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教師懲戒權!這個條例9月1日正式實施

2020-08-30 番禺臺


9月1日起,《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條例》填補廣東省學校安全工作領域的立法空白,為解決學校安全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效法治保障。

8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條例》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就教師懲戒權、校園欺凌、校鬧問題等熱點答記者問。


教師行使教育懲戒權,應遵守「先制止和批評、後懲戒」的程序

此次,廣東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方式,賦予教師必要的懲戒權。

《條例》規定,中小學校學生在校園內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的,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和批評,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措施時,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打罵、辱罵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對此,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李大勝表示,下一步,省教育廳將按照《條例》要求,嚴格落實教師教育懲戒與違法處理。不過,他表示,教師行使教育懲戒權的條件必須是學生做出了違反學校安全規定的行為,行使教育懲戒權應該遵守先制止、批評後懲戒的程序,行使懲戒權是教師的自主選擇,懲戒的措施要與學生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不得用體罰作為教育懲戒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還強化了對有不良行為未成年學生的教育糾正,明確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同時,條例規定未成年學生有不良行為的,由其監護人陪同在學校進行專門法治教育。


明確六種「校鬧」行為,公安機關要依法及時處理


近年來,學校在發生安全事故後,有些家長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頻頻出現纏訪、鬧訪,甚至到學校鬧事的一個現象。「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一些家長希望通過「鬧」去獲得更多的經濟賠償,甚至在有的地方還出現了職業「校鬧」。

為解決安全事故處理糾紛和防控「校鬧」,《條例》明確了糾紛解決方式,規定因學校安全事故引起的民事糾紛,學校主管部門應當引導當事人通過協商、調解方式解決,當事人也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同時,事故當事方可以選擇自行協商向學校主管部門申請行政調解,向學校所在地的校園安全事故糾紛協調組織申請調解,向學校所在地的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


此外,《條例》明確了明令禁止的六種「校鬧」行為,包括:

毀滅證據、破壞現場、隱瞞真相等阻撓學校安全事故調查處理;

跟蹤、糾纏、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學校相關人員、學生,或者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

侵佔、損毀學校房屋、設施、設備以及其他財務

在學校或校園周邊安全區域內非法聚集、遊行、設置障礙、貼報噴字、拉掛橫幅、燃放鞭炮、播放哀樂、擺放花圈、停放屍體、潑灑汙物、斷水斷電、堵塞大門、圍堵辦公場所和道路、幹擾應急處置和事故處理;

製造、散布與學校安全事故實際情況不符的謠言;

其他擾亂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行為等。

《條例》還明確了法律責任,對於「校鬧」行為經勸阻無效的,學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並保護現場,公安機關接到學校報案後,應當依法及時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李大勝表示,省教育廳將根據《條例》和《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 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有關要求,進一步健全突發事件與人身傷害事故處理機制,建立相關處置標準和規範,妥善處理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爭議,協調公關機關等部門嚴厲打擊「校鬧」行為。


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增設完善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等內容

校園安全,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在校園安全管控方面,《條例》也做了具體的規定,明確家校共建機制,規定了出入校園、教學和校際活動、網絡、食宿餐飲、消防、建築物、場地、設施設備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特別指出的是,條例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增加了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等內容,推動學校落實公共衛生相關規定。」省人大法律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黃偉忠表示。

同時,《條例》明確將校園周邊一定區域劃定為校園周邊安全區域,納入治安視頻監控範圍。對此,李大勝表示,省教育廳將協調公安機關將距離學校建築控制線以外200米以內的公共區域劃定為校園周邊安全區域,並協調公安機關組織校園周邊安全區域內的單位以及群眾自治組織成立治安交通聯防組織。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規定,學校發現學生有明顯自殺、自殘或者傷害他人的傾向,應當採取看護、陪護等必要措施,並及時告知學生監護人或者其他近親屬。學校要求到校處理的,學生監護人或者其他近親屬應當及時到達學校。48小時無正當理由拒不到校的,學校可以通知學生監護人或者其他近親屬住所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督促其到校履行監護職責。


來源丨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相關焦點

  • 該省正式賦予教師懲戒權,教育懲戒權這次是真的來了
    9月1日,是各地學校正式開學的時間,「神獸」們終於回歸校園了,家長們可以鬆一口氣了。9月1日,也是《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正式實施的時間。該條例的實施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因為這是廣東省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方式,賦予了教師必要的懲戒權。
  •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9月起施行 賦予教師懲戒權
    》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2020年4月29日通過,將自9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對各類主體職責、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與培訓、教育懲戒、突發事件應對、「校鬧」處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了規定,為廣東省學校安全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廣東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偉忠介紹,為有效糾正學生不良行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廣東通過立法回應社會各界呼籲,賦予教師必要的教育懲戒權,強化對有不良行為未成年學生的教育糾正,加強對學生違法行為的處理。
  • 該省正式賦予教師懲戒權,官方媒體提出教師心聲:手握戒尺哪敢用?
    9月1日,是各地學校正式開學的時間,「神獸」們終於回歸校園了,家長們可以鬆一口氣了。9月1日,也是《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正式實施的時間。該條例的實施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因為這是廣東省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方式,賦予了教師必要的懲戒權。
  • 明確教師懲戒權、限「塑」再加碼...9月新規來了!
    ,快來一起看下吧~廣 東明確教師懲戒權9月1日起,《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條例》規定,中小學校學生在校園內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的,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和批評,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
  • 教師實施懲戒權,如何拿捏尺度?
    牛日成 | 撰文金亮 | 音頻陳炯 | 版式《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將從9月1日起施行。昨天,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這一條例涉及的熱點問題進行回應。與此同時,由於教師嚴格懲戒學生往往會「惹火燒身」,這也導致一些教師對學生「調皮搗蛋」不願管、不敢管的不正常現象出現,甚至有觀點認為教師職業也演變成了一種高危職業。「熊孩子」的行為如何得到有效管教和制止,又避免造成不良的後果,成為學校和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亟需有法律指引和規範。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確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並用專章規定具體內容。
  • 廣東明確教師可行使教育懲戒權 但必須是先制止後懲戒
    羊城晚報訊 記者侯夢菲、通訊員任宣報導:9月1日起,《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填補了廣東省學校安全工作領域的立法空白,為解決學校安全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效法治保障。26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條例》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下月施行,明確教師懲戒學生界線
    廣東省內第一部關於學校安全的地方性法規——《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簡稱「條例」)將自9月1日開學日起施行,明確教師懲戒學生界線——可適當管束、懲戒,但不得辱罵、體罰、侮辱人格尊嚴。條例還針對校園欺凌防治、校外實習安全等師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作出新規定。在8月26日的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有關人士對條例的實施細節進行了解說。
  • 廣東教師教育懲戒權來了!9月1日開始實施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將從9月1日起施行。8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涉及的熱點問題一一進行回應。教師教育懲戒權話題一直頗受關注。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李大勝表示,教師教育懲戒權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的職權,行使教育懲戒權應該遵守先制止、批評後懲戒的程序,懲戒的措施要與學生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不得用體罰作為教育懲戒措施。
  • 期待教師節當天明確的是教師的漲薪權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懲戒權
    ,當然在這特殊的一天,也會發布一些重要的與教育和教師相關的事項。關於教師管理學生的懲戒權也很有可能在9月10日這天得到公布和明確,教育部曾與2019年11月正式發布過《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徵求和完善,懲戒細則也會適時發布。
  • 人大代表建議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教育部稱相關草案正在修改完善
    日前,教育部經商公安部,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建議」進行了答覆。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對《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草案做進一步修改完善,將加快工作進度,推動規範教育懲戒的規章早日出臺實施。
  • 廣東學校安全條例9月起施行,教育懲戒由學校據實確定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下稱「條例」)將從9月1日起施行,校園安全再添一重保障。8月26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條例制定出臺和準備實施情況、涉及的熱點問題進行介紹和回應。廣東率先立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一直頗受關注。在發布會上,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李大勝表示,教師教育懲戒權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行使教育懲戒權應該遵守先制止、批評後懲戒的程序,懲戒的措施要與學生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不得用體罰作為教育懲戒措施。
  • 廣東率先立法明確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廣東出臺學校安全條例探索校園欺凌防治機制率先立法明確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近年來,如何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維護校園秩序,是否應該賦予學校和老師教育懲戒權,校園欺凌該如何防治等問題,成為社會各界持續討論的熱點話題,也在業界引發了不少爭議。
  • 「教師懲戒權」網絡瘋傳,9月份實施!
    根本原因是教師沒有了懲戒權,沒有懲戒,就沒有了敬畏,怎麼能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呢?教師對學生稍加管理,家長就鬧到學校門口,輕則被通報降級,重則丟掉飯碗,於是教師懲戒權立法工作,早已成為學校健康持續發展,確保學生在校園健康成長的關鍵。
  • 開學季,教師懲戒權再引熱議 家長、老師和律師怎麼看
    9月1日起實施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明確賦予了教師懲戒權。學生犯錯後,教師可不可以懲戒?如何懲戒?「教師懲戒權」這個討論已久的話題,再次引起大家熱議。【走訪】懲戒已存在,多為罰抄、罰站和全國各省市一樣,教師懲戒權在株洲家校圈中,一直是個熱議話題。城區多家學校校長在接受採訪中說,懲戒在校園裡確實存在,最常見的是罰抄、罰站。
  • 教育懲戒權,老師敢用否
    閱盡《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9月1日生效,這意味著在全國率先入法的教育懲戒權將正式實施。懲戒權,立法時即飽受爭議的「新生兒」,它的第一聲啼哭會怎樣?手握懲戒權的老師們是否敢放手使用,又如何用、會不會用?同樣引人關注。懲戒權的法理回歸可謂破禁忌之舉。傳統上,老師的懲戒權毋庸置疑,典型的道具便是戒尺,這在史料或文學作品中多有反映。
  • 重磅消息,教師懲戒權明確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教師懲戒權這一問題,並要求制定實施細則。依據《意見》精神,剛剛出爐了《中小學校學生違規行為懲戒實施暫行辦法》,9月10日開始執行。下面分享《辦法》部分條款以饗讀者!第十條 由班主任實施懲戒的方式(一)批評教育。
  • 修改教師法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 本報記者  蒲曉磊距《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送審稿)》(以下簡稱條例送審稿)徵求意見的截止日期5月11日,還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條例送審稿規定,中小學教師可以對違反教學秩序的學生採取一定的教育懲罰措施。關於「教育懲戒權」的討論再度回到公眾視野中。
  • 9月1日起,實施新規
    少兒醫保統一申報2020—2021年度深圳市少兒(大學生)醫保統一申報正式啟動,統一申報期為2020年9月1日至9月30日。為確保10月份在定點醫療機構正常刷卡,請各少兒(大學生)參保人在9月完成參保繳費。
  • 再過幾天,廣東教師就被賦予了懲戒權
    記者從廣東省人大常委會8月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2020年4月29日通過,將自9月1日起施行。(8月26日 中國新聞網)說起該條例,最受人關注的莫過於它賦予了教師懲戒權。
  • 「罰站罰跑」不屬於體罰,教師懲戒權就該具體
    據廣東媒體報導,在9月24日提交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審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中,擬允許老師實行「罰站罰跑」,並明確與體罰或變相體罰作出區分。這也意味著,廣東擬在全國率先嘗試用立法賦予老師教育懲戒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