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為更好地落實中央關於教育改革的重大部署,積極推進山東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由山東省教育廳發起的「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特別策劃乘勢來襲。
活動圍繞全民關心的教育發展為主題,以互動訪談的形式,深入走進山東16市,在總結教育領域「山東經驗」的同時,全面展現山東教育最先進的教改成果、最有啟發與借鑑意義的教育實踐、最具特色的校長老師們辦學治校思想和教學理念。
9月3日,「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活動在德州舉行,開啟了山東教育發展探索的第七站之旅。
教育是國之大計,也是一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承載著每一個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山東省作為孔孟之鄉,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教育氛圍濃烈,名師薈萃,名校雲集。
德州作為山東的北大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德州市教育闊步向前,持續加大教育投入,著力破解區域、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辦學條件實現了質的飛躍,同時聚焦內涵提升等深層次問題,一步一個腳印,推動教育向優質均衡邁進。
察勢者明,順勢者智,馭勢者強。近年來,德州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戰略機遇,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和德陵一體化建設,努力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值此,9月3日,山東「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走進德州,順利舉行德州行接洽會。
德州市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書鵬
會上,德州市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書鵬介紹了德州教育的基本情況。他表示,目前,德州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932所,教職工8.42萬人,在校生106.32萬人。近年來,在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下,德州市普惠發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特色發展高中教育,融合壯大職業教育,教育結構得到不斷優化,五年投資150億元,建設校舍522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學校1061所;標準化塑膠操場由2015年初的41塊增加到1272塊,中小學辦學條件基本達到省定標準。
面向未來,張書鵬也表達了自己對德州教育發展的期許。他表示,今天的德州教育發展,機遇疊加、活力迸發,發展教育事業,德州既有崇文重教的歷史文化底蘊;又有同先進辦學地區和辦學機構合作交流的優勢條件。此次『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活動的舉行,是對德州教育工作的認可和肯定,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為德州市教育隊伍建設和名師名校名校長打造獲得更多支持,深入展現出德州教育工作的發展成果,推動德州教育工作實現新的突破。
隨後,多名德州知名學校的校長也分別介紹了各自學校的情況和教學理念,精彩紛呈的教育理念匯聚一堂,也呈現出德州教育發展的蓬勃活力。
對此,承辦媒體代表張衛華表示,「邁進2020年,德州市教育乘勢而為,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改善與提升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實施鑄魂育人示範校工程,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等領域,借勢而為,成績斐然。一系列教育發展成就,令德州發展的大勢與德州教育的特色優勢,相得益彰。」
「通過此次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的『三名』活動,我們將深入挖掘德州教育的創新經驗,將德州名師的『德才兼備』、名校的『百家爭鳴』,名校長的『大家風範』,面向全國做好傳播報導。同時,也希望利用好本次的採訪與調研,深入了解『德州三名』的亮點,挖掘並總結出德州教育的創新經驗,為山東乃至全國教育改革,貢獻『德州方案』。」張衛華繼續說道。
據悉,此次活動將以深度走訪報導的形式,通過與優秀校長、老師們面對面,了解他們常年在教育一線的耕耘與思考,全面展現當代山東教育的先進教改成果,聚焦教學一線工作案例,探討教育中的熱點難點,解讀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透過德州看山東,共同探討未來山東教育工作的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而縱觀活動全程,將由「齊魯名校巡禮、齊魯名師訪談、對話齊魯名校長」三個部分組成,覆蓋山東16市。
同時,將藉助跨平臺、全媒體矩陣推廣,用講好德州教育故事、傳播德州教育經驗、塑造德州教育品牌等方式,協同山東16地市,推動山東教育的變革,讓山東教育發展成就聲傳全國、遠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