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傳承—為何馬來西亞華人的華語很好?

2020-12-09 ZG龍宇好先生

縱觀東南亞國家,大多有華人下南洋的身影,可是這些國家相比,華語文化保留最好的當屬於馬來西亞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馬來西亞華人

華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群族,人口佔25%,他們非常認同中華文化,並通過文化交流等多種途徑與中國教育文化各界保持不間斷的接觸。

華文學校

很多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在一個多元文化,多種語言並存下的環境裡成長,但大多數沒有忘記了自己的根源和自己的母語,並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傳統與美德。

馬來西亞有著自己獨特的中華文化教育體系,打從幼兒園開始,華人孩子們就開始接觸華文教育,小學也進入了華人小學。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小學、中學、高校完整中文教育體制的國家。

華文學校

不過,基於歷史與民族因素,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仍採取限制的政策,一直對華文獨立學校採取不資助的政策,華文教育的延續也一直是馬來西亞華人們努力的結果。

這條路上充滿了艱辛和波折,一些華人甚至因為建立華人學校而坐牢,華人源源不斷的資助也給華文教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馬來西亞華人就是有著這股子韌勁,堅定的毅力最終取得了成功。

馬來西亞華人

另外,馬來西亞華人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方面,還創立的有華文電視臺、電臺、華文報紙等等,與新加坡官方語言英語,完全不同。

馬來西亞華人中學學生無法以統考的成績報考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政府一直打壓華文教育,造成華人學生被錄取的比率直線下降,導致許多華人學生選擇了私立高校或前往中國或其它國家就讀大學。

馬來西亞華人

隨著國際形勢發展,中文使用率越來越高,尤其是中國的崛起,而馬來西亞在各方面也作出了相應的變革,教育政策也漸趨包容開放。

除了在大專院校開設中文系之外,還允許自己的國立學校開辦一些中文課,華文教育逐步發展,總之,馬來西亞華人都非常優秀,在傳承中華文化上,在馬來西亞華人著實不易。

相關焦點

  • 不會講華語的華人,算華人嗎?馬來西亞謀殺華語!華人抗爭40年
    華語對華人來說便是基石和引擎。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華語,是聯繫世界華人的橋梁,也是凝聚華人的磁石。 在歷次巨變下,世界華人,也在盡全力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保留民族生生不息的語言傳承。
  • 馬來西亞華語教學的兩大源流及其互補性
    1.起源、歷史及規模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與世界各地的華文教育一樣,起源於華人對本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與維護,以及讓華族子弟接受教育的願望。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經過近200年的發展,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形成了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的完整的教育體系,積澱下良好的教育傳統和教育資源。
  • 「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馬來西亞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國家,2020年是「中馬文化旅遊年」,而馬來西亞華人又是世界上最多的海外華人群體之一,研究馬華文化之於中馬文化交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外傳播等重大問題皆有重要意義,本次會議正是基於此舉辦。
  • 那些馬來西亞華人背後的故事!
    現在想想還真是後悔,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卻不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來源,小編甚是愧疚啊 ~那天無意中扒到了一篇關於馬來西亞華人以及所有南洋華人的前世今生,甚是有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好好了解馬來西亞華人背後的故事。
  • 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會的語言生活
    檳城沒有自己的電臺和電視臺,所以有聲媒體的影響和其他地區應該是一樣的;不過,當地的華人更喜歡看華語節目(近年來粵語節目的影響也很大)。各語種的電影或電視劇都附有包括華語在內的多語字幕。  檳城華人的語言使用也在流行文化上反映出來。街上到處可以看到華語、粵語的錄音錄像帶。華語和粵語歌曲、影視節目等正在影響年輕的一代。
  • 馬來西亞官員:華人新村貼春聯有傳承意義
    &nbsp&nbsp&nbsp&nbsp中國僑網1月14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近日,由馬來西亞華總主催、森美蘭華堂主辦的「家家戶戶貼春聯」活動開幕,馬來西亞國會議員謝琪清出席並致辭。
  • 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的自白
    從中國方面來看,周恩來總理提出:華僑應在其居住地生根發芽。但是,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母語教育。 在印尼,由於當地華僑沒有組成統一的陣線,於是他們不能擁有中文名字、不能慶祝農曆新年;在中國人普遍認為完好地傳承了中華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總理主動地消滅了中文教育,關閉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為教學媒介的南洋大學,全體人民學習英文,於是目前多數新加坡人的母語是英語。
  • 馬來西亞華人:支持華教,功德無量
    但當你以為是遇到了同胞上前詢問他們來自哪裡時,卻會得到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我來自馬來西亞。「哦,馬來人啊。」當你這樣稱呼他們時。「不是馬來人,是馬來西亞華人」不管多麻煩,他們都一定會鄭重地糾正。目前華人在當地的經濟地位很高。
  • 為什麼說馬來西亞才是華語電影最大海外基地?
    21世紀以來,馬來西亞更是出現了一批在國際影展上屢獲佳績的本土華語片和華人導演,在整個東南亞,乃至全亞洲電影版圖上都是不可忽視的一份力量。 馬華電影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波折發展?本土的商業表現究竟如何?馬來西亞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華人導演和電影?帶著這些問題,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走進馬來西亞的華語電影去一探究竟。
  • 馬來西亞推行英語教育,為何沒成為第二個韓國?漢語的用途太大了
    應該就是以漢語為基礎,中國文化塑造的東亞文化圈吧,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國家在古代的時候都是選擇使用漢語的,包括我們熟悉的越南,韓國,和日本在歷史上都是長期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不過後來的事情應該大家也都知道,在100年前的羸弱時代,這些國家看到中國影響力下降之後,也就紛紛廢止漢字,如今這些國家雖然還有漢字的身影,但已經十分稀少了。
  • 新山告示牌有三種文字,在華人佔30%的馬來西亞,竟然沒有華語
    新山告示牌有三種文字,在華人佔30%的馬來西亞,竟然沒有華語在旅遊業較發達的國家,遊客有什麼麻煩事可以求助於政府的旅遊服務機構,他們都樂於幫忙。有些人說,在馬來西亞到處都是華人,不存在語言問題其實不然,當有人帶著你時,你會感到到處都可以講中國話。但當你要自己解決交通或其他問題時,才會發現:在馬來西亞的所有公用事業部門,如機場、公共汽車、火車、碼頭汽車站、政府部門,幾乎沒有華人的影子,都要用英語溝通。原來,馬來西亞的華人人數雖多,但卻是受限制的群體。基本上被排擠在政府公務員和公用事業部門之外。
  • 新加坡:年輕華人竟多不會說華語,華人遊客表示無法理解!
    我們知道,華語在新加坡有一定地位,很多新加坡人都會說華語。但是近年來,華語在新加坡的地位也是不斷下降,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幾乎只會說英語,會華語的比之前就更少了。這是很多中國旅客在新加坡最讓人不解的地方。
  • 《小娘惹》馬來西亞取景地,那裡的華人都說中文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45字,閱讀約2分鐘《小娘惹》主要拍攝的城市,那就是位於馬來西亞西馬的海濱城市檳城檳城也是華人城市。這裡的華人人口佔全市人口的一半以上。那是一座充滿中國風情的城市。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當地還有很多唐人街和華人村。城裡有一個很特別的水上漁村,叫周橋。它是100年前華人下南洋後來到檳城而形成的村落。迫於無奈,舟橋村的先民們在水下打樁,在水上建房。
  • 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漢語為何不是第一語言?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謂第一語言,就是政府公文寫作的通用語言。新加坡常駐人口有560多萬,其中華人佔了人口的74.2%,是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但是,作為華人的母語漢語,在新加坡仿佛成了「外語」。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呢?
  • 馬來西亞全國華人文化節在檳城舉行
    中新社檳城9月23日電 (記者 陳悅)以「百年傳承,千載文化」為主題的馬來西亞第35屆全國華人文化節開幕儀式22日在檳城舉行。  當晚8時30分許,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華總)總會長方天興、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魯世巍等共同點燃主席臺上的主火炬,為華人文化節正式揭幕。
  • 鄉音對傳承文化的重要性
    鑑於鄉音和文化的定義都非常廣泛,就讓我們大膽的讓主題鎖定在關於祖國馬來西亞華人的人文生態。在這裡「鄉音」指的是馬來西亞各個籍貫的華人鄉音,文化指的是中華文化或本土中華文化。我靦腆的回應說:「馬來西亞的華人都這樣的。。。我們是赤道上一顆拒絕融化的冰。」說完他笑了,我也笑了。其實,在中國原鄉和港澳臺遇到相同可以鄉音溝通的人還算常見。雖然我到過的國家和城鎮不多,但是我相信此話不虛,那就是「有海水到的地方就有華人。」原因是我的確在中港澳臺以外的國家和城鎮上遇上能夠用鄉音溝通的人,其中包括耶加逹、曼谷水門、泰南合艾、阿布達比等地;華語、閩南語、潮語、粵語、客家話等不一而足。
  • 學好普通話,走遍東南亞都不怕:細數東南亞華語發展史
    在語言習慣上,東南亞華語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閩粵兩地的語氣助詞以及方言用詞的習慣。具體說來,東南亞華語會引用閩南語(含潮汕話)中的個別用詞,也會借用廣東話中的助詞和倒裝句式。數據顯示,到2017年,東南亞華僑華人總數約3348.6萬,約佔東南亞總人口的6%,約佔全華僑華人總數的73.5%。 從國家角度看,印尼華僑華人總數在1000萬以上,屬全球華僑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在馬來西亞2840萬公民中,華人佔23.4%,即約665萬人。這樣看來,華語在東南亞被廣泛使用也是情理之中。
  • 為什麼選擇來馬來西亞留學? (馬房網)
    個人覺得答案至少是有兩個,一個是求學,獲得知識和學位,第二是獲得異國生活的寶貴經歷,包括開闊眼界,體驗新環境,了解一個與自己原生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其實第一點很多國內外的大學都可以做到,第二點才是留學的最大優勢,也是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很好的留學選擇的理由。馬來西亞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這裡有非常罕見的多語言環境,對於大馬華人來說,會說英語,馬來語和一兩門方言是標配。
  • 華語為何不能作為新加坡國語?李光耀:那會是個錯誤
    其實在新加坡,有將近75%的人是華人,就連這個國家的開國首腦李光耀也是中國人。本以為這個華人比重如此高的國家,將漢語當做國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沒想到開國首腦李光耀卻拒絕這樣做,甚至表示如果選擇漢語作為國語,會是新加坡的一大錯誤。這究竟是為何呢?
  • 馬來西亞華人堅持讓孩子上漢語學校,卻被馬來人斥為種族主義者
    馬來西亞華人堅持讓孩子上漢語學校,卻被馬來人斥為種族主義者!十年之前的數據,全世界華人華僑的數量已經突破了千萬。儘管華人華僑遍布於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分布卻極不均衡。華人在各國的分布也極不均衡。總的來說,以東南亞十一國最為集中,其次是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其次是歐洲西部、俄羅斯和日本韓國。東南亞的華人最多,大約佔全世界海外華人數量的一半。各省中華人數量最多的是廣東和福建,數量大約佔全國華人數量的一半。在東南亞各國,華人的分布也不平衡,比例最高的是新加坡,佔四分之三,第二多的是馬來西亞,佔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