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還未退休的心理醫生奶奶出書,網友:可惜年輕時沒能讀到

2020-10-03 蘋果樹下講故事

中村恆子,一個工作了70年還未停下腳步的心理醫生,她只有1米48,80斤,可是從她瘦小的身體裡卻能散發出讓人對生活重拾勇氣的力量。

在即將90歲來臨之際,她跟自己的學生奧田弘美一起寫了一本書《人間值得》。可這本書卻不是一本心理專業書,而是一個老奶奶她活了90載後的人生智慧。

左:中村恆子;右:奧田弘美

書中沒有大道理,因為我們沒有人喜歡聽大道理,她只是把自己的經歷和故事講給我們這些還在為工作累、帶孩子苦、婚姻生活而迷茫的人打了一針鎮定劑。

面對煩惱,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解決的關鍵在於,在現實和自己的心情之間找到平衡點。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

恆子出生在1929年的日本,她有兄弟姐妹5個,父母比較寵愛2個弟弟,而對於她,她的父母總是說:「從女校畢業後要麼當老師,要麼嫁人,總之儘快自食其力。」

所以高中畢業的恆子面臨的是必須出去工作,必須要自己養活自己。也正好那時醫生短缺,而恆子開診所的叔叔說,只要誰願意當醫生,他可以資助全部學費。

恆子不可能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但她回憶說,剛開始從事醫生工作的時候她從沒想過「救死扶傷,助人為樂」,她只是在當時情況下,被逼得的不得不這麼選擇而已。

而讀了5年的醫科畢業後,是要求當一年無薪的實習醫生,恆子只能一邊做醫院的免費勞動力,一邊去打工,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

等好不容易實習期結束後,醫學部一下子湧進了大量等待分配的醫生,恆子就是其中一員。後來她曾經打工的一家冰激凌店的大叔給她介紹了一個工作,在一家私人診所做助手。

恆子就一邊在診所幫忙,一邊幫診所的主人做家務、帶孩子,暫時解決了生存問題

「在我看來,為了錢而工作,並不是可恥的事情,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我認為是非常了不起的。」

直到有一天,恆子在大街上遇到了一起實習的同學,給她介紹了一個精神科醫務助理的工作,從此她的職業就一直在這條道路上行走著。

當上精神科醫生的恆子醫生

恆子在精神科工作的那段時間,在她身邊的老醫生總是催著恆子早點結婚,因為作為過來人,他們告訴恆子,要解決患者的煩惱,首先一定要感同身受,才能真正體會他們內心的需求。

「你作為精神科醫生,如果沒有婚姻和育兒經驗,你無法真正了解患者的煩惱。」

工作了五年後,朋友給恆子介紹了一個對象,是一個耳鼻科的醫生,他對恆子一見鍾情,而恆子對他也印象不錯,沒多久他們就舉辦了簡單的婚禮。

「我對他的好感,超過了普通的戀愛感情。和他結婚的話,一家人可以郊遊、登山,肯定會很快樂。帶著這樣的期待,我決定嫁給他。」

這種對愛情、對婚姻的美好憧憬,我們經歷過的人應該很熟悉這種感覺吧?遇到心儀的對象,總幻想著跟他的未來是充滿期待的。

可是我們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恆子也是如此!她稱自己當時還是「太單純,太大意了。」

因為結婚不久後,恆子就發現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每天下班後就和一幫酒友輾轉在各個可以喝酒的場所喝不停。

當結婚第二年恆子有了孩子後,恆子開始做起了家庭主婦,不用煩惱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對於恆子來說是快樂的。孩子2歲的時候,恆子又懷孕了。

恆子在家照顧兩個孩子的時候,醫院那邊卻在不停地催促她回去上班,而她卻一直推託說孩子太小,走不開。

可有時人生的路就是被推著走的,恆子的父母這時來到她所在的城市,說可以來幫她帶孩子,讓她回去上班,因為讀了那麼久的醫科,不做醫生就太浪費了。

再次回到崗位的恆子醫生

而恆子的丈夫也跟恆子說,只要恆子回去上班,他並不介意跟恆子的父母一起住。

就這樣恆子又一次被推回了工作崗位,而家裡的主動權、話語權卻轉移了,轉到了恆子父母的手裡。

可時間一久,恆子的丈夫就有了怨言,所以他出去喝酒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多。恆子就被夾在丈夫和父母中間,煎熬地過了10年。

「由於我回到了工作崗位,他也就不用再操心錢的事,於是只要出去喝酒就大肆請客吃飯。他覺得家裡的貸款、生活費我肯定可以搞定,所以全然不顧家庭生活,大吃大喝地過日子。此外,我還會被當成壞人,丈夫的親戚都認為『我不把丈夫當回事』。因為要維持家庭開支,我也不敢貿然辭職,每天都飽受精神上的煎熬。」

當一個男人整天不顧家,整天自己花天酒地,不拿錢回家,把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自己妻子身上,作為妻子她是何感受?

當父母看似在幫自己女兒照顧孩子,卻無形中逾越了主人的身份,給女兒的婚姻造成了破壞,作為女兒的她是何感受?

這些都是當今這個社會普遍的現象,也是讓已經結婚的很多女性陷入的困境。

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或「怎麼努力讓自己在這裡心情愉快地度過」,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考慮的關鍵。

所以當初那些勸恆子早點結婚,才能體會患者煩惱的老醫生們,那些話一點沒錯,婚姻生活到底如何,對於一個沒有經歷的人來說,只會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只有自己經歷過才有資格給出合理的意見,不是嗎?

恆子說丈夫人品不壞,就是愛喝酒,還特別喜歡請客,大手大腳花光了錢,家裡的開銷根本指望不上他,每次都說要改,卻沒多久老毛病又犯了。

反覆了很多次後,恆子明白改變丈夫是不可能的,要獲得幸福,只能靠自己努力工作。

現如今,小夫妻只要婚姻不幸福,就會選擇離婚,在那個年代,那是很少的,離婚家庭的孩子會被標上「這種家庭的孩子肯定有問題」這個標籤,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為了維持家庭的和睦,恆子只能忍耐著堅決不能離婚。

所以恆子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堅持到孩子結婚,只要在孩子成家前,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就好了,這樣恆子的心態就沒這麼焦慮了。

恆子兒子結婚時的照片

而恆子的壓力怎麼釋放呢?不得不說恆子還是挺可愛的,她說,她會跟患者說自己丈夫的壞話。

每次患者找她來訴苦的時候,在聽完患者的訴說,她也會講講自己的婚姻問題,再說說自己丈夫的壞話,這樣反而讓患者更信任她,喜歡找她來聊天,一起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有時跨過了最難熬的坎,生活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改變,兒子結婚後,恆子的丈夫反而開始變了,他不太喝酒了,他成了一個溺愛孫子孫女的慈祥祖父了,整天和兒子的5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這時恆子覺得還離什麼婚?離個婚那麼麻煩,現在的生活也不錯啊!

其實放眼望去,我們每個人經歷的一些,在其他人身上也會相同經歷,可是處理方法不同,心裡想法不同,那結果也會不同,與其自己想不通,何不找個人來開導?

我們很多人總喜歡把「活得太累!」、「工作累」、「孩子不聽話」、「想離婚」......這些沒有生活動力的想法左右著自己。

可從恆子身上,我們看到她是一個順勢而行,接受現實的人,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剩下的只能選擇活在當下,不去想太多。

恆子的這本《人間值得》有網友說:「這是一本非常可惜的作品,可惜的是作者講的很多道理,都需要你經歷很多後才會懂,在沒經歷一些錯誤前,你只會把它當成了雞湯真希望自己年輕的時候能讀到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都是一些淺顯易懂的小道理,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明白,一味地只會往前衝,都是在吃過虧了,撞過南牆了,這時才能從書中的內容有所感觸。所以這本書對於有所經歷的人來說可能是把鑰匙。

恆子將自己的真實經歷作為支撐,給我們講述她的人生就是在這麼跌跌撞撞下走過來的,也都是我們作為普通人生活中必定會遇到的工作、婚姻、人際關係、育兒、婆媳、甚至是死亡。

其實恆子就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她自己在人生中經歷的,看明白的一些事情,告訴我們這些還在生活中、工作中各種糾結的人,幫我們化解內心的矛盾。

她並沒有讓大家一定要胸懷大志,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普通人如果連最普通的生活都沒法保證,如何去想更遠大的事情?

當你面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時,你就乾脆而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這就是人為何要工作的根本。

至於「人生價值」「自我成長」之類,是要等自己立足安穩後,在閒暇之餘慢慢思考的問題。

一個活得通透的90歲老奶奶,至今都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幫充滿心理壓力的人走出困境,她的書不是泛泛之談,而是一本充滿說服力、充滿感染力的人生哲學。

我們想要把生活過得值得並沒很難,睡前讀一讀這本《人間值得》,一定會讓你可能遇到的工作問題、婚姻問題、育兒問題、人際關係等等這些生活中交雜的問題理出頭緒,現在活動價35元,你的一杯咖啡錢,就可以帶回家。

(圖片來自《人間值得》和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90歲心理醫生寫《人間值得》:生活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享受生活
    90歲心理醫生——恆子奶奶寫《人間值得》:生活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接受每一天和很多已婚的年輕人一樣,我需要面對工作、面對小家庭、面對雙方父母;但是我又不一樣,我愛折騰、不安分、有夢想,我要上班,還代瑜伽課、開瑜伽館、做旅遊體驗師,每天忙碌奔波。
  • 日本90歲心理醫生奶奶說:人間值得,歲月可期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絕大多數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恆子奶奶在日本奈良的一家醫院裡,已達90歲高齡的心理醫生恆子奶奶仍舊堅持每周工作4天。作為一個心理醫生,恆子奶奶已經工作了70多年了。身高1米48,體重40公斤左右的恆子奶奶如今已經90多歲,但是她依舊精神矍鑠,神氣爽朗,保持著積極、開朗的人生態度。70多年來,很多工作不快樂的年輕人,婚姻不幸的中年人,人人羨慕卻不開心的企業家都向她傾吐過生活的煩惱,對她敞開心扉......
  • 《人間值得》工作到90歲的心理醫生想告訴你的三個育兒真相
    有一位心理醫生,90歲高齡,還在心理醫生的崗位上堅持坐診。她就是日本的恆子奶奶,工作70多年。是一名深得患者信賴,願意傾訴心聲的心理醫生。甚至有患者和她保持了20多年的諮詢關係。 她歷經烽火年代、時代變遷,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行醫經驗。
  • 90歲硬核奶奶拒嫁富豪逃婚70年,央視點讚,450萬人圍觀火爆B站
    除了日常生活,奶奶也會說起年輕時的故事,說到興奮處手腳並用,留下滿屏的「哈哈哈」。奶奶最大的愛好,就是走進兩個人都轉不過身的廚房,開始她的特色美食教程。看上去「平平無奇」,又讓人忍不住一條條往下看。奶奶一心想讀書,沒想到到了廣州求學無門,最後硬著頭皮選擇了免費的師範,當時師範作為中專院校,畢業後沒有機會上大學。讀到第三年,衡陽鐵路學校在廣州招生,500個名額,女士僅佔10%,報考人數卻超過一萬。一直自學高中物理、數學的慈敏奶奶,奇蹟般擠進錄取榜單。
  • 別再提李誕的人間不值得,當了70年的90歲心理醫生說人間值得
    或許,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應該聽聽這位當了70年心理醫生的老人說的「人間值得」。日本心理醫生中村恆子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90歲仍未退休的心理醫生恆子奶奶,一生波瀾壯闊,經歷戰爭、經濟大蕭條她擁有70年心理諮詢經驗,她一直是患者最信賴、願意傾訴心聲的心理醫生,本書是她用一輩子的時間書寫,凝聚了她一生的智慧,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她寫的這些生活小哲理更適合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作為我們從容生活的小帖士。
  • 90歲開始認字100歲寫自傳出書
    亨利《以一名漁夫的語言》成美國小學生勵志讀本  美國老人詹姆斯·阿魯達·亨利幾年前仍是個文盲,不識字讓他在90多年人生中經常承受挫折的苦悶。直到有一天,一次意外激勵讓他產生了晚年認字的信念,並通過努力與執著,把自己曾經引以為豪、卻無法用文字表達的人生片段付諸筆端。
  • 男60歲、女55歲退休不符合國情?延遲退休未到,專家又提新方案!
    不管一個人年輕時多麼能幹,歲數一大,身體情況就大不如前了。所以退休的年齡也是有規定的,目前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滿60歲,女性幹部55歲,女職工滿50歲。跟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退休年齡比較大,所以有理由實施延遲退休。
  • 《人間值得》:90歲的心理醫生面對不如意的現實,如何幸福生活?
    《人間值得》是90歲心理醫生恆子奶奶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01、隨性而活,生活的艱難可以有,但心靈的委屈不必受恆子奶奶坦誠,對工作沒什麼野心,從醫近70年,一直是受聘醫生。雖然90歲還在堅持工作,也不是因為特別熱愛,僅僅是因為工作需要她。對於恆子奶奶來說,工作就是為了生活,所以為了錢而工作,並不是可恥的事情,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90歲的在職心理醫生:婚姻痛苦時,我也會跟患者說我丈夫的壞話
    中村恆子,一個工作了70年還未停下腳步的心理醫生,她只有1米48,80斤,可是從她瘦小的身體裡卻能散發出讓人對生活重拾勇氣的力量。在即將90歲來臨之際,她跟自己的學生奧田弘美一起寫了一本書《人間值得》。可這本書卻不是一本心理專業書,而是一個老奶奶她活了90載後的人生智慧。
  • 退休18年來先後教300多個孩子學英語,教授奶奶的補習班不收費
    2000年正式退休那年,放不下講臺的她在街頭偶遇需要補習英語的孩子,一句「讓奶奶教你」,家裡那間不足10平米的臥室從此變成了教室。這一教,就教了18年。教授奶奶的英語補習班不收費「陳奶奶前些天她還在問我到哪裡讀初中。」昨日,剛從十堰市三堰小學畢業的柏元明告訴記者。
  • 廣西74歲奶奶成網紅,小學未畢業會11門外語,網友:慚愧慚愧!
    廣西74歲奶奶成網紅,小學未畢業會11門外語,網友:慚愧慚愧!導語:活到老,學到老。最近有一位廣西的老奶奶瞬間成為網紅了,在一段視頻中,老奶奶竟用流利的英語和老外溝通賣水,這一視頻被傳到網上後被廣泛的傳播,甚至網友表示「只要轉發奶奶,四六級一定過啊」。一開始,小編也以為這位奶奶可能是退休的人民教師,所以懂得英文。
  • 延遲退休新提案!70/80/90是否會延遲退休?
    如果按照彈性政策實行延遲退休,身在工作一線的重體力工人可以早點退休,儘早享受晚年生活;醫生、教師、機關事業單位等不用付出重體力勞動的人群適當延遲退休,繼續創造價值,同時增加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關於延遲退休一直是熱議話題,之前網上有一份調查顯示,89.3%的網友對延遲退休表示反對,僅有10%左右表示支持。
  • 人到50歲就盼著退休,對工作一點熱情都沒,這是什麼心理?
    人生已經過半,這個時候盼望退休,是很正常的,不是病態。你別說50歲年齡的人想退休,我身邊很多小年輕,30多歲,只要工作不順心,就開始抱怨,「要是現在能夠退休就好了,我立即就退休。」於是就會有很多人一起參與抱怨,都說如果可以拿到退休工資,立即馬上退休都可以。這才是一種年輕人的病態心理,他們想退休是因為要逃避工作。
  • 人間值得:90歲心理醫生總結的人生真相,精華都在這40句話裡
    中村恆子是一位90歲還未退休的心理醫生,身高只有1米48,體重40公斤,出生於1929年的日本奈良,已經90多歲了,但她依舊每周連續工作4天。當了一輩子心理醫生的恆子奶奶對我們說:你只需要對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過怎樣的人生,不必太用力,
  • 為陪護82歲老母親,未退休女兒搬進康復醫院
    82歲老母親腦梗後住進了鄰嘉康復護理院,未退休的女兒為了陪伴母親也在護理院常住了下來。她經常感嘆說:「最好的養生就是陪伴。」圖為王奶奶赴歐洲遊玩王奶奶是上海人,年輕時去北方援建,80年代來到杭州擔任建築工程師,是為新中國建設貢獻過中堅力量的一輩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累彎了腰,累花了眼。
  • 94歲「功夫奶奶」登BBC:練習家傳武術90年
    而在網絡上,網友更習慣稱他為「功夫奶奶」。從四五歲至今,「功夫奶奶」的練習幾乎從未間斷,正是有了這麼多年的勤奮「修煉」,如今的她雖然年已近百,身體卻依然硬朗。一套拳、掌、手、棍,雖然力道已經不如當年,但那一招一式的派頭,依然能看出她功底的深厚。「功夫奶奶」,這是現在網友送給他的尊稱,而在張荷仙自己看來,自己最值得驕傲的並非一身的功夫,而是兩個字:勤奮。「四歲、五歲,我就跟著我爸爸開始練武。」一開口,張奶奶便伸手在半空中比劃著數字。雖然已是九旬高齡,但她的聲音依舊洪亮。
  • 「最大排場餵飯」惹爭議,爺爺奶奶齊上陣,網友:沒毛病,繼續慣
    「最大排場餵飯」惹爭議,爺爺奶奶齊上陣近日,一段餵娃吃飯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為了讓孫子多吃幾口飯,爺爺奶奶齊上陣,被網友們稱為「最大排場餵飯」。老兩口退休後,整天圍著孫子轉,把孫子照顧地非常周到,事無巨細都親自動手。孩子的父母看到爺爺奶奶如此用心,甚至對兒子生出了一點羨慕嫉妒的情緒。有一次,寶媽給兒子餵飯,發現兒子總是不好好吃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即使坐在寶寶椅上也不老實,餵了好幾次都不張嘴。
  • 退休老人的7種心理誤區
    雖然很多老人都能夠坦然地面對退休生活,並很快地適應,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老人不適應退休後的生活,存在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心理社會學家調查顯示: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的老年人約有85%,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是因為退休前後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還因為老年人退休後存在很多的心理誤區,心理專家總結出以下七種:
  • 90歲日本奶奶和孫子學英語,爆笑對話讓網友直誇老太太可愛!
    >這位推主表示,自己的奶奶已經90歲了,因為奶奶想要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時候當一名口譯,就和他認真的學起了英語。)有一天這位網友忘了提問,奶奶還擔心他是不是出什麼事了。▼推主說,自己的奶奶以前是中學教師。怪不得到90歲了還這麼好學!▼
  • 李嘉誠90歲了,還沒退休:這才是真正的華人首富!
    李嘉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在30歲前,資產就已足夠一家人一世人不需要再工作,但我停不下來。」這句話似乎也說明了這位老人為什麼現在90歲了還在工作。也許真正的原因是他那句話:「我停不下來」。出生於1928年的李嘉誠,今年剛好年滿九十,近年來,關於他退休計劃的討論熱度不減,然而,再過幾小時,李嘉誠即將現身長和系年度業績發布會,李嘉誠的退休計劃——又成為市場人士聚焦的一個重要話題。與往年不同的是,李嘉誠旗下的四大公司將首次在同一天發布業績。這究竟是日期上的巧合,還是有更深層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