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廁所」千萬不要說成「I'm in WC」,太尷尬了!

2021-02-21 輕課小夥伴

節目音樂:when we were young(Adele)

收聽音頻結束後,文末點讚

再點擊閱讀原文進行打卡跟讀訓練

go to the bathroom

一次朋友聚會,大家建議說一起分享來美國之後因為culture shock(文化差異)或者英語不好而鬧出的笑話,其中一個朋友分享的事情讓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他說一次他出去逛街,確實走累了,想找個地兒休息,剛好看到一個restroom,於是就走了進去...幸運的是,恰好進的是男廁🚹

其實restroom在是衛生間、廁所的意思,美國人一般用bathroom or restroom來表達廁所,像WC、washroom都不會使用。

英式英語中,人們還用toilet這個詞,但是toilet在美國主要是指馬桶,這是不一樣的地方。

這次旅行呢,我聽到飛機廣播裡提到一個單詞lavatory,在美語中,只有火車或飛機上的廁所才被叫做lavatory。所以啊,大家需要記住在美國衛生間怎麼說:

bathroom 家庭中的浴室和較為小型的廁所


restroom 商業、工業設施中的大型公共廁所


但在口語中,上洗手間人們習慣都說go to the bathroom, 即使是指公共廁所。

lavatory(飛機或者火車上)

大家都知道,在中文裡我們要去衛生間一般都不會直接說,為了顯得文雅一些呢,我們會說「去方便一下」,那在美語裡,我們應該怎麼含蓄又準確地表達上廁所呢?

Are you ready to learn some fun, and extremely useful English? Here we go!

1.比如說你找不到衛生間在哪,你可以問別人說:

Excuse me,where is the restroom?

請問衛生間怎麼走?


2.跟別人在一起,但是你需要去一趟衛生間,你可以說:

Excuse me,I need to use the bathroom,I』ll be right back.

不好意思,我需要去趟衛生間,很快回來。


以上兩種表達呢,適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

3.跟朋友或者家人在一起,可以表達的隨意一些,我們可以說:

Where is the bathroom, I need to pee.

廁所在哪啊,我要尿尿。


但是呢,Lotus還是建議大家使用go to the bathroom(萬精油),除非是真的很親近。

4.你第一次去別人家,想去衛生間,你可以說:

Excuse me, may I use your bathroom?

可以借用一下衛生間嗎?

在美國,還有一個可能弄錯,造成尷尬的,就是「紙」這個詞應該怎麼說,不可以只說paper哦,老外會很confuse的。Here I made a summary for you. 下面呢,Lotus 為大家做了一個總結。

1.paper是指一般的紙張。

2.如果去餐廳吃飯,我們要用餐巾紙,在美語中,我們說napkin。

3.如果流鼻涕,需要用紙巾,那我們應該說tissue/tissue paper。tissue 可以是抽的,也可以是小包的,通常質地比較軟。

4.美國還有一種紙叫paper towel,是一種比較高的捲紙,通常用來擦廚房灶臺什麼的。

5.最後一種就是上廁所用的紙啦,叫toilet paper。

大家一定要分清這些指的不同叫法,不然會造成很多尷尬,對方可能不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哪種紙。

相關焦點

  • 「我在廁所」千萬不要說成「I'm in the toilet!」太尷尬了!
    有一天,當秘書在上廁所時,老闆打來了電話,「Where are you?」秘書慌忙之中,答道:「I'm in the toilet!」老闆驚呼「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toilet?!
  • "我太熱了」千萬別說成"I'm so hot"!太尷尬了...
    」不過,英文可千萬不要說成I'm so hot老外聽見會偷笑的哦把am換成feel就可以因為I feel是在表達:我感覺很熱,而I'm hot則是在說:我這個人很「熱辣」。Oh, I feel so hot.
  • 衛生間是toilet、bathroom還是WC?「廁所」你都不會說!
    說到衛生間頭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wc」!愛學習的你可能還知道有「bathroom」、toilet」,但其實在不同的國家衛生間的叫法可是不一樣的。而對於自己家的廁所,加拿大人也習慣說bathroom。Toilet(英國的衛生間)在英國要想說 「廁所」可以用toilet,注意只有用其複數形式 「toilets」 的時候才可以表示 「由多個衛生間組成的公共廁所」Baby high chairs in restaurants harbor more
  • 「我太難了」千萬不要說成是I'm too difficult
    我太難了,用英語怎麼說,有人說了,這還不簡單,「I'm too difficult」 這是典型的中式英語,而且意思完全是錯的。difficult 除了有「困難的,麻煩的」意思外,還有「不隨和的,難以相處的」I'm too difficult|我很難對付,很難相處,總是刁難人。① Don't try to boss around me, I'm difficult.
  • 還把廁所說成WC?這樣出國可是會被嘲笑的!
    WCWC的全稱是water closet,也就是水箱、抽水馬桶的意思,最初來自英國,給人的印象是不太乾淨的、簡陋的。上完廁所以後,「衝廁所」千萬不要說成「wash toilet」哦,會讓人誤會你在「洗廁所」的!「衝掉/衝洗」是「flush」 /fl/,而「衝廁所」就是「flush the toilet」。
  • 老外說 I'm all yours,「我整個人都是你的」?激動了可就尷尬了!
    學習英語不能逐字去拆解一句話,這樣很容易出現令人尷尬的場景。這也是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點。 I'm all yours不是我整個人都是你的 如果有外國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對你說:I'm all yours. 那可千萬不能誤解成他在向你表達喜歡,是想說「我整個人都是你的」。它的意思是「我聽你的」或者「我悉聽尊便」。
  • 實用英語表達 廁所除了「wc」還可以怎麼說?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一鍵關注在線英語聽力室wc其實是廁所的中式譯法。很早以前,廁所Toilet裡都有水箱water closet,人們一提到water closet就想到了toilet,因此water closet就成了toilet的代名詞。後來為了方便,人們就用water closet的開頭字母W.C.來代替toilet。
  • 「我熱」千萬別說成了「I'm hot」,別人誤會了,場面會很尷尬的!
    問題來了,如何用英文來表達「我很熱」呢?難道是「I';m very hot」,當然不是,在英文中「熱」可不能簡單的理解為 "hot"啊!為什麼了,下文會告訴你的。既然不是這麼表達,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好熱」的那些正確表達方式吧!「天氣熱」是不是 "hot"?
  • 「I'm sold」 別翻譯成 「我被賣了」,理解錯了很尷尬
    但是外國人說「I'm sold」是啥意思?不要理解成「我被賣了」。也就是說I'm sold 中文意思其實是「我被說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 sell 除了常見的「賣;售賣」之外還有一個意思是「說服;使接受」在日常的口語表達中也很常見。
  • 老外說「sorry,WC」真不是要上廁所!這些英文縮寫,一定要知道!
    難道是說要去上廁所嗎?這麼理解就錯了!要知道在國外已經很少人會用WC來稱呼廁所,具體可以看這篇推文#「上廁所」不要再說「go to wc」!真的很老土!#其實,這裡的WC是wrong chat的縮寫,意思是發錯人了。在社交媒體聊天中,很多老外都會打一些英語縮寫,例如FYI、GG、ASAP、ESV、LOL、BTW….
  • I'm your man,我是你的男人,這樣理解就尷尬了
    摘要;I'm your man,這個短語是真的翻譯成「我是你男人嗎」,理解錯了就尷尬了。我先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理解:當你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問題時,突然有個人跟你說:I'm your man.
  • 「我在上廁所」是「I'm in the W.C.」嗎?老外才不這麼說!
    相信很多小夥伴會不假思索的說: " I'm in the W.C." 。殊不知,凡是用英語這麼說 "在上廁所" 的人,都 out 啦!W.C.其實是water closet 的縮寫,是一種過時的英式英語,現在國外真的已經沒有什麼人用了!所以千萬不要再說 I'm in the W.C. 這樣的話了哦。
  • 在國外上廁所,看到「occupied」可千萬別進去,太尷尬了!
    那occupied就表示被佔用了,也就是說,現在這個廁所是有人在使用,你無法進去,這就叫做occupied。所以在國外上廁所,看到「occupied」可千萬別進去,太尷尬了!廁所被佔了,稍後再來吧。* 注意哦,下次坐飛機可以注意下,飛機上的廁所習慣用「lavatory」表達,飛機廣播中聽到的廁所即將關閉就是用的「lavatory」哦。那既然看到「occupied」是不能進入,表示「被佔用」。
  • 「I'm beat」的意思可不是「我被打了」,理解錯就尷尬了!
    千萬不要把這句話理解成:打它! 其實這是一句美國俚語,真正的意思是:走開,滾開,少煩我。例句:You'd better beat it before it's too late. 你最好趁早滾開!當老外對你說:I'm beat,可不要問人家被誰打的,否則太尷尬了!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我非常累。
  • 「好無聊」千萬不要說成「I『m boring」!
    閒下來不知道該幹什麼,你可能會說I’m so boring!(我好無聊!)其實這樣表達是不對的,因為boring只能用來形容物體,不能用來形容人,正確的表達是I’m so bored.I'm bored to death.我無聊死了。分析:bore做動詞時有「使某人感到厭煩」的意思,be bored to death 就是「煩得要命」, 還有一個類似的說法是I'm dying of boredom.2.
  • 「我是中國人」不要說成I'm a Chinese,錯了
    我承認,今天有點標題黨,但這真的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在越來越複雜的國際大背景下,國家身份認同變得越來越重要。當有時候你需要跟老外明確「我是中國人」的時候,可不要說成I'm a Chinese哦!先來看冠詞a:確切地說叫「不定冠詞」,用來限定名詞的數量或種類,比如a fox,a tree,或a car等。如果後面的名詞以元音開頭,出於發音的便利性,還要把a變成an,比如an apple或an egg。
  • 「我是中國人」不要說成I'm a Chinese,錯了
    我承認,今天有點標題黨,但這真的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在越來越複雜的國際大背景下,國家身份認同變得越來越重要。當有時候你需要跟老外明確「我是中國人」的時候,可不要說成I'm a Chinese哦!先來看冠詞a:確切地說叫「不定冠詞」,用來限定名詞的數量或種類,比如a fox,a tree,或a car等。如果後面的名詞以元音開頭,出於發音的便利性,還要把a變成an,比如an apple或an egg。
  • 「I'm sold」別翻譯成「我被賣了」,理解錯了很尷尬!
    但是外國人說「I'm sold」是啥意思?難道是「我被賣了」?實際上「I'm sold」的英文釋義是:When you are convinced of/by something.也就是說,「I'm sold」的中文意思其實是「我被說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sell」除了常見的「賣;售賣」之外,還有一個意思是「說服;使接受」。
  • 別再用「go to WC」表達「去廁所」啦!這樣說會被歪果仁嘲笑的!
    久而久之,每次想到water closet便會聯想到toilte,於是就用W.C.來表示廁所啦!可是在歪果仁人面前千萬不要用「go to WC」去表達自己「想要去廁所」,因為這真的很尷尬!去年,大白在和外國朋友交談時,突然想去廁所,於是說了句「Excuse me,I'm going to W.C.」後,便匆忙離開。
  • ​老外回復「Sorry WC」,我以為他在上廁所…太尷尬了!
    這裡的 WC 不是指「廁所」,而是 Wrong Conversation 或者 Wrong Chat 的縮寫,來看看《美國俚語詞典》的解釋:WC: Commonly used in IM programs when someone has sent somebody something which was intended for someone else.WC 經常出現在即時通信工具中,當人們把原本應發給某人的信息發送給了錯誤的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