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吃此肉正是時候,被稱為「冬令補品」,用來包餃子特香!

2020-12-19 騰訊網

導語:明日立冬,記得給家人包此肉餡餃子,比豬肉和牛肉都強,貴點也值!

轉眼間,明天就立冬了,立冬也就預示著冬天來臨了,在我們北方有「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的說法,立冬這天有「北吃餃子南吃鴨」的習俗,我們北方立冬這天家家戶戶都是要包餃子吃的。

關於立冬吃餃子的習俗,在民間是這樣流傳的:因為餃子的形狀像人的耳朵,而在過去冬天特別冷,小孩子經常會凍了耳朵,人們認為吃了立冬的餃子,冬天就會不受凍,也就不會凍耳朵了,因此老人們每到立冬這天都會開玩笑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立冬吃餃子,餡料也是有講究的,我們這裡立冬都會包羊肉餡的餃子,因為羊肉屬於暖性食物,蛋白質的含量又很豐富,立冬適量食用羊肉可以幫助驅除寒氣、暖手腳、補血氣,從而一個冬天都手腳暖和、不易凍,所以說羊肉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有「冬令補品」的美稱,羊肉包餃子味道更是特別香,下面我就分享一下羊肉餃子的做法:

【羊肉餃子好吃做法】:

1.先和面,面和水按大約2:1的比例調面,冬天調面可以用溫水,但切忌不要用熱水,熱水調出的面沒有筋性,包出的餃子愛破皮愛露餡,先將面用筷子攪成絮狀後再下手揉成光滑的麵團,這樣面就不會粘得滿手都是,揉好後蓋上保鮮膜放一邊醒發。

2.然後開始準備餃子餡,取適量的羊肉剁成肉餡,在剁的過程中切上兩棵小香蔥一起剁細,剁好後放入大碗中開始調味:先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和生抽,攪拌均勻後再磕入一個雞蛋,然後再分三四次倒入提前用溫水泡香的花椒水,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打至胳膊覺得累了,肉餡攪不動了,肉餡就攪拌上勁了,這樣攪打出的肉餡口感好,包的時候還不會出水,一般一斤羊肉大約需要打入三兩左右的花椒水。另外羊肉餡中加了雞蛋,也可以使肉餡更加滑嫩好吃。

3.羊肉餡準備好了,再來準備配菜:香菜和羊肉是最佳搭配,調餡時加入香菜不但可以去腥,還能開胃,包出的餃子味道也會格外鮮美!

將香菜清洗乾淨後去掉粗的老根,然後切細後加入到羊肉餡中,再加入適量的植物油和幾滴香油,攪拌均勻即可,羊肉餃子餡就調好了。

4.醒好的面揉勻搓成長條,再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劑子,然後擀成薄餅,包上羊肉餡,餃子皮薄大餡才好吃,多加入一點餡,然後包成自己擅長的形狀。

5.起鍋加水,燒開後先加入一勺鹽(防止餃子粘連),再下入餃子,沿著鍋底用漏勺攪動幾下防止餃子粘連,然後蓋上鍋蓋煮餃子,待水再次開起時點入一小碗清水,全程點兩次水、滾三個開,看著餃子浮起來了,變得鼓鼓的、胖胖的就熟了,撈出裝盤即可。

立冬吃餃子,就愛這個餡,鮮美營養又多汁,一頓兩碗都不夠吃,明日就立冬了,你打算包什麼餡的餃子呢?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相關焦點

  • 天冷吃此菜正是時候,人稱「百菜之王」,對腸胃好,包餃子特香!
    導語:天冷了,吃此菜正是時候,被稱為「百菜之王」,用來包餃子特香!進入10月份後,天氣變得越加涼爽了,很多地方更是感覺好像一夜之間入了冬,在家看電視都要裹著毯子才不會冷,我朋友圈裡北方的朋友較多,很多朋友都開玩笑地說:可不可以申請提前供暖?
  • 不要總給孩子吃豬肉,春天最該吃這肉,長大個體質好,包餃子特香
    不要總給孩子吃豬肉,春天最該吃這肉,長大個體質好,包餃子特香!我到了春天最愛給孩子做的肉便是「牛肉」,牛肉是以瘦肉為主的肉,脂肪含量較少,蛋白質含量卻很高,它所含的維生素b6和蛋白質,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鋅和鎂的含量也極其豐富,可以促進肌肉的生長,春天是孩子長身體、宜感冒生病的季節,要多給孩子做牛肉吃,增加抵抗力、長大個!
  • 2018年立冬是哪天_立冬的風俗是吃餃子嗎
    2018年11月7日,今日立冬。立冬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也需要吃餃子嗎?民間風俗:迎冬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 立冬在家包餃子,10塊錢吃到撐,鮮嫩多汁,美味又省錢
    立冬,標誌著冬天自此開始了,大部分的農作物都已收曬完成,很多地方會把立冬當作一個節日來慶祝。在民間,立冬這一天有進補的習俗,而冬天也是進補的好時候,俗話說得好: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肉類,可以幫助身體抵禦風寒,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
  • 立冬養生吃什麼?2020立冬傳統習俗食物推薦 立冬時節吃什麼食物
    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吃餃子:  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當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東滕州一帶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 立冬的習俗風俗習慣有哪些 立冬為什麼要補冬吃餃子寓意介紹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衝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那麼立冬有哪些風俗習慣呢?為什麼立冬要吃餃子呢?「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5、立冬習俗: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2018立冬吃什麼好?立冬養生食物推薦
    2018年11月7日19:31:39將迎來立冬。在我國古代,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相信很多北方地區已經進入冬季,而一些南方仍在秋天停留。立冬節氣,我們應該吃什麼好?立冬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 北方人立冬要吃餃子,一般都是自己包,南方立冬吃啥呢?
    北方人立冬要吃餃子,一般都是自己包,南方立冬吃啥呢?這麼多年吃了好多地方的羊肉,感覺都不如家鄉的羊肉好吃,所以每次回老家都會帶或寄一些羊肉回來。家裡人喜歡吃羊肉韭菜餡的餃子,買回韭菜來,摘好洗淨切好拌餡,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餃子,燒水煮餃子,餃子出鍋上桌開吃,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為秋冬之交,應食餃子,民間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而且餃子又有團圓的含義,既有寓意,又是美食,所以餃子深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外國友人讚不絕口!
  • 立冬習俗吃什麼 南北方食俗大不同
    立冬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一個進補養生的好時候,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立冬吃什麼好呢?其實不同地方關於立冬進補也有不同的食俗,接下來小編就為你介紹南北方不同的立冬食俗文化吧! 南方立冬吃什麼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
  • 立冬是什麼時候什麼意思 立冬含義習俗吃餃子寓意介紹
    立冬在每年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大家都知道,帶節氣中「立」為開始的意思,所以立冬的含義就是冬季開始的意思。那麼,立冬具體是什麼時候什麼意思 ,立冬的含義、習俗與寓意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明日立冬,養生習俗全攻略,太珍貴了!值得收藏群發~
    星期五 農曆十月十二 明日,立冬! 立冬養生吃什麼? 立冬必吃餃子 在立冬這天吃餃子,是民間的傳統習俗。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 立冬大家都知道要吃餃子!那江西人吃啥,你知道嗎?
    立冬節氣習俗也是豐富多彩迎冬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在民間,老百姓勞動了一年,立冬這一天要好好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賀冬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
  • 今天立冬,你吃餃子了嗎?那麼立冬和冬至到底有啥區別?
    就是說,立冬的時節,水已經能夠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野雞一類的大鳥也就不多見了,但在海邊呢,卻可以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顏色非常相似的大蛤,也因為這個原因,古人們浪漫的認為雉雞在立冬過後就會變成海邊的大蛤,聽起來是不是充滿了傳說色彩呀?那麼立冬為啥要吃餃子呢?
  • 立冬食餃,小小餃子寓意可不小,你知多少?
    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立冬之日,不得不提食餃、補冬之說。食餃:秋冬季節之交,「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好吃不過餃子」,立冬之日,我國北方人民偏愛吃餃子,南方人民愛吃些雞鴨魚肉。臺灣則食用「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食物。隨著餃子文化的流傳,早已打破地域的限制,食餃在全國各地都開始流行起來。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立冬在北方則有吃水餃的風俗。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
  • 立冬進補別盲目,八種人不能大啖補品,冬季飲食這樣做健康又養生
    11月8日是24節氣中的「立冬」,雖然南方很多地區依然是令人舒服的不冷不熱的氣溫,但是到了立冬這天,就代表正式邁入了冬天了。冬天的冷空氣頻繁活動,將會常見有氣溫驟降的情況出現,所以務必要做好隨時保暖的工作,比如出門在外,可以多準備一件衣物。
  • 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節氣,那麼立冬和冬至哪個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而大體上是,冬至吃餃子。那麼立冬和冬至哪個吃餃子?一起來看看吧。立冬和冬至哪個吃餃子立冬跟冬至都可以吃餃子。1、立冬吃餃子立冬在11月7-8日之間,立冬的「立」字,意思就是初冬的開始。立冬節氣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餃子」又名交子,有新舊交替之意,立冬則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 立冬,雞肉包餃子比啥都好吃,用雞胸肉還是雞腿?哪一個更合適?
    導讀:立冬的餃子,豬肉牛肉靠邊站,我用此肉包,便宜,一個肉丸還帶汁立冬,南北方的飲食風俗各有不同,在北方,這一天有吃餃子的習俗。大家都喜歡做什麼餡呢?雞肉包餃子,你吃過嗎?好多人對此有質疑。今天剛剛試過一款韭菜雞肉餡的餃子,本來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沒想到,好吃到全家誇讚,說實話,我要是不說,肯定吃不出來是雞肉做的,實踐證明,雞肉做餃子,花錢少味道香。哈哈,不怕某些肉貴,我們照樣讓能滿足家人的胃口。
  • 立冬:品味四物之補
    嶽謙益  立冬一過,雖說氣象學上的入冬還早,但節氣四季的冬季就算來臨了。  立冬食俗中有一道菜叫四物燉雞,就是中藥四物湯與老母雞燉煮。入冬開始,從傳統的飲食養生角度言,就到了廣義上的冬令進補時刻,為什麼要冬令進補?又該如何補呢?與其引用典籍,不如打比方更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