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四川瀘縣發生一場悲劇,一名15歲的女孩從25樓跳下,父親在樓下試圖救下女兒,結果被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
網上不少人傳言孩子因牴觸父母報的鋼琴興趣班,才釀成的慘劇,而孩子母親悲痛的告訴大家,孩子患有抑鬱症,曾經去醫院治療過,學鋼琴也是孩子提出來的,只是沒想到會釀成慘劇。
新聞報導
在很多人眼中,幼兒生活無憂無慮,少有情致上的困擾,就像辛棄疾說的「少年不識愁滋味」,但事實上,兒童也同樣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導致孩子患上抑鬱症的原因,經過研究有以下:、
1、生物學原因
(1)、遺傳因素:一般父母是抑鬱症患者,孩子患上抑鬱症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很多,但不是說一定會有抑鬱症;
(2)、大腦功能異常:有研究數據證明,部分患有抑鬱症的兒童大腦會出現結構與功能變化。
2、社會、心理因素:
(1)、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經常打罵、苛責孩子或父母之間經常吵架打架,都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引發抑鬱症。
(2)、個人性格:性格悲觀、自卑的孩子,負面情緒要遠遠大於常人,日積月累以後,極易引發抑鬱症。
(3)、重大事件刺激:一些重大的事件刺激,也會導致孩子患上抑鬱症,比如最疼愛自己的親人去世,比如學校欺凌,比如眼看到車禍現場等等。
兒童抑鬱症
那作為家長,我們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患上抑鬱症呢?本文給大家提了一些意見,供大家參考:
管理情緒
1、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想要讓孩子充滿正能量,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把一些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
比如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出錯表現的焦躁,忍不住斥責孩子,責罵孩子,這種負面情緒也會傳染給孩子,讓孩子反而不知所措。
再比如,家長在外工作,壓力很大,回家以後帶著滿滿的負面能量回家,看到孩子在調皮,就忍不住大聲責罵。
再比如家長生氣的時候,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即便孩子沒錯,也會用語言威脅孩子,「媽媽很生氣,你別再惹媽媽了!」
類似的還有很多,想要告訴大家的是,人都會有情緒,我們的負面情緒沒有要憋著,但更沒有必要把一些負面情緒傳導給孩子,要學會科學的發洩自己的情緒,比如深呼吸,比如運動等等。
2、教孩子認識管理情緒
孩子也會有情緒,我們千萬不要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置之不理,能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被負面情緒主宰。
我們可以把不同的情緒打上標籤,在孩子有了相應的情緒,安撫下來以後,和孩子聊一聊這種情緒的感受,讓孩子描述出當時的感想,並對之評價。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否認貶低孩子的負面情緒,也不要說類似「沒什麼的,沒有理由生氣」之類的話,而是引導孩子找到引發自己負面情緒的原因,並解決它,合理的發洩自己的情緒。
3、學會疏導負面情緒
當孩子因為一些意外導致的負面情緒,比如某個疼愛自己的親人去世,看到某個車禍現場等,我們要學會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比如孩子因為親人去世產生負面情緒,我們首先要與孩子共情,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再和孩子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去懷念去世的親人,用畫畫,做到親人去世前的期望等不同的方式,把負面情緒變成積極向上的行為。
4、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性格及情緒影響非常大,尤其是父母之間的頻繁的爭吵,戰爭、與爺爺奶奶的矛盾等,據不完全統計,在學校喜歡打架罵人的孩子,背後的家庭,多數都是矛盾重重,打罵孩子也是經常。
這種環境中的孩子,性格也非常容易孤僻,走極端,很多時候,他們打架罵人的目的,或許是獲得別人的認可。相反,那種家庭和諧的孩子,更容易與別人相處,生活也更為陽光。
5、多做運動
有研究表明,多做運動也能減少孩子的患抑鬱症的機率,而且多做運動,也能提升孩子的身體健康,一些精細運動,還能鍛鍊孩子手眼腦協調能力,開發孩子的智商。
帶孩子運動,我們同樣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一些大運動,可以選擇跑步、跳繩、跳遠、攀爬等;一些精細運動,我們可以選擇剪紙、搭積木、撿豆子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