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京大學能否重現輝煌?
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貢獻給了燕京大學。重新評價司徒雷登,必然引出重新對燕京大學進行歷史定位的問題。近年來,民國時代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國立大學,都得到了正面的評價,南開大學等私立大學也得到了正面的評價,但燕京大學這樣的教會大學,還沒有得到正面的評價。實事求是地弄清這個問題,恐怕比解決司徒雷登身後的個人歸宿更有意義。
-
燕京大學漸漸模糊的背影
1951年,燕京大學被教育部接管,從一所私立大學變成公立大學,從私人產權變成被政府接管。燕大易主,從產權角度看已名存實亡,以致一年後,走向名實俱亡。1952年,燕京大學被撤銷。1951年至1952年,短短一年時間內,一個名校就這樣徹底從歷史上消失。歷史上,中國的教會大學共有14所,但燕京大學消失的如此徹底(很多教會大學至今還保留校名存在下來),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
在北京大學校慶日說說燕京大學
那貌似燕京大學和5月4日沒什麼關係,但是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現在經常把北京大學主校園稱為燕園,是因為現在的北京大學校園就是之前燕京大學的校址。1952年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被撤銷,北京大學才搬到燕園辦學。下面就切入正題,開始說說燕京大學及其校長司徒雷登。
-
顧頡剛與鄧嗣禹在燕京大學的歲月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和燕京大學等九所大學執教。其中,以在燕京大學的時間最長,前後有八年多的時間,但目前學界對於這方面的史料卻很少有人提及。外公鄧嗣禹自1928年考入燕京大學,師從洪業、顧頡剛、鄧之誠三位先生,1935年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講師,曾擔任歷史學會主席、《史學年報》主編等職,見證了顧頡剛在燕京大學工作和活動的全過程。
-
中共改造燕京大學的多維分析
中共改造燕京大學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及文化價值, 多角度分析對燕京大學的改造, 有利於進一步加深對中共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解, 準確把握中共在建政初期的基本方略。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 1949年似乎還是教會大學研究的一道鴻溝。 1 學界關於燕京大學的研究成果雖然較為豐碩, 但大部分為回憶性論著, 專門研究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改造燕京大學的成果較少, 檔案及相關資料也未得到有效運用。
-
容庚先生與燕京大學的不解之緣
燕京大學也因此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後來改為哈佛燕京學社北平辦事處,負責管理學社在燕京大學的研究工作,並維持與哈佛燕京學社及同在中國之六個相關大學的聯絡。首任總幹事為燕大哲學系博晨光(Lucius C.Porter),1939年由洪業繼任。容庚受聘後不久,便躬逢其盛,參與了燕京學社的許多工作。容庚1926年7月加入燕京大學,1941年底因為燕京大學被關閉而終止,約十五年時間。
-
你知道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的淵源嗎?
說到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的淵源,便要不得不提一個人——司徒雷登。1876年6月,司徒雷登生於杭州,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904年開始在中國傳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
-
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北平大學,到底啥關係?
如果去過北京大學,認真觀察的話,會發現北京大學標誌性大門有兩個牌匾:前面是北京大學,後面是燕京大學。不過不是北京大學改名燕京大學,而是曾經有一個大學叫北京大學,也有一個大學叫燕京大學,後來北京大學不要了自己老家,當了燕京大學上門女婿,順便鳩佔鵲巢,把燕京大學校園佔為己有,所以北大校園叫:燕園。
-
北大舉行燕京大學校友返校活動
4月23日,燕京大學校友返校活動在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樓禮堂舉行。兩百餘位燕京大學校友參加了大會,與昔日同窗團聚,共敘友情。會議由燕京大學校友會副會長蔣彥振主持。大會開始,校友們首先全體起立,在現場鋼琴伴奏和指揮下合唱國歌和燕大校歌,唱到動情處,許多校友都紛紛落淚。
-
反認他鄉是故鄉.被誤解的司徒雷登——創辦燕京大學
年初,42歲的司徒雷登應北京匯文學校理事會的邀請來到北京,計劃籌建燕京大學。燕京大學的前身是規模很小的教會大學,後被義和團焚毀,重建後由司徒雷登接手。後來燕京大學成為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
-
曾是中國第一高校的燕京大學,看看1920年代的大學生活
1928年春,燕京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到1930年代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在國內外名聲大震。中國高等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 。文科、理科多併入北大,工科併入清華,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其建築仍為燕京大學原址。
-
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大會現場上午9點,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正式開始。主持人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副會長蔣彥振簡要介紹了大會籌備過程,宣布大會開始並介紹了到場的嘉賓。隨後,與會校友們全場起立,齊唱國歌。二百餘位90歲左右的燕大校友們精神矍鑠,聲音宏亮。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95歲的魏鳴一先生在發言中表示,燕大校友雖都早已是耄耋之年,但在燕園裡的生活和學習記憶在大家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燕園是燕大人金色的夢,所有燕大學子都是追夢人。
-
燕京大學精神: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務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學校長,燕大開始了它33年短暫歷史中的輝煌業績;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永遠地消逝了。33年間,燕京大學在教育方法、課程設置、規章制度、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極為顯赫的聲名,並一度與北大、清華比肩,被譽為「中國教會大學之首」「世界一流大學」。
-
消逝的燕京大學:曾為亞洲最好的基督教大學之一
[導讀]燕京大學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它曾擁有的輝煌:被列為全亞洲最好的兩所基督教大學之一,並認定燕大的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美國的研究生院攻讀學位,值得現在的大學教育去深深思考。英國《泰晤士報》2012-201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以第35名超過北大(46名)和清華(52名)。我想到了中國近現代史上一所著名的教會大學———燕京大學。這所1919年建校、1952年消亡的大學,在成立九年之後就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
北京老照片:1941年3月的燕京大學
1941年3月的燕京大學(其校址即北京大學主校園燕園)。創辦於1919年,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1928年春,燕京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這是燕京大學的貝公樓。
-
燕京大學崛起的啟示:從默默無名到一流名校
在這三所大學計劃合併為燕京大學時,辦學的整體方向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直到1919年司徒雷登執掌燕京大學的校長才有所突破。 司徒雷登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有強烈的宗教情結,但是,他並不像父輩傳教士們一樣,希望燕京大學僅僅成為基督教宣教運動的一部分。
-
揭周恩來為何沒保住燕京大學
核心提示:1951年到1952年底搞愛國主義教育,尤其在燕京大學這種學校,要針對學校裡崇美、親美、恐美的思想,要搞抗美、反美、蔑視美國。根據陳遠的調查或者口述的記錄,其實一開始周恩來還想到燕京是可以保留的,但是後來抗美援朝一爆發,整個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鳳凰衛視5月21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事實上看燕京大學這個學校,很能夠看到從民國轉向共和國之間的那個轉換時期,整個政治社會局面是怎麼樣的一個局面,大家又怎麼樣看待知識分子問題。
-
學者陳遠談燕京大學:成功源於自由的環境(圖)
在這十年中,您撰寫了不少文章,又走訪了大量老輩的「燕京人」,還出過《消逝的燕京》這樣的口述史著作,直至如今終於寫出這麼一部專著《燕京大學1919—1952》。請您談談近幾年來您對於燕京大學的研究又有了哪些方面的深入,有沒有新的發現和認識? 陳遠:《消逝的燕京》是前幾年我在搜集燕京大學的相關資料時對於燕大老人所做的口述採訪,主要是那些前輩作為歷史當事人對於過去親歷的回憶。
-
司徒雷登創辦的燕京大學,名氣很大,後來被拆分給5所大學
1919年,美國人司徒雷登將北京匯文大學、通州華北協和大學、北京華北女子協和大學這幾所由英美教會創辦的大學合併在一起,組成了一所新的綜合性大學。這所新的綜合性大學最初命名為北京大學,但中國已經有了一所由京師大學堂改名而成的國立北京大學,為了避免混淆,遂接受誠靜怡博士的建議命名為燕京大學。司徒雷登親自擔任燕京大學的校長。
-
三峽大學2017年「畢業季,校友情,關愛餐」 菜譜(漢餐)
> 三峽大學關於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