑人員魯亮(化名)正是其中一員。而這註定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回家路。平時表現良好 獲準離監探親每逢春節,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像小鳥歸巢一樣踏上回家的路。但是對於蘭州監獄服刑人員魯亮(化名)來說,雖然家離服刑的監獄僅僅相距10公裡,但他回家過年的心願,卻足足等了七年多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