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

2020-12-13 中安在線網站

協同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

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指出了思政理論課發展的重點之所在,同時也指明了大學各類課程和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建設的根本方向。

  堅守「德育為先」,發揮思政理論課課堂教學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需要我們進一步強化「立德樹人」的目標,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作為一線教師,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把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四個正確認識」作為工作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多探究,多實踐,多了解學生;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多研教,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師德學養上下狠功夫,要明道、信道,擔負起責任,做到四個「堅持統一」。

  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思政課的課堂教學,目前在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及時深化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需要進一步聯繫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聯繫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把現實生活中大量實際而生動的東西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宏觀論述和微觀剖析相結合,使教學豐富多彩;需要把最前沿、最新穎、最精彩、最有說服力的觀點和實例充實到講課之中,善於勾勒歷史畫卷,達到氣勢如虹,跌宕起伏,能將慷慨激昂、悲憤低沉、輕鬆歡快、愛憎分明的感情色彩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需要把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結合,把傳統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

  堅定「德智並重」,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課程育人的重要職責

  習近平總書記說:「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同樣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既要推進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同時要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工作,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大學生。

  要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的育人職責。一方面,要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闡釋,特別是要加強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教材體系、話語體系和評價體系的建設,克服目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中往往存在的借鑑西方的理論較多、反映中國實踐的理論較少的缺陷,引導大學生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做到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努力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另一方面,要加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強對中青年學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引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師堅持「德智並進」的原則,把哲學社會科學的智性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統一,並行推進,確保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活動的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德業融合」,挖掘高校其他各類課程育人的隱性資源

  高校任何一門課程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資源,大學的專業課也應潤物細無聲地成風化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關鍵在於秉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主動轉變思路,開啟「課程思政」建設,促進包括通識課、專業課在內的各類課程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

  要發掘高校其他課程的育人資源,一方面,需要加強專業課教師政治素養,提升專業課教師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使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凸顯,專業教師的政治素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政治方向。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重要位置。優秀專業課教師的言談舉止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鮮活教材,教師的感召力本身就是先進的德育教育方式;同時,和諧的師生關係更會產生強大的引領作用,德育教育往往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要重視發揮其他專業課的育人功能,立足學科優勢深入挖掘專業課程思政資源,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專業課中很多的概念和理論都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這些與知識點相結合的人生哲理能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人生多一些思考。專業課教學走向美學化的主旨正在於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優勢,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範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 (執筆:劉新躍)

相關焦點

  • 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以「五個融入」為切入點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李三福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重要舉措。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凸顯專業特色近3年來,學校推進課程思政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工匠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創造等職業素質融入專業核心課程,建立以價值理念為主導的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形成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局面。
  • 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須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全員參與;主動建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全方位融合;牢牢把握課堂教學「主渠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貫穿。
  •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徑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指:一方面,思政課程向各類課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吸收深厚的人文底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另一方面,各類課程向思政課程學習,不斷挖掘各類課程當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這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才能同頻共振,共同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促進同向同行 形成協同效應(在一線)
    同時,北工大還把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與專業實習、志願服務、星火基金項目、三下鄉等結合起來,打通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實現課堂教學向社會實踐的拓展。課程思政至關重要。如何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讓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北工大不少課程先行先試,做出了有益探索。
  • 「思政講理」充分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效應
    高校思政工作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育人育才的關鍵舉措,廣泛涵育在「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之中。新時代構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凝聚強大育人合力,必須全面系統建設思政鑄魂工程,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課程主抓手作用,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形成協同育人效應。
  • 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思」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堅持協同育人,教師在思維上圍繞「一張圖」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要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確保思政課與其他各類課程共同發揮協同育人效應。首先是在課程教學中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全程、全課程式的育人格局,形成協同效應的綜合教育理念。在課程思政推進過程中,學院堅持黨委主體責任制,以「思政理論課建設工作小組」為推進工作的領導機構,院黨委書記擔任組長,聯合教務處、學生處、科研處、人事處和二級院系行政負責人組成的專門辦公室推進課程思政,形成「專業一課程」的課程思政平行推進模式。
  • 哈師大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學校堅持先行先試、高位推進,率先啟動了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根據新精神、新要求,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典型引領,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堅持科學規劃,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使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了「院院有金課、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局面。
  • 深挖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江西工程學院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怎樣將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專業內容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工智慧學院黃衛星老師在講授《工程力學》課程時,將愛國情懷貫穿到課堂教學全過程。
  • 【課程育人】應用物理系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近年來,電信學院應用物理系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實踐課程育人。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緊緊抓住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教育部:抓準抓實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8日,教育部組織召開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視頻會議,部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戰略意義,充分發揮好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使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構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 課程思政潤物無聲,立德樹人同心築夢:安徽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月7日下午2:00,經濟管理學院「課程思政」系列講座2021年第一講在學院三樓徽商發展研究院舉行。本次講座由經濟系副教授蔡敏主講「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例」。學院經濟系、金融系10餘名教師參與了參加了此次報告會,本次報告會由經濟系副主任陳龍主持。
  • 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努力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職業院校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是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的途徑,其中「課程育人」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如何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產生協同育人效應,是我們每一位職教工作者都應該深入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 「理論」課程思政重在「潤物無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工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陣地,思想政治教師是主力軍,其他專業教師和部門也都要積極參與。
  • 上海交通大學李梁教授應邀來我校做課程思政專題報告
    為深入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河南省教育廳《關於推進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推進我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工作,9月16日下午,教務處、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近年來,實施課程思政逐步從部分高校在「點」上的探索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識。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從學理上明晰「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幹?」這三個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人的哲學:將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注重引導教師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取得了一定成效。
  • 淺談我所理解的課程思政
    淺談我所理解的課程思政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關鍵詞:課程思政應用化形象化一、課程思政的含義及發展歷程1.1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教育部先後出臺與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有關的「雙一流」和「雙萬計劃」,充分反映了學科、專業和課程在全方位人才培養中的關鍵性作用,充分說明了統籌推進學科、專業、課程三者協同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也為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