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漢字:先民們對於幸福的願望都表達在漢字裡

2020-12-11 談藝錄

我們平常讀《說文解字》,最開始的「一」部、「二」部過去,緊接著就是「示」部,我們已經知道,「示」部跟神明有關,先民們對於自然界的敬畏,首先體現在對於神明的敬畏上,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利、遇到匱乏,遇到災難,他們就相信冥冥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左右著他們的命運,他們需要跟這種神秘的力量的掌控者,也就是神明進行溝通,以達成美好的願望,獲得富足和好運,於是他們造出了大量的跟「示」相關,也就是跟神明相關的漢字,來表達對於幸福的嚮往,以及對神明的敬畏。今天我們就接著說《說文解字》中的6個跟神明相關的文字。

(6個跟神明有關的字)

一個一個來。

1、禮。繁體的禮是「禮」。《說文解字》中的字形如下:

(禮的小篆)

《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履也」,其實就是鞋子,原文不是這個字,而是「履」的古文字字形,字形中有一個「舟」字,因為鞋子的形狀象一條船,因此,履的原字形是這樣的:

(履的本字字形)

《說文解字注》給了解釋說:「履,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從履,此假借之法」其實,《說文》本身的解釋「所以事神致福也。」在字義的解釋可能更靠譜些。遠古之人,鞋子算是較鄭重的場合才會穿的,表示尊敬、正式,因此,向神明表達敬意的「禮」,就用了「履」字。

當然,還有一種解釋,說禮字的本字是「豊」,是描寫古代的祭祀禮器,既然是祭祀,就免不了要擺放禮器給神明表達敬意,同時擊鼓、祭酒,因此給「豊」添加了表達神明的「示」字成為「禮」,這種解釋認為是擺放禮器給神明看就是「禮」,同時擺放禮器也是為了向神明表達敬意,這就是「禮」的本義,這種解釋也說得通。

另外,「豊」字很容易與豐收的豐的繁體字「豐」相混,要注意。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字,字形不同,字義也不同,有些地區在表示豐的繁體字時也用「豊」,不嚴謹,也不規範,在篆刻用字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微小的區別。

2、禧。《說文解字》說:「禮吉也」《說文注》說:「行禮獲吉也」。通過行禮獲得吉祥,吉利,稱「禧」。為什麼是表示神明的「示」加了一個「喜」來表示呢?喜是樂的意思,古人認為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地向神明表達敬意就可以獲得吉利吉祥。

(禧的小篆)

3、禛。這個字與上一個字造字原理一致,《說文》解釋:「以真受福也」。向神明真心誠意地表達敬意是可以獲得「福」氣的。古漢語裡的「真」主要是指「誠實」,表主觀上的老實,主要是態度,而不是客觀上的真實。因此形成了這個字,強調敬奉神明的誠心誠意與誠實。「真」的字形解釋,是「仙人變而登天也」(這跟下面的貞有很明顯的區別),這也是與上天的溝通方式,因此「禛」的本義就是「以至誠感動神靈而得福祐」。

(禛的小篆)

4、祿。在《說文注》裡,解釋了「《詩》言福祿多不別;《商頌》五篇兩言福,三言祿,大恉不殊。」即,福和祿這兩個字基本同義,沒有區別。 但為什麼還要造兩個字呢?

(祿字的轉變)

其實,我們看甲骨文和金文的祿字,就是上天所賜的東西,也就是說,這裡的「錄」來自上天,什麼是「錄」呢,古文字裡,錄同「錄」,黃金的顏色在黃與綠之間,近綠,因此與綠同聲,「錄」引申有黃金的意思,上天賜予的黃金,就是「祿」,後來因為這個「錄」不是直接獲得的財富,而是通過其他途徑(比如當官獲得俸祿),因此「祿」也主要來形用祿位、俸祿;而「福」不同,後面我們會說到,「福」字則是左面一個表示神明的「示」,右邊一個錢袋子的象形,直接表示富有,上天直接賜予財富,而不是官職官位。所以,祿與福是有區別的。

5、禠。這個字念si一聲,跟褫是不同的,區別就在於左邊的部首不一樣。「禠」的左邊是一個表示神明的「示」。虒是這個字的讀音,表示有角的老虎。虒是行於水中的靈獸,先民們認為有了它可以保祐風調雨順,穀物豐收的。因此,上天賜予虒,當然是有福氣的象徵。

(禠的小篆)

(虒的形象)

6、禎。這個字《說文》解釋的也簡單,就是「祥也」但有了祥字為什麼還要造這個字呢,或者說有了這個字為什麼還要造祥呢?當然有原因,左部的「示」當然就是神明,神仙,右邊的「貞」,在遠古並不代表貞操貞潔,而是表示佔卜用的蓍龜,或者是一種錢幣,「貞」,就是上面一個卜,下面一個貝殼的貝,貝殼其實也是財富的象徵,同時也用來佔卜。蓍龜這種東西的作用是每當人們有了疑問,就會用它來佔卜詢問,以期通過不同的卦象與上天溝通,這裡加上神明,是期望上天給予吉利、吉祥的卦象。因此這裡說「禎」就是「祥的意思」,

(禎的小篆)

禎跟祥是有明顯區別的,「禎」是人們希望神明賜予蓍龜以好的卦象,而「祥」則是人們通過向神明獻羊,請求贖罪和表示服從(羊是溫順、馴服的象徵,後面說到祥字會詳細說)。

(蓍龜)

這一節的字和以後要說的「示」部的大部分字都跟神明有關係,先民們始終想從神明那裡獲得幫助,並想積極地與神明溝通,而這種思想,大量體現在豐富的以「示」為部首的漢字裡。

(【說文解字】之3,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第四課:先民們如何在漢字裡表達對幸福的嚮往
    前三項好理解長壽、富裕、安康,第四項「攸好德」是喜歡好的德行,有好的德行就是福,第五項「考終命」是提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並且能夠沒有煩惱和掛礙的無疾而終,先民們認為同時達到這五項就是最大的福氣了。其實,先民們對於福氣的嚮往同時也表達在漢字的造字過程中,今天再說6個字,仍然是跟神明溝通獲得幸福的文字:(今天要說的6個漢字)1、祥。上一篇文字提到過這個字,左邊一個表示神明的「示」,右邊一個表示羔羊的「羊」,人獻羊給神明,表示請求赦罪和順服,求得平安。
  • 漢字裡的中國文化
    漢字裡蘊藏了很多文化,下面就從字形、字音和字義三方面來探討隱藏在漢字中、被我們忽視的秘密。  從漢字的字形中看中國文化  從字形上看,漢字在書寫形式上是平面方塊體文字。單個看漢字,通常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語素,所以單個漢字都是有意義的。但是,要表達更深刻更複雜的道理和意義時,就需要一個個漢字排列起來組成一句話、一段話,或者一篇文章。不實行分詞連寫的規則使漢語的文章看起來更緊湊,一個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間的聯繫更緊密,而不凸顯每一個詞個體的獨立性。而西方國家讚賞個人英雄主義,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通常會看到像超人、蜘蛛俠之類的英雄單槍匹馬拯救世界。
  • 漢字起源:漢字概述(一)
    什麼是漢字? 漢字是具有記錄漢語語音和表達語義層級作用的書寫符號系統。裘錫圭先生在他的《漢字的性質》一文認為漢字的性質是語素——音節文字。此外,從使用時間上來說,漢字是世界上從古到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從上古時期各文字體系中唯一一種傳承到現在的文字,中國歷代都把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從使用規模來說,漢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漢字起源傳說?       結繩記事是遠古時代人類通過給繩子打結來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件。它發生在語言產生以後、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裡。
  • 漢字概說之漢字的起源
    漢字是漢族先民創造的一種文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學者結合歷史傳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終認為漢字的源頭有兩個:刻畫記號和原始繪畫。一、刻劃記號與漢字的起源刻劃記號,是指古代刻劃在某些物件上用以記事的符號,它是漢字的來源之一,主要有兩種,一是書契,一是陶符。書契,是指刻在一些作為憑證的竹木或甲骨等物上的符號,也指刻有記事或記數符號的實物憑證。
  • 《神奇的漢字》第二季「交卷」:引領後浪,展現青年榜樣的力量
    傳媒內參導讀:《神奇的漢字》第二季立足於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通過年輕的視角和趣味性的綜藝表達,讓悠久深邃的漢字文化變得精彩動人,漢字新生們的思想、知識、智慧、觀點都呈現出榜樣的力量。」俱全的文化大盛宴,而每一期節目中漢字新生們的思想、知識、智慧、觀點都呈現出榜樣的力量。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展來的嗎?
  • 《說文解字》第10課:看漢字,看先民們無盡的祭祀種類
    《說文解字》「示」部有63個字,重文在13個,這些漢字的字型裡含有的「示」字,基本都是跟神明有關,跟祭祀有關的。足見在先民的眼裡,他們是多麼渴望從神明那裡獲得幫助,他們不斷地想辦法,想辦法與神明溝通。今天我們接著說「示」部漢字,就是這6個漢字:(今天要說的6個字)1、禬。
  • 為何從古至今,日本人沒有放棄漢字呢,反而在重要場合都使用漢字
    為何從古至今,日本人沒有放棄漢字呢,反而在重要場合都使用漢字文/李偉說故事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去日本,去韓國旅遊,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但凡是在日本的重要場合,你都會看到他們用的全部是中文,而且要是你接觸一些日本的老先生們
  • 漢字啟蒙≠識字,用象形文字打開漢字大門,這幾個方法用起來
    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既然他已經對漢字產生了興趣,還會在我講繪本的時候,時不時地指著某個字問我:「這個念什麼?」。是不是就已經開始教他認字了?畢竟據我奶奶說,我2歲半就已經認識四十個漢字了。然而相信大家也都聽過「識字太早影響孩子想像力」這樣的說法。
  • 《說文解字》第五課:不是簡化字的漢字,每一個字都大有來頭
    因為《說文解字》中「示」部的漢字幾乎都是跟神明有關的,所以今天我們還要繼續在先民們表達神明的漢字堆裡打轉,今天介紹下面這6個漢字:(今天的6個漢字)1、禔。《說文解字》裡對這個字的解釋是「安也」,先民對於美好的嚮往和願望,都把它們寄託給神明。平安也是需要神明的幫助的,因此,表示平安的「禔」字,也放在了「示」部,看字形,左邊一個「示」部,就是神明,右邊一個「是」字,所謂的「是」,即「日正也」,表示太陽剛好達到天頂,太陽在天空的正中,豔陽高照,天氣晴朗,對於自然條件來說,這就是「平安」了。關於「是」字(到「是」字時,再詳解「是」的字形演變。)
  • 中國漢字的「家」,為何是「房裡養豬」,而不是「房裡住人」?
    由於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因此每一個字在創造時,都是極其考究的,比如日常使用頻率很高的「家」這個漢字,就極具代表性。咱們就從這個「家」字來窺探漢字的造字秘密。
  •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的起源先從它的起源說起,關於漢字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比如上古時期的倉頡造字說,還有結繩說、圖畫說、八卦說、契刻符號說等等。雖然這是對於漢字起源地概括,但是根據這幾種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原始的先民們曾怎樣的生活。
  • 中國漢字裡的奇葩:合體字
    漢代被道士們借用到所謂符篆上,稱為「復文」。 從宋代起,合體字已從道士畫符,演變為民眾表達避兇求吉願望的一種手段。 宋徽宗「天下一人」花押及題款
  • 漢字有「意思」|《文字天真》主題親子課程
    許多寶貝開始認字都是從拼音入手,刻板記憶。這樣非常可惜,因為漢字和英文等最大不同,在於漢字是象形文字,每個漢字其實都是一副生動活潑的圖畫。透過對漢字由最初象形含義,一路演變流轉至今的歷程結合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直覺力幫助寶貝們用心領悟,在遊戲中、繪畫中認字,把每個漢字都變成寶貝們有生命、有故事的好朋友。
  • 神奇的漢字編碼,了解一下
    一直覺得不是由中國人發明的計算機,卻可以使用漢字進行界面交互非常神奇。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關於漢字編碼的最底層的邏輯。(1)漢字信息交換碼(國標碼)漢字交換碼是指不同的具有漢字處理功能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在交換漢字信息時所使用的代碼標準。
  • 中國人造漢字「家」時,為何寫成「房裡養豬」?佩服祖先的智慧
    由於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因此每一個字在創造時,都是極其考究的,比如日常使用頻率很高的「家」這個漢字,就極具代表性。咱們就從這個「家」字來窺探漢字的造字秘密。那麼,中國漢字的「家」,為何是「房裡養豬」,而不是「房裡住人」呢?這其實和我們祖先的生存狀態有關。
  •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放棄漢字?
    但移民帶來的漢字卻沒有在日本社會普及開來,在長達五六百年的時間裡都未能得到大規模的傳播和應用。這一方面是因為漢字結構複雜,需要複雜的社會結構和行政組織才會對漢字有較高的需求,才更有可能向平民傳播。漢字東渡時,日本先民驚懼地看到漢字可以傳達千裡之外,百年之前的人事,本能地充滿了警戒心。這一時期的仁德天皇陵中沒有發現任何漢字的墓志銘,也證實了當時日本人內心中對外來文字漢字的複雜不安的心態。
  • 我在漢字裡徜徉——《漢字的故事》讀書報告
    並且,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都是基於漢字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事物,因此漢字可以說是一切華夏文明存在的基石。而作者選用漢字及其背後的故事作為選材,然後創作出來的這本書的意義——將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被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藉助來創造和保存了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使得漢民族內部以及漢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得到了增強,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這是非常具有價值的。
  • 端午節丨《漢字書寫中的教育理念》文化講座
    6月18日上午9點半,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邀請了中國海洋大學文新學院孟華教授,以《漢字書寫中的教育理念》為主題,與市民們分享漢字的讀寫訓練。
  • 《漢字的由來》挺有意思
    小莉之前也推薦給媽媽們小象漢字的遊戲書,幫助孩子在認字的這個過程中,能更好的從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隨後每一次的演變都依然是遵循著類似的痕跡,最終演變成了我們現在認識的步。而且,它還不滿足只是講一個字,每一個漢字由來的介紹後面都還有一個《倉頡大神提高班》的小欄目,會進一步把和這個字有關的知識進行拓展。比如,這裡就延伸出了對「跬」字的解釋,相信孩子們看完之後,再去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時,就會更好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