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網絡也漸漸走進每一戶人家。現在電腦能連接網絡、手機能連接網絡、甚至是家裡的智能電器也可以連接網絡。這些都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但同時也有一些負面影響。
做爸爸的都知道,在網絡中有一種東西叫做遊戲,它本是給人休閒娛樂用的,可現在卻有些變了味道。網絡中的遊戲世界是虛擬的,它可以完成一些在現實世界中不能做到的事情,來使玩遊戲的人獲得巨大的滿足感。所以遊戲是容易上癮的,人們的本性是追求快樂、舒適的。這些都是使人沉迷於遊戲的原因。
有一個問題使家長們非常苦惱,就是自己的孩子對網絡很迷戀。沒有產生這種情況的孩子,家長們會擔心孩子可能會迷戀網路遊戲。這種現象真的是既矛盾又合乎情理,試問哪位家長不愛惜自己的心頭肉,掌上明珠呢?
其實對於一個孩子是否會迷戀於網路遊戲,其實從這種性格方面就能看出來,家長們可以引以為戒,希望孩子們不要沉迷於網絡,畢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1、成就感
孩子在和朋友長時間的交往中避免不了發現對方和自己的不同。其實小孩子也需要成就感這種微妙的東西,例如孩子中的「孩子王」相信每一位家長,在小時候都想當孩子王,小手一揮,小夥伴們都聽自己的。
但有的小孩子因為自身的原因,沒有辦法當上孩子王,但這種對成就的需求感會越來越強烈。此時網路遊戲出現了,家長們想一下,會出現什麼情況?網路遊戲是虛擬的,它是另一個世界,在這裡通過角色扮演和操作手法就可以達到被人關注的目的,就這樣漸漸的孩子被成就感圍繞著,不能自拔。
家長們一定要引以為戒,要在生活中給予孩子足夠的重視,讓他們知道自己很重要,讓他們小小的成就感得到滿足,這樣即使是和遊戲接觸,也不會有很大的反應,多半是休閒娛樂而已。
2、被關注、被理解
這與成就感有些相似,但又不同。成就感是需要其他人來滿足自己,被關注、被理解是需要人來「懂自己」。並不是只有成年人需要被關注、被理解,小孩子也需要的。不知道家長們是否看見這樣的場景:孩子突然東西扔在地上、好好地突然大叫一聲、本來很開心突然就哭了。這些都是孩子想被關注、被理解的表現。
可是有些家長並沒有理解到這裡面的細微變化,當孩子長時間沒有得到關注、理解後,就會轉移注意力去尋求能得到關注、理解的地方。這時遊戲又出現了,在這裡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們互相討論事情、怎樣闖關等等。孩子因技術好得到了關注,提出建議時被同伴們接納或者根據情況就算拒絕了,也會安撫孩子。這時孩子還願意回到那個不被理解、不被關注的地方麼?當然不會回來。
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了孩子的反常行為一定要細心觀察和思考。養兒是一門學問,育兒又是一門學問,家長們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知道更多關於養兒、育兒的事情。
最後,祝願每一位家長都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使和孩子之間的紐帶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