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恆子,一個工作了70年還未停下腳步的心理醫生,她只有1米48,80斤,可是從她瘦小的身體裡卻能散發出讓人對生活重拾勇氣的力量。
在即將90歲來臨之際,她跟自己的學生奧田弘美一起寫了一本書《人間值得》。可這本書卻不是一本心理專業書,而是一個老奶奶她活了90載後的人生智慧。
左:中村恆子;右:奧田弘美
書中沒有大道理,因為我們沒有人喜歡聽大道理,她只是把自己的經歷和故事講給我們這些還在為工作累、帶孩子苦、婚姻生活而迷茫的人打了一針鎮定劑。
面對煩惱,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解決的關鍵在於,在現實和自己的心情之間找到平衡點。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
恆子出生在1929年的日本,她有兄弟姐妹5個,父母比較寵愛2個弟弟,而對於她,她的父母總是說:「從女校畢業後要麼當老師,要麼嫁人,總之儘快自食其力。」
所以高中畢業的恆子面臨的是必須出去工作,必須要自己養活自己。也正好那時醫生短缺,而恆子開診所的叔叔說,只要誰願意當醫生,他可以資助全部學費。
恆子不可能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但她回憶說,剛開始從事醫生工作的時候她從沒想過「救死扶傷,助人為樂」,她只是在當時情況下,被逼得的不得不這麼選擇而已。
而讀了5年的醫科畢業後,是要求當一年無薪的實習醫生,恆子只能一邊做醫院的免費勞動力,一邊去打工,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
等好不容易實習期結束後,醫學部一下子湧進了大量等待分配的醫生,恆子就是其中一員。後來她曾經打工的一家冰激凌店的大叔給她介紹了一個工作,在一家私人診所做助手。
恆子就一邊在診所幫忙,一邊幫診所的主人做家務、帶孩子,暫時解決了生存問題。
「在我看來,為了錢而工作,並不是可恥的事情,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我認為是非常了不起的。」
直到有一天,恆子在大街上遇到了一起實習的同學,給她介紹了一個精神科醫務助理的工作,從此她的職業就一直在這條道路上行走著。
當上精神科醫生的恆子醫生
恆子在精神科工作的那段時間,在她身邊的老醫生總是催著恆子早點結婚,因為作為過來人,他們告訴恆子,要解決患者的煩惱,首先一定要感同身受,才能真正體會他們內心的需求。
「你作為精神科醫生,如果沒有婚姻和育兒經驗,你無法真正了解患者的煩惱。」
工作了五年後,朋友給恆子介紹了一個對象,是一個耳鼻科的醫生,他對恆子一見鍾情,而恆子對他也印象不錯,沒多久他們就舉辦了簡單的婚禮。
「我對他的好感,超過了普通的戀愛感情。和他結婚的話,一家人可以郊遊、登山,肯定會很快樂。帶著這樣的期待,我決定嫁給他。」
這種對愛情、對婚姻的美好憧憬,我們經歷過的人應該很熟悉這種感覺吧?遇到心儀的對象,總幻想著跟他的未來是充滿期待的。
可是我們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恆子也是如此!她稱自己當時還是「太單純,太大意了。」
因為結婚不久後,恆子就發現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每天下班後就和一幫酒友輾轉在各個可以喝酒的場所喝不停。
當結婚第二年恆子有了孩子後,恆子開始做起了家庭主婦,不用煩惱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對於恆子來說是快樂的。孩子2歲的時候,恆子又懷孕了。
恆子在家照顧兩個孩子的時候,醫院那邊卻在不停地催促她回去上班,而她卻一直推託說孩子太小,走不開。
可有時人生的路就是被推著走的,恆子的父母這時來到她所在的城市,說可以來幫她帶孩子,讓她回去上班,因為讀了那麼久的醫科,不做醫生就太浪費了。
再次回到崗位的恆子醫生
而恆子的丈夫也跟恆子說,只要恆子回去上班,他並不介意跟恆子的父母一起住。
就這樣恆子又一次被推回了工作崗位,而家裡的主動權、話語權卻轉移了,轉到了恆子父母的手裡。
可時間一久,恆子的丈夫就有了怨言,所以他出去喝酒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多。恆子就被夾在丈夫和父母中間,煎熬地過了10年。
「由於我回到了工作崗位,他也就不用再操心錢的事,於是只要出去喝酒就大肆請客吃飯。他覺得家裡的貸款、生活費我肯定可以搞定,所以全然不顧家庭生活,大吃大喝地過日子。此外,我還會被當成壞人,丈夫的親戚都認為『我不把丈夫當回事』。因為要維持家庭開支,我也不敢貿然辭職,每天都飽受精神上的煎熬。」
當一個男人整天不顧家,整天自己花天酒地,不拿錢回家,把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自己妻子身上,作為妻子她是何感受?
當父母看似在幫自己女兒照顧孩子,卻無形中逾越了主人的身份,給女兒的婚姻造成了破壞,作為女兒的她是何感受?
這些都是當今這個社會普遍的現象,也是讓已經結婚的很多女性陷入的困境。
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或「怎麼努力讓自己在這裡心情愉快地度過」,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考慮的關鍵。
所以當初那些勸恆子早點結婚,才能體會患者煩惱的老醫生們,那些話一點沒錯,婚姻生活到底如何,對於一個沒有經歷的人來說,只會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只有自己經歷過才有資格給出合理的意見,不是嗎?
恆子說丈夫人品不壞,就是愛喝酒,還特別喜歡請客,大手大腳花光了錢,家裡的開銷根本指望不上他,每次都說要改,卻沒多久老毛病又犯了。
反覆了很多次後,恆子明白改變丈夫是不可能的,要獲得幸福,只能靠自己努力工作。
現如今,小夫妻只要婚姻不幸福,就會選擇離婚,在那個年代,那是很少的,離婚家庭的孩子會被標上「這種家庭的孩子肯定有問題」這個標籤,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為了維持家庭的和睦,恆子只能忍耐著堅決不能離婚。
所以恆子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堅持到孩子結婚,只要在孩子成家前,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就好了,這樣恆子的心態就沒這麼焦慮了。
恆子兒子結婚時的照片
而恆子的壓力怎麼釋放呢?不得不說恆子還是挺可愛的,她說,她會跟患者說自己丈夫的壞話。
每次患者找她來訴苦的時候,在聽完患者的訴說,她也會講講自己的婚姻問題,再說說自己丈夫的壞話,這樣反而讓患者更信任她,喜歡找她來聊天,一起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有時跨過了最難熬的坎,生活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改變,兒子結婚後,恆子的丈夫反而開始變了,他不太喝酒了,他成了一個溺愛孫子孫女的慈祥祖父了,整天和兒子的5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這時恆子覺得還離什麼婚?離個婚那麼麻煩,現在的生活也不錯啊!
其實放眼望去,我們每個人經歷的一些,在其他人身上也會相同經歷,可是處理方法不同,心裡想法不同,那結果也會不同,與其自己想不通,何不找個人來開導?
我們很多人總喜歡把「活得太累!」、「工作累」、「孩子不聽話」、「想離婚」......這些沒有生活動力的想法左右著自己。
可從恆子身上,我們看到她是一個順勢而行,接受現實的人,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剩下的只能選擇活在當下,不去想太多。
恆子的這本《人間值得》有網友說:「這是一本非常可惜的作品,可惜的是作者講的很多道理,都需要你經歷很多後才會懂,在沒經歷一些錯誤前,你只會把它當成了雞湯。真希望自己年輕的時候能讀到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都是一些淺顯易懂的小道理,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明白,一味地只會往前衝,都是在吃過虧了,撞過南牆了,這時才能從書中的內容有所感觸。所以這本書對於有所經歷的人來說可能是把鑰匙。
恆子將自己的真實經歷作為支撐,給我們講述她的人生就是在這麼跌跌撞撞下走過來的,也都是我們作為普通人生活中必定會遇到的工作、婚姻、人際關係、育兒、婆媳、甚至是死亡。
其實恆子就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她自己在人生中經歷的,看明白的一些事情,告訴我們這些還在生活中、工作中各種糾結的人,幫我們化解內心的矛盾。
她並沒有讓大家一定要胸懷大志,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普通人如果連最普通的生活都沒法保證,如何去想更遠大的事情?
當你面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時,你就乾脆而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這就是人為何要工作的根本。
至於「人生價值」「自我成長」之類,是要等自己立足安穩後,在閒暇之餘慢慢思考的問題。
一個活得通透的90歲老奶奶,至今都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幫充滿心理壓力的人走出困境,她的書不是泛泛之談,而是一本充滿說服力、充滿感染力的人生哲學。
我們想要把生活過得值得並沒很難,睡前讀一讀這本《人間值得》,一定會讓你可能遇到的工作問題、婚姻問題、育兒問題、人際關係等等這些生活中交雜的問題理出頭緒,現在活動價35元,你的一杯咖啡錢,就可以帶回家。
(圖片來自《人間值得》和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