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義務教育實行五四學制 取消小學六年級和初中預備班
據前日上海媒體報導,從今年開始,上海全面推行義務教育「五四學制」,小學五年級學生可直接升入初中,再讀四年後完成義務教育。而湖北的武昌在實行了14年的「五四學制」後,因與鄰區無法對接,恢復到了「六三學制」。明年,北京也將實施「五四」、「六三」雙軌制,學校有權選擇實行哪種學制。
幾個城市在同一時間對同一問題的反應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昨日有一些市民撥通本報熱線:廣州是否也將實行義務教育「五四學制」?兩種學制哪種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為此,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一些學校、老師。
新聞背景:上海全面「改制」取消小學六年級和初中預備班
據報導,上海市義務教育從本學期起,已全面實行「五四學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目前已全面取消現有的小學六年級和初中預備班,原先準備上六年級的小學生現已一步跨入中學,成了一名初一學生。
對於這一問題,昨日上海市教委一位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據他介紹,五四分段教育在上海從1988年已開始試行,今年只是將其作為一種學制正式全面推行。他們當時將「六三學制」改成五四分段教育,直接目的是為了延緩上海市小學入學高峰,排解小學入學安排的壓力;當然,最重要的是將它作為管理上的一次試驗和探索。
這位負責人認為,傳統上「六三學制」的劃分是不夠科學的。「在一個小學裡,有比較幼稚的一、二年級的學生,也有生理、心理初步發育的五、六年級的學生。兩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孩子處在同一固定的教學環境中,長期這樣其合理性欠佳。把六年級移到初中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給這些孩子一個更為合適的學習和活動空間,這會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這位負責人還說,小學教育是一種教、養結合的教育,而初中則是以教為主。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完全可以適應初中的教學方式,「五四學制」有助於孩子個性的發揮,還有利於學制內在的銜接和平衡。「學制不能過於死板、統一,國外的學制分段就非常靈活,他們注重對教育過程中人的生理和心理規律的探索,了解哪個生理和心理階層的學生應該在哪種教學環境下更好地施展個性,然後根據實證教育進行推廣」。
教師看法:已實行多年相對成熟完善學校老師傾向「六三學制」
現在廣州的學校和老師對「五四學制」是怎麼看的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他們更傾向於目前的「六三學制」,畢竟已實行很多年了,相對比較完善,而「五四學制」雖然也有很多合理的因素,但廣州還要有充分的準備,還有一段路要走。
看法一:十一二歲的孩子還是讀小學比較恰當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中學鍾婉明老師說,廣州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將「五三學制」改成了現在的「六三學制」,廣州近幾年學生上學年齡已經提前了一歲,由7歲變為6歲,學生讀到六年級時也只不過11歲左右,年齡還比較小,還是讀小學比較恰當。
鍾老師說,雖然現在孩子成熟較早,青春期也來得較早,但是學習能力和自理能力還比較差。況且,如今早戀現象時有發生,如果讓孩子更早地進入「管」意味相對較淡的中學階段,早戀出現的時間會更加提前,這樣也會增加學校的管理壓力。因此「要實行『五四學制』必須有一個認識和適應過程」。
看法二:習慣上會把小學六年分成三個階段
廣州大馬路小學副校長張彤給記者分析了兩種學制的優缺點。他說,六年級的孩子對社會的接觸面已經比較廣,生理和心理也得到了比較好的發育,再和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一起學習,自然不是很合適,從這個角度來說,六年級放在初中會好一些。但是,總的來說,十一二歲的孩子仍然處於兒童階段,不能算作少年,因此對於他們,更適合的還應該是小學的教育。
張彤副校長表示,其實現在在實行「六三學制」的過程中,他們很清楚小學一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差別,「我們習慣上也會把小學六年分成低、中、高三個階段,較低的階段注重行為規範方面的教育,而較高階段則以道德引導為主。後者的教育方法和初中階段的方式已經非常接近。」
看法三:最好不分小學和中學推行9年一貫制
對於學制問題,也有一些學校的負責人提出了新的看法。廣州康樂小學曹校長認為,最好不要將9年義務教育分成小學和中學兩個階段,應該推行9年一貫制。他說,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都是義務教育,如果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在同一個大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更便於交流和成長。而且學生在心理上也不會覺得六年級到七年級是一個坎,在同一個環境中就可以很自然地升上去。「這就需要對現有義務教育資源進行大的整合,並加強有效的管理。」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有許多學校和教師大多支持「六三學制」,還有一個原因是現有教材編制較難、較深,按照5年的小學授課時間老師根本講不完內容,因此學校出現了不停地加課的情況,學生吃不消,老師也直喊累。
教育局回應:廣州短期內不會推行「五四學制」
據了解,修業年限一直都是學制改革無法迴避的問題。我國學制從1904年誕生到今年已經100年了,在這100年裡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1904年的「癸卯學制」(1904年是中國舊曆癸卯年)規定,小學讀9年,分初小5年和高小4年,中學讀5年;1912年到1913年,我國學制在縮短,小學讀7年,中學讀4年;1922年的「壬戌學制」改為小學讀6年,中學讀6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3年)。「壬戌學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和現在實行的「六三學制」很相似。在其後的歲月裡,學制也進行過一些變化,但「六三學制」始終是主流。
目前國內一些城市正在探索新的學制,廣州近期是否也會有所變動?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教育局有關科室了解到,就廣州目前的情況來看,短期內「五四學制」暫時不會推行。
據該科室負責人介紹,從去年開始,廣州全面推行義務教育新課程方案,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這個課程方案學生能在幾年內學完。並且,廣州和上海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上海是個直轄市,教材、課程等都是獨立的,考試也是獨立命題。如果廣州要將六年級併入初中,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的擴容問題:師資從哪來?把小學六年級的老師原封不動地吸納到初中自然是不行的。「雖然『五四學制』也是我國的基本學制,但要全面推行它則需要相當長的準備時間,而且地區間的差異性也使廣州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慎重。」這位負責人說。
學者之見:憑理論素養看國際大趨勢專家學者支持「五四學制」
和老師、學校的看法有些不同,一些專家學者比較支持「五四」學制。
意見一:初中修業年限延伸是一個國際趨勢
「考慮到學生身心年齡發展的特點、教育成本以及課程教材的設置,這個學制是比較合理的。」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黃明喜副教授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後,專家學者和教師、學校之間關於推行學制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息過,也總是存在一些分歧。「從理論上講,我個人比較傾向於『五四學制』,就國際大趨勢來看,初中修業年限延伸是一個趨勢,人們越來越習慣將小學和初中放在一塊,看成一個完整的義務教育體系。延長初中修業年限可以打好更加紮實的基礎教育,對學生升高中或步入社會就業都很有益。」
意見二:孩子的認知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
兒童心理研究專家、華南師範大學陶德清博士也認為,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看,推行「五四學制」有一定道理,現在孩子的青春發育期都普遍提前了,原來一般是13、14歲,現在一般在11、12歲就開始逐漸進入這個時期,而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在上六年級。進入青春發育期,孩子的認知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像這樣的孩子已經能夠適應初中的教學環境,應該進入初中階段接受教育。
和學校、老師觀點相同的是,教育專家對廣州是否「改制」的問題也持謹慎態度。黃明喜說,上海的中學教育資源充沛,對學制改革方面的認識也比較深入。同時他們的「五四學制」已試行十多年,一系列優勢條件和多年的探索實踐都為推行這個學制打下了基礎。」陶德清博士也認為,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改變,還有中學的擴容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學制改革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必須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