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生活而焦慮嗎?一鬼:放下年齡,減去一半焦慮

2020-08-14 一鬼講人間情

年齡到了,錢沒賺夠

年齡到了,對象沒到

年齡到了,職位沒到

年齡到了,健康走了


焦慮是什麼?

羅洛梅在《焦慮的意義》裡說,恐懼是我們面對著威脅,但是知道威脅是什麼,但是焦慮是你知道自己面對著威脅,但是卻不知道威脅自己的對象是什麼。焦慮是一種眩暈,一種混沌。

克爾凱郭爾認為,焦慮是我們人生的學府,焦慮在說明我們有實現某種可能性的機會,但也有可能無法實現某種可能性,焦慮讓我們學會了信仰。

提出」心流flow"的心理學家米哈伊,說,我們總在焦慮和無聊當中徘徊。在我看來,焦慮就是你「對當下狀態未來的擔憂」。

無焦慮情況

小孩子的世界我總是那麼天真爛漫,內心的喜怒哀樂總是那麼顯而易見。小孩子只會有煩惱,而不會有焦慮,每天跟好朋友一起玩,一顆糖也能無比快樂,一覺醒來又是美好的一天!

輕度焦慮情況

畢業生擔心未來進入社會是怎麼樣,應該要繼續讀書還是找份工作,工作能不能賺足夠的錢,每個月房租水電一份,孝敬父母的一份……這些未來都不知道會如何,但卻自己產生了焦慮。

中度焦慮情況

往往中度焦慮都是因為為了解決輕度焦慮而產生的,每天努力賺錢為了支付房租、未來車子、房子。做事為了結果忘了過程,一味求速度。熙熙攘攘的城市皆是他們的身影……揮霍他們的時間解決越來越嚴重焦慮!

重度焦慮情況


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深夜裡失眠、熬夜、刷朋友圈!就像一艘失去羅盤的船,對未來充滿不安,緊張憂慮自己卻無能為力患得患失。原因可能與環境、超負荷工作、人機關係緊張、性等因素

解決焦慮的方法論

1、多一些關注自己,少一些在意他人

關注自己的健康,定時睡覺,關閉微信,永遠留意放下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2、冥想

找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地方,放鬆但不要放任你的身體,逐漸對你的身體完成控制,讓思緒在內心深處徜徉,每次堅持30~60分鐘。連續一個禮拜,開始不要著急,有進步即可,直到有所收穫!

3、放下年齡,淡然面對


人生不是百米比賽,而是一場旅行!放下年齡,你可以減去一半的焦慮。不要急,慢慢來。你最年輕的一天,是今天,享受今天吧!

你一直害怕,如果不努力了就會失去一切;遇到困難拼命掙扎;但當你靜下心來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你就不再被緊張和焦慮驅使,你自身充滿興趣、動力,你對這個世界的好奇等等會自發的引領著你去探索這個世界,會帶領著你去實現一切不可思議的事!

而在這個時候,你的生活才會是充實和有意義的。所以,比起拼命無休無止的向前奔跑著,也許停下腳步臨在當下會更美好!

相關焦點

  • 放下「焦慮」,幸福生活
    「焦慮」是當今社會上很多人的一種精神狀態。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了一種煩躁的情緒:如老人為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憂愁而焦慮;父母為自己的子女教育緊張而焦慮;青年人為自己的職業前途不安而焦慮等等。本來很好的生活,因此而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指數。人們如何才能放下「焦慮」,幸福生活呢?1、把握自己能搞定的事。
  • 你還在焦慮嗎?焦慮不可怕,走出焦慮的泥潭,重新擁抱陽光
    他們忽略了平常生活中開始多出一些讓自己坐臥不安的時光,他們的思緒經常會停留在一個特定的事情上而對其他的事物喪失了興趣,他們開始變得情緒激動一有不如意的小事就容易失控。他們可能有的人沒有仔細想過自己有多久沒有騎上自己心愛的自行車去戶外遊玩,他們可能很久沒有再自發地開懷大笑。他們的心靈一次次在提醒他們,你應該休息一會兒了。
  • 你有年齡焦慮嗎?14歲和68歲的人這樣說
    」,也有人在閱讀中與焦慮和解,也有人堅決不和解……我們可以擺脫「年齡焦慮」嗎?結婚、財務自由,本身就在我的人生規劃裡,但一定就要在某一個年齡完成嗎?35歲的愛情,就不幸福嗎?40歲找到一生的志向,就不值得被尊重嗎?這種年齡壓迫,就像是不會的數學題,強行讓你寫上一個「解」字。
  • 放下焦慮,重獲新生
    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焦慮表現也越來越頻繁。一項針對2000名成年人的調查發現,62%的人認為生活正變得越來越令人焦慮,54%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5年裡對金錢更加焦慮,40%的人對年齡的不斷增長感到焦慮,32%的人對自己的外貌不夠自信,30%的人因自己的職業發展而惶恐不安。
  • 不同年齡階段的焦慮,其實是一種生活的動力
    現代人的壓力和焦慮似乎非常多,從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焦慮和煩惱,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似乎都過得不快樂。有著學業壓力的少年們,總是羨慕大人的自由,而忙忙碌碌的成年人,又總是羨慕不必為生活煩惱的年輕人,好像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滿意,總是羨慕其他年齡階段的人。
  • 30而已,你就不焦慮了嗎?面對真實,兩步擺脫「年齡困境」(一)
    你也會有這些「年齡焦慮」嗎?事實上,我們當中有不少人,過了25歲,就會產生明顯的年齡感;過了30歲或者即將過30歲,就會產生強烈的年齡焦慮。年齡焦慮,是我們最常有的困擾之一,熱播劇《三十而已》再次掀起了大家對年齡焦慮的討論。
  • 入學年齡突破「831」大限 中國家長能否放下焦慮?
    1992年起實施的《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2017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目前,不少地方將標準定為當年8月31日前滿六周歲作為入學的條件。
  • 入學年齡突破「831」大限 中國家長能否放下焦慮?
    為搶時間節點 家長各顯神通地方教育部門「一刀切」的做法,把當年滿6周歲,但出生日期在9月1日之後的孩子擋在了門外,特別是那些9月2日、3日出生的孩子,出生僅晚了一兩天,上小學的時間可能就會比同齡人晚一年
  • 生活的調味品「焦慮」
    面對焦慮今天,你焦慮了嗎?朋友圈的暗自吐糟,回家路上的人海擁擠,每夜睡覺前的工作學習這些壓力是否讓你喘不過氣,身心疲憊,甚至焦慮,暴躁,不安。而輕度的焦慮能否成為我們的助力器呢?過度的焦慮會不會成為我們的攔路虎呢?
  • 放下焦慮,讓你的心靈得到釋放
    焦慮表現為:總是擔心、恐慌。擔心、恐慌是一種不安的表現,主要的精神反應便是焦慮和憂愁,明知沒必要如此不安,卻沒有辦法自我解脫和控制。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對事物的預測性、預見性。擔心事業會失敗,擔心災難隨時降臨於自己頭上,擔心下崗,擔心失戀,擔心交通事故,擔心無購房能力……這種焦慮常常會讓人覺得生活周圍危機四伏,且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解決這些難題;或者自認不受人歡迎,或猜想有人會加害於己。當他陷於焦慮沉思時,便會出現心悸、不安、胃絞痛、慌亂而手足無措,無所適從。
  • 家長的焦慮90源於自己,你放下焦慮那刻,才是真正愛孩子的開始
    導讀:家長的焦慮90%源於自己,你放下焦慮那刻,才是真正愛孩子的開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放下孩子,「焦慮」就會漸行漸遠
    焦慮,無處不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快節奏的緊張生活,工作上的壓力,周圍人的攀比,社會的競爭,猶如空氣般包圍著我們,而孩子又被我們的焦慮所包圍,無法逃脫。焦慮,無時不在。孩子一出生,擔心吃喝拉撒沒照顧周全;孩子上幼兒園,糾結該上哪所學校;孩子上小學,擔心學習成績不拔尖;孩子上中學,害怕早戀;孩子上大學,擔心會不會洗衣服⋯⋯中國家長的焦慮和擔心,竟然要延綿一生,真是好累!焦慮,你給育兒帶來什麼?
  • 年齡焦慮,既無必要,又於事無補
    中年危機如影隨形,讓人頭禿焦慮無所適從。年齡焦慮是當今時代社會焦慮症的典型症狀之一,容易有年齡焦慮的人往往是27、8歲往上的人,但是由於信息的極度爆炸,一些年齡更小的人,比如24、5歲也開始焦慮起來,打開知乎隨便一搜就能搜到數條年紀輕輕就有年齡焦慮的問題。
  • 還在為孩子的學習焦慮嗎?擺脫焦慮,父母試試這樣做
    1、要關心孩子的身體,關注孩子的情緒,而不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焦慮的媽媽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會繞到學習上。但孩子喜歡的媽媽關心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今天是否穿得暖和,在學校是否開心,有沒有不愉快的事發生,而不是整天只關注分數。
  • 海英博士:孩子的焦慮,你真的懂嗎?
    喪失了這種奇妙能力的孩子,就容易焦慮、憤怒……許多幼兒都已經開始焦慮了。你,發現了麼?你又懂得麼?如果孩子是已經能夠完全控制住大小便的年齡的的話,孩子再表現出來這樣的情況,也是孩子內心焦慮情緒的一種呈現。還有的孩子會表現為睡眠不安,睡前哭鬧,食欲不振,不願意吃飯,嘔吐等等。-02過度的焦慮情緒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 olay適合什麼年齡?別讓年齡焦慮毀了你
    有些女孩對年齡有焦慮,挑衣服的原則是」顯嫩「多過」適合自己「。比較排斥一些以走輕熟風格的服飾品牌。甚至在挑選護膚品的時候也是這樣,對抗老抗皺等字眼會比較迴避,怕被人看到了不好看。你跟她種草Olay的爆款單品,她要先問問olay適合什麼年齡,完全雞同鴨講?!
  • 年齡不是問題,焦慮大可不必
    前幾年我們還在討論80後是不是非常個性、叛逆的一代,現在發現90後已經是叔叔阿姨了,中年危機依然悄悄逼近。面對現實,大家有了不同的方式去對抗,有人選擇「喪」、佛系,有人選擇拼搏、對抗,這沒有對錯,只是我們與世界的相處方式不同。面對年齡,我們在焦慮什麼?
  • 一緊張就抓狂?這是焦慮過度的表現,你中招了嗎?
    容易焦慮的網友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焦慮過度的幾個表現,你中了幾槍?經常遇事想太多?一緊張就特別容易抓狂?連平常打電話都要提前預演一遍?一而再再而三地檢查門是否上鎖?…你可能焦慮過度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些是焦慮症狀,你中招了嗎?據報導,美國約有4000百萬的18歲以上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焦慮症是現代快節奏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精神障礙,它是有大腦化學、性格、遺傳等因素導致。包括日常生活的瑣事等。這不僅僅是在公開場合演講感到緊張而已,這是一種具有特徵的心理紊亂。
  • 全民焦慮時代,你是其中一員嗎?
    中國有5000~8000萬左右的焦慮症患者,而且還在逐漸增多,是世界上焦慮症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焦慮就像一根無形的繩索,你越掙扎,它勒的越緊,讓你無法呼吸;焦慮就像一汪泥潭,你越反抗,它陷得越深,讓你無法動彈。焦慮無處不在,生活更是每天都在無形中加重你的焦慮。
  • 年齡,讓你焦慮了嗎?看看作家們怎麼說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三十而已》,不知不覺間,年齡或年齡焦慮已經成了公眾討論的熱門話題。 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流年似水,韶華易逝。我們一邊要面對自己身體機能的衰退和生活、工作中的困境,同時還要經受與他人的比較和社會期待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