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教師要換位站在學生角度」老師:專家先「換位」

2020-08-28 八哥教育

專家提出「教師要換位站在學生角度」 老師:專家先「換位」


現在的老師,真的不好當。

你想想,除了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有一大堆「婆婆」管著:學校領導的督促、上級部門的檢查、社會家長的要求。

總之,全社會都希望教師做到「能文能武」、「低薪高德」、「十全十美」:既要教師教學技藝精湛、師德高尚,還要求教師不計報酬、無私奉獻。

在教育教學上,教師還有一大煩惱,那就是要面對各種「專家」的「指手畫腳」。有些專家不接地氣,高高在上,不知道現在的教學實際是怎樣的,偏偏喜歡「指導」教師這樣做、那樣做。


某天,看到一位「專家」說了這樣的言論:當教師的,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教育教學。

專家稱,作為教師,你的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就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感受,多想想學生需要怎樣的課堂,需要怎樣的學習,需要怎樣的交流。

此話不假,有道理。但是,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現實中,能不能實現呢?

學生,不僅僅是在學校裡接受教育,同時也來自各種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想法,對於學習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1.站在學生角度,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教師站在哪一類學生角度?

一類學生學習成績好,希望老師能講深一點;一類學生基礎差,希望老師不要講太多、太難。教師站哪邊?

2.站在學生角度,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同,教師站在哪一類學生角度?

一類學生來自高素質家庭,父母期望值高,學生學習自覺,希望老師多提點、多關照;一類學生來自離異家庭,父母疏於管教,只希望孩子有個地方上學即可,對孩子學習沒什麼要求。老師站哪邊?


以上僅僅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說明,老師真的不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因為學生的情況太複雜。

更何況,現在的老師要承載的何止是來自學生的要求?各類非教育教學任務,已經讓老師們疲於應對,哪有時間精力去靜下心來好好研究學生、鑽研教學?

正如有位老師說得好:專家讓我們教師站在學生角度換位想想,那有誰站在我們老師的角度替我們想想呢?


我們當老師的,真的不想再有各種各樣「專家」的這觀點那觀點來幹擾我們的教學。


專家們,也不妨放下身段,到學校、尤其是到農村邊遠地區教幾天課,再來發表「高見」不遲。你讓我們「換位」,你是不是也要先做到「換位」啊?

相關焦點

  •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
    由此可見,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方式至關重要,如果你採取的是換位思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那麼管理過程就會愉快很多,不但員工快樂,你也會感到輕鬆。很多時候,管理者覺得累,員工工作不開心,這與管理者不懂得換位思考有很大的關係。趙經理非常有能力,事業心機強,但他發現員工對他總是畢恭畢敬,凡事都客客氣氣,談話從不涉及工作以外的事情,一點都不像有些公司的員工和老闆那樣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 換位思考與感同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換位思考。是的,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帶問題;做老師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甚至做銷售的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並且換位思考一度被奉為銷售聖經。但是換位思考真的能感同身受嗎?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句句精闢)
    人生要換位思考!拿破崙·希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站在自己位置上看別人,所得出的結論,或許永遠都是糟糕的。而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 能感受別人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錯誤,是大度。 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
    換位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對方,學會理解。你有一個女兒,你希望婆家多給彩禮;你有一個兒子,你嫌彩禮太多。你有一個兒媳,你嫌她事多不懂事;你有一個女兒,你希望她掌管大權。丈夫很平靜地說:「我只想讓你知道,我開車的時候,你在旁邊一直嘮嘮叨叨,我的感覺是怎樣的.」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換位思考能讓人學會理解,懂得有人會因為我不開心,有人會因為我快樂。
  • 你會換位思考
    覺得有位同事特別沒有協作意識,要他配合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或者覺得領導處事不公,自己加班已經最多了,卻還不斷地分配工作給自己。這是因為你或者別人都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今天就一起聊聊換位思考的三個層次。知不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而是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其實沒在換位思考。
  • 做人做事要換位思考
    遇到事情或矛盾的時候,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人,應該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奉獻精神,不自私,甘於吃虧,你想,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樣的人是很少了。大部分人心裡時刻想著的是自己的利益如何最大化,自已如何規避風險,使自己不受到損失和傷害。
  • 特級校長說:老師,好課堂不能離開6個換位思考
    關於什麼是一堂好課,其中很重要的評價來源於學生。特級校長、特級教師程紅兵指出了有些老師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醒老師上課應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設計,想想學生的期待。他說的換位思考到底是什麼呢,一起來看。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經典)
    做人,要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有得就有失;要想別人理解你,先要理解別人;要想有人愛,就先愛別人;羨慕別人的財富,就要學習別人的「奮鬥」……貝爾奈說:「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才理解別人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豁然開朗」,然後就放下了恩恩怨怨。你顧及別人的難處,順便搭把手,別人不能盡力回報 你,起碼會給你一個微笑,一句「謝謝」,你自己也會感覺暖心,問心無愧。你總是高高在上,強行要別人圍著你轉,結果適得其反:別人都會躲著你。
  •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傾聽,換位思考,這也是一種智慧
    這位籃球隊的教練採用的便是換位思考技巧。換位思考要求人們從說話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說話者需要的是什麼?他所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地傾聽才能夠得知。孫臏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知不覺中和老師換了位置,讓老師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放鬆了心理戒備,中了孫臏的圈套。我們每個人,自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後,就習慣了從自己出發,以自己的邏輯去看問題。
  • 怎樣才能做到換位思考?能夠和諧地相處?
    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換位思考是融洽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佳潤滑劑。人們也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
  • 《換位溝通》:換位思考外與溝通技巧成功打造有效溝通
    1、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所謂換位思考,就是子女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思考、上司站在下屬的立場上思考、下屬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思考,等等。2、從「立場」和「時間」角度出發思考問題我們首先要有溝通對象,其次才能有對話,最後才會有溝通。
  • 程紅兵:老師,你能不能換位想想?
    這讓我一下子聯想到教師教學,我忽然覺得,課教得好的老師都是能夠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的人,反之,課堂教學有問題的多半都是沒有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教師的教學永遠是為學生服務的,為學生服務,你就應該思考學生的感受,想想當初你當學生時,你希望老師怎麼上課,怎麼教學。事實上在現實教學中,我們一些教師常常忘記了自己當初做學生時的感受。
  •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第一步,讓兒童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觀察這座模型;第二步,讓他分別看四張從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所攝的模型照片;第三步,詢問他,站在各個不同方位的人看到的分別是哪張照片?結果顯示,2~7歲的兒童認為,別人在另一個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樣的。7歲以後的兒童能根據站在不同方位的人選擇不同的照片。通過這個實驗,皮亞傑認為,2~7歲的兒童採取一種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維」。
  • 「幸福濰中」從換位思考中體味幸福
    人,貴在學會跳出自己久待的舒適圈,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拋開外在附加的、虛擬的光環或是陰影,去真正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擁有的能力和當前的狀態,而後以一種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的心態,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機遇和險境。
  • 即使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也要有換位思考的睿智
    豬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這則故事中的綿羊和奶牛沒有站在豬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它們無法理解豬為什麼反應這麼大。如果兩人相處能做到換位思考,相信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將會非常愉快。你學會了換位思考後會有很多的人願意與你交朋友願意跟你合作,你的生活也會因此充滿很多樂趣,因為跟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在一起相處不累。有些人就是學不會換位思考,因此他們的每一次爭吵,都覺得受傷的是自己,罪魁禍首是對方。所以換位思考是你必須要做的事,必須要有的思想。
  • 多少人聽過,說過換位思考卻沒做?習慣換位思考,戰勝自己
    很多人都經常說換位思考一下,也都能經常的聽到換位思考。然而事實上並沒有去做,因為你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沒有想到當時如果可以換位思考就行了。因為沒有這樣做,所以發展到最後都是不在自己控制的範圍之內,因此變的更加沒有信心,沒有動力。
  •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高度,處在不同角度,位置,就會產生不同的見解。由於高度,角度,位置的不同,產生看法就不同,思維的方向就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產生不同的結局。遇事要多角度考量,要懂得換位思考,要將心比心,體會對方的感觸,做人,要有高度,要有寬度,要大度,路才會寬。
  • 五碳糖電臺 | 換位思考,用心體諒
    然而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問題是不是會得到更好的解決?糖糖:曾經有同學向我抱怨,說他的父母對他要求太高,總是讓他考第一。顯然,他與他的父母都沒有仔細考慮過彼此的感受。作為子女,理當體諒父母的苦心;然而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父母對子女提過高的要求並不是合理的做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讓雙方多溝通,進行換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對方。
  • 幼兒園社會教案《換位思考》遊戲活動與教學反思【幼兒教案】
    3、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學會主動幫助他人的良好行為習慣。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1、在遊戲活動中體驗換位觀察和思考,懂得不同的角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學會體察別人的心情。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領導幫助謊言巧說
    教師,在中國這個社會中,是大多數人倍受尊敬的.班主任,則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是和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最緊密的老師。而班主任工作則是一門藝術,因為其工作的對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一代新人。