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83年,經聯合國當時169個國家共同提議,在聯合國大樓內的代表餐廳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儀式,為一個叫晏陽初的中國人祝壽,祝賀他九十三歲華誕,並同時恭賀他獲得榮譽極高的艾森豪大獎章。出席儀式的來賓均為世界各國的政要、大企業家以及全世界教育界和學界的學者共160餘人。
全球新聞媒體多以專題形式報導了這一隆重盛會。
幾年後,時任美國總統裡根又嘉授晏陽初「終止飢餓獎」。
其實早在四十年前的1943年,「全美紀念委員會」發動新聞界與學術界評選「四百年來世界最具貢獻的十大偉人」,入選的都是像愛因斯坦、杜威這樣的科學巨匠先驅,而晏陽初是唯一在列的中國人。
194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出版了介紹晏陽初的專著《告語人民》,這部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總印發量達到近三百萬冊,在世界各國熱銷,影響巨大。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這部書為藍本,制訂了主要針對貧困地區的全球基本教育綱要。
02
我初次知道有晏陽初這麼個人,是小時候在父親書櫃裡看到的一本小冊子,書名是《美帝國主義的忠實走狗―晏陽初》,記得是紅旗出版社的版本,頁碼不多,書裡匯集了五十年代《新華日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要報刊的有關社論,社論將晏陽初定性為「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嚴厲批判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是「為虎作倀的買辦的法西斯教育理論」,「完全掩蓋了中國農村的階級矛盾」,是「替統治階級開脫罪責,對人民大加誣衊」。稱晏所創辦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是「在改良主義外衣下,巧妙而陰險地從文化、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執行幫助美帝、蔣匪侵略和奴役中國人民的反動任務」,必須堅決取締。
那時在我看來,晏陽初差不多就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簡直惡貫滿盈。
二十來歲以後,接觸的讀物面漸漸廣泛,其中有不少國外翻譯或摘錄的著作,多少了解到三四十年代鄉村建設及平民教育的一些真實情況,開始對梁漱溟、黃炎培、雷沛鴻、陳鶴琴、陶行知、盧作孚、俞慶棠等前輩人物的有關事跡認識加深,尤其是讀了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社出的知名史學家吳相湘所著《晏陽初傳》,自覺震驚和羞愧,汗顏良久。
存萃存之於天地,萃自於人世,謂之存萃。荼蘼正當時,見萬千姿態,謂之荼見。九曲處通幽,夷山內採擷,謂之曲水夷山。日出日暮,一杯香茗。潤心肝脾胃,慰浮躁靈魂。一抹回甘,倍感妥帖。此程獨行人間一場,然茶味伴時光片刻,願歲月悠長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